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科學教案模板集錦九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科學教案9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科學教案 篇1
設計意圖:
結合幼兒的年齡特點,為了讓孩子們親眼見到西瓜蟲真正的樣子,我和孩子們一起來到了操場上的角落里,用自己帶來的鏟子在泥土里尋找西瓜蟲。角落里到處是黑黑的泥土和一些腐爛的樹葉,孩子們迫不及待地爭著去挖泥土。老師激勵孩子們用比賽的形式比一比“哪一組最先找到西瓜蟲”。孩子們高興極了,開始了“尋找西瓜蟲”之旅。幼兒親自參加活動感到非常興奮,現(xiàn)在社會的孩子,他們平時遠離自然,西瓜蟲,讓他們了解它們的外形,特征和生活習性,讓幼兒在感受自然的同時,在玩中學,玩中樂。回到教室后,孩子們還學習用放大鏡觀察西瓜蟲,初步感知了西瓜蟲的主要外型特性幾其生活習性。通過這樣的活動,不但使孩子們對小蟲子產(chǎn)生了探索的興趣,還學會了使用輔助工具(放大鏡)研究西瓜蟲。
活動目標:
1、學習用放大鏡觀察西瓜蟲,感知西瓜蟲的主要外型特性幾其生活習性。
2、對小蟲子產(chǎn)生探索的興趣。
活動準備:
放大鏡、畫紙、筆、塑料透明小瓶若干。
活動過程:
一、談論西瓜蟲
1、教師出示西瓜蟲的圖片,引出話題:
2、“你們認識西瓜蟲嗎?”“你知道西瓜蟲哪些有趣的事?“你知道西瓜蟲喜歡生活在什么地方?
二、討論怎樣去捉西瓜蟲
1、“幼兒園里什么地方有西瓜蟲?我們到什么樣的地方才能捉到西瓜蟲?
2、“我們捉西瓜蟲需要哪些工具?捉西瓜蟲時需要注意什么?
三、幼兒在園內自由尋找西瓜蟲
1、教師鼓勵幼兒結伴去找西瓜蟲,并提醒幼兒聽到信號就結合。
四、交流捉西瓜蟲的經(jīng)歷
1、“你們找到西瓜蟲了嗎?怎么發(fā)現(xiàn)的?是在哪里找到的?
教師小結:西瓜蟲喜歡生活在陰暗、潮濕的地方。
五、觀察西瓜蟲并進行交流
1、引導幼兒借助放大鏡觀察西瓜蟲。
“西瓜蟲這么小,我們能看的清嗎?可以用什么工具讓我們看清它?
2、引導幼兒自由觀察
“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3、教師帶領喲額自由觀察
“西瓜蟲的頭上有什么?是什么樣的?西瓜蟲的身體是什么樣的?(教師可讓幼兒自由說)
4、引導幼兒運用放大鏡觀察西瓜蟲并進行交流,西瓜蟲頭上有什么?身體是什么樣子的?有幾只腳?它的腳長在那里?當它碰到危險時會怎樣?
5、請幼兒模仿西瓜蟲的樣子.尤其是遇到危險后縮起來的樣子。
活動延伸:
1、引導幼兒畫西瓜蟲,并記錄自己的觀察發(fā)現(xiàn)。
2、“今天西瓜蟲跟我們一起玩,我們給這位小客人畫個像吧!
3、小朋友在墻角里找西瓜蟲。
活動反思:
讓他們了解它的外形,特征和生活習性,并讓他們知道泥土有很多的養(yǎng)分,是許多動植物生存的基礎,活動中幼兒樂于發(fā)現(xiàn)、主動參加科學活動,學會運用各種感官觀察、比較。幼兒對本次活動充滿了積極探索的樂趣。
關注幼兒的興趣與需要,教學活動中也體現(xiàn)幼兒的經(jīng)驗。根據(jù)本班幼兒的實際情況,體現(xiàn)教學目標的適宜性、個性化。依據(jù)本班幼兒的實際,在研究和把握本班幼兒身心發(fā)展的實際水平、發(fā)展需要和可能性的基礎上,確定幼兒進一步發(fā)展的潛力、方向和步伐。同時,老師們關注本領域的核心價值,給孩子們一個最好的學習和生活環(huán)境。
相關信息:
西瓜蟲:別名鼠婦;俗稱 潮蟲。分布中國各地。寄主在田間主要為害瓜類幼苗和十字花科蔬菜幼芽、嫩根及草莓等漿果。喜食油菜、芥菜、小白菜、番茄、黃瓜、南瓜、瓠瓜、大豆、豇豆、莧菜、空心菜、萵苣等葉片及食用菌等。
科學教案 篇2
教學內容:
第二單元第1課。
教學要點:
感受風的存在,初步練習假設性解釋。
教學目標:
1、了解學生對于風的已有的知識和經(jīng)驗。
2、會制作各種各樣的紙風車。
3、能初步對事物或現(xiàn)象做出假設性解釋。
4、意識到實事求是、尊重事實在科學探究活動中的重要性。
教學過程:
一、問題接龍
同學們,這節(jié)老師想讓同學們做一個游戲——問題接龍,大家愿意嗎?(愿意)不過如果接不上來的同學老師可是要懲罰的哦!你要為大家學個動物叫或拌個動物的形象。(好)
二、猜想與假設
大家能對這些問題做出猜想和解釋嗎?
