長方體和正方體教學設計(精選14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可能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tǒng)設計并實現(xiàn)學習目標的過程,它遵循學習效果最優(yōu)的原則嗎,是課件開發(fā)質(zhì)量高低的關鍵所在。教學設計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長方體和正方體教學設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長方體和正方體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目標:
1、探究、推導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的計算公式
2、理解掌握并運用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公式解決實際問題
3、在探究學習中培養(yǎng)學生動腦思考,動手操作,歸納總結(jié)的能力
教學重點:
理解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的計算公式
教學難點:
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公式的推導
教具準備:
學生準備小正方體(多個)PPT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填空
。1)()叫做物體的體積。
。2)常用的體積單位有()()()
2、下面各圖是用棱長1厘米的小正方體拼成的,它們的體積各是多少。學生回答后,教師總結(jié):物體體積的大小取決于這個物體里所含單位體積的多少。
二、導入,確定學習目標
1、出示一個長方體實物,請學生猜猜它的體積大約是多少?那么怎么能準確地知道這個物體的體積是多少呢?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長方體的體積”(板書課題)
2、出示學習目標:
。1)探究總結(jié)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的計算方法
(2)運用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的計算公式解決實際問題
三、探究長方體體積的計算公式
1、回顧“以舊學新”的幾何問題研究方法
以前我們在研究推導平面圖形面積計算公式時,都用過哪些方法:數(shù)方格、割補法。看看這兩種方法,哪種適合研究長方體體積。簡單討論后,確定用“數(shù)方塊”的方法。
2、教師PPT演示切割物體數(shù)方塊,讓學生明白:這種方法雖然可以,但是操作起來麻煩,有些物體是不容易切割,不能切割,而且,物體的長、寬、高必須是整厘米的。
3、質(zhì)疑思考:那么我們能不能通過量出長方體長、寬、高的長度,用計算的方法呢?長方體的長、寬、高和長方體的體積之間有著怎樣的聯(lián)系呢?下面,我們就動手操作,小組合作來研究這個問題。
4、出示小組研究提示
(1)用體積為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體擺成不同的長方體(至少擺兩種)
。2)把不同的長方體的相關數(shù)據(jù)填入下表(29頁表格)
。3)觀察上表,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你能總結(jié)出長方體體積的計算方法嗎?
5、各小組學生合作學習后,讓各小組匯報數(shù)據(jù),匯總到一起填入表格,觀察表格,總結(jié)長方體體積公式:長方體體積=長×寬×高用字母表示:V=abh
6、即使練習:(例1)出示例1,指名口答,指導用字母公式計算的書寫格式。
7、根據(jù)例1右邊的正方體圖形,讓學生總結(jié)出正方體體積的計算方法正方體體積=棱長×棱長×棱長用字母表示:V=a×a×a=a3 a3讀作“a的立方”,表示3個a相乘。
四、練習
1、建筑工地要挖一個長50米、寬30米、深50厘米的長方體土坑,一個要挖出多少方的土?(33頁第8題)
2、一塊棱長30厘米的正方體冰塊,它的體積是多少立方厘米?(33頁第9題)
3、一塊長方體肥皂的尺寸如下圖,它的體積是多少?要用硬紙板給它做個包裝盒,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的紙板?(31頁做一做第一題增加一個問題)
五、總結(jié)
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板書設計:
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
長方體體積=長×寬×高
V=abh正方體體積=棱長×棱長×棱長
V=a×a×a=a3
長方體和正方體教學設計 篇2
授課時間:
20xx年3月24日
教學內(nèi)容: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的概念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理解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意義,初步學會長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2、通過動手操作、小組合作、觀察思考等解決問題的方法,去探求、經(jīng)歷、感受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概念和長方體表面積計算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觀察、抽象概括、探究問題的能力和初步的空間觀念。
3、使學生感受到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數(shù)學應用意識,并在探究過程中獲得積極的數(shù)學情感體驗。
教學重點:
理解長方體、正方體表面積的意義和掌握長方體表面積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確定長方體每一個面的長和寬。
教具準備:
長方體和正方體紙盒
課時安排:
第一課時
教學流程:
一、復習舊知
1、什么是長方體的長、寬、高?
2、指出長方體紙盒的長、寬、高,并說出長方體有什么特征?正方體有什么特征?
二、創(chuàng)設情境,揭示課題
同學們,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有許多精美的包裝盒,工人師傅在制作這些紙盒時至少要用多少紙板呢?這就是我們這節(jié)課要研究的主要內(nèi)容。
板書課題“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當你看了課題以后,你想知道什么?
三、動手操作,建立表象
1.初步認識長方體的表面積。
我們先來探究什么是長方體、正方體的表面積。(教師出示長方體紙盒)請同學們仔細觀察:沿著棱剪開,再展開,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2.初步認識正方體的表面積。
同學們觀察的很仔細!(再出示正方體紙盒)按同樣的方法剪開,再展開,你又發(fā)現(xiàn)了什么?
3.認識長方體、正方體表面積的含義。
請你拿出長方體或正方體紙盒,也用同樣的方法剪開,再展開,看看展開后的形狀,然后在展開后的圖形中,分別用“上”、“下”、“前”、“后”、“左”、“右”標明6個面。
我們知道了什么是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怎樣計算表面積呢?
四、自主探究
深化主題
1、探索活動:長方體的表面積
2、集體研討:學生歸納,
老師板書:長方體表面積:長×寬×2 +長×高×2 +高×寬×2或:(長×寬+長×高+高×寬)×2 2。出示例1做一個微波爐的包裝箱,長0.7米,寬0.5米,高0.4米,至少要用多少平方米的硬紙板?學生獨立計算,教師巡視,選擇兩種算法,指定兩名學生上黑板板書,并口述列式計算的依據(jù)。
3、小結(jié):計算長方體的表面積,關鍵是要正確找出3組面中每個面的長和寬。同學們真愛動腦筋,我們計算時可以選擇最簡便的算法。
4、遷移:把高0.4米改為0.5米,怎樣計算?學生討論,交流匯報:
這是一個特殊的長方體,有兩個相對的面是正方形,四個完全一樣的長方形(只列算式不計算結(jié)果)。
五、優(yōu)化訓練
拓展應用勇闖第一關:快樂起跑線亮亮要給一個長0.75米,寬0.5米,高1.6米的簡易衣柜換布罩(沒有底面)。至少用布多少平方米?
勇闖第二關:智力沖浪園
一個長方體的餅干盒,長10厘米,寬6厘米,高12厘米,如果圍著它貼一圈商標紙(上下面不貼),這張商標紙的面積至少要多少平方厘米?
六、歸納知識,課堂總結(jié)
七、布置作業(yè)
教后反思:
長方體和正方體教學設計 篇3
教學內(nèi)容: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1.理解長方體、正方體的體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
2.能說出長方體、正方體體積計算公式,并會用字母表示;
3.會正確計算長方體、正方體的體積,并聯(lián)系簡單的生活應用。
過程與方法目標:
1.通過拼搭,培養(yǎng)動手和動腦能力;
2.通過公式的推導,培養(yǎng)遷移、類推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在個人及小組的探究活動中,培養(yǎng)團隊協(xié)作,勇于探索的品質(zhì)。
教學重點:
理解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的計算。
教學關鍵:
學生通過擺放、觀察、比較、分析,明確“長方體的體積所含體積單位數(shù)正好是長、寬、高的乘積”。
教學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學具:每人一些單位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體。
教學過程:
今天,我們有幸來到這里共同學習一節(jié)數(shù)學課,我感到非常高興。與其說是共同學習,也許不如說我們共同分享。其實,我是一個愿意和大家共同分享的人,因為“分享倍增快樂,合作邁向成功”(圖片)同學是否愿意一起分享你們的聰明與智慧呢?(出示故事,學生閱讀)
問題:你認為她是一個怎樣的小姑娘?
