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片一区二区三区,国产免费网,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国产精品成久久久久三级

科學教案

時間:2022-10-17 17:57:21 科學教案 我要投稿

精選科學教案模板十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tǒng)的知識。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科學教案10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選科學教案模板十篇

科學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當前突出的環(huán)境問題有大氣污染、白色污染、物種滅絕速度加快等,人類正著力于相應的環(huán)境保護行動。

  過程與方法

  通過閱讀加深對有關(guān)環(huán)境問題的理解

  教學重難點:

  加深對人與環(huán)境關(guān)系的認識,增強環(huán)境保護的意識和責任感。

  課前準備:

  配合教學用的錄像、照片及其他資料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除了垃圾和水污染之外,人類還面臨著其他一些環(huán)境問題。目前,我們面臨著哪些環(huán)境問題?面對這些問題,我們應該怎么做?

  二、關(guān)于大氣污染:

  1、說一說當?shù)氐目諝赓|(zhì)量狀況,簡要說說原因。

  2、閱讀教科書中有關(guān)大氣污染狀況和原因的內(nèi)容,請學生談一談感想。

  3、討論,哪些做法污染大氣?人們采取了哪些措施?教師介紹一些空氣質(zhì)量好的旅游、名勝地,簡要說明那里為什么空氣質(zhì)量好。介紹幾個著名的空氣污染嚴重的城市,并分析其原因。

  4、說一說,我自己能做些什么?

  關(guān)于白色污染:

  1、出示一些白色污染嚴重地區(qū)的圖片,討論分析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樣的現(xiàn)象?

  2、閱讀教科書中有關(guān)白色污染的內(nèi)容,談一談感想。

  3、討論,我們平時的行為在加劇白色污染嗎?我們以后應該怎么做?

  4、人們想出了什么應對措施?比較、認識可降解塑料。教師介紹可降解塑料的制造原理和使用效果。

  三、關(guān)于物種滅絕速度加快:

  1、欣賞教科書插圖中的珍稀動植物。你認識他們嗎?請學生介紹他熟悉的珍稀動植物教師給予補充說明。

  2、他們?yōu)槭裁聪∩?閱讀教科書,了解人類活動對這些動植物生存的影響。

  3、人類現(xiàn)在采取了什么措施?教師介紹我國幾個自然保護區(qū)的情況。

  4、討論,人類的活動對環(huán)境起著怎樣的影響?理解人類活動對環(huán)境的正反兩方面影響。

  板書設計:

  5、環(huán)境問題和我們的行動

  環(huán)境問題:大氣污染、白色污染、物種滅絕速度加快等

  樂觀、積極地對待 。

  現(xiàn) 狀 原 因 對 策

  大氣污染

  白色污染

  物種滅絕

  速度加快

科學教案 篇2

  一、教學目標

  1.知道下雨前空氣溫度會增加。

  2.知道用測量的方法可以明確空氣的溫度和降水的多少。

  二、教學重點

  嘗試根據(jù)空氣的溫度推測會不會下雨。

  三、教學難點

  了解計量標準的統(tǒng)一,才能得到正確的雨量測量效果。

  四、教學準備

  釘子.大頭針.木板.長頭發(fā).硬紙板.紐扣.線軸.小錘.膠水.兩粒小珠.彩筆。

  塑料瓶.剪刀.透明膠帶.標尺。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檢查學生帶來的物品。

  2.復習引入。

  二、自主學習

  下雨前,空氣的濕度會變大。我們通過觀測空氣的濕度變化,就可以判斷會不會下雨。

  1.做個頭發(fā)濕度計。

  2.小組合作來完成。

  3.小組展示各自的成果。

  4.師生小結(jié)。

  5 在一個下雨天,觀察天空和地面的情景。記錄下來和同學交流。

  活動時要注意安全。

  6.分小組進行測量。小組匯報。

  7.比較各小組測得的數(shù)據(jù),大家測量的雨量一樣嗎?說說這是為什么?

  8.教師小結(jié)。

  三、課后作業(yè):寫幾個描寫雨的成語。

  第二課時

  一、看云識天氣

  1.回憶:下雨前,天是怎么樣的?你能描述一下嗎?