學生猜想。
想一想,我們看不見風,怎樣才能證明風的存在呢?
學生充分發(fā)表自己的看法。
到室外,去尋找風的蹤跡。
三、設計與制作
通過剛才的活動我們有沒有尋找到風的存在?說一說你找到的風。
學生匯報交流。
我們還有一位好伙伴能幫助我們進一步的了解風,知道它是誰嗎?對,是紙風車。紙風車能幫助我們找到風,它的形狀有好多種,盡情發(fā)揮我們的創(chuàng)造力,做出與眾不同的作品來。
學生制作。
你們的紙風車轉得快嗎?解釋一下原因。
我們的紙風車還可以在哪些方面進行改進?
四、課外拓展
氣象臺的天氣預報中是怎樣描述風的?留心電視或報紙等媒體,連續(xù)記錄一星期風的預報,寫在小科學家記錄本上,下節(jié)課我們再一起進行交流。
科學教案 篇3
本課的教學目標:
過程與方法:
●能夠辨別周圍環(huán)境中的物體,哪些是固體,哪些是液體,在此基礎上會給物體分類;
●會運用多種感官和簡單工具認識固體在顏色、形狀、軟硬、透明、輕重等方面的性質,并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描述出來。
知識與技能:
●能夠運用多種感官認識物體的常見特征;
●會借助簡單工具進行觀察。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體驗工具使用的方便有效;
●共享科學探究的樂趣。
教學過程設計
一、出示一杯水、一瓶油、一碗面粉和一塊麥餅
1、講解:這些物體中有的是固體,有的是液體,請小朋友把他們分成兩類。
2、提問:你為什么這樣分?理由是什么?
3、提示:老師一共出示了幾種物體?
4、學生仔細觀察以后回答。
【評析】這里主要是想讓學生發(fā)現(xiàn)裝液體的碗和杯子也是固體。這樣安排可以直接進行"和面"的活動,使整堂課的探究活動有機結合在一起,把知識的獲取、技能的培養(yǎng)、情感的體驗滲透在活動中。
5、提問:誰知道麥餅是怎么做出來的?誰來告訴大家?也可以相互補充。
6、師生共同討論以后動手和面,每組一份材料,小組合作完成做一個麥餅。
7、提示:在和面的過程中,什么時候既像固體又像液體?和面時容器里的水不要太多,面粉要一點一點地放,面粉放入水中后,要用筷子不停地攪拌
8、告訴學生麥餅做好后,要進行烘烤才會熟,才會像我們一開始看見的餅一樣,屬于固體。
二、引導學生研究固體的性質
1、這個餅是什么樣的?你能用哪些方法進行觀察呢?