師:對!聰明與勇敢是她最高貴的品質(zhì),值得我們尊敬與學習。
那么,你想不想成為這樣的人呢?老師有幾條秘訣給大家共同分享。(出示圖片)你們能做得到嗎?愿意展現(xiàn)自己的聰明與勇敢與大家共同分享嗎?看,聰明的學生就是這么任性,愿意倍增快樂,邁向成功。好!回答老師一個問。
。▎栴}2)為什么三個一齊就拉不上來呢?(引導學生說明三個一齊占的空間大或地方大)
師:同學們,這就是聰明,這就是勇敢,我們分享了快樂,我們也會取得成功。這位同學的回答,使我們這一節(jié)數(shù)學課從一個精彩邁向另一個精彩,因為他說出了我們數(shù)學生活學習中常用的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概念體積,什么是體積,體積就是物體所占空間的大小。(板書)這一節(jié)我們就來研究(板書:長方體與正方體的體積)。(上課)
一、讀題目,明目標。
師:看到這個題目,你想知道什么呢?(教師引導學生明白)
生:長方體的體積與哪些條件有關,長方體的體積如何計算。
教師板書學習目標:
1、長方體的體積與長方體的哪些因素有關?
2、長方體的體積如何計算?
師:下面就讓我們共同分享我們的聰明與智慧吧
二、探究活動
探究活動一
目標:長方體的體積與長方體的哪些因素有關
材料:三本五年級數(shù)學書。
要求:
1、用三本相同的書通過擺、拼來說明此題。
2、小組合作,有講解,有觀察,有記錄。
3、將你們的成果寫成結(jié)論,推薦學生講解匯報。
。ń處熝惨,對學生提出的疑問進行指導,引發(fā)學生對長方體問題的思考)
學生匯報:長方體的體積與長方體的長寬高有關。因為寬和高不變,長增加,體積增加。同樣,體積也增加。
師:我們找到了體積變化的相關條件,那么怎樣計算長方體的體積呢?
探究活動二
目標:長方體的體積怎樣計算
材料:長寬高1厘米的小正方體若干
要求:
1、組內(nèi)學員要有分工合作精神,有觀察,有記錄。
2、請你用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體拼成幾種不同的長方體。
3、拼一種長方體,指出相對應的長寬高,并填寫到表格中。
4、分析表格中的數(shù)據(jù),并得出有關體積的結(jié)論。(學生活動,教師巡視指導學生完成對體積的探究)
學生匯報:要注重引導學生說出推導體積公式的過程,如:長方體的體積與長方體的長寬高相關,也就是說長寬高的某種運算就能得到體積,相乘得到長方體的積。又試用其他幾個,也同樣得到相同的結(jié)論。所以我認為:長方體的體積等于長寬高相乘。
教師引導學生說完整,說明理由。并板書,學生齊讀。
師:我們在學習數(shù)學的過程中,往往要求我們將數(shù)學生活化,將生活數(shù)學化,學習數(shù)學就是為了解決數(shù)學問題,請看:
探究活動三:
目標:解決生活中的數(shù)學問題
要求:
1、認真審題,理解題目中的數(shù)字和問題。
2、有疑問,可以在組內(nèi)進行交流探討。
3、要寫出計算公式,工整認真,格式要正確。學生匯報,展示自己的作業(yè)成果。
師:每一組的同學都完成的很好,在組內(nèi)進行了分享了自己對長方體體積的學習成果,幫助了別人,快樂了自己。但是在我們的生活中,有一類特殊的長方體,那么,它特殊在哪兒呢?看!
探究活動四:
目標:正方體體積的計算
要求:
1、認識正方體是長寬高都相等的特殊長方體。
2、組內(nèi)學生討論,能自己推導出正方體的體積公式。
3、能利用所學正方體知識解決數(shù)學問題。
看同學們學得多好。】晌覈鴤ゴ蟮慕逃铱鬃诱f過:學而時習之,意思是,我們學習了新的知識,就要及時有效地進行復習和應用,這樣才能掌握地更好。
三、鞏固與練習
1、完成對數(shù)學立體圖形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公式的再認識。
2、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的簡單計算。
3、作業(yè):強化訓練
4、思考:組合圖形的計算。
四:總結(jié)
快樂的時間就是那么的短暫,同學們這一節(jié),我們不僅學會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計算,而且學會了觀察、思考、合作,更重要的是學會了分享,學會了合作。讓我們重新審視我們先前說過的一句話:分享倍增快樂,合作邁向成功。
謝謝大家!
長方體和正方體教學設計 篇4
教學內(nèi)容:
《義務教育教科書·數(shù)學》(青島版)六年制五年級下冊第七單元信息窗4。教學目標:
1、給合具體情境探索、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計算方法,會計算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
2、在觀察、操作、探索的過程中,提高動手操作能力,進一步發(fā)展空間觀念。
3.在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中,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增強應用意識。
教學重點:
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容積)的計算。
教學難點:
計算方法的探究和理解。
教具準備:
課件。
學具準備:
長方體實物模型(蘿卜或土豆)、小正方體數(shù)個。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課件出示教材中的情境圖。
師:同學們,請看屏幕,生活中見過這樣的盒子嗎?仔細觀察,從圖中你知道了哪些數(shù)學信息?
學生回答,教師適時評價。
師:根據(jù)這些數(shù)學信息,誰能提出什么數(shù)學問題?(出示課件)
學生可能提出:
。1)可樂箱的體積是多少?
。2)桃汁飲料盒的體積是多少?
(3)啤酒箱的體積是多少?
【設計意圖:直接出示情境圖,以學生生活中常見的這些盒子直接切入主題,既適合五年級的學生,又和學生的生活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讓學生體會到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
二、合作探索
1.怎樣求飲料箱的體積呢?
師引導學生由問題入手,引起學生思考:要求飲料箱的體積,我們就要知道體積的計算方法。那怎樣計算體積呢?這些物體的形狀是長方體和正方體,那我們就可以借助長方體或正方體學具來研究怎樣求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
。1)切割學具,自主探究。
師:那長方體的體積怎樣求呢?
讓學生將課前準備的蘿卜或土豆切成一個長6厘米、寬2厘米、高3厘米的長方體模型。引導學生先動手切一切,把長方體切成棱長是1厘米的小正方體,也就是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體,切完后再數(shù)一數(shù)共包含多少個小正方體。
學生動手操作,最后交流小正方體的個數(shù)是36個。
師:那剛才這個長6厘米、寬2厘米、高3厘米的長方體的體積是多少呢?引導學生明晰:長方體中含有多少個1立方厘米,體積就是多少立方厘米。這個長方體一共含有36個小正方體,它的體積就是36立方厘米。(出示課件展示切割過程)
。2)拼擺學具,感悟算理。
師:除了切割,我們也可以用學具來擺一擺。請同學們拿出準備好的小正方體,擺出長是6厘米、寬是2厘米、高是3厘米的長方體。同桌交流你是怎樣拼擺出來的?體積又是多少?
引導學生交流出:長擺了6個小正方體,擺了這樣的2排,擺了這樣的3層。體積是36立方厘米。
師:為什么長擺了6個小正方體?為什么擺這樣的2排?又為什么擺這樣的3層呢?體積為什么是36立方厘米?
引導學生交流出:因為長是6厘米,所以一排可以擺6個。寬2厘米,一層可以擺2排,高3厘米,就可以擺這樣的3層。擺完后發(fā)現(xiàn)一共用了36個小正方體,所以體積就是36立方厘米。(出示課件:擺的過程)
師:你能列式求出小正方體的個數(shù)嗎?體積呢?
生:個數(shù):6×2×3=36(個)所以長方體的體積就是36(立方厘米)(出示課件)師:再用小正方體拼擺長5厘米、寬4厘米、高2厘米的長方體和棱長是3厘米的正方體。并且同位互相交流是怎樣擺的,體積是多少,并用算式表示求小正方體的個數(shù)。
匯報交流,并且課件出示過程。
。3)組間交流,理解算理。
師:(課件呈現(xiàn)三個拼擺的形體及算式)同學們仔細觀察這三個算式,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小組交流。
引導學生交流:
長方體所含“體積單位”的數(shù)量,就是長方體的體積。
長方體所含“體積單位”的數(shù)量,等于長、寬、高的乘積。
(4)提升方法,溝通聯(lián)系。
師:根據(jù)我們剛才的研究,我們得出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怎樣進行計算?學生回答,課件呈現(xiàn)體積計算公式和字母表示式。
師:同學們仔細觀察,你們知道什么叫底面積嗎?如果知道了長方體或正方體的底面積,又怎樣求長方體或正方體的體積呢?為什么呢?(課件閃爍底面)
學生回答,課件呈現(xiàn)底面積乘高及字母表示式。
。5)解決情境圖中的問題:(課件呈現(xiàn)情境圖)
、匍L方體可樂箱的體積是多少?7×3×2=42(dm3)
、谡襟w啤酒箱的體積是多少?3×3×3=27(dm3)
2.教學容積的計算方法。
師:(課件呈現(xiàn)桃汁飲料盒及問題)同學們,還記得我們上節(jié)課學的容積嗎?如果要求桃汁飲料盒可盛飲料多少升,應該知道什么條件?如果盒壁厚度不計的話,你又有什么發(fā)現(xiàn)?容積應該怎樣求呢?同位討論。
引導學生交流得出:(課件呈現(xiàn))長方體或正方體容器容積的計算方法與體積的計算方法相同,但要從容器里面量長、寬、高,這樣才能更準確地算出容器的容積。 10720=1400(立方厘米)1400立方厘米=1.4升
答:桃汁飲料盒可盛飲料1.4升。
【設計意圖:在問題的引領下,讓學生切割學具、拼擺學具,在這種動手操作的過程中,感悟算理,在互相討論中理解算理。在這種互動中,培養(yǎng)了學生合作交流和探索的能力。由學具操作提升算法并進行溝通,突出算理的教學,滲透數(shù)形結(jié)合和轉(zhuǎn)化的思想!
