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片一区二区三区,国产免费网,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国产精品成久久久久三级

四年級科學教學計劃

時間:2022-11-28 11:07:29 科學教學計劃 我要投稿

人教版四年級科學教學計劃

  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我們的工作又將迎來新的進步,來為以后的工作做一份計劃吧。計劃怎么寫才能發(fā)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人教版四年級科學教學計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人教版四年級科學教學計劃

人教版四年級科學教學計劃1

  一、學情分析:

  1、整體學習狀況:四年級現有學生整體學習比較認真,但是缺乏靈活性、學習習慣較差。他們普遍習慣于死學硬記死板知識,喜歡或習慣于被老師和家長牽著走,而不善于設法自主去獲取知識并在生活中靈活運用知識。因而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甚深刻,運用能力差。

  2、已有知識、經驗:學生由于各種條件的限制,科學常識極為缺乏,科學探究能力和意識不強。家長和學校偏重于語、數、英教學,使學生沒有多少時間和機會接觸大自然,更沒有得到大人和老師及時、周到的指導,使學生沒能很好地在觀察、實驗、調查等實踐活動中獲取知識、發(fā)展能力、培養(yǎng)思想情感。

  3、兒童心理分析:在小學階段,兒童對周圍世界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們樂于動手操作具體形象的物體,而我們的科學課程內容貼近小學生的的生活,強調用符合小學生年齡特點的方式學習科學,學生必將對科學學科表現出濃厚的興趣。

  二、教材分析:

  1、全冊內容情況:

  本冊是科學教材的第三冊。全冊教材包括了“骨骼與肌肉”、“養(yǎng)蠶”、“物體的運動”、“無處不在的力”、“調查與預測”5個單元,由30多個典型活動組成。教材的主要目的在于激發(fā)學生學習科學課程的興趣,幫助他們體驗科學課程學習特點,引導他們嘗試性地進行科學探究活動,學習一些清晰的科學知識和技能。

  2、各單元內容和課時情況:

  第一單元“骨骼與肌肉”共5課時,具體包括:骨骼(1課時),關節(jié)(2課時),肌肉(1課時),骨骼、肌肉的保健(1課時)。

  第二單元“養(yǎng)蠶”共4課時,具體包括:我們來養(yǎng)蠶(1課時),給蠶寶寶記日記(1課時),我們來抽絲(1課時),養(yǎng)蠶經驗交流會(1課時)。

  第三單元“物體的運動”共6-7課時,具體包括:一切都在運動中(1課時),運動的快慢(1課時),運動的方式(1課時),小車的運動(2課時),擺(1-2課時)。

  第四單元“無處不在的力”共7-8課時,具體包括:力在哪里(1-2課時),物體形狀改變以后(1-2課時),蘋果為什么會落地(1課時),摩擦力的秘密(2課時),降落傘(1課時)。

  第五單元“巖石和礦物”共3課時,具體包括:調查(2課時),預測(1課時)。

  3、教學重點:

  重視對學生典型科學探究活動的設計,以探究為核心,培養(yǎng)小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

  4、教學難點:

  通過動手動腦、親自實踐,在感知、體驗的基礎上,使學生形成較強的科學探究能力。特別是實驗中控制變量、采集數據,并對實驗結果作出自己的解釋,學習建立解釋模型,以驗證自己的假設。

  三、目的要求。

  1、通過本冊教學,使學生通過觀察、實驗、思考,對現象或結果作出合理的解釋,進行有依據的推測。

  2、使學生進一步明白科學探究的一般方法。

  3、學會認識事物的性質。

  4、學會認識事物的變化規(guī)律。

  5、學會按照一定的標準將事物按一定標準排序和分類。

  四、教學措施:

  1、以“研課標,說教材”活動為主線,把科學課程的總目標落實到每一節(jié)課;

  2、把握小學生科學學習特點,因勢利導;

  3、用豐富多彩的親歷活動充實教學過程;

  4、讓探究成為科學學習的主要方式;

  5、樹立開放的教學觀念;

  6、悉心地引導學生的科學學習活動;

  7、建立科學學習合作小組,讓學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幫助、研討中學習;

  8、給學生提問和假設機會,并指導學生自己動手尋找證據進行驗證,經過思維加工,自己得出結論,并把自己的認識用于解決問題的實踐;