小組討論,然后交流。
2、可以看一看,可以聞一聞,可以嘗一嘗,還可以掰開看看里面是什么樣的┅┅
3、教師評價:你們真會動腦筋,確實要全面觀察一樣物體,要運用多種方法觀察,教案《《認識固體》教學設計》。但是,不可以隨便亂嘗,要安全衛(wèi)生的才能用舌頭去嘗。要觀察硬的物體里面是怎樣的,也可以借助一些工具。
4、固體在我們周圍到處可見,請你們仔細找一找。
5、每一小組也都帶來了一些固體,請你們想辦法找出它們的特點,并且填寫活動記錄表格,把你們觀察到的特征用你最喜歡的方式記錄,一會兒大家交流,看誰用的方法多,觀察的仔細、全面。
6、學生活動開始。
7、巡視指導,給需要幫助的小組提供建議。特別要鼓勵學生善于用多種方法進行觀察。
【評析】要全面認識一樣物體,必須要給學生充足的時間,指導他們使用有效的方法,同時可以借助工具,如放大鏡、小榔頭等。要提醒學生安全使用,從小就要培養(yǎng)學生的安全意識。
三、引導學生研究固體的混合與分離
1、下面我們來做個游戲。這里有一杯綠豆、一杯黃豆、一杯面粉。
提問:假如把它們混合在一起,你們會發(fā)現(xiàn)什么?仔細觀察分析一下,先猜一猜。
學生匯報:可能顏色看起來會變掉;可能會一個杯子里裝不下了,可能會重一些了,還可能面粉看不見了。
2、提問:怎么樣來證明呢?
3、學生回答:需要動手做一做,才能知道。
4、小組討論,你需要老師提供什么材料?
5、按小組討論方案進行,教師巡回指導。
6、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
7、學生交流發(fā)現(xiàn):固體混合前后輕重不會改變,體積發(fā)生了變化。
8、進一步提問:為什么會變化的?
9、引導學生更深入地探究。
【評析】這個過程學生十分樂意參與,教師只要組織好活動秩序,學生安全可以發(fā)現(xiàn)其中的秘密,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10、我們又如何把它們一一分開呢?小組討論。
11、還是你們自己想辦法解決,有問題可以尋求老師的幫助,或請教別的小組的同學。
12、在生活中經(jīng)常會用到我們剛剛學會的方法,誰能舉一些例子?
做爆米花把黃豆和大米放在一起就好吃。
為了節(jié)省地方,我們經(jīng)常把很多固體堆放在一起。
農(nóng)村里面揚稻谷,要把兩種谷子分開。
工地上,沙子利用篩子要分出大小。
13、下面我們看看這些畫面,說說他們在做什么?為什么這樣做?
。ㄟ@里可以用課件的形式展示生活中的實際應用的例子)
【評析】讓學生感受到科學探究的內容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而且知道我們學習的知識技能可以給我們的生活帶來方便。
教學片段與評析
師:剛才我們已經(jīng)討論了,水是液體,麥餅是固體。誰知道麥餅是怎樣做出來的?
生:用面粉做出來的。
師:光有面粉就行了嗎?還需要什么材料?
生:還要有水,盆子、筷子等。
師:有了這些,怎么樣做呢?
生:把面粉放在盆子里,慢慢到水,用筷子攪拌。
師:對。注意,一開始,水要少放一點,不夠可以慢慢地加進去。一下子放很多就做不好麥餅了。
師:每一個同學要把手洗干凈才能做麥餅。一會兒,攪拌好了,每組請一個同學用手把攪拌的面粉團揉搓。其他同學注意觀察面粉和水的變化,等一下我們一起交流,看誰觀察得最仔細。做的時候如果有困難,可以請老師幫忙。
生:領取材料開始做麥餅。
師:到各組巡視指導。并適時提醒同學們觀察。
生:(舉手)我們把水倒進面粉時,面粉怎么打結了?
師:你們多攪拌一會兒試試看有沒有變化。
生:興趣盎然做麥餅。
師:現(xiàn)在我們把手洗干凈,說說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生:我發(fā)現(xiàn)水放進面粉里就不見了。
師:消失了嗎?
生:沒有,水和面粉混在一起分不開了。
師:怎么可以知道水在面粉里呢?
生:面粉開始是干的,后來是潮的了。
師:攪拌的時候有誰還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生:我們一組發(fā)現(xiàn)面粉里放了水以后,有點像糨糊了。
師:你們小組觀察得很仔細。那么,這時的面粉團是固體還是液體呢?
生:液體。
生:是固體。
師:能說說你們各自的'理由嗎?請小組討論以后告訴大家好嗎?