三、自主練習
1、基本練習:第1題和第2題(課件呈現(xiàn))
2、擴展練習:10題(課件呈現(xiàn))
【設計意圖:練習設計的層次性,不僅讓學生重溫和鞏固了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計算
方法的探索過程,還讓學生用所學到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讓學生更加深切的體會到數(shù)學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提高了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四、回顧反思
師:同學們,這節(jié)課馬上就要結(jié)束了,回想一下,你有什么收獲?(課件出示教材豐收園圖)
學生可能回答:我會積極學習了。教師適時追問:你哪個環(huán)節(jié)最積極?(課件“積極”綠蘋果圖片飛出果籃,同時出示問題:你哪個環(huán)節(jié)最積極?)
學生回答。(課件將綠蘋果變成紅蘋果)
學生也可能回答:我學會提問了。教師適時追問:你都問什么問題了?(課件“會問”綠蘋果圖片飛出果籃,同時出示問題:你都問什么問題了?)
學生回答。(課件將“會問”綠蘋果變成紅蘋果)
師:讓我們滿載著收獲,下課休息一下吧。(課件將紅蘋果裝入果籃)
【設計意圖:以具體的問題引領學生從“積極”“合作”“會問”“會想”“會用”幾個方面全面回顧梳理,幫助學生積累一些基本的活動經(jīng)驗,養(yǎng)成全面回顧的習慣,培養(yǎng)自我反思、全面概括的能力!
長方體和正方體教學設計 篇5
教學目標
(一)理解并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的計算方法。
。ǘ┠苓\用長、正方體的體積計算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三)培養(yǎng)學生歸納推理,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學重點和難點
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的計算方法,以及其體積公式的推導。
教學用具
教具:投影片,長、正方體,1厘米3的立方體24塊,1分米3的立方體一塊,電腦動畫軟件(或活動投影片)。
學具:1厘米3的立方體20塊。
教學過程設計
。ㄒ唬⿵土暅蕚
1.提問:什么是體積?
2.請每位同學拿出4個1厘米3的立方體,把它們拼在一起,擺成一排。教師:拼成了一個什么形體?這個長方體的體積是多少?你是怎樣知道的?(因為這個長方體由4個1厘米3的正方體拼成,所以它的體積是4厘米3。)教師:如果再拼上一個1厘米3的正方體呢?
教師:要計量一個物體的體積,就要看這個物體含有多少個體積單位。(出示長方體和正方體教具)今天我們來學習怎樣計算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板書課題: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
。ǘ⿲W習新課
1.長方體的體積。
。1)教師:請同學取出12個1厘米3的小正方體。問:它們的體積一共是多少?
教師:請同學們四人為一組,用這12個小正方體來拼擺長方體,并分別記下擺出的長方體的長、寬、高。
同學分小組活動,教師巡視。然后分別請擺成不同形狀的長方體的同學回答,教師板書:
教師:這些長方體有什么共同點?不同點?
問:為什么這些長方體的長、寬、高不同,即形狀不相同而體積相同呢?(因為它們都含有同樣多的體積單位——12個1厘米3。)
教師:請觀察自己擺出的長方體,長、寬、高的數(shù),除了表示出長方體的長、寬、高的長度外,還表示什么?學生討論后,師生共同歸納:
表示長的數(shù),如4,除了表示4厘米長外,還表示出一排擺了4個1厘米3的正方體。
同樣的道理,表示寬的數(shù)還表示擺了幾排,表示高的數(shù)還表示有幾層。
。2)請同學們擺出一個長4厘米,寬3厘米,高2厘米的長方體,說出它的體積。
學生說出擺法和體積后。請看電腦動畫圖像:一排擺出4個1厘米3的正方體→一共擺了三排→擺兩層。
教師板書:
同上要求擺出長3厘米,寬3厘米,高2厘米的長方體。學生操作,看電腦動畫圖像。
教師板書:
3(厘米)
3(厘米)
2(厘米)
18(厘米3)
教師:想一想,如果要擺一個長5厘米,寬4厘米,高3厘米的長方體,該如何擺?體積是多少?
學生口答后,老師用電腦圖演示。然后板書:5(厘米)4(厘米)3(厘米)60(厘米3)
教師:請觀察這些從實際操作中得出的數(shù)據(jù),結(jié)合拼擺成的圖形,看一看這些數(shù)據(jù)與長方體的體積有沒有關系?是什么關系?
學生討論后回答:長方體的體積正好等于它的長、寬、高的乘積。
教師板書:長方體的體積=長×寬×高
教師:用V表示體積,a表示長,b表示寬,h表示高,公式可以寫成:板書:V=abh。
出示投影圖:
。3)例1(投影片)一個長方體,長7厘米,寬4厘米,高3厘米,它的體積是多少?學生口答,教師板書:7×4×3=84(厘米3)。答:它的體積是84厘米3。練習:(投影出題,學生口答。)一塊水泥板,長5分米,寬3分米,厚2分米,這塊水泥板的體積是多少分米3?(5×3×2=30(分米3)。)
2.正方體體積。
。1)請學生看電腦動畫錄像:長4厘米,寬3厘米,高3厘米的長方體,長縮短一厘米(圖上從右邊去掉一排)。教師:此時的長,寬,高各是多少?變成了什么圖形?問:這個正方體的體積可以求出來嗎?
學生口答,老師板書:3×3×3=27(厘米3)。
投影出一個正方體圖。(可以用翻頁變換它的棱長。)
問:
、倮忾L為2分米,求它的體積?
、诶忾L為4厘米,求它的體積?
學生口答,老師板書:2×2×2=8(分米3),4×4×4=64(厘米3)。教師:我們已經(jīng)會計算具體的正方體的體積了,能說出正方體體積計算的方法嗎?學生口答,老師板書:正方體體積=棱長×棱長×棱長。用V表體積,a表示棱長,公式可寫成:V=aaa或者V=a3。
(2)例2(投影)光明紙盒廠生產(chǎn)一種正方體紙板箱,棱長是5分米,體積是多少立方分米?