  2.欣賞:剛才有同學說到下雨前天是陰沉沉的,烏云密布。老師這兒有很多云圖,

  請你欣賞一下(用掛圖或課件出示各種各樣的云圖,包括積雨云.雨層云等能下雨的云,也包括高積云.高層云.卷云.卷積云.卷層云等不大可能下雨的云?勺寣W生描述各種云的形狀.顏色.數(shù)量,在四人小組中交流)。

  3.猜測:你認為什么樣的云會下雨?為什么?(學生說出自己的猜想和理由)

  4.統(tǒng)計:對學生的猜想作一簡單的統(tǒng)計,只要他們舉手就可以了,可以看到很多學生都認為積雨云.雨層云會下雨。

  二、觀察、比較雨的大小

  1.組織學生描述雨景:你能描述你所見到的下雨時的情景嗎?

  2.學生描述:有對形狀的描述,也有對雨量大小的描述,也可以是對雨中物體的描述。。

  三、制作雨量器

  1.教師肯定學生剛才的想法,告訴學生測量雨量大小的工具叫雨量器,雨量的大小用毫升(ml)作單位。(板書:毫升ml)

  2.出示氣象臺使用的雨量器,引導學生觀察氣象臺的雨量器。

  3.學生制作,教師巡視,適時指導。

  四、利用雨量器測量雨量的大小

  1.給學生一些時間向其他組展示自己組的雨量器。

  2.組織學生討論使用方法:你們準備怎樣使用雨量器?該注意些什么?

  3.師生到室外繼續(xù)上課。教師模擬降雨,學生利用自制雨量器量雨。

  4.指導學生讀出雨量的大小,提醒學生小心地把雨量器放在平坦的窗臺上,在與肉眼水平的位置上讀出降雨量。

  五、激勵學生實際應用

  1.談話:同學們,有了雨量器,今后下雨時,你們可有了用武之地,可以測測每次的降雨量了!

  2.思考:在外面收集雨水時應該注意些什么呢?

  3.交流注意點:

  請同學們堅持測量,并作好記錄。兩個月后,我們將進行總結(jié)。

科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 任意彎折電線,大膽表現(xiàn)富有創(chuàng)意的造型。

  2、 嘗試運用多種材料讓電線站起來。

  3、 大膽嘗試、勇于探索,積極參與活動。

  活動準備:

  1、 粗細、長短不同的彩色膠皮電線若干

  2、 透明膠帶、橡皮泥、積木、瓶蓋、土豆、泡沫、

  活動過程:

  一、猜一猜,激發(fā)活動興趣

  1、 孩子們剛才我接到電線寶寶的電話,說要到我們班上來和小朋友們做游戲,你們歡迎不歡迎呀?有誰能說說電線寶寶它長什么樣?

  2、 好我們有請電線寶寶。

  二、看一看,引導觀察想象

  1、 今天老師要用電線來變魔術(shù)呢,請小朋友跟我一起數(shù)“一、二、三”它就變了。

  2、 看看它變成了什么形狀?像什么?

  電線真好玩,可以根據(jù)我們的想法把它彎曲成各種各樣的形狀。你們想不想來變魔術(shù)呢?你們想變成什么呢?

  三、玩一玩,鼓勵創(chuàng)造表現(xiàn)

  1、 今天老師為大家準備了許多好玩的電線,小朋友在和電線變魔術(shù)時可要注意安全 。

  2、 教師觀察指導。

  3、 你把電線變成了什么?

  四、做一做,啟發(fā)思考探索

  1、 師:我們的小手真能干,把電線彎一彎、繞一繞,做出了許多有趣的東西?呻娋寶寶悄悄地告訴我,它除了想躺著擺出各種姿勢外,還想站起來擺出各種姿勢呢!你能想出什么辦法讓它站起來呢?

  2、 幼兒自由講述讓電線站起來的方法。(如借助膠帶、插入彩泥等)

  3、 師:今天老師也為小朋友準備了許多的材料,有橡皮泥、積木……你們可以試試這些材料,看看能不能讓電線站起來。

  4、 幼兒嘗試操作,讓電線造型站立起來。

  五、跳一跳,保持探索興趣

  1、師:今天小朋友真聰明,想了許多辦法讓電線擺出了各種造型。

  2、電線寶寶說啊,它很想看看小朋友們用身體變出各種造型,你們會不會變呀?