生:它會流淌,所以我們小組認為是液體。
生:它可以做成餅,有形狀的。所以我們小組認為是固體。
師:你們說得都有道理,老師都不反對。確實在和面的過程中,我們發(fā)現(xiàn)了介于固體和液體之間的一種狀態(tài)的物體,我們刷牙用的牙膏也是這種物體。
科學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科學探究目標:
1能對本學期收集到的有關運動的資料進行較為系統(tǒng)的整理。
2能自定標準對自己收集到的資料卡片進行分類。
3能用多種形式將自己的學習成果展示出來。
4能對本學期所學的有關位置、運動、力等知識進行系統(tǒng)總結。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1愛護自己長期收集的資料和成果,并很好地保存起來。
2愿意與同學分享自己收集的資料和學習成果。
3能形成收集資料、制作卡片的習慣,并能認識到整理總結資料、展示成果是科學學習的重要方法之一。
教學重點:
自定標準,對自己收集到的資料卡片進行歸納、總結和分類。
教學難點:
展示出自己的學習成果。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準備:
學生準備放有本學期收集制作的各種資料卡片、學習記錄、小論文、調查報告等資料的“科學小本本”或“科學采蜜集”、小制作、模型、網(wǎng)頁等;教師準備展示板。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內容:
活動1 整理我們的學習資料
1同學們回憶一下,我們本學期圍繞運動都學習了哪些內容呢?
2在學習中我們大家都收集記錄了一些與運動有關的資料,你們想展示給大家看嗎?
3那需要整理我們收集到的這些資料。定期搜集整理到的學習資料,是《科學》課學習的重要方法。我們經(jīng)驗自己確定資料的分類標準,并給資料編號,便于今后查找。
4個人活動,整理自己的學習資料。給資料分類,可以按單元、課次、不同的運動主體、運動的基本形式等分,也可以按來源、摘錄時間等來分。
5把自己的分類標準和分類方法和同學交流后,針對這個和資料卡片的內容展開互評和自評。
第二課時內容:
活動2 展示我們的學習成果
1觀看科技館展覽、六一作品展覽錄象片。對后面自己制作展示板做鋪墊。
2設計布置自己小組的學習成果展示板。要求:主題明確、布局合理、資料豐富、版面美觀、淺顯易懂等。
3展開評比活動,記錄優(yōu)缺點,以備改進不足、發(fā)揚優(yōu)點。
4在“科學采蜜集”上記錄下本學期主要收獲。
5愛護學習成果,長期保存教育
科學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過程與方法:
1、在“觀察折疊小人”活動中能夠有所發(fā)現(xiàn),提出問題。
2、能夠從琴納和牛痘的故事中受到啟發(fā),知道科學就是提出問題并想辦法尋求問題解答的過程。
知識與技能:
1、知道科學是什么。
2、知道生活中處處有科學。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對科學課的學習產(chǎn)生興趣。
2、想知道,愛提問。
教學重點:初步了解科學是什么。
教學難點:從科學家的經(jīng)歷中了解科學探究的大致過程。
教學準備:
插圖、琴納和牛痘的故事。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談話:同學們,從這學期開始,我們將學習一門新的課程“科學”。
2、提問:你知道科學是什么嗎? (板書課題)
二、探究新知:
1、了解科學是什么。
。1)、討論“什么是科學?”
讓學生根據(jù)已有經(jīng)驗發(fā)表自己的看法。
。2)、引導學生看課本第2頁插圖,開闊一下視野。
。3)、提問:圖上的人在做什么?讓學生說一說插圖的內容,教師適當?shù)丶右匝a充說明。
。4)、談話:只有科學家那里才有科學嗎?你有沒有做過下面這些小朋友做的事情?(看書中圖片)想一想,你為什么想做這些事情?(學生交流)
。5)、師生小結:使學生認識到科學就在我們身邊。
2、琴納和牛痘的故事。
(1)、老師講故事、學生自己閱讀等不同方法讓學生了解故事梗概。
(2)、提問:從故事中,我們可以知道琴納是個善于觀察和思考的醫(yī)生。在故事的開始部分,他有什么發(fā)現(xiàn)?(學生交流)
。3)、正因為有了這個新發(fā)現(xiàn),他想到并提出了什么問題?此后,他又分別做了些什么事情?
(4)、根據(jù)學生回答,板書:提出問題——尋找可能的原因——做試驗證明——試驗成功了。
。5)、你能按照上面的提示,復述一遍琴納的故事嗎?學生復述故事。
。6)、搜集資料,找出其他科學家在研究活動中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3、理解科學是什么。
。1)、教師講解并演示活動方法,學生嘗試操作。
。2)、要求學生邊做邊觀察,然后說說自己有什么發(fā)現(xiàn)。
。3)、學生匯報。
。4)、提問:有誰知道這是怎么回事嗎?
。▽W生回答,若沒有學生能說出來,教師作簡單介紹)
三、全課總結:
1、提問:通過前面的學習,你能告訴我們科學究竟是什么嗎?