學生口答,老師板書:53=5×5×5=125(分米3)。答:體積是125分米3。
做一做:課本34頁1,2題,請4位同學用投影片寫,其余同學寫本上。集體訂正。
。3)說一說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計算方法和字母公式。教師:請討論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計算方法相同還是不相同。
學生討論后歸納:因為正方體是特殊的長方體。在正方體中長,寬,高都相等,所以公式中b,h都變?yōu)閍。變換后,雖然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公式寫出來不相同,但計算方法的實質(zhì)是一樣的,都是長×寬×高。
(三)鞏固反饋
1.口答填空。課本P35練習七:2,3。
2.口答填表:
3.判斷正誤并說明理由。
、0.23= 0.2×0.2×0.2;
、5x2=10x;
、垡粋正方體棱長4分米,它的體積是:43=12(分米3);
④一個長方體,長5分米,寬4分米,高3厘米,它的體積是60分米3。
。ㄋ模┱n堂總結(jié)及課后作業(yè)
1.長方體的體積計算方法及公式。正方體的體積計算方法及公式。
2.作業(yè):課本P35練習七:4,6。
課堂教學設計說明
本節(jié)內(nèi)容是在學生已掌握了體積的概念和體積單位的基礎上進行的。教學過程中通過學生操作,觀看動畫錄像等多種方式,調(diào)動學生積極參與長方體體積公式的推導,推理和最后的結(jié)論,都由學生得出,老師只起“導”的作用。正方體體積公式,設計通過動畫錄像引導學生把它歸為長方體的特殊情況來學習,這樣既加深了對長、正方體之間包含關系的理解,同時也加深了對其體積計算公式的理解。練習中針對乘方運算和單位不統(tǒng)一的易錯點,設置題目進行訓練,這樣可以提高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準確性。新課教學共分兩個部分:
第一部分教學長方體體積計算方法。分為三個層次。通過擺長方體,使學生認識到長方體形狀不同但只要含有同樣多的體積單位,它們的體積就相等;通過操作和動畫圖,幫助學生發(fā)現(xiàn)體積與長、寬、高之間的數(shù)量關系,即體積公式;運用體積計算解決實際問題。
第二部分學習正方體體積計算方法。也分三層。通過圖像推出正方體體積計算公式;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溝通長、正方體體積公式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
長方體和正方體教學設計 篇6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認識長方體正方體以及它的直觀圖,知道長方體的面、棱、頂點以及長、寬、高的含義,掌握長方體的基本特征,以及正方體和長方體的關系;
2、使學生在具體情境中,經(jīng)歷猜想、操作、驗證、討論、歸納等數(shù)學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概括能力及空間觀念,發(fā)展數(shù)學思考;
3、使學生進一步體會圖形學習與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感受圖形學習的價值,提高數(shù)學學習的興趣和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
通過多種數(shù)學活動探究長方體、正方體的特征;充分認識直觀圖;理解長方體的長、寬、高與每個面的長、寬的區(qū)別。
教學難點:
充分認識直觀圖;建立“立體圖形”的概念,形成表象
教學過程:
一、以舊引新,激發(fā)興趣
1、圖形王國里在開運動會,讓我們一起去看看都有哪些圖形參加?噢!來了很多的圖形,誰給它們分分類?課件演示(說說分類的依據(jù))。
2、老師拿的這些物體屬于立體圖形中的哪一種?(長方體)
引入:那對于長方體、正方體你了解多少呢?今天我們就再一次來領略,探究長方體、正方體的奧秘。(教師板書:長方體的認識)
同學們舉生活中長方體或近似長方體的例子。
二、探究新知:
(一)認識長方體特征:
1、認識長方體各部分名稱
認識長方體的面、棱、頂點。
讓學生指著模型說一說哪些是面?哪些是棱?哪些是頂點
2、認識長方體的特征(分組合作學習)
(1)四人一小組合作,一邊操作一邊思考:
師:同學們根據(jù)自己準備的學具看一看數(shù)一數(shù)量一量剪一剪比一比小組合作學習。(教師對學生的操作應給予充分的肯定及鼓勵。)
。ǔ鍪咎骄勘恚
1、長方體有幾個面?你是怎么數(shù)的?每個面是什么形狀的?哪些面是完全相同的?你怎么知道的?
2、長方體有幾條棱?你是怎么數(shù)的?哪些棱長度相等?你怎么知道的?
3、長方體有幾個頂點?你來數(shù)一數(shù)。
師:自己先看一遍,有不理解的嗎?強調(diào)“完全相同”的含義,即形狀、大小都相同。
。2)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交流
(3)老師找學生分組板書面棱頂點的特征。學生匯報結(jié)果。
師:誰能把你們的學習結(jié)果匯報一下。
生:長方體有6個面,每個面都是長方形,也可能有兩個相對的面是正方形。(面怎樣數(shù)不重復不遺漏?)
師:你們小組能派個代表給大家數(shù)一數(shù)這6個面嗎?
生數(shù)。師引導有序的數(shù)。
師:你有這樣的長方體嗎?(有,出示)哪是相對的面?(指實物回答)
生:長方體相對的面面積相等。
師:說說棱的特點。
生:長方體有12條棱。師:你來數(shù)一數(shù)吧。(棱怎樣數(shù)不重復不遺漏?)生:??
師:哪些棱長度相等?
生:相對的4條棱長度相等。(教師演示“相對棱相等”)(如果學生表述不出來,引導學生回憶在概括哪些面完全相同時是怎樣說的。)
師:哪是相對的棱?生指。
師2:你用什么辦法來證明相對的棱長度相等?
生1:用尺子量的。
生2:(出示:長方體棱的框架)如果相對棱不相等,這個長方體就會變形了。師:噢,你用的是反證法來說明。
師:誰再說說長方體的頂點?(長方體有8個頂點)(演示“頂點”)生數(shù)。
3、認識長方體的長寬高。
。1)小組合作以最快的速度做一個長方體。
師:如果讓你做一個長方體框架你打算準備幾根小棒?(12根)12根一樣長的小棒嗎?生思考,匯報。
。2)合作做一個長方體。思考:12條棱可以分為幾組?
。3)展示作品,并交流分組。
。4)揭示長方體的長寬高。
師指出:相交于一個頂點的三條棱的長度分別叫長、寬、高。通常把水平方向的兩條棱中較長的叫做長,較短的叫做寬,把豎直方向的一條棱叫做高。(課件演示)拿長方體模型橫放、豎放、側(cè)放,并讓學生指出在不同擺放的情況下的長、寬、高,告訴學生不管相交于哪個頂點的三條棱,都可以叫做這個長方體的長、寬、高。問:長方體有幾條長幾條寬幾條高?
(二)、認識正方體
1、師:認識了長方體,那正方體它又有什么特征?它與長方體有沒有關系呢?
2、獨立探索正方形特征:每個同學拿出自己的正方體紙盒,通過前面小組合作探索長方體特征的方法,自己獨立探索正方形的特征,并完成提單上表格的內(nèi)容。
3、完成后指名回答,并板書。
4、課件演示正方體的特征,加深對正方體特征的認識。
。ㄈ╅L方體、正方體的關系
1、正方體、長方體相同點與不同點。
。1)師:我們一對長方體、正方體進行了認識,認真觀察課件上的表格,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2)根據(jù)學生的回答,課件出示正方體、長方體相同點與不同點。
2、長方體、正方體的關系
。1)師:通過你們的觀察和探究,長方體和正方體之間有何關系?
(2)根據(jù)學生的回答,課件出示集合圖。
三、練習鞏固,深化認識:
引導學生認識特殊長方體面、棱特征,深化認識。
1、完成練一練,先同桌交流在指名2人匯報。
2、口答:說出下面每個長方體的長、寬、高各是多少.
3、激疑:對于最后一幅圖表述你有什么看法?
。A設:最后一個圖形不是長方體而是正方體,板書完整課題:正方體)
4、問:你覺得用什么方法可以把一個長方體變換成正方體?
長方體和正方體有什么樣的關系
四、鞏固練習
師:同學們,今天通過你們的合作探究,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大家都很棒。下面我們進行幾個練習,檢驗一下同學們對所學知識的掌握情況。
小小法官會判斷。
(1)長方體的六個面一定是長方形(×)
。2)長方體有6個面,每個面有4條棱,共四六二十四條棱。(×)
。3)一個長方體,它有兩個面是正方形,那√)么它有四個面面積相等;
。ǎ4)長方體有6個面,12條棱,8個頂點。(√)
填空題。
1、長、寬、高都相等的長方體叫正方體,正方體是都特殊的長方體,6個面都是正方形,6個面的面積相等,12條棱的長度都相等。
2、左圖是正方每個面的面積是648厘米體,也叫做立方體平方厘米;每條棱厘米。是8厘米8厘米;它的棱長總和是96正方體棱長總和=棱長×1
3、一個正方體的棱長總和是24厘它的棱長是8厘米米,2厘米。
1、用鐵絲焊成一個長20厘米,寬15厘米,高10厘米的長方體框架,至少需要鐵絲多少厘米?
2、思考?一個長方體棱長之和是36厘米,長是4厘米,寬是3厘米,高是多少厘米?