  9、充分運用各類課程資源和現代教育技術;

  10、組織指導科技興趣小組,引導學生參加各類有關競賽以賽促學。

人教版四年級科學教學計劃2

  一、學情分析:

  大多數學生對科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已經具備初步的探究能力,他們對周圍世界產生了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樂于動手,善于操作,另外,在進行著觀察、提問、假說、預言、調查、解釋及交流等一系列活動時,我強調小組合作學習與自主學習必要性,所以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以往由于活動材料限制的原因,有一部分教學內容只是匆忙的走過場地,有些探究活動甚至根本就沒有開展,實驗也沒有充分地讓學生去做,學生的實驗能力得不到發(fā)展,活動時常常耗時低效,影響了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的形成,對這學期的教學有一定的負面影響。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科書以主題單元的形式編排了《熱脹冷縮》、《巖石的科學》、《土壤與植物》、《光與我們的生活》、《我們的家園——地球》、《研究與實踐》等6個單元,以學生發(fā)展為本,以科學探究為核心,以學生的生活經驗為主要線索構建單元,體現了“生活經驗”引領下的內容綜合化,將“科學探究、中、科學知識和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有機地整合,重點落實科學思維方式的培養(yǎng)!稁r石的科學》單元主要讓學生做土壤成分實驗,知道土壤的結構是由沙、黏土、腐殖質組成;通過實驗認識三類土壤的特點;能設計不同土壤對植物生長的影響實驗等教學內容!豆馀c我們的生活》讓學生通過學習,全面了解光與生活的關系,認識到光給我們的生活既帶來了便利,同時也產生了污染,認識到人類只有科學地利用光,才能更好地為人類服務,進一步體會到科學技術這把雙刃劍給人類生活帶來的兩方面的影響.《我們的家園——地球》本單元是小學生較全面地認識,了解,探究地球的起始單元,它是以后《地球和地表變化》單元學習的基礎.雖然小學生對自己居住的地球有一定的認識,但對于地球的形狀,大小,地球引力等新的知識領域的探究相對困難些,這也正是需要學習研究的課題.通過本單元學習,可以使學習更好地去了解地球,掌握探究的方法,提高獲取知識的能力,用科學的方式去探究地球.《研究與實踐》主要是讓學生自己獨立開展科學研究,教師要適時幫助引導,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與探索精神,從而形成科學精神。主要內容有:植樹,當地巖石種類考察.

  三、教學目標:

  1、探究土壤的成份及特點(如:保水性)及與植物的關系。

  2、了解生物與環(huán)境的關系,了解生物鏈的知識及打破生態(tài)平衡的危害,教育學生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保持生態(tài)平衡。

  3、了解光的直線傳播現象,了解平面境或放大鏡可以改變光的傳播路線.

  4.知道光是有色的,了解日光的色散現象.

  5、能定性的描述一個物體的位置,理解一個物體的位置需要相對于其他物體的位置來確定.

  6、知道地球的形狀,大小,知道地球是由小部分陸地和大部分水域構成的,了解人類對地球形狀認識的歷史,了解地球儀,地圖的主要功能和標識,了解地球表面是在不斷變化的,認識到各種自然力量對地表改變的影響.

  7.能用不同的分類標準對巖石進行分類,認識到保護資源的重要性.

  8.了解通過加熱或冷卻可使物體的形狀或大小發(fā)生變化,列舉常見的熱脹冷縮現象.

  9、通過探究、游戲、體驗、播放視頻等手段激發(fā)學生對科學的熱愛,通過探究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精神。

  四、教學重難點:

  知道地球的形狀,大小,知道地球是由小部分陸地和大部分水域構成的,了解人類對地球形狀認識的歷史,了解地球儀,地圖的主要功能和標識,了解地球表面是在不斷變化的,認識到各種自然力量對地表改變的影響.這些是本冊的教學難點,同時這部分內容也很重要。

  五、教學基本措施:

  1、進行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學

  我所教學的每個班,我打算本著就近的原則給他們分組,每組4-6人,每組學習最好的那個學生為組長,字寫得最好的那個學生為記錄員。組長負責小組活動紀律、安全、組織、分配帶材料等工作,記錄員做好實驗記錄。在教學中逐漸教會他們怎樣組織實驗、交流、帶材料、作記錄,還要注重對學生進行評價,原則上讓學生先自評、再在小組內評,再推薦優(yōu)秀學生在班上評。