2、學生分組交流,并向全班同學講述自己的想法。
3、總結:科學就是提出問題并想辦法尋求問題答案的過程。(板書)
1.2做一名小科學家
教學目標:
過程與方法
1、能夠從探究紙鸚鵡“站立”的秘密活動中提出問題并想辦法解決問題。
2、學會從身邊的事物中提出問題。
知識與技能:
找出自己親身經(jīng)歷的事與科學家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相似之處,認識科學是什么。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樹立我們也能做科學的信心,立志從小做一位小科學家。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曲別針、卡紙等。
學生準備:剪刀、彩筆、夾子等;課前收集自己最喜歡的科學家的資料。
教學重點:感受自己的探究活動與科學家研究活動的相似之處。
教學難點:找出降低重心使物體平衡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會站立的紙鸚鵡導入:
1、教師出示會站立的紙鸚鵡。
2、談話:今天科學課老師帶來了一只紙鸚鵡,它能夠站立在老師的手上。好玩嗎?你們想不想也來做一個呢?
(二)、探究活動:
活動一、制作紙鸚鵡,探究其中的奧秘。
1、教師介紹做紙鸚鵡的材料。
2、學生動手做,教師巡視指導。
3、嘗試:讓紙鸚鵡站在自己的手指或是紙環(huán)上。(或成功或失。
4、引導學生思考:鸚鵡為什么能站在紙環(huán)上不掉下來?(怎樣才能讓鸚鵡站在紙環(huán)上不掉下來?)
5、分組試驗,商量可行辦法。(提示:把想到的辦法簡單記錄在活動記錄紙上。)
6、分組匯報、評價方法的可行性和簡便性。
7、教師做整個活動的總結。
活動二:想辦法讓更多的東西“站在”手指尖上。
1、提問:除了讓紙鸚鵡站在你的手指上,你還能讓其他東西(比如:鉛筆、尺子等)也站在你的手指尖上嗎?
2、學生分組活動。
3、談話:別上回形針試試,換作夾子試試。
4、交流發(fā)現(xiàn),尋找相似之處。
。1)、提問:剛才大家在研究其他物體是否能站立時有什么發(fā)現(xiàn)呢?
(2)、學生交流、匯報。
。3)、談話:同學們想想看今天我們科學課上是如何去研究的?課后繼續(xù)研究怎樣讓更多的物體站起來。
(三)、總結拓展。
1、講述:科學研究是個復雜的過程,有些結論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得出的,有些甚至到現(xiàn)在都內有得到準確的答案。比如:……
2、談話:運用大家發(fā)現(xiàn)的原理,可以讓許多物體“站”起來,你能利用這個原理制作一個玩具嗎?
3、你們準備怎么做?做之前需要準備些什么?
4、學生分組討論、思考,鞏固課中的學習發(fā)現(xiàn)。
科學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科學探究目標:能從日,F(xiàn)象中總結出聲音對我們的生活有哪些作用。能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能設計出“無噪聲書房”。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愿意把自己知道的減少噪聲的辦法與同學交流,體會合作的愉快。愿意用所學的知識和技能解決生活中的實際題目,改進生活。
科學知識目標:能用自己的話描述“樂音”和“噪聲”。能舉例說明噪聲的危害和減少噪聲的方法。能舉例說明聲音給我們帶來的“好處”和“壞處”。
教學預備:搜集有關聲音作用、噪聲危害的文字或圖片資料
教學過程
一、引進:聲音與我們的生活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它給我們傳來很多信息,幫助我們熟悉四周的世界。
二、活動一:聲音能告訴我們什么?
1、觀察圖中的圖片,聲音告訴我們什么?
2、討論聲音還有什么用處?把自己知道的與同學交流。
3、什么樣的聲音令我們煩躁?
三、活動二:減少噪聲
1、組織學習科學在線
2、討論:噪聲對人的身體有什么危害?
3、講解:噪聲是現(xiàn)代社會的一至公害,人們在減少噪聲危害方面想了很多辦法:路上圖標(禁止叫嗽叭);耳機內放上厚厚的墊子;馬路兩旁種很多樹木。
講解:馬路兩旁的樹木不僅可以遮擋強烈的陽光,還可以降低噪聲的強度,這是由于濃密的樹葉有很強的吸音能力?茖W實驗證實:10米寬的樹帶能使噪聲減弱30%,20米寬的樹帶可以使噪聲減弱40%。
4、提問:把自己知道的減少噪聲的辦法與同學交流。
五、拓展
設計一個“無噪聲書房”,用文字或圖表示出來。
設計前引導學生:設計前要考慮什么材料有利于減少噪聲?地墻壁、門窗、地面等應選擇什么材料?“無噪聲書房”對四周環(huán)境有什么要求?