五、全課總結(jié)。
很多時候,大家的進步就像一張紙,的厚度一樣,微不足道,甚至難以發(fā)現(xiàn),但我們不應該忽視它的存在,只要腳踏實地,日積月累,一定會收獲更大成功,成功其實離我們很近,它就是點點滴滴人進步。
長方體和正方體教學設計 篇7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讓學生理解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意義,初步學會長方體和正方體面積的計算方法。
2、過程與方法:能根據(jù)現(xiàn)實情景和信息,通過動手操作、小組合作、觀察思考等解決問題的方法,去探求、經(jīng)歷、感受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概念和計算方法,初步培養(yǎng)學生探求意識和探求能力。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使學生感受到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數(shù)學應用意識,并在探究過程中獲得積極的數(shù)學情感體驗。
教具、學具準備:
長方體和正方體藥盒、長方體和正方體學具、直尺、不同規(guī)格的長方形和正方形紙板若干組、剪刀、透明膠、卷尺、竹竿等。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活動情景,復習導入
1、師:同學們,我們已經(jīng)學習了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了,下面請同學們用老師為大家準備的這些長方形或正方形紙板每個小組做一個封閉的長方體紙盒。比一比哪一個小組合作得最好,最先做完,下面開始吧!
2、小組合作,利用長、正方形紙板動手制作長方體紙盒。
3、師:同學們合作得很好。哪個小組的同學能說一說你們制作的長方體紙盒它得基本特征,指出它的長、寬、高,并分別指出和長、寬、高相等的棱。
生1:長方體有6個面、12條棱、8個頂點。
生2:在一個長方體中,相對的面完全相同,相對的棱長度相等。
生3:長方體的6個面是長方形,特殊情況有兩個相對的面是正方形。
生4:拿著長方體指出它的長、寬、高。
師:沿著長方體紙盒的前面和上面相交的棱剪開,再展平。(教師將長方體表面積教具展開貼再黑板上)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教學長方體、正方體表面積的概念
師:同學們說得真好,下面請同學們觀察自己制作好的長方體紙盒,分別用"上"、"下"、"左"、"右"、"前"、"后"標明六個面。
師:長方體有哪些面是完全相同的長方形?它們的面積怎么樣?
生:(拿著手中展開的長方體)上面和下面、左面和右面、前面和后面是完全相同的長方形,它們的面積相等。
師:有幾組面積相等的長方形?
生:總共有三組面積相等的長方形。
師:剛才我們觀察了長方體的展開圖形,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觀察正方體的展開圖形(課件演示正方體展開圖形)
師:展開后的每個面是什么形狀的?有幾個相等的面?
生:每個面是正方形的,有6個相等的面。
師:(指著兩個展開的圖形說明)長方體和正方體的6個面的面積總和叫做它的表面積。
。ò鍟n題: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長方體表面積的計算)
2、教學長方體、正方體表面積的計算
師:既然長方體六個面的總面積叫做它的表面積,那么怎樣求長方體的表面積呢?請你們用自己制作的長方體紙盒,想一想、量一量、算一算,合作完成。
生合作探究計算方法,匯報如下:(預設)
生1:我們組列式是6×5+6×5+6×3+6×3+5×3+5×3,分別求出長方體上、下、前、后、左、右6個面的面積,再把它們的積加起來就是它們的表面積。
生2:我們組列式為6×5×2+6×3×2+5×3×2。我用6×5×2求上下兩個面的面積;用6×3×2求出前后兩個面的面積;用5×3×2求出左右兩個面的面積,然后把三次乘得的結(jié)果加起來就是長方體的表面積。
生3:我們組列式是(6×5+6×3+5×3)×2。我用6×5求出上面;6×3求出前面;5×3求出后面。然后用它們相加的和再乘以2,就求出六個面的總面積。因為長方體六個面中分別有三組相對的面的面積相等。
生4:我們組列式是(5+3+5+3)×6+5×3×2。我用5+3+5+3求的是長方體展開后大長方形的長,再乘以6就求出上下、前后4個面的面積;5×3×2求的是左右兩個面的面積。最后再求出它們的和。
生5:我們組制作的長方體紙盒和他們的不一樣,因為左右兩個面是正方形,所以我列式是:6×3×4+3×3×2,我用6×3×4求的是上下、前后四個面的面積;用3×3×2求的是左右兩個面的面積。把兩次乘得的結(jié)果加起來就是長方體的表面積。
師:你們計算的很準確!你們組制作的長方體紙盒是一個特殊的長方體,你能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找到簡捷的計算方法,很值得學習。生活中的長方體確實是各種各樣的,找到解決實際問題的好方法才是最重要的。
師:長方體的表面積我們會計算了,那么正方體的表面積應該怎樣計算?
生1:正方體同長方體一樣都是六個面,而這六個面的面積是相等的,每個面都是正方形,所以我認為正方體的表面積等于正方形面積乘以6。
生2:正方體的六個面都是正方形,面積相等,所以正方體的表面積等于棱長×棱長×6。
三、鞏固練習,深化理解
1、師出示一個長方體藥盒,問:你能計算出它的表面積嗎?(不能。)為什么?(生:因為不知道每個面的長和寬)現(xiàn)在告訴你這個長方體的長、寬、高分別是10、8、6厘米,你能算出它的表面積嗎?只列出算式不計算。
2、生獨立計算。
3、師:通過列算式,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只要知道了長方體的長、寬、高,我們就可以求出它的表面積。)
簡析:此環(huán)節(jié)是加強了學生對所學內(nèi)容進一步理解深化鞏固,也是對學生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的抽象過程。
四、聯(lián)系實際、學以致用
1、師:請同學們拿出正方體藥盒,幫助工人師傅計算一下要加工100個這樣的藥盒,至少要用多少紙板?
2、師出示一個正方體紙盒,讓學生觀察有什么特別之處?(只有5個面)告訴學生它的棱長是10厘米,求出制作一個這樣的紙盒至少要用多少紙板?(只說算式)
3、師:假如我們的教室要重新粉刷,你能計算出需要粉刷的面積是多少嗎?請同學們利用老師給大家準備的測量工具,分工合作,看哪一個組最先計算出結(jié)果。(可把學生分成兩個或三個組,在實際測量中遇到困難可與本組同學或老師進行交流)
五、課堂總結(jié)
師: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長方體和正方體教學設計 篇8
教學目標:
1.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認識它們之間的關系。
2.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觀察、抽象概括的能力和初步的空間觀念。
3.滲透事物是相互聯(lián)系,發(fā)展變化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教學重點: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
教學難點:
立體圖形的識圖。
一、出示課題,學習目標
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認識它們之間的關系
二、出示自學指導
認真看課本認識長方體的特征和正方體的特征
三、學生看書,自學
四、效果檢測
。ㄒ唬╅L方體的特征。
①長方體有幾個面?面的位置和大小有什么關系?
、陂L方體有多少條棱?棱的位置、長短有什么關系?
、坶L方體有多少個頂點?
小組討論,然后完成p28的表格。請完整地說一說長方體的特征。
明確:相交于一個頂點的三條棱的長度分別叫做長方體的長、寬、高。
。ǘ┱襟w特征。
對照長方體的特征學生自己研究正方體的特征。學生討論、歸納后,教師板書:正方體面:6個完全相同的正方形。棱:12條棱長度都相等。頂:8個。討論比較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
相同點:面、棱、頂點的數(shù)量上都相同;
不同點:在面的形狀、面積、棱的長度方面不相同。
教師提問:看一看長方體的特征正方體是否都有?試說一說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關系。(正方體是特殊的長方體)
五、鞏固反饋:
1、量一量自己手中的長方體的長、寬、高,說出每個面的長和寬是多少?
2、判斷.正確的在括號里畫√,錯誤的畫×。
。1)長方體的六個面一定是長方形。()
。2)正方體的六個面面積一定相等。()
(3)一個長方體(非正方體)最多有四個面面積相等。()
。4)相交于一個頂點的三條棱相等的長方體一定是正方體。()
六、課堂總結(jié):
誰來說一說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和它們之間的關系?
七、作業(yè)設計:
1、拿一個火柴盒,量一量它的長、寬、高各是多少?然后說一說每個面的長和寬各是多少?