  探究式教學是科學教學的核心,它承載著科學教學的所有價值,但現實卻不能讓我們每節(jié)課都這樣做,我打算抓住那些利于探究的內容、核心內容、重要的內容設計并開展探究式教學,每課進行探究的問題不能超過兩個,如果探究的問題超過兩個,則次要的內容要用其它方法進行變通,如視頻、游戲等方法組織教學。探究時,要獨立與合作結合起來,能分組做實驗就分組做,不能分組做的老師要演示實驗,不能演示實驗的,要運用多媒體播放,不能播放的,要引導學生進行推理、設計?傊M自己最大努力堅決、合理進行探究式教學。

  在探究的整個過程中,我即不強制學生的學習,也不放任自流,用語言、情境、游戲等到有效手段引導學生完成教學目標任務。

  2、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

  科學教學雖然以探究為核心,但其它方法運用得當也會收到很好的效果。我就經常在教學中運用游戲、講科學故事、觀看視頻等手段,這些手段有的讓學生親歷過程、有的在故事有原理、有的增強材料的直觀性,符合小學生的認知特點,這個學期,我將繼續(xù)運用這些方法作為探究式教學的補充。

  3、向其它學科融合

  科學有時向語文、音樂、美術融合,對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審美、科學人文精神有著重要的作用。學習土壤,我計劃讓學生贊美土地,學習珍稀的動植物,我計劃在課堂上開展一次即興演講,探究月球,我打算讓學生暢想未來……

人教版四年級科學教學計劃3

  一.指導思想

  以培養(yǎng)小學生科學素養(yǎng)為宗旨,積極倡導讓學生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 動,培養(yǎng)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發(fā)展他們對科學本質的理解,使他們學會探究解決問題的策略,為他們終身的學習和生活打好基礎。

  二.學情分析

  所教四年級2個教學班。這些學生對科學學科的學習有著濃厚的興趣。本學期還要遵循兒童的生理、心理特點選擇教學內容,注重內容的趣味性和探究性。貫徹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原則,加強生活、生產、社會實際的聯(lián)系。遵循兒童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處理好內容的深度廣度,做到難易適度,分量適當。注意發(fā)展兒童的智力,培養(yǎng)兒童動腦和動手的能力。

  三.全冊教學分析

  本冊教科書共24課,其中第23、24課是活動課。從知識內容分為五部分

 。ㄒ唬┪覀兂允裁矗罕締卧獜膶W生的飲食這一最基本的生活經驗切入,通過觀察,實驗操作,收集和整理信息等手段,探究人類需要哪些營養(yǎng);知道人們需要的營養(yǎng)物質大致包含在哪些食物中。懂得營養(yǎng)合理全面的重要性,知道如何做到合理飲食;會從合理,全面飲食方面設計食譜;養(yǎng)成科學飲食的好習慣。逐步從探究科學飲食的多種活動中意識到要珍愛生命;善于用學到的科學知識改善生活。通過本單元的學習為學生以后探究人的生長發(fā)育等方面知識打下基礎。(包括1、2、3、課)

 。ǘ┧镉惺裁矗罕締卧窃诶^三年級上冊水的科學單元后,又一次以水作為探究對象,探究水能溶解一些物質,水與其他物體的混合和分離等特點的單元。在三年級上冊水的科學單元學習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借助已有的生活經驗進行科學探究。讓學生經歷觀察,實驗,分析整理信息等探究過程,在探究過程中學會發(fā)現問題,尋求解決問題的途徑,積極合作交流,體驗成功的樂趣,意識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重要性,深度用學到和科學知識改善生活,進一小提高實驗,搜集整理信息,分析實驗數據的能力,為今后進一步探究有關水的其他特征奠定基礎。(包括4、5、6、7課)

