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蓼莪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教師,往往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教學設計要遵循教學過程的基本規(guī)律,選擇教學目標,以解決教什么的問題。怎樣寫教學設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蓼莪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分享。
蓼莪教學設計 1
教學目標:
1、通過搜查資料和學習初步了解什么是國學。
2、朗讀文章了解大意,體會詩人無法奉養(yǎng)父母的哀痛之情。
3、培養(yǎng)學生贍養(yǎng)、孝敬父母的美好品德。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人之初 性本善 性相近習相遠 茍不教 性乃遷 教之道 貴以!,《三字經(jīng)》千百年來傳誦至今,是我國傳統(tǒng)文學中重要的一部分。這種文學著作被稱為“國學”。
二、認識國學
“國學”,顧名思義,中國之學,中華之學。國學,一國所固有之學術也。一般來說,國學是指以儒學為主體的中華傳統(tǒng)文化與學術!对娊(jīng)》、《論語》、《孟子》、《道德經(jīng)》等等都是國學經(jīng)典著作。
浩瀚五千年,中國傳統(tǒng)文化博大精深。國學作為中華文明的重要載體,其經(jīng)典著作凝縮著中華文化之精髓,其思想智慧成為了傳之千古的結晶。國學經(jīng)典不僅是中華民族的燦爛遺產(chǎn),也是中國人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
三、學習《蓼莪》
1、朗讀要求:讀正確、讀流利;把握節(jié)奏,讀出韻律。教師范讀,學生自由讀,指名讀,全班齊讀。
2、理解內容:結合書下注釋,教師串講
參考: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勞。
翻譯:那高高的植物是莪蒿嗎?原來不是莪蒿,是沒用的青蒿。我可憐的父母啊,為了養(yǎng)育我受盡了辛勞!
蓼蓼者莪,匪莪伊蔚。哀哀父母,生我勞瘁。
翻譯:那高高的植物是莪蒿嗎?原來不是莪蒿,是沒用的杜蒿。我可憐的父母啊,為了養(yǎng)育我竟積勞成疾!
。ǖ谝粚樱瑢懜改干B(yǎng)“我”辛苦勞累。頭兩句以比引出,詩人見蒿與蔚,卻錯當莪,于是心有所動,遂以為比。莪香美可食用,并且環(huán)根叢生,故又名抱娘蒿,喻人成材且孝順;而蒿與蔚,皆散生,蒿粗惡不可食用,蔚既不能食用又結子,故稱牡蒿,蒿、蔚喻不成材且不能盡孝。詩人有感于此,借以自責不成材又不能終養(yǎng)盡孝。后兩句承此思言及父母養(yǎng)大自己不易,費心勞力,吃盡苦頭。)
瓶之罄矣,維罍之恥。鮮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無父何怙?無母何恃?出則銜恤,入則靡至。
翻譯:小瓶的酒倒空了,那是酒壇的恥辱。失去父母的人與其在世上偷生,不如早早死去的好。沒有父親,我可以依仗誰?沒有母親,我可以依靠誰?出門在外,心懷悲傷,踏入家門,像沒有回到家一樣。(家空蕩蕩)
。ǖ诙䦟,寫兒子失去雙親的痛苦和父母對兒子的深愛。第三章頭兩句以瓶喻父母,以罍喻子。因瓶從罍中汲水,瓶空是罍無儲水可汲,所以為恥,用以比喻子無以贍養(yǎng)父母,沒有 1 盡到應有的孝心而感到羞恥。句中設喻是取瓶罍相資之意,非取大小之義!磅r民”以下六句訴述失去父母后的孤身生活與感情折磨。)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長我育我,顧我復我,出入腹我。欲報之德。昊天罔極。
翻譯:父親母親生我養(yǎng)我(互文句式),你們撫愛我疼愛我,使我成長培育我,照顧我庇護我,出入都看顧我,我想報答你們的大恩大德,好像蒼天的.無窮無盡。
。ǖ谒恼虑傲湟灰粩⑹龈改笇Α拔摇钡酿B(yǎng)育撫愛,這是把首兩章說的“劬勞”、“勞瘁”具體化。這章最后兩句,詩人因不得奉養(yǎng)父母,報大恩于萬一,痛極而歸咎于天,責其變化無常,奪去父母生命,致使“我”欲報不能!“長”是使動用法。)
4、小結:體驗意境,熟讀能背。