2、完成p29的“做一做”。
板書設計: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比較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
相同點:面、棱、頂點的數(shù)量上都相同;
不同點:在面的形狀、面積、棱的長度方面不相同
長方體和正方體教學設計 篇9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通過學習,讓學生知道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各部分名稱,了解長方體、正方體的特征以及長方體、正方體之間的關系。
2、過程與方法目標:讓學生經(jīng)歷觀察,交流,歸納等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特征的過程。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數(shù)學活動,在總結(jié)和歸納長方體、正方體的特征以及關系的過程中獲得積極的學習體驗。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
教學難點:建立“立體圖形”的空間概念,了解長方體、正方體的關系。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用多媒體向?qū)W生展示一些基本圖形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梯形,詢問學生:“這些圖形我們統(tǒng)稱為什么形?”在學生回答稱為平面圖形。
讓學生拿出自己準備的盒子,觀察之后告訴他們像盒子這樣占有一定空間的圖形,叫立體圖形,今天我們我們來研究立體圖形中的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并板書課題——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
(二)探究新知
1、認識長方體的面、棱、頂點。
首先請學生拿出已準備好的長方體(學具),閉上眼睛摸一摸,想一想:“長方體是由什么圍成的?兩個面相交處有什么?三條棱相交處有什么?”讓學生告訴我他們的發(fā)現(xiàn),然后將拿出長方體,邊摸邊講解:什么叫面、棱、頂點。
2、研究匯報長方體、正方體的特征。
請學生用手中的學具四人一小組研究長方體和正方體面、棱、頂點的特征,完成表格。
給出了三組小棒,讓學生判斷哪組可以組成長方體。 學生匯報正方體的面、棱、頂點的特征。
5、長方體、正方體間的關系。
讓學生總結(jié)前面講到的長方體、正方體的特征,并進行對比,說一說它們相同點和不同點。
(三)多種練習,鞏固新知。
(四)課堂小節(jié)
讓學生談一談體會,概括本節(jié)課所學知識。
長方體和正方體教學設計 篇10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認識長方體、正方體的面、棱、頂點以及長寬高(棱長)的含義,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
2、使學生在活動中進一步積累空間與圖形的學習經(jīng)驗,增強空間觀念,發(fā)展數(shù)學思考。
重點難點:
認識長方體、正方體的面、棱、頂點以及長寬高(棱長)的含義,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
教學準備:
這節(jié)課是在學生已經(jīng)直觀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進一步探索成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
1、例1,完成隨后的練一練及練習三1-5題。
2、光盤
3、長方體模型、框架,課件、長方體形狀的紙盒等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師:我們已經(jīng)學習了一些平面圖形、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梯形,都是平面圖形。
今天我們學習立體圖形。
像墨水瓶、罐頭盒、魔方玩具、牙膏盒、排球、肥皂盒、臺燈罩,這些物體的形狀都是立體圖形,(出示這組物體的課件)今天我們就來研究這里面的——長方體和正方體。
二、探究新知:
1、說說你見過的哪些物體的形狀是長方體?
2、出示例1:
拿一個長方體的紙盒來觀察:
⑴長方體有幾個面?每個面是什么形狀?哪些面完全相同?從不同角度看一個長方體,最多能同時看到幾個面? 指導學生觀察學具,直觀地回答上面的問題。
得出: 長方體是由6個長方形(也可能有兩個相對的面是正方形)圍成的'立體圖形。
在一個長方體中,相對的面完全相同。
、苾蓚面相交的邊叫做棱。長方體有多少條棱?量出每條棱的長度,哪些棱的長度相等?
指導學生觀察、測量。
得出: 相對的棱的長度相等
、侨龡l棱相交的點叫做頂點,長方體有多少個頂點? 學生在小組里觀察交流,指名回答。
師:因為最多可以看到三個面,所以我們可以這樣來畫長方體。教師板演畫法。
3、請學生對照著長方體說說長方體的特征。
4、出示鐵絲做棱,的長方體框架,
觀察一下:
、潘12條棱可以分成幾組?怎樣分?
、葡嘟挥谕豁旤c的三條棱長度相等嗎? 通過觀察得出:
相交于一個頂點的三條棱的長度分別叫做長方體的長、寬、高。 它的12條棱可以分成4組 。
引導學生總結(jié)出上面的兩個問題,并回答。
5、選擇一個長方體實物,說說長方體的特征有哪些,量出它的長、寬、高。
6、出示例2 正方體有幾個面、幾條棱、幾個頂點?它的面和棱各有什么特征? 師:長方體和正方體有哪些相同點,有哪些不同點呢? 同桌互相說一說,指名匯報。
7、選擇一個正方體實物,量出它的棱長。
三、鞏固練習
完成練習三1-4題。 第1題引導學生說說第三個圖形有什么特別之處。你是怎樣知道的? 第4題可先讓學生判斷出擺出的是長方體還是正方體,互相指一下長、寬、高(或棱長)的位置,再說說分別是多少厘米。
四、全課小結(jié)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五、作業(yè)
完成練習三第5題。 嘗試自己做一個長方體
長方體和正方體教學設計 篇11
教學目標:
1、經(jīng)歷自主探索正方體體積公式以及將長方體、正方體的體積公式歸納為“底面積×高”的過程。
2、掌握正方體的體積計算公式,知道字母表達式,會計算長方體、正方體的體積;理解體積公式“底面積×高”的實際意義,會利用公式計算長方體、正方體的體積。
3、在把長方體體積計算遷移到正方體體積計算及公式歸納的過程中,感受數(shù)學思考的條理性和數(shù)學結(jié)論的確定性。
教學重點和難點:
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的計算方法,以及其體積公式的推導。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1號長方體,長4厘米,寬4厘米,高3厘米,它的體積是多少?
。2)2號長方體,長4厘米,寬4厘米,高4厘米,它的體積是多少?
二、學習新課
探究正方體體積公式:
問:通過計算2號長方體的體積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引導學生明確:
。1)這個長方體長、寬、高都相等,實際上它是一個正方體。
。2)正方體體積=棱長×棱長×棱長(板書)
。3)如果用V表示正方體體積,用a表示它的棱長字母公式為:V=a
教師提示:a也可以寫作“a3”讀作“a的立方”表示三個a相乘。所以正方體的體積公式一般寫成:V=a3(板書)
三、議一議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公式有什么相同點?
長方體和正方體底面的面積叫做底面積。
長方體(或正方體)的體積=底面積×高
如果用S表示底面積,上面的公式可以寫成:
V=Sh
四、鞏固練習
計算下面圖形的體積
板書設計:
正方體體積=棱長×棱長×棱長 長方體(或正方體)的體積=底面積×高
V=a3 V=Sh
長方體和正方體教學設計 篇12
教學目標:
1. 通過觀察、猜想、操作、想象、推理、探索等數(shù)學活動,自主探索長方體、正方體關于面、棱、頂點的特征,理解長方體長、寬、高的含義。
2. 立足想象與操作,自主探索并發(fā)現(xiàn)長方體頂點、棱、面之間的關系,理解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關系。
3. 在自主探索長方體和正方體特征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和推理能力。
教學重點:
把握特征,培養(yǎng)空間觀念。
教學難點:
空間觀念的培養(yǎng)。
教學準備:
課件、模型、搭長方體的材料等。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砹撕芏嗟臄?shù)學圖形,你認識它們嗎?(認識)
師:那這個圖形叫什么?這個呢?這個……
師:在這些圖形里,你能分辨哪些是平面圖形,哪些是立體圖形嗎?(能)
師:你上來試一試。請將是平面圖形的拖到左邊,是立體圖形的拖到右邊。
師:同學們,他做的對嗎? (對)
師:很好,今天,我們就一起進入立體圖形的世界,更深入的認識一下長方體和正方體。(板書課題: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
二、新授
1.說一說生活中的長方體和正方體
師:同學們,你們在生活中見過哪些物體的形狀是長方體或正方體的?
師:我們周圍許多物體的形狀都是長方體或正方體(正方體也叫立方體)。
2.認識長方體
師:我們先來認識一下長方體。請同學們看,在長方體中,老師手摸得這些平平的地方叫做長方體的面,然后面與面相交的這條線就叫做長方體的棱,三條棱相交的這個點叫做長方體的頂點。
師:同學們的桌上都有一個長方體的物體。接下來,請同學們帶著下面這些問題摸一摸你的長方體。
。1)長方體有( )個面。
。2)每個面是什么形狀的?
。3)哪些面是完全相同的?
。4)長方體有( )條棱。
(5)哪些棱長度相等?
(6)長方體有( )個頂點。
師:你們有答案了嗎?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師:通過剛剛的活動我們知道了:長方體一般是由6個長方形(特殊情況下有兩個相對的面是正方形)圍成的立體圖形。在一個長方體中,相對的面完全相同,相對的棱長度相等。
3.制作長方體,認識長、寬、高
交流:
師:同學們,剛剛我們初步認識了長方體,你們想親自動手用小棒做一個長方體嗎?(想)
師:那想要搭成一個長方體,需要幾根小棒呢?(12根)
師:為什么是12根?
師:給你12根一定能搭成嗎?