 。ㄈ┲参锏纳睿罕締卧窃趯W生認識常見植物的基礎上,對植物的各部分進行細致的研究。由于學生已經有了一年科學探究的經歷,對科學學習有了一定的基礎,也掌握了一些簡單的科學探究方法。所以在進行本單元的觀察,實驗,查閱資料,整理信息,表達與交流,借助工具對事物進行定量觀察,利用對比實驗的方法進行科學探究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實踐基礎。再加上學生對植物比較熟悉,有豐富的生活經驗,所以進行本單元的科學探究并不困難。本單元在本冊書中編排體現了一個承上啟下的作用,學習本單元,能為后續(xù)研究植物與土壤的關系,植物與環(huán)境的關系,植物的一生,植物的繁植等問題打下探究技能與知識的鋪墊。(包括8、9、10、11、12課)

  (四)空氣和水的力:本單元主要從學生生活中常見的現象入手,通過學生的猜想與假設,對比實驗,觀察研究及動手制作活動,使學生初步認識空氣及水的力,拓展學生的探究空間,密切科學,技術與社會的聯(lián)系,為后續(xù)的科學探究活動奠定基礎。(包括13、14、15、16,17課)

 。ㄎ澹岬膫鬟f:本單元主要選取了熱的傳導,對流和輻射現象,以學生的生活經驗為引領,如杯子變熱了,煮稀飯時米粒在水中游動等進入相關的研究主題,引導學生經歷科學探究過程,并在其過程中培養(yǎng)正確的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包括18、19、20、21,22課)

  (六)探究與實踐:引導學生嘗試運用已掌握的探究方法和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具體問題,初步培養(yǎng)學生認真細致地觀察和積極動手實踐的科學態(tài)度。

  四.教材總的教學目標

  1 培養(yǎng)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努力發(fā)展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得學生們在日常生活中親近科學、運用科學,把科學轉化為對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導,逐漸養(yǎng)成科學的行為習慣和生活習慣。

  2 了解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讓學生親身經歷科學探究的全過程,從中獲得科學知識,增長才干,體會科學探究的樂趣,理解科學的真諦,逐步學會科學地看問題、想問題;

  3 繼續(xù)指導、引導學生學習運用假設,分析事物之間的因果關系,注重觀察實驗中的測量,特別是控制變量、采集數據,并對實驗結果作出自己的解釋,學習建立解釋模型,以驗證自己的假設。

  4 保持和發(fā)展對周圍世界的好奇心與求知欲,形成大膽細心、注重證據、敢于質疑的科學態(tài)度和愛科學、愛家鄉(xiāng)、愛祖國的情感;

  5 親近自然、欣賞自然、珍愛生命,積極參與資源和環(huán)境的保護,關心現代科技的發(fā)展。

  在能力培養(yǎng)方面,主要培養(yǎng)以下幾種能力:

  1 觀察能力:觀察植物的身體結構,教給學生用顯微鏡觀察葉的內部構造。

  2 實驗能力:學習使用酒精燈加熱水,加快溶解的方法了,根吸水、莖運輸水分等實驗,鞏固對比實驗方法,學習設計說明根有吸水作用的實驗、

  3 探究能力:學習運用探究的方法,了解溶解在生活中的應用,對植物實施環(huán)割有哪些益處。

  6 想象能力:在觀察、實驗的基礎上,想象蒸發(fā)的本質,葉、莖的內部構造。

  7 動手能力:學習制作植物動物標本等。

  在德育方面,主要向學生進行以下幾方面的教育:

  1 通過講述火箭的發(fā)明及我國現代火箭的發(fā)展,向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2 通過指導學生認識植物的蒸騰作用,光合作用,讓學生認識到保護植物的重要性。

  五.教學進度安排

  略

  六.評價工作安排

 。ㄒ唬┳⒅貙W生平時的制作能力、觀察能力與實驗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讓學生在做一做,看一看,想一想中去探究學習科學知識知識,并在作科學的過程中學科學。

 。ǘ┏闪⒒ブ〗M,由班級中優(yōu)秀學生輔助學困生。

 。ㄈ┙W習組織,發(fā)揮小組合作學習的作用,讓每個人盡到自己的努力。

  七.教研專題及研究措施

 。ㄒ唬┱n題名稱:《培養(yǎng)學生科學實驗設計能力,助推學生科學素養(yǎng)》

 。ǘ┭芯看胧簭膶W生的探究性學習過程入手,以實驗為主,社會實踐為副,力爭讓學生從親自動手實驗,把課程提出的一些日常生活現象運用電教媒體進行再現,精心設計問題情境讓學生以實驗方式加以驗證,并對實驗過程中觀察到的現象進行思考,寫出觀察報告。同時注重學生的探究性學習的精神培養(yǎng),及過程的培養(yǎng)。