五、總結全課
科學教案 篇7
活動前的分析:
有一天,戶外活動是我發(fā)現(xiàn)孩子們自發(fā)玩起了踩影子的游戲。有幾個小朋友竟跑到我面前問:“老師,影子是怎么形成的?為什么有的地方有影子,有的地方?jīng)]有影子呢?”中班的幼兒已經(jīng)認識了影子,同時他們對影子的形成很感興趣。我決定以此開展活動,讓幼兒在影子的游戲中初步了解影子是怎樣形成的,知道光與影子的關系。
活動目標:
1、 初步了解影子是怎樣形成的,感知光與影子的關系。
2、 體驗影子游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1、 圖畫、手電筒、玩具、幻燈機。
2、 將活動安排在有陽光的時間進行。
活動時間:
兩課時
活動過程:
一、 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1、 運用猜謎,引發(fā)興趣
師:中班小朋友可聰明了,今天老師就給小朋友們帶來一個非常有趣的謎語,考考大家,仔細聽聽,看誰最聰明,最先猜出來:人人有個好朋友,烏黑身子烏黑頭,陽光下面在一起,你停它也停,你走它也走,就是不開口。
咱們小朋友仔細想一想這是什么呀?誰最先告訴老師。
幼:影子。
師:對,這是影子。中班小朋友果然名不虛傳,特別特別地棒,來每人一朵小紅花。
咦,誰在哭呀?教師出示毛絨玩具小貓佯裝小貓在哭。講述故事《膽小的咪咪》。
今天上午,小貓咪咪正在草地上玩,它玩的可高興了。突然,它發(fā)現(xiàn)身旁有一個黑黑的東西。咦這是什么呀?咪咪很奇怪,它趕緊向東跑跑,可黑黑的東西也向東跑跑,它又向西跑跑,可黑黑的東西也向西跑跑。這下,可把咪咪嚇壞了,它急得大哭起來。媽媽,媽媽……
@_@我是分割線@_@2、 聯(lián)系生活,請幼兒猜一猜黑黑的東西是什么?
師:小朋友想一想黑東西到底是什么呀?
幼:影子。
師:對,是影子。小朋友們真聰明。那么影子是什么形成的呢?
二、 動畫演示,探索新知
1、 做實驗,初步了解
師:咱們小朋友認識了影子,那么影子是怎么形成的的呢?
(1) 打開幻燈機,將光投到墻上。
師:小朋友仔細看一看,墻上有影子嗎?
幼:沒有影子。
(2) 教師用玩具狗擋住光線。
師:現(xiàn)在看一看墻上有影子嗎?
幼:有。
師 :剛才沒有影子,現(xiàn)在有了,為什么呢?
幼:開始沒有小狗,現(xiàn)在有小狗了。
師:小朋友們觀察的很仔細。那么有了小狗就有影子嗎?
(3) 教師關掉幻燈機。
師:現(xiàn)在看一看,墻上有影子嗎?為什么?
幼1:沒有。
幼2:沒有小狗了。
教師總結:沒有光,有物體,也不會產(chǎn)生影子。
2、 看動畫——深層理解影子的形成原因
演示課件:小貓咪咪是怎么擋住光線寶寶,在它身后形成影子的。
師:那么咪咪的影子是怎么形成的?讓我們來看一看。
幼兒看動畫,教師形象表述。
師:太陽公公發(fā)出許多光線寶寶,照到咪咪身上,咪咪的身體擋住了光線,光線“闖”不過去,在咪咪身后就有了黑黑的影子。
三、 參與游戲,鞏固知識
1、 看一看
師:好了,咱們小朋友知道了影子是怎么形成的,那么你們想不想到前面來看看自己的影子呀?教師打開幻燈機,請幾名幼兒在幻燈機前看影子。幼兒自由動作(或伸手、或彎腰、或跳舞、或踢腿……)
師:哈哈,影子多有趣呀,誰來說一說影子是怎么形成的?
幼1:有光就有影子。
師:有光就有影子嗎?