學生思考并回答
師:老師這里有4種方案,請大家思考一下,哪些一定能搭成長方體,哪些一定不能,為什么?
操作:
師:同學們想好了嗎?我們一起來試一試。
出示任務要求:
。1)選擇其中的一種方案,小組合作搭一個長方體。
。2)進一步思考其他方案可不可以搭成,為什么?
。3)思考在搭長方體的過程中自己的發(fā)現(xiàn)。
學生操作
反饋:
師:同學們完成了嗎?請問哪些方案不能搭成長方體?
方案2
師:這些方案都用了12根小棒,為什么唯獨2號方案不可以搭成長方體?
預測1:2號方案黃色小棒不夠了,而藍色的多了一根。
預測2:每種長度都應該是4根才夠,否則搭不成。小結(jié):長方體有12條棱,分成3組,每組都是4根。
師:哪些學生是按方案1搭的長方體。(拿一個作品展示)你們在用這個方案搭長方體的過程中,你們有哪些發(fā)現(xiàn)?
預測1:每種長度都有4根。
引導學生指一指模型并板書:分成3組,每組4根。
預測2:長度相同的4根小棒,放在相對的位置。
板書:位置相對。
預測3:每組相等的小棒,都是平行的。
師:(利用模型引導學生觀察)水平面相對的棱互相平行;
垂直面相對的棱互相平行;
側(cè)面相對的棱互相平行。
預測4:每個頂點上有3條長度不等的棱。
師引導:在這里,相交于一個頂點上有3條棱,這三條棱的長度分別叫做長方體的長、寬、高。(把長方體水平放置)一般情況下,底面較長的那條棱是長,較短的是寬,垂直的是高。誰來指出白板上這個長方體的長、寬、高?
師:同學們,請看模型。老師把長方體的前面和后面拆下來看一下,我們會發(fā)現(xiàn)它們的長與寬都是用的一樣的小棒,所以前面和后面是一樣的長方形,同樣的道理,左邊和右邊是一樣的長方形,上面和下面是一樣的長方形。我們再一次發(fā)現(xiàn)長方體有6個面,并且相對的面大小相同。
師:接下來,我們來看一下方案3搭成的長方體,哪些同學是用方案3搭的?
師:(出示方案3)這個長方體與與用方案1搭的長方體相比,有什么特別之處嗎?
預測:方案1搭的長方體6個面都是長方形,方案3搭的長方體有2個面是正方形。
師:是的,這是方案1的長方體,我們可以將它怎樣變化,得到方案3搭的長方體呢?(課件演示)
師:再進一步思考,我們能不能繼續(xù)把這個長方體變成正方體呢,有什么辦法?
學生反饋,師動態(tài)演示
師:這么特殊的長方體即正方體,有哪些小組搭出來了?
師:(展示方案4所搭成的正方體)正方體與長方體相比有什么相同,什么不同?
學生交流長方體與正方體的相同點與不同點。
師:根據(jù)你們的回答,老師畫出了這幅圖,這個圖是什么意思?在以前學習中有沒有這樣的圖?(出示長方形與正方形的集合圖,體會兩者關系。)
師:其實,正方體是長、寬、高都相等的特殊的長方體。
長方體和正方體教學設計 篇13
一、教材分析:
本課內(nèi)容來自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五年級下冊第三單元《長方體和正方體》。長方體和正方體是最基本的立體圖形,在認識了一些平面圖形的基礎上學習立體圖形,是學生認識上的一次飛躍。學生以前雖然接觸過長方體和正方體,但只是直觀形象的認識,要上升到理性認識還有一定難度。本單元前幾課時已經(jīng)認識了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學習了表面積的計算,。這節(jié)課要在此基礎上掌握體積的概念和常用的體積單位,學會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計算,掌握公式的意義和用法。這是下一步學習體積單位進率的基礎,更是以后學習容積的基礎。因此,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計算必須掌握熟練。
二、教學目標:
1、結(jié)合具體操作,引導學生探索并掌握長方體、正方體體積的計算公式,并能熟練地運用公式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2、通過探索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概括能力,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3、培養(yǎng)學生數(shù)學的應用意識。
重點:掌握長方體、正方體體積的計算方法,并運用公式解決實際問題。
難點:理解體積公式的意義。
三、教法與學法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在兒童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fā)現(xiàn)者、研究者、探索者,好奇心促使他們什么事都要自己去動手嘗試。而他們的思維特點又一般都是從感性認識開始,然后形成表象,再通過一系列的思維活動,上升到理性認識。因此要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探索、實踐,獨立地發(fā)現(xiàn)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才能真正對所學內(nèi)容有所領悟,進而內(nèi)化為己有,使教學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為了實現(xiàn)教學目標,本課以學生動手操作,合作交流與探究為主,教師同時配合多媒體課件演示,指導學生自主學習.
四、教學過程
(一)激情引趣,揭示課題。
任何新知識都是以原有知識體系為依托,因此在復習中我設計了如下內(nèi)容來為新課做好鋪墊。
1.什么叫體積,常用的體積單位有哪些?用學具手勢或其他方式描述出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分別有多大。
2.多媒體課件出示一個長方體和一個正方體,利用動畫演示把它們切割成棱長1厘米的小正方體,請學生說一說他們的體積分別是多少?是怎樣知道的。從中使學生體會到長方體、正方體是由多少個棱長1厘米的小正方體組成的,它的體積就是多少立方厘米。
這時學生就會產(chǎn)生疑問:生活中遇到的計算長方體正方體體積的問題,多數(shù)不能切開來數(shù),這種方法在實際生活中行不通,又該怎么辦?這樣就在學生心里形成了一種懸而未決的狀態(tài),一方面自然而然地引出這節(jié)課要學習的“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計算”,另一方面也激起了學生探索新知識強烈愿望。
。ǘ┎僮飨胂螅剿鞴。
小學生的思維特點是以形象思維為主,逐步向抽象思維過渡。根據(jù)這一特點,先利用直觀學具,引導學生進行實驗操作,首先吸引學生,刺激感官,啟迪思維,提高興趣,在頭腦中建立清晰的表象,豐富他們的感性認識,也是引導學生的思維逐步由形象走向抽象。
具體的過程是:
(1)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用棱長1厘米的小正方體擺長方體,邊擺邊在表格里記錄:長、寬、高和體積。
(2)匯報交流,學生在事物投影上演示講解,教師依次板書在表格中。
。3)請學生觀察所擺的長方體的長、寬、高與它的體積有什么關系?
這里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給他們充足的討論時間,讓他們有機會各抒已見,然后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共同總結(jié)出:長方體的體積=長×寬×高。
。4)用字母表示公式,要注意書寫形式的指導。
。5)完成例1,學以致用,加深理解。
通過前面的學習學生已經(jīng)知道了正方體是特殊的長方體,并且在剛才的實驗操作中,也有學生擺出了正方體,因此學生很容易就能夠由長方體的體積公式推導出正方體的體積公式。需要注意的是用字母表示公式時,使學生明確三個a相乘也可以寫成a3,3寫在a的右上角。
(三)鞏固練習,擴展應用
練習是數(shù)學中教學鞏固新知,形成技能,發(fā)展思維,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有效手段,為了加強學生的理解,使學生能正確運用公式,我設計了多層次的練習:
1通過讓學生完成教科書第43頁的“做一做”的第一題,先讓學生動手操作,這樣有助于學生理解長方體的體積與它的長、寬、高的關系,掌握長方體的體積計算公式。
2.做第43頁“做一做”的第二題,鞏固剛學過的“立方”的知識,要使學生弄清,什么情況下可以寫成一個數(shù)的立方,一個數(shù)立方應該怎樣計算。做題時,如果發(fā)現(xiàn)學生把3個相同數(shù)連加與連乘混淆起來,教師應及時糾正。
拓展運用:
完成練習七第5—8題,讓學生運用公式計算。
設計意圖:學生明確求體積應先量出它的長、寬、高,再進行計算。這樣設計,既能使學生加深對計算長方體的計算方法的掌握,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ㄋ模┛偨Y(jié)全課,質(zhì)疑解惑。
(1)談收獲:讓學生說說這節(jié)課學習了什么?