  八.教研課安排

  根據學校及教研組的安排開展聽評課活動,采取個人講課與聽課相結合的方式,講公開課不少于1節(jié),聽課不少于15節(jié),學習他人先進的教學經驗,提高授課水平。

  九.業(yè)務學習

  (一).第一周學習學校教學計劃與教研組計劃

 。ǘ.第二周學習本冊科學教材

 。ㄈ.第三周學習科學課程標準

 。ㄋ模.第四周—第二十周學習給教師的建議1—17條

  十.教學措施

  1 把科學課程的總目標落實到每一節(jié)課;

  2 把握小學生科學學習特點,因勢利導;

  3 用豐富多彩的親歷活動充實教學過程;

  4 讓探究成為科學學習的主要方式;

  5 樹立開放的教學觀念;

  6 悉心地引導學生的科學學習活動;

  7 充分運用現代教育技術;

  8 組織指導科技興趣小組,引導學生參加各類有關競賽,以賽促學。

  十一.學科實踐活動安排

  小學科學課程是以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科學素養(yǎng)為宗旨的科學啟蒙課程,即通過科學教育使全體學生逐步領會科學的本質,樂于探究,熱愛科學,并樹立強烈的社會責任感;使全體學生學會用科學的思維方式解決自身學習、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問題,為他們的'終身學習和生活打好基礎。根據學校及教研組的指導,科學實踐活動安排如下:

  第九周食物里的有害物質 第十四周 太陽能熱水器的發(fā)展與使用

人教版四年級科學教學計劃4

  一、指導思想:

  以培養(yǎng)小學生科學素養(yǎng)為宗旨,積極倡導讓學生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培養(yǎng)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發(fā)展他們對科學本質的理解,使他們學會探究解決問題的策略,為他們終身的學習和生活打好基礎。

  二、教學目標:

  通過科學課程的學習,知道與周圍常見事物有關的淺顯的科學知識,并能應用于日常生活,逐漸養(yǎng)成科學的行為習慣和生活習慣;了解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嘗試應用于科學探究活動,逐步學會科學地看問題、想問題;保持和發(fā)展對周圍世界的好奇心與求知欲,形成大膽想象、尊重證據、敢于創(chuàng)新的科學態(tài)度和愛科學、愛家鄉(xiāng)、愛祖國的情感;親近自然、欣賞自然、珍愛生命,積極參與資源和環(huán)境的保護,關心科技的新發(fā)展。

  三、學生情況分析:

  學生雖經過一年的科學學習,探究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但由于各種條件的限制,學生的科學常識極為缺乏,科學探究能力和意識不強。家長和學校偏重于語、數、英教學,使學生沒有多少時間和機會接觸大自然,更沒有得到大人和老師及時、周到的指導,使學生沒能很好地在觀察、實驗、調查等實踐活動中獲取知識、發(fā)展能力、培養(yǎng)思想情感。

  在小學階段,兒童對周圍世界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們樂于動手操作具體形象的物體,而我們的科學課程內容貼近小學生的生活,強調用符合小學生年齡特點的方式學習科學,學生必將對科學學科表現出濃厚的興趣。

  四、教材分析:

  1、本冊內容情況:

  《科學》四年級上冊由“天氣”、“溶解”、“聲音”和“我們的身體”四個單元組成。在三年級上、下冊的基礎上,本冊教材將繼續(xù)引領學生經歷一系列有意義、有價值的科學探究活動,使他們獲得更多的學習體驗,加深對科學的理解,增進科學探究的能力。

  2、本冊的主要活動:

  (1)對天氣的觀察與測量從天空中云的形狀和變化開始,對構成天氣的四個要素分別進行觀測。

  (2)對身體結構的研究,了解骨骼及肌肉的功能和結構,以及運動情況,并建立保護心臟,保護肺的意識。同時了解食物在口腔內的變化及與牙、舌頭、唾液的關系。

  3、教學重點:

  重視對學生典型科學活動的設計,培養(yǎng)小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

  4、教學難點:

  通過動手動腦、親自實踐,在感知、體驗的基礎上,使學生形成較強的科學探究能力。特別是實驗中控制變量、采集數據,并對實驗結果作出自己的解釋,學習建立解釋模型,以驗證自己的假設。

  五、基本措施:

  1、把科學課程的總目標落實到每一節(jié)課。

  2、把握小學生科學學習特點,因勢利導。

  3、用豐富多彩的親歷活動充實教學過程。

  4、讓探究成為科學學習的主要方式。

  5、樹立開放的教學觀念。

  6、悉心地引導學生的科學學習活動。

  7、各班建立科學學習合作小組,讓學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幫助、研討中學習。

  8、給學生提問和假設機會,并指導學生自己動手尋找證據進行驗證,經過思維加工,自己得出結論,并把自己的認識用于解決問題的實踐。

  9、充分運用各類課程資源和現代教育技術。

  10、組織指導科技興趣小組,引導學生參加各類有關競賽以賽促學。

人教版四年級科學教學計劃5

  一、學生情況分析:

  本班學生一共17人,進人四年級以后,學生對于科學課的學習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求知欲和參與科學活動的愿望明顯增強。學生已經掌握許多的科學知識和科學的方法,對科學探究活動非常喜歡,并能以自己的方式觀察到許多細節(jié)的地方,興趣濃厚,已經具備初步的探究能力,動手能力。另外,在進行著觀察、提問、假說、預言、調查、解釋及交流等一系列活動時,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得到大大的增強。但由于學生年齡的局限,觀察的深度、準確度還不夠,觀察或描述的方法還不會實踐運用。大部分學生知識面不廣,勤于動腦的同學占的比例不是很大。還有的學生在活動的時候常常耗時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寶貴的課堂時間,這現象尤為突出。因此,本學年是培養(yǎng)學生科學素養(yǎng)的至關重要的時期。教學中要因勢利導,積極引導學生在學習中逐漸養(yǎng)成尊重客觀事實、注重證據、大膽質疑的科學品質和思維方式,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和學習質量。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科書有四個單元:“電”“新的生命”“食物”和“巖石和礦物”。

  “電”單元是從“什么是電”開始的。學生對靜電有比較豐富的生活體驗,讓他們適當地了解一點有關電荷的知識,可以使后續(xù)課中電流、電路的學習更有基礎。這一單元將通過與電相關內容的實驗、交流、預測、檢驗、測量和推理、解釋等活動,使學生形成關于電的初步概念,同時獲得一些基本實驗操作技能。

  “新的生命”單元是從“觀察油菜花”引入的。由植物的花、果實和種子的系列觀察活動,過渡到動物的卵、繁殖的觀察和研究,從而使學生獲得植物和動物如何繁殖新生命的認識,并形成關于生命的一系列發(fā)展性概念。教科書中的觀察實驗,特別是一些探究性的實驗,都是在支撐有關生命概念的建立,并在此過程中使學生獲得對生命的理解。

  “食物”單元通過對一天中所吃食物的回憶和分類,引起學生對飲食的關注,發(fā)現自己在飲食中的不良習慣,并在以后的生活中,能科學、合理、均衡地飲食。食物的變化和獲取食物信息方法的研究也是在幫助學生進一步認識事物的特征及其變化規(guī)律。

  “巖石和礦物”單元是學生初次對構成地球固體物質的探究。通過對巖石、礦物的觀察、分類和描述,使學生形成關于地球物質的一般性概念,并對保護、開發(fā)和利用地球資源的重要意義有進一步的了解。

  三、教學目標

  1、培養(yǎng)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努力發(fā)展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得學生們在日常生活中親近科學、運用科學,把科學轉化為對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導,逐漸養(yǎng)成科學的行為習慣和生活習慣;

  2、了解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讓學生親身經歷科學探究的全過程,從中獲得科學知識,增長才干,體會科學探究的樂趣,理解科學的真諦,逐步學會科學地看問題、想問題;

  3、繼續(xù)指導、引導學生學習運用假設,分析事物之間的因果關系,注重觀察實驗中的測量,特別是控制變量、采集數據,并對實驗結果作出自己的解釋,學習建立解釋模型,以驗證自己的假設。

  4、保持和發(fā)展對周圍世界的好奇心與求知欲,形成大膽細心、注重證據、敢于質疑的科學態(tài)度和愛科學、愛家鄉(xiāng)、愛祖國的情感;