此詩是以充沛的情感表現(xiàn)贍養(yǎng)、孝敬父母美德的最早的文學作品之一。詩人所抒發(fā)的是不能終養(yǎng)父母的痛極之情,這是悼念父母的祭歌,被稱為“千古孝思絕作”。
蓼莪教學設計 2
一、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目標
學生能夠熟練朗讀并背誦《蓼莪》,準確理解詩中的字詞含義和詩句大意。
掌握《詩經(jīng)》中賦、比、興的表現(xiàn)手法,并能分析其在本詩中的運用。
2. 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反復誦讀,體會詩歌的韻律美和情感表達。
小組合作探究,深入剖析詩歌所蘊含的孝道思想,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3.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引導學生感受詩中對父母養(yǎng)育之恩的歌頌與追思,激發(fā)學生的感恩之情,樹立正確的孝道觀念。
二、教學重難點
1. 教學重點
理解詩歌的內容和主題,體會詩人對父母的深厚情感。
學習《詩經(jīng)》的賦、比、興手法,尤其是興的運用。
2. 教學難點
如何引導學生深刻領悟詩歌所傳達的孝道內涵,并將其內化為自身的情感和價值觀,在現(xiàn)實生活中踐行孝道。
三、教學方法
講授法、誦讀法、討論法、情境教學法
四、教學過程
1. 導入(5 分鐘)
播放筷子兄弟的《父親》,同時在屏幕上展示一些與父母關愛子女相關的圖片,引導學生進入情感氛圍。歌曲結束后,提問學生:“從歌曲和圖片中,你們感受到了父母怎樣的愛?在古代,人們又是如何表達對父母的情感的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出自《詩經(jīng)》的表達孝道的詩——《蓼莪》!
2. 知識鋪墊(3 分鐘)
簡單介紹《詩經(jīng)》的基本知識,包括其成書年代、內容分類(風、雅、頌)、表現(xiàn)手法(賦、比、興)以及在文學史上的地位。重點提及“雅”部分多為貴族祭祀之詩歌,《蓼莪》屬于“小雅”,具有較高的文學價值和思想內涵。
3. 詩歌誦讀(10 分鐘)
教師范讀全詩,要求學生注意字音、節(jié)奏和語調,感受詩歌的韻律之美。
學生自由朗讀,初步熟悉詩歌內容。隨后,教師正音,強調易錯字,如“莪”(é)、“蒿”(hāo)、“勞”(láo)等。
請幾位學生個別朗讀,其他學生認真傾聽并評價,教師針對朗讀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指導,如節(jié)奏的把握(“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勞!睉x出緩慢、沉痛的節(jié)奏)、語調的變化(在表達對父母的'感恩與追思時,語調應深沉而真摯)等。
全班齊讀,再次體會詩歌的韻律和情感。
4. 詩歌講解(15 分鐘)
逐句講解詩歌含義: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勞! 解釋“蓼蓼”形容植物高大的樣子,“莪”是一種草,“匪”同“非”,“伊”是“那”的意思,“劬勞”指辛苦勞累。這兩句以莪蒿起興,莪蒿高大卻不是莪,就像自己不成材,父母卻辛苦養(yǎng)育自己,表達了對父母養(yǎng)育之恩的感激和愧疚。
“蓼蓼者莪,匪莪伊蔚。哀哀父母,生我勞瘁。” 講解“蔚”也是一種草,此句與上句意思相近,進一步強調父母的辛勞。
“瓶之罄矣,維罍之恥。鮮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無父何怙?無母何恃?出則銜恤,入則靡至! 闡釋“瓶”是小瓶子,“罄”是空的意思,“罍”是大酒器,小瓶空了是大瓶的恥辱,比喻自己不成才是父母的恥辱!磅r民”指孤子,“怙”“恃”都是依靠的意思,這幾句表達了失去父母后的孤苦無依和極度悲痛,出門含悲,入門如無所歸。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長我育我,顧我復我,出入腹我。欲報之德,昊天罔極!” 詳細說明“鞠”是養(yǎng)育,“拊”是撫摸,“畜”是愛護,“顧”是照顧,“復”是反復看,“腹”是懷抱。這幾句通過一系列動詞,生動地描繪了父母對子女無微不至的關懷和養(yǎng)育,而“欲報之德,昊天罔極”則表達了父母之恩如蒼天般廣大無邊,難以報答。
在講解過程中,引導學生注意詩歌中賦、比、興手法的運用,提問學生哪些句子是興,興起到了什么作用(如以莪蒿起興,引出對父母養(yǎng)育之恩的感嘆,使情感表達更為自然、深沉)。