幼2:身子擋住了光,就有了影子。
幼3:物體擋住了光,就有了影子。
@_@我是分割線@_@2、 做一做
師:小朋友們閉上眼睛,看老師給你們變一個魔術。一只小鳥飛來了,飛呀飛。一只小羊走來了,咩咩咩。一只大灰狼走來了,啊嗚啊嗚,我要吃了你們。呯,獵人來了,大灰狼嚇跑了,小羊跑了,小鳥也飛走了。(來時邊說邊做手影)
發(fā)給幼兒手電筒,讓幼兒自由分組合作做手影,互相猜一猜像什么?凑l做得更像。
四、 室外游戲,加強記憶
師:影子多有趣呀,咱們到外面找一找自己的影子好不好?
全體幼兒隨老師邊唱邊做小鳥動作“飛”到室外,找自己的影子。
(1) 找一找
幼兒在陽光下找自己的影子,然后再讓幼兒仔細觀察陽光下除了自己的影子,誰還能發(fā)現(xiàn)其他物體的影子。
(2)說一說
幼兒互相說一說自己的影子是怎么形成的。動一動
師:小朋友們,怎樣能讓自己的影子動起來?
(幼兒或走或停、或跑或跳、或跳舞或做操……)
(3)變一變
師:小朋友們真能干,那誰來把自己的影子變一變?
幼兒自由做各種小動物形象。游戲《給小動物畫像》
小鳥醒來了,嘰嘰喳喳叫,飛到草地上,做呀做早操;
小貓醒來了,喵喵喵喵叫,走到草地上,做呀做早操;
大象醒來了,鼻子搖呀搖,走到草地上,做呀做早操;
小兔醒來了,蹦蹦又跳跳,跳到草地上,做呀做早操。
(4)藏一藏
師:影子真有趣呀,咱們小朋友想一想,怎樣才能把自己的影子藏起來呢?讓別人找不到自己的影子?
幼兒四散跑到操場的蔭涼處,有的跑到大樹影子里,有的跑到大滑梯影子里,有的跑到墻蔭涼里……
(5)畫一畫
幼兒自由結組,每兩人一組用粉筆在地上互相記錄對方的影子,等兩小時后會帶同一地點
看看影子是否發(fā)生了變化,探索影子與太陽位置的關系。
五、 前后呼應,進行總結
出示課件:咦,咪咪還在哭呀,讓我們一起來告訴咪咪好不好?
幼:好,咪咪身子擋住了太陽光,光透不過去,你身子后面就有了影子。
師:咪咪明白了,它說中班的小朋友可真聰明,謝謝你們幫助了我。我要走了,咱們再見吧!
科學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通過問題探討,認識東西方文化科學交融的意義。
2、了解、運用常用的論證方法。
3、感悟作者寬度的胸懷,科學的態(tài)度,樹立正確的文化觀和 科學觀 。
【教學重點】
1、通過問題探討,認識東西方文化科學交融的意義;
2、分析文章思路以及表達方式、語言和整體風格上的特點。
【教學難點】
理解領會作者對科學的認識及評價。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慨嘆于西方科學文明的巨大魅力,特別是西方工業(yè)文明與知識經(jīng)濟的巨大發(fā)展,讓我們總覺得,東方科學要好好學習 西方科學文明來加快發(fā)展,縮小與西方科學文明之間的差距。那么西方人,又是怎樣來看待東方科學文明的呢?怎樣來看待東方科學與西方科學之間的關系的呢?今天,我們來學習美國喬治?薩頓的《東方和西方的科學》,相信我們一定會受益匪淺。
二、作者
喬治·薩頓(1884-1956),美國科學家,科學近代史學科的重要奠基人。代表作是《科學史導論》。
他具有非常廣博的知識,并掌握包括阿拉伯語和漢語在內的14種語言。有人稱他為20世紀世界上學識最淵博的人之一。他將自然科學知識和人文學科知識和諧地集于一身,成為罕見的科學家與人文學者相結合的典范。
三、解題
本文中的東方是指亞洲和非洲一帶,就是我們今天所講的遠東、中東地區(qū)和近東地區(qū)。在上古和中古時期,這里曾建立了光輝燦爛的埃及文明、蘇美爾文明、巴比倫文明、波斯文明、阿拉伯文明、蒙古文明和華夏文明等等。
四、字詞積累
重蹈覆轍:再走翻過車的老路,比喻不吸取失敗教訓,重犯過去的錯誤。
駭人聽聞:使人聽了非常震驚(多指壞事)。
盛氣凌人:以驕橫的氣勢壓人。形容傲慢自大。
五、整體感知
速讀全文,試給課文分出3部分,并歸納各部分大意。
可按引論、本論、結論來劃分。引論部分抓住“兩件事”這一中心;本論
主備部分抓住對科學的態(tài)度;結論部分抓住“希望和前景”。
引論(第1-3節(jié))強調“必須記住兩件事”,要正確對待東西方科學;
本論(第4-9節(jié))論述研究科學,必須有科學的態(tài)度;
結論(第10節(jié))提出“希望和前景”。
六、問題探討
1、前三段主要運用了什么論證方法?