  3、時間不早了,電線寶寶該回家了,它想對小朋友說,其實除了今天小朋友變的各種造型外,還可以變更多有趣的造型呢。小朋友回去以后還可以再試一試,變一變。

科學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能與其他同學共同研究三種土壤的主要差別。

  2.能正確使用實驗法研究三種土壤的滲水能力,從而推測出三種土壤的保水能力。

  3.能通過對比實驗總結(jié)出某種物體適合生長在哪種類型的土壤中。

  4.能對實驗結(jié)果產(chǎn)生原因進行解釋。

  【教學重點】指導學生探究土壤的滲水能力。

  【教學難點】觀察同一種植物在不同土土壤里的生長情況。

  【課前準備】

  配套實驗材料、燒杯等。

  【教學課時】2課時。

  第一課時,完成活動1及活動2。第二課時,完成活動3及拓展部分。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不同的土壤對植物的生長有什么影響?植物在不同土壤中生長的情況有什么不同?

  二、指導學生探究認識不同的土壤。

  1.指導學生觀察課文中三種土壤的照片。

  2.讓學生觀察三種土壤,比較它們的顆粒大小、顏色和黏性。

  3.其他同學交流自己的發(fā)現(xiàn),共同找出三種土壤的區(qū)別。

  4.歸納小結(jié)。

  三、指導學生進行滲水比賽。

  1.提出問題,交代活動的任務。

  2.讓學生猜想哪種土壤的滲水能力強。

  3.讓學生把自己的猜想填在課文給出的橫線上。

  4.讓學生按照課文給出的實驗方案進行實驗。

  5.學生匯報實驗結(jié)果。

  6.讓學生根據(jù)實驗結(jié)果進行歸納小結(jié)。

  四、指導學生探究豆苗在哪種土中長得好。

  1.引導學生根據(jù)前面的活動經(jīng)驗進行推測,豆苗在哪種土中長得好。

  2.讓學生把推測的結(jié)果和理由填在課文給出的橫線上。

  3.學生按照課文的提示進行實驗。

  五、指導學生調(diào)查適合在不同土壤中生長的植物。

  1.提出調(diào)查的要求。

  2.學生提出不明白的地方。

科學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認識人體的感覺器官,如眼、耳、鼻舌、皮膚等。

  2.運用觀察、比較等方法認識物體的不同特征,并能用自己擅長的方式表述觀察結(jié)果。

  3.在觀察研究中愿意與他人合作。

  教學準備

  1、米飯、面包、包子、饅頭、各種水果等等學生生活中常見的食物、

  2、其他物品:鮮花,玩具,乒乓球,冰棒、復讀機、課件等

  教學方法

  信息搜集法 小組討論法 實驗探索法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課件出示:一滿桌豐盛色香味俱全的飯菜,讓學生觀看。

  問:面對這樣一滿桌豐盛的飯菜,你有什么感受?

  讓學生自由的回答,然后共同個歸納:色香味俱全的食物能夠引起我們的食欲,“色香味”中的“色”是指食物的不同顏色,“香”是指食物發(fā)出的氣味,“味”是指食物各種各樣不同的味道。

  二、引導學生通過觀察來認識并描述食物的色香味。

  (1)分小組觀察所準備的食物

  每個小組一張觀察表格,講解怎樣看懂表格,和如何填寫表格,并將觀察到的填寫在表格中。

  (2)集體交流觀察到的食物特點,教師進行板書。

 。3)引導學生從觀察的現(xiàn)象中去歸納

  通過眼睛看,知道了食物的顏色,通過鼻子聞,知道了食物的不同氣味,通過用舌頭嘗,知道了食物的味道……

  三、引導學生運用感覺器官對其他物體進行綜合觀察

  1、我們除了用眼睛、鼻子、嘴巴觀察問題以為,還可以用哪些器官和方式來觀察物體?

  分組實驗:每個小組分給不同的鮮花、玩具、冰棒、乒乓球、復讀機、水果等材料研究,要求:用多種方法觀察這些物體

  2、觀察,然后進行交流

  3、引導學生進行描述,觀察物體還要用到聽覺器官耳朵,觸覺器官皮膚、如:觀察復讀機除了用眼睛看,還要用手摸,用耳朵聽等等方法來辨別

  四、歸納總結(jié)

  1、 說說我們今天觀察物體要用到那些器官?這些器官能認識到物體的哪些特征?