5. 小組討論(10 分鐘)
提出問題:“在現(xiàn)代社會,我們應該如何傳承和踐行詩中的孝道精神?”將學生分成小組進行討論,要求每個小組推選一名代表記錄討論內容。
小組討論過程中,教師巡視各小組,參與學生的討論,適時給予引導和啟發(fā),如提示學生從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如關心父母的身體健康、尊重父母的意見、多陪伴父母等)方面思考。
討論結束后,各小組代表發(fā)言,分享小組討論的結果。教師對各小組的發(fā)言進行總結和點評,強調孝道在現(xiàn)代社會仍然具有重要意義,鼓勵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積極踐行孝道。
6. 拓展延伸(5 分鐘)
展示一些現(xiàn)代社會中關于孝道的感人故事或新聞報道,如“全國道德模范評選中孝老愛親模范的事跡”等,讓學生進一步感受孝道在當代的傳承和弘揚。
引導學生思考:除了個人層面的孝道踐行,社會和國家在弘揚孝道文化方面可以采取哪些措施?鼓勵學生積極發(fā)表自己的看法。
7. 課堂小結(2 分鐘)
回顧本節(jié)課所學內容,包括《蓼莪》的詩歌內容、表現(xiàn)手法、主題思想以及現(xiàn)代社會中孝道的傳承與踐行。
再次強調孝道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希望學生通過學習這首詩,能夠更加深刻地理解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在今后的生活中用實際行動感恩父母、回報父母。
8. 布置作業(yè)(5 分鐘)
背誦并默寫《蓼莪》全詩。
以“孝道在我心中”為主題,寫一篇 500 字左右的短文,要求結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歷,談談對孝道的理解和感悟。
五、教學資源
多媒體課件、《詩經(jīng)》相關書籍
六、教學反思
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多種教學方法的綜合運用,學生對《蓼莪》這首詩有了較為深入的理解和感悟,在情感上也受到了一定的觸動,能夠積極參與到課堂討論中,對孝道的內涵和現(xiàn)代傳承有了自己的思考。然而,在引導學生將孝道觀念內化為實際行動方面,還需要在今后的教學和生活中進一步加強引導和督促,例如可以組織一些與孝道相關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更好地體會和踐行孝道。同時,在詩歌講解環(huán)節(jié),對于一些字詞和文化常識的講解還可以更加深入和細致,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詩經(jīng)》的文化底蘊。
蓼莪教學設計 3
一、教學目標
1. 了解《詩經(jīng)》中《小雅》的特點以及《蓼莪》的創(chuàng)作背景,理解詩歌的基本內容。
2. 品味詩歌的語言,體會其運用賦、比、興手法所營造的藝術效果,感受詩歌的情感張力。
3. 通過對詩歌的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感恩意識,引導學生反思自己與父母的關系,傳承中華孝道文化。
二、教學重難點
1. 重點
理解詩歌中字詞的含義,準確把握詩歌的主旨,體會詩人對父母養(yǎng)育之恩的深切感激與無法報答的悲痛。
學習詩歌的表現(xiàn)手法,尤其是比興手法在表達情感上的獨特作用,如以莪蒿起興,以瓶罍關系作比等。
2. 難點
讓學生深入理解詩歌所蘊含的文化內涵和情感深度,使學生能夠跨越時空的距離,與古人產(chǎn)生情感共鳴,從而真正將孝道觀念內化于心。
三、教學方法
誦讀感悟法、情境教學法、問題引導法、小組合作法
四、教學過程
1. 情境導入(5 分鐘)
展示古代祭祀場景的圖片或視頻片段,旁白介紹古代祭祀文化中對祖先和父母的敬重。然后提問學生:“在古代文化中,對父母的敬重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你們知道古人是如何用詩歌來表達對父母的情感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經(jīng)典的表達孝道的《詩經(jīng)》作品——《蓼莪》!