例證法:古希臘因為目空一切,忘乎所以,唯我獨尊,最后走向衰亡,一落千丈。這是一個強有力的例子。事實勝于雄辯。(用意是什么?)告誡那些排斥東方文化的人不要重蹈覆轍而要引以為戒,今日的西方仍然需要東方。
2、仔細閱讀本論部分(第4-9節(jié)),完成以下練習。
(1)試分析這一部分的結構特點。
。2)論述“我們必須謙虛”時,用了怎樣的論據(jù)?論述走向實證科學的極端時(離開東方的人文理念,正確思想指導下的“科學方法”——實驗科學的方法,會有局限),含而不露地寫到了怎樣的論據(jù)?
第一問,答案在第5段。
第二問,答案在第6段。
3、“光明從東方來,法則從西方來”的含義?
光明從東方來,東方是雙關、隱喻,太陽是從東方升起的,人文主義的理念是東方文化所具有的。東方的思想和西方的法則相結合必然會使世界文化呈現(xiàn)異彩。
4、東方科學與西方科學有什么樣的關系?作者從什么角度論述了東方科學在發(fā)展人類文明方面在作用,并批評了某些偏見的?
東方科學和思想思西方科學的源頭,并且會給現(xiàn)代西方帶來新的生計。作者將自己多年研究科學史得出的結論,告誡某些帶有民族和地區(qū)偏見的西方人,要他們以科學的態(tài)度對待歷史與現(xiàn)實,進行文明對話,促進世界文明的發(fā)展和繁榮。
七、課堂總結
板書設計
科學的種子——實驗數(shù)學、科學——來自東方
東方科學——(哲學思想、人文懷念)——西方科學
科學教案 篇9
過程與方法:
能夠通過訪問、查閱資料了解青春期特點。 能夠選擇適當?shù)姆绞奖磉_和交流自己對青春期知識的了解。
科學知識:
知道青少年青春期身心發(fā)展特點。知道怎樣正確對待青春期變化。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意識到青春期變化是人體正常發(fā)育。 意識到要從科學的角度看待青春期變化。 體驗到青春期是生命中的重要時期。
教學準備:
(1)調查提綱、寫給家長的一封信。(2)有關青春期特點的光盤和圖片。 學生準備:收集青春期的資料。
教學步驟:
1、課前給家長寫一封信,信里要寫清楚本次課的目的,需要家長幫助做什么,以獲得家長的幫助,完成了解學生生長發(fā)育的調查提綱。特別要向家長宣傳早期性教育的必要性,個別地區(qū)守舊思想較嚴重,更要做好家長的工作。
2、導課時可以說:課前,我們圍繞自己的身體都發(fā)生了哪些變化,做了一些調查,很感謝同學們和你們的家長對老師的信任,調查活動完成得非常好。下面我把調查結果和同學們說說。
3、在班里交流幾個比較典型的情況。
4、談話:在這個時期我們的身體應該出現(xiàn)哪些變化呢?老師給大家介紹介紹。教師可以借助圖片或光盤講解。
5、談話:我們應該怎樣正確對待這些變化?
6、推薦書目:
《藏在書包里的玫瑰》
《告訴孩子真相》
《青春期——寫給女生》
《青春期——寫給男生》
【【精選】科學教案模板集錦九篇】相關文章:
【精選】科學教案模板集錦5篇05-25
科學教案模板集錦9篇06-02
科學教案模板集錦7篇05-15
【精選】科學教案模板8篇05-21
【精選】科學教案模板5篇05-18
【精選】科學教案模板六篇05-15
【精選】科學教案模板7篇05-10
【精選】科學教案模板6篇05-09
【熱門】科學教案模板集錦八篇06-06
【必備】科學教案模板集錦6篇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