  2、 歸納這些器官的作用:

  視覺器官(眼睛)——看到物體的外形、顏色、大小等

  聽覺器官(耳朵)——聽到物體發(fā)出的聲音,辨別聲音的高低、強弱等

  嗅覺器官(鼻子)——聞到物體發(fā)出的不同氣味、

  味覺器官(舌頭)——嘗到物體不同的味道、

  觸覺器官(皮膚)——感受到物體的冷熱,現(xiàn)狀,光滑粗糙。

科學教案 篇6

  指導思想:

  通過實驗,注重學生的探究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探究精神,激發(fā)學生的探究興趣,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判斷能力和學習能力。

  教學目標:

  1、科學知識目標:

  A、認識和了解熱對物質(zhì)狀態(tài)有影響;

  B、認知自然界中的一些自然現(xiàn)象。

  C、知道物質(zhì)狀態(tài)有三種:固體、液體、氣體。

  2、能力培養(yǎng)目標:

  A、培養(yǎng)觀察、記錄、歸納、判斷的能力。

  B、動手操作的能力、團隊合作精神。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培養(yǎng)崇尚科學的態(tài)度和實事求是的精神和確立科學的自然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教學策略:

  1、 獨立觀察思考、主動參與、合作學習、調(diào)查研究。

  2、 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發(fā)揮學生學習的自主性。

  3、 利用學生已有知識在探究學習活動中,加強學生對事物或事物種類的認識了解和掌握。

  4、 強調(diào)學生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概述。

  教學重點、難點:操作實驗的能力培養(yǎng)。

  教學準備:

  教師:水、冰、酒精燈、鐵架、石錦網(wǎng)、鐵鉗、鐵板、記錄表、蠟燭、燒杯、錫條、水槽。

  學生:記錄表、鐵架、石錦網(wǎng)、酒精燈、水、水槽、蠟燭、燒杯。

  導入:

  做一個小實驗:冰塊在熱水中融化。(冰塊是固體,水是液體)。引導到物質(zhì)狀態(tài)有三種:固體、液體、氣體。

  水在冰箱里能變成冰,冰在太陽下曬又變成水說明了什么?說明熱量對物質(zhì)有一定的影響。

  那今天我們來做一做實驗,用實驗來證明――熱對物質(zhì)狀態(tài)的影響。

  進入教學內(nèi)容:

  1、 實驗前的提示和要求:

  A、注意安全教育。

  B、實驗工具的介紹,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

  C、實驗記錄卡的說明。

  D、小組合作,分工:前后四人一組,組長、記錄員、操作員、輔助員。

  2、 實驗開始:

  各小組開始動手做實驗,分工明確。

  老師-巡堂輔導;學生--做實驗、填寫實驗記錄卡;檢查學生完成情況,了解各小組在實驗過程中遇到的情況,并給時給予幫助。

  3、 實驗結(jié)束后要求各小組匯報實驗結(jié)果,并分析各小組在實驗過程中做得好的'地方互相借鑒。

  4、 教師總結(jié)。

  實驗記錄卡

  實驗內(nèi)容:

  實驗工具:

  要注意的事項:

  組員名單:

  (加熱)實驗過程(盡可能的詳細記錄)

  實驗時間實驗時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或你觀察到的現(xiàn)象)

 。玻捶昼

 。矗斗昼

  6-7分鐘

 。贩昼娨院

 。ɡ鋮s)實驗過程

  1-2分鐘

  實驗總結(jié) (通過實驗你知道了什么?學到什么?)

  第一點

  第二點

  其它

  你不明白的地方:

科學教案 篇7

  學習目標

  1. 理解文章所闡述的數(shù)字與科學研究的關(guān)系。

  2. 比較閱讀《我們這雙手》和《科學家的數(shù)字武器》兩文的異同。

  3.體會科學家嚴謹?shù)闹螌W態(tài)度。

  課文講解

  1、本文分別介紹了古爾德的哪兩篇文章?

  第一篇文章是《碩大的腦袋,狹小的心靈》,古爾德介紹了一場“戰(zhàn)爭”,實際上是一場論爭。第二篇文章是《從生物學的角度向米老鼠致敬》,古爾德研究了從十世紀三十年代以來,米老鼠形體比例的變化。

  答:

  2、這兩篇文章似乎互不相干,那么作者選用這兩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

  第一篇是研究著名科學家、文學家的大腦容量和智慧的關(guān)系的,而另一篇是研究米老鼠的腦袋與其軀體關(guān)系的。作者并不是被動地介紹兩篇文章,而是從兩篇文章中,把科學、文學泰斗與米老鼠的懸殊區(qū)別加以淡化,提煉出一個共同點來,不管是研究科學家、文學家的腦袋或是米老鼠的軀體,其成功都在于精確的數(shù)字。

  3、古爾德沒有對腦量與智力的關(guān)系給出明確的結(jié)論,你認為這是不是文章的缺陷?為什么?