2. 背景介紹(3 分鐘)
簡要介紹《詩經(jīng)》的概況,包括其收集整理過程、“風”“雅”“頌”的分類特點等。重點講述《小雅》部分多反映貴族階層的生活和情感,《蓼莪》創(chuàng)作于當時社會背景下,可能是一位失去父母的貴族子弟表達對父母深切懷念和感恩的作品,讓學生對詩歌的創(chuàng)作背景有初步的了解,以便更好地理解詩歌的情感基調。
3. 初讀感知(10 分鐘)
教師富有感情地范讀全詩,要求學生注意字音、節(jié)奏和語調的變化,初步感受詩歌的韻律美和情感氛圍。
學生自由朗讀詩歌,結合課下注釋,嘗試理解詩歌大意,圈畫出難以理解的字詞。
教師針對學生朗讀情況進行正音和節(jié)奏指導,如“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勞。”這幾句應讀得緩慢、沉痛,以體現(xiàn)詩人對父母辛勞的哀嘆。
請學生個別朗讀,其他學生進行評價,教師總結評價并再次強調朗讀要點。
4. 文本解讀(15 分鐘)
逐節(jié)解讀詩歌:
解讀第一節(jié):“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勞!薄稗まふ咻,匪莪伊蔚。哀哀父母,生我勞瘁。”引導學生理解這是以莪蒿起興,莪蒿本應高大茂盛,卻被誤認作普通的蒿草或蔚草,就如同自己未能成才,辜負了父母的辛勤養(yǎng)育。這里的興,不僅引出了對父母養(yǎng)育之恩的感嘆,也為全詩奠定了哀傷的情感基調。教師提問學生:“從這幾句詩中,你能體會到詩人怎樣的情感?”讓學生思考并回答,然后教師總結,詩人表達了對父母的愧疚和感恩之情。
解讀第二節(jié):“瓶之罄矣,維罍之恥。鮮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無父何怙?無母何恃?出則銜恤,入則靡至!苯忉尅捌俊薄绑馈薄袄湣钡暮x,說明這里以瓶罍關系作比,小瓶空了是大瓶的恥辱,比喻自己不成才是父母的恥辱,表達了詩人失去父母后的孤苦無依和極度自責。教師引導學生想象詩人失去父母后的生活狀態(tài),感受其內心的痛苦。
解讀第三節(jié):“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長我育我,顧我復我,出入腹我。欲報之德,昊天罔極!”詳細講解這幾句中一系列動詞的含義,如“鞠”(養(yǎng)育)、“拊”(撫摸)、“畜”(愛護)、“長”(使成長)、“育”(培育)、“顧”(照顧)、“復”(反復查看)、“腹”(懷抱),通過這些動詞生動地描繪了父母對子女全方位、無微不至的關懷和養(yǎng)育。教師讓學生結合自己的成長經(jīng)歷,談談對這幾句詩的理解,從而加深學生對父母養(yǎng)育之恩的體會,最后教師點明這幾句詩將詩人對父母的感恩之情推向了高潮,同時也表達了父母之恩難以報答的無奈。
5. 小組討論與情感升華(10 分鐘)
提出問題:“在現(xiàn)代社會,隨著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和社會觀念的變化,孝道面臨著哪些挑戰(zhàn)?我們應該如何應對這些挑戰(zhàn)?”將學生分成小組進行討論。
小組討論過程中,教師鼓勵學生積極發(fā)言,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如現(xiàn)代社會中年輕人忙于工作學習,與父母相處時間減少;物質生活豐富但精神陪伴不足;家庭結構變化導致家庭觀念淡薄等方面探討孝道面臨的挑戰(zhàn),并思考相應的解決辦法,如合理安排時間多陪伴父母、注重與父母的情感交流、傳承和弘揚傳統(tǒng)家庭文化等。