(2)質(zhì)疑解惑:還有什么疑問。
這樣設計目的對新知識進行一次全面的回顧,梳理,內(nèi)化的過程,同時培養(yǎng)學生總結(jié)概括能力和回顧與反思的習慣。
長方體和正方體教學設計 篇14
教材分析:
本單元教學內(nèi)容包括: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在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一節(jié)中,還介紹了容積的概念。學生在第一學段已經(jīng)初步認識了一些簡單的立體圖形,能夠辨別出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本單元在此基礎上系統(tǒng)學習長方體和正方體的有關知識。長方體和正方體是最基本的立體圖形,通過學習可以使學生對自己周圍的空間和空間中的物體形成初步的空間觀念。教材內(nèi)容注重與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結(jié)合學生所熟悉的事物進行安排,讓學生學以致用,同時,教材內(nèi)容還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教材內(nèi)容的呈現(xiàn)體現(xiàn)了通過學生動手操作、自主探究學習掌握知識的特點,讓學生在活動中加深對概念和計算公式的理解,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發(fā)展學生的思維。
學情分析:
學生在第一學段初步認識了立體圖形,有一定的認識基礎。同時也已經(jīng)掌握了平面圖形的知識,為學習立體圖形作好了準備。
通過前面的學習,學生探究學習的能力和思維能力都有很大提高,為學習新的知識鍛煉了能力方面的基礎。
長方體和正方體在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與學生的生活密切相關,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了豐富的感性材料。
由平面圖形擴展到立體圖形,是學生發(fā)展空間觀念的一次飛躍,教學中應該注重學生的學習體驗,讓學生在探索活動中掌握知識的內(nèi)涵,轉(zhuǎn)化為自身的能力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長方體正方體,掌握長方體、正方體的特征,初步學會看立體圖形。
2、使學生認識并理解長方體、正方體的長、寬、高。
3、能比較區(qū)別長方體與正方體的特征。
3、通過引導學生觀察、操作,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意識和實踐能力,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空間觀念和想象能力。
教學重、難點:
1、掌握長方體、正方體的特征,認識長、寬、高。
2、初步建立“立體圖形”的概念,形成表象。
教學準備:
教師:多媒體課件;長方體、正方體模型;長方體、正方體形狀的紙盒;長方體框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同學們,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各種各樣的物體。
(課件:書27頁冰箱、磚、樓房、衣柜電視機、包裝箱等)
師:冰箱、磚、樓房、衣柜電視機、包裝箱這些物體都是什么形狀的?
。ò鍟洪L方體、正方體)
師:像長城上的磚、高樓、衣柜、冰箱這些物體都是正方體(課件:由實物抽象出長方體圖形);電視機包裝箱這種物體都是正方體(課件:由實物抽象出正方體)。
生活中還有哪些物體的形狀是長方體或正方體的呢?
師: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進一步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板書:長方體正方的認識)
二、長方體的認識
1,課前就布置學生把課本后面的兩個圖剪下做長方體和正方體。
2、認識長方體的面、棱、頂點
師:請同學們首先拿出自己準備的長方體物體和老師一起來仔細觀察。
、拧⒔處煟河檬置幻L方體是由什么圍成的?
學生:面。(教師板書:面)
師:長方體一共有幾個面?你能在各個面上分別標上、下、左、右、前、后各個方位嗎?
、、教師:請用手摸一摸兩個面相交處有什么?
學生:有一條邊。
教師:這條邊稱為棱。(板書:棱)數(shù)一數(shù)一共有幾條棱?
、、教師:請摸一摸三條棱相交處有什么?
學生:尖。
教師:相交的這點稱為頂點。(板書:頂點)一共有幾個頂點?
2、研究長方體的特征
、拧⒂^察、交流:
師:現(xiàn)在我們已經(jīng)知道了長方體各個部分的名稱,那長方體具體又有那些特征呢?
請同學們用自己的長方體,參考討論提綱來研究長方體的特征,將結(jié)果填在表格中。
⑵、匯報、展示:
面:
師:長方體一共有幾個面?每個面是什么形狀?
有特殊情況嗎?(相對兩個面是正方形)
師:那些面是完全相同的?
棱:
師:長方體有幾條棱?哪些棱長度相等?
頂點:長方體有幾個頂點?
長、寬、高
師:相交于頂點的三條棱的長度相等嗎?
相交于一個頂點的三條棱的長度分別叫著長方體的長、寬、高。(課件演示長、寬、高)
三、正方體的認識
3、研究正方體的特征:
1、觀察、交流:
師:剛才我們圍繞長方體的面、棱、頂點研究了長方的特征,你能用同樣的方法研究出正方體的特征嗎?
2、匯報、展示:
面:6個完全相同的正方形。
棱:12條棱長度都相等。
頂:8個。
長方體與正方體的特征比較
1、師:讓我們來對比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說一說它們的相同點與不同點。
2、學生討論后歸納:長方體和正方體在面、棱、頂點的數(shù)量上都相同;在面的形狀、面積、棱的長度方面不相同。
3、師:看一看長方體的特征正方體是否都有?那我們可以說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關系是?
學生:正方體是特殊的長方體。
2、書本:31頁
、拧⒑蚢平行的棱有幾條?
⑵、和a相交并垂直的棱有哪幾條?
、恰⒑蚥平行的棱有幾條?
3、判斷。正確的在括號里畫√,錯誤的畫×。(投影片)
。1)、長方體有6個面,12條棱和8個點。()
。2)、長方體相對的面的大小、形狀相等。()
(3)、長方體的六個面一定是長方形;()
(4)、正方體的六個面面積一定相等;()
(5)、一個長方體(非正方體)最多有四個面面積相等;()
(6)、相交于一個頂點的三條棱相等的長方體一定是正方體。()
4、書本:32頁第7題
小賣部要做一個長4米、寬2,高1米的玻璃柜臺,現(xiàn)要在柜臺各邊上都安上鐵皮,這個柜臺需要多少米鐵皮?
教學反思: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初步認識》,是學生由平面圖形到立體圖形的一次過渡,也是學生學習其它立體圖形的基礎。是學生對圖形認識的一個轉(zhuǎn)折點,它從平面圖形過渡到立體圖形,從計算面積到計算體積,而且對于學生空間觀念的發(fā)展更是一個質(zhì)的飛躍。學生在空間方面的認識從二維發(fā)展到了三維。雖然說長方體在學生的身邊隨處可見,但是要發(fā)現(xiàn)它的特征,還是不怎么容易的,特別是對于那些構建空間念能力薄弱的學生來說,是比較難理解的;仡櫿麄教學過程,有以下幾點值得自己回顧和總結(jié)。
1、遵循學生認知規(guī)律,正確把握教學起點
本節(jié)課我是在充分研讀教材、分析學情的基礎上展開教學的,充分尊重了學生的已有知識,遵循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學習經(jīng)驗、學習興趣,恰當?shù)匕盐樟私虒W起點。例如本課在導入時,以尊重學生原有知識經(jīng)驗為基礎,開門見山設計了辨認生活中那些物體是長方體、正方體,然后直接轉(zhuǎn)入長方體正方體特征研究,避免了教學拖沓、使學生迅速進入學習的重點。
2、注重動手操作,讓學生積累空間觀念。
長方體正方體的認識在幾何形體知識屬于直觀幾何階段,教學時我注重引導學生動手操作實踐,讓學生在看一看、摸一摸、認一認等實際操作中,使自己的多種感官參與活動,豐富自己的感性認識,掌握幾何形體的特征,不斷積累空間觀念。
3、教會知識,更要教會獲取知識的方法。
本節(jié)課的題目是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但在教學設計上我把重點放在長方體的研究上。教會學生研究的方法、得出長方體的特征,然后讓學生用類比法參照長方體特征研究過程研究正方體的特征,最后進行兩者之間的異同比較完成新知識的學習。這種過程的設計既留給了學生足夠的自主探究的空間,同時又教會了一種知識探究的方法。學生學會了知識,也提高了能力。
4、教學中的一些不足。
⑴、老師對學生引導太多,放手太少。在研究探索長方體正方體的特征的過程中給出的時間太過倉促,部分學生研究的不夠從分。
、、課堂中老師學生之間的傾聽與反饋以及教學中的自然生成的把握,還要從細微處去觀察去撲捉。
、、練習的設計要更全面、更扎實、更巧妙。
【長方體和正方體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長方體和正方體教學設計12-14
《長方體和正方體》教學設計01-27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教學設計09-16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的教學設計08-02
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教學設計02-26
“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教學設計01-20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教學設計12-30
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教學設計01-09
長方體和正方體認識的教學設計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