  這不是文章的缺憾。文章并不是在研究腦量與智力的關(guān)系,并不要對其最后作出什么結(jié)論,而不過是借此介紹、說明科學家喜歡用數(shù)字武器。

  4、文中抽象的數(shù)字為什么讓人覺得興趣盎然?

  數(shù)字之間的比較關(guān)系、數(shù)字提供的新穎知識、數(shù)字相關(guān)的結(jié)論和事實很有趣,讓人感到興味盎然。

  5、《我們這雙手》讀起來饒有趣味的原因和《科學家的數(shù)字武器》一樣嗎?具體說說?兩文讀來饒有趣味的共同原因是:科普作品給一般讀者提供了鮮為人知的新穎知識。

  不同:《我》文得力于大量的解說、述說,使讀者具體入微地生動地看到了人手的奇妙;《科》文是對象(數(shù)字武器,特別是數(shù)字的比較關(guān)系)本身及其所相關(guān)的結(jié)論、所依附的故事(米老鼠)本身就很有趣。

  小結(jié)

  文章以學術(shù)界著名的“腦袋大小是否與智力有關(guān)”的爭議為切入點,然后又重點介紹了古爾德利用數(shù)字來證明自己的“幼態(tài)持續(xù)學說”,非常充分地說明了數(shù)字在科學研究領(lǐng)域的重要作用。最后文章以獨到的議論啟發(fā)我們要善于利用自己的優(yōu)勢去發(fā)展各門學科之間的聯(lián)系,從而獲得成功。文章使用了列數(shù)字、作比較、打比方、舉例子等多種說明方法,思路清晰,生動有趣,具有極強的可讀性。

  練習

  1.辨析詞語。

  不厭其煩:不嫌麻煩的意思。 樂此不疲:對某事發(fā)生興趣,沉溺其中,不覺疲倦。

  獨具只眼:形容具有獨到的見解或獨特的眼光。 別具匠心:具有與眾不同的巧妙構(gòu)思,常指文藝方面。

  2.《我們這雙手》和《科學家的數(shù)字武器》都是說明性文體,其具體表達方式有什么不同?

  《我》文基本表達方式是說明,又分介紹、解說、述說等說明手法。《科》文是敘述加說明,說明也含介紹、解說、述說三種,同時有隨筆筆調(diào)。

  3. 選出沒有語病的一項(D )

  A. 學習委員猜測,新來的語文老師大概是二十三四歲左右。 B. 是否多讀書,也是提高一個人語文素養(yǎng)的途徑之一。 C. 中學生是學習的重要階段。 D. 我們要注意找出并改正作文中的錯別字。

  4. 仿照例句的句式,在下面兩句的橫線上補寫相應的內(nèi)容。

  例句:如果我是陽光,我將照亮所有的黑暗。

  如果我是清風,我將_____________ 。

  如果我是春雨,我將__________________。

科學教案 篇8

  一、主題名稱:小司機

  二、活動內(nèi)容:車輪骨碌骨碌轉(zhuǎn)

  三、活動目標:

  1、知道不同類型的車輛發(fā)出不同的鈴聲,模仿他們發(fā)出的不同聲音。

  2、嘗試體驗兒歌的韻律美和節(jié)奏感。

  四、活動準備: 各種玩具車輛

  五、過程與指導:

  1、說說自己上幼兒園的方式

 。1)、介紹每天早上自己是怎么來幼兒園的。

 。2)、如果是坐車來,說說坐的什么車。

 。3)、談論車子怎樣跑得快,車身下都裝著什么。

  2、學念兒歌

 。1)、欣賞兒歌

  (2)、說一說兒歌里出現(xiàn)的是什么車,發(fā)出怎樣的聲音。

 。3)教師扮演司機,幼兒扮演乘客,一起邊念兒歌邊模仿開汽車的動作; “小汽車呀嘀嘀嘀,嘀嘀嘀,嘀嘀嘀,帶著我呀向前跑。車輪骨碌骨碌轉(zhuǎn),轉(zhuǎn)呀轉(zhuǎn),轉(zhuǎn)呀轉(zhuǎn),一直轉(zhuǎn)到幼兒園!