每個小組選派代表發(fā)言,教師對各小組的發(fā)言進行總結和點評,進一步引導學生認識到孝道在現(xiàn)代社會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激發(fā)學生傳承孝道文化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6. 拓展延伸(5 分鐘)
推薦學生閱讀其他《詩經(jīng)》中表達家庭情感或孝道的篇章,如《凱風》等,比較它們與《蓼莪》在情感表達、表現(xiàn)手法等方面的異同,加深對《詩經(jīng)》中家庭情感主題作品的理解。
讓學生課后收集身邊的孝道故事,無論是古代的還是現(xiàn)代的,可以是名人軼事,也可以是自己家庭或社區(qū)中的'真實事例,下節(jié)課進行分享交流,進一步豐富學生對孝道文化的認知和感受。
7. 課堂總結(2 分鐘)
與學生一起回顧本節(jié)課所學內容,包括《蓼莪》的詩歌內容、表現(xiàn)手法、情感主旨以及現(xiàn)代社會中孝道的思考與討論。
再次強調孝道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是家庭和睦、社會和諧的基礎,希望學生通過學習這首詩,能夠更加珍惜父母的愛,努力踐行孝道,讓孝道文化在現(xiàn)代社會中繼續(xù)傳承和發(fā)揚光大。
8. 作業(yè)布置(5 分鐘)
背誦《蓼莪》全詩,并錄制自己的背誦音頻或視頻發(fā)送到班級群里。
以詩歌的形式創(chuàng)作一首表達自己對父母感恩之情的作品,要求至少運用一種《詩經(jīng)》中的表現(xiàn)手法,如比興等,字數(shù)不限。
五、教學資源
多媒體課件、《詩經(jīng)》相關資料、古代祭祀文化視頻資料
六、教學反思
通過情境導入和背景介紹,學生能夠較快地進入詩歌的學習氛圍,對詩歌的情感基調有了一定的把握。在文本解讀過程中,結合問題引導和小組討論,學生對詩歌的理解較為深入,尤其是對詩歌表現(xiàn)手法和情感內涵的分析,學生能夠積極參與并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在情感升華環(huán)節(jié),學生對現(xiàn)代社會孝道面臨的挑戰(zhàn)有了較為深刻的認識,并提出了一些可行的應對措施,達到了預期的教學效果。然而,在教學過程中,對于一些文化常識的講解還可以更加生動有趣,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在小組討論環(huán)節(jié),個別小組的討論深度不夠,教師的引導還需要更加精準和及時,在今后的教學中需要進一步改進。
【蓼莪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詩經(jīng)·小雅:《蓼莪》08-09
詩經(jīng)蓼莪全文08-19
詩歌《蓼莪》的賞析08-02
蓼莪原文及賞析(熱門)07-12
蓼莪詩經(jīng)全文翻譯10-14
詩經(jīng)小雅蓼莪全文07-25
蓼莪古詩原文賞析及翻譯02-24
詩經(jīng)《小雅·蓼莪》全文賞析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