 。4)談談說說:自行車有沒有車輪?它會發(fā)出怎樣的鈴聲?

 。5)將兒歌中的汽車改編為自行車,聽聽老師怎樣念: “自行車呀丁零零,丁零零,丁零零,帶著我呀向前跑。車輪骨碌骨碌轉(zhuǎn),轉(zhuǎn)呀轉(zhuǎn),轉(zhuǎn)呀轉(zhuǎn),一直轉(zhuǎn)到幼兒園!

  3、做做玩玩“車輪骨碌骨碌轉(zhuǎn)”

 。1)聽教師的信號變換車輛,邊念兒歌邊開車。

 。2)按自己意愿選擇玩具車輛,邊念兒歌,邊模仿車輪轉(zhuǎn)動的狀態(tài)。

科學教案 篇9

  教材分析

  選自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三年級下冊第五單元《沉和浮》的第三課。通過一系列的科學探究活動,深入研究造成馬鈴薯在水中沉浮的條件和變量,從改變液體成分達到改變物體沉浮的目的。在本課中,教師要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興趣和培養(yǎng)學生的一定的科學探究的思維方法。

  學生分析

  學生對一些浮力現(xiàn)象已有所認知,知道木頭、塑料、船等能浮在水上;鐵、石頭等會沉入水中;知道物體的體積、大小、重量決定了它的沉浮關(guān)系。但對于馬鈴薯能否在水中浮起,并沒有一個準確的認知,可能會發(fā)生爭論,當然學生可能會在課外知道雞蛋能在鹽水里浮起來,物體在海水里受到的浮力要比一般的水大。因此,在此基礎(chǔ)上設計一定的探究活動,激發(fā)學生的思考,訓練學生的科學思維和科學探究的目標是可行的。

  設計理念

  科學課從走進教室就深受學生的喜愛,究其原因,因為在科學課中可以動手做自己想做的有趣的實驗,自己設計實驗的方法去尋求問題的解決,科學課中的活動性、探究性、主動性深深誘發(fā)著學生學習科學的積極性和興趣。

  在這堂課中教師有意設計一些似是而非的實驗現(xiàn)象引發(fā)學生的思考,激發(fā)學生的探究興趣,然后由學生商討解決問題的可行方案并在交流中分析存在的問題,及時修改計劃。鑒于學生的認知水平,有可能猜測出是鹽水溶液使馬鈴薯浮起來,應該說本課的科學知識的學習和理解并不會成為學生的學習障礙,所以,在教學設計中教師應著重考慮培養(yǎng)學生科學探究能力的“意識”,并把這種意識落實到探究過程中去,從而,使學生對浮力有一個比較清楚的認知,使我們的科學課能為學生今后的發(fā)展產(chǎn)生積極的意義。

  教學目標

  1、認識物體的沉浮與液體的成分有關(guān)。

  2、經(jīng)歷科學探究的過程,體驗科學探究的樂趣,培養(yǎng)學生細致觀察、認真思考的習慣和科學探究能力的“意識”。

  教學準備

  1、教師:兩個200毫升的燒杯,定為1號和2號(分別盛有100、150毫升的純凈水,其中一杯150毫升的為飽和鹽溶液);兩個大小不一的馬鈴薯;一幅天平(備用)。

  2、四人小組:一只盛有150毫升純凈水的燒杯,一個馬鈴薯,一根筷子;實驗袋(一支蠟燭,兩個不銹鋼調(diào)羹,一包火柴,一把藥匙);記錄紙。

  教學過程

  一、觀察質(zhì)疑、提出假設

  1、教師提問:你知道有哪些物體能浮在水上,哪些不能?

 。▽W生羅列出許多能浮在水上的和不能浮在水上的物體。)

  2、師出示兩個大小不一的馬鈴薯,叫學生判斷是沉還是浮。

  生:大的沉,小的浮。

  生:都會沉。

  生:都會浮。

  師:(疑惑)這兩個馬鈴薯的沉浮究竟會怎樣,我們怎么來驗證你們的觀點?

  生:實驗。

  師:好辦法。我們只要將馬鈴薯放進水里就能看出來?

  生:不對。如果放水的東西不一樣大就不能比了。

  生:對呀,應該用一樣大的東西盛。(其他的學生此時也議論紛紛)

  師:你們的意思是說實驗的時候還應該有一些條件,這些條件應該公平,對嗎?還應該有哪些公平的條件呢,各小組討論。

  3、全班交流,體現(xiàn)實驗的公平性

 、鸥鶕(jù)學生的交流情況,教師一一板書:

  實驗名稱

  生:可以在清水里加鹽,再燒一次。

  生:可以先在水里放進馬鈴薯,再加鹽,看它會不會浮起來。

  生:可以把他們的方法和起來。

  師:這個建議不錯,我們可以試試,你們覺得呢?

  (生答略)

  師:為了保證實驗的科學性和正確性,我們得——

  生:制訂實驗計劃。

  師:如果老師給你們一杯150毫升的純凈水,一個藥匙和一個馬鈴薯,你們認為在這個實驗中可以研究哪些項目?

 。ǜ餍〗M制訂計劃并展開討論應有哪些實驗項目,如何操作;教師巡回指導。然后選擇較有代表性的實驗計劃進行交流,博采眾長;重點講講自己的計劃中哪部分實驗成功的關(guān)鍵。)

  生:我們認為要弄清要幾勺鹽。

  生:每次應該是一平勺。

  生:要等前一勺鹽沒有了才能在放第二勺,要不就不準了。

  生:還要記錄馬鈴薯浮還是沉。

  ……

 。ㄍ队俺鍪疽环萦媱潱

  實驗名稱

科學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知道水果可以榨出果汁,對榨果汁有興趣。

  2、愿意嘗試用榨汁器榨果汁,喜歡喝果汁。

  3、積極參與探索活動,萌發(fā)求知欲,體驗成功快樂。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動準備】

  榨汁器(事先消毒)、橙子(切成一半)、橙汁、托盤(裝橙子)、人手小毛巾一塊、一次性桌布、一次性杯子。

  【活動過程】

  一、喝現(xiàn)成果汁。

 。▋r值取向:在觀察交流橙汁的特征的過程中對橙汁有興趣。)

  1、提問:這是什么果汁?你怎么知道的?

  小結(jié):用亮亮的眼睛看出來橙汁是橙色的。

  2、聞聞、嘗嘗果汁。

  提問:橙汁聞起來有什么氣味,喝起來是什么味道?

  小結(jié):橙汁橙汁香噴噴,橙汁橙汁酸又甜。

  3、小結(jié):你們用眼睛看、鼻子聞、嘴巴嘗的辦法知道這是橙汁。

  二、動手榨果汁。

 。▋r值取向:對榨果汁有興趣,愿意嘗試用榨汁器榨果汁。)

  1、提問:你們有什么辦法把橙子變成橙汁?

  2、介紹榨汁器。

  提問:看看它有什么奇特的地方?

  3、自制橙汁。

  ①幼兒第一次操作。

  提問:你用了什么好辦法榨出果汁的?

  小結(jié):橙子橙子放放好,壓一壓、擠一擠、轉(zhuǎn)一轉(zhuǎn),哎呦哎呦,橙汁出來了。

 、谟變旱诙尾僮。

  要求:試一試剛才我們說到的方法,榨出更多的果汁。

  三、喝自制果汁。

 。▋r值取向:品嘗自己榨出的果汁,激發(fā)幼兒喜歡喝自制果汁的興趣。)

  提問:橙汁榨好了,怎樣喝到果汁。

  小結(jié):小手小手真能干,果汁果汁有營養(yǎng),果汁果汁真好喝。

  活動反思:

  果汁是幼兒非常喜歡吃得飲料,平時他們喝得最多的是牛奶,對于這種水果飲料特別的感興趣,首先讓幼兒根據(jù)顏色和味道分辨各種水果飲料,帶著這份好奇心幼兒自己調(diào)制水果飲料,幼兒知道將水倒進杯子后要用勺子攪拌均勻,這樣飲料才能充分溶解,讓幼兒體驗自己調(diào)制水果飲料的樂趣。

  小百科:果汁是以水果為原料經(jīng)過物理方法如壓榨、離心、萃取等得到的汁液產(chǎn)品,一般是指純果汁或100%果汁。

【科學教案】相關(guān)文章:

科學教案04-06

科學教案 講科學用科學教案09-26

科學教案:蝸牛09-11

春天科學教案03-09

走進科學教案12-08

身邊的科學教案07-13

科學教案《賽車》04-07

科學教案范文04-06

關(guān)于科學教案07-27

《氣球》科學教案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