  5、親近自然、欣賞自然、珍愛生命,積極參與資源和環(huán)境的保護,關心現代科技的發(fā)展。

  四、教學措施

  1、了解學生對所學學科的學主題初始想法,特別是一些概念理解過程中出現的想法。只有充分了解學生在概念的形成過程中的思維變化,才能做出正確的教學判斷,并避免客觀事實與學生的想象混淆。

  2、指導學生對實驗結果進行比較和描述。教科書中涉及了大量的觀察、比較活動,這些活動可以幫助學生發(fā)現觀察對象在屬性、結構、功能、關系等方面的特點,是學生建構科學概念的重要認識基礎。

  3、引導學生在觀察和實驗的過程中做好記錄。教科書中給出了各單元相應的記錄表,并提示學生用文字、數據、簡筆畫、氣泡圖、網狀圖和柱形圖等進行記錄。教學中要指導學生客觀的記錄觀察到的現象,并隨時提示他們將自己的記錄與小組同學的記錄進行比較、修正,教師每周都要對學生的記錄進行督促和檢查。

  4、引導學生用準確、恰當的詞匯描述觀察到的現象和事實;顒又行枰獙W生進行描述的內容很多,有些甚至是實驗過程的描述,這種描述能夠幫助學生提高科學思維能力,教學中應耐心引導。

  5、指導學生對觀察和實驗結果進行整理、加工,形成正確的解釋。尤其要重視學生在觀察實驗過程中,從證據、表格、圖形獲得的一些科學信息,并引導他們合理地使用這些信息做出科學解釋。

人教版四年級科學教學計劃6

  一、教學目標:

  1.了解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讓學生親身經歷科學探究的全過程,從中獲得科學知識,增長才干,體會科學探究的樂趣,理解科學的真諦,逐步學會科學地看問題、想問題;

  2. 繼續(xù)指導、引導學生學習運用假設,分析事物之間的因果關系,注重觀察實驗中的測量,特別是控制變量、采集數據,并對實驗結果作出自己的解釋,學習建立解釋模型,以驗證自己的假設。

  3.學習使用酒精燈加熱水,以及做彈力、摩擦力、熱傳導、熱對流、根吸水、莖運輸水分等實驗,鞏固對比實驗方法,學習設計說明根有吸水作用的實驗、雨的模擬實驗。

  4.學習運用分析綜合的方法認識熱的三中傳遞方式。

  5.動手能力:學習制作太陽能熱水器等。

  在德育方面,主要向學生進行以下幾方面的教育:

  1 .通過講述火箭的發(fā)明及我國現代火箭的發(fā)展,向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2 .通過指導學生認識熱的三種形態(tài)及應用,向學生進行科學啟蒙教育。

  二、學情分析:

  四年級學生喜歡科學,愛動腦、愛動手,整體學習比較認真,對實驗感興趣,經過一年的科學學習,已具備一定的觀察能力,探究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他們對周圍世界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們樂于動手操作具體形象的物體,而我們的科學課程內容貼近小學生的生活,強調用符合小學生年齡特點的方式學習科學,學生必將對科學學科表現出濃厚的興趣。但是他們設法自主去獲取知識和自主探究能力不強,科學探究能力和意識不強。家長和學校偏重于語、數、英教學,使學生沒有多少時間和機會接觸大自然,更沒有得到大人和老師及時、周到的指導,使學生沒能很好地在觀察、實驗、調查等實踐活動中獲取知識、發(fā)展能力、培養(yǎng)思想情感。

  三、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有五個單元,我們的食物、水、植物、空氣、熱,覆蓋了生命科學、物質科學和地球與宇宙科學三大領域,調整后的新教材,內容體系更加科學、合理。一般每個教學內容為一個課時。根據教學建議,對典型的過程和方法展開充分的探究,不以1課時為限制。應該加強單元后的總結性教學,幫助學生梳理概念、澄清觀點。本冊教材將繼續(xù)引領學生經歷一系列有意義、有價值的科學探究活動,使他們獲得更多的學習體驗,加深對科學的理解,增進科學探究的能力。

  從知識內容分為五部分

  1 .我們吃什么:從學生對食物的已有認識經驗入手,帶領學生遵循“整體感知---個體研究--綜合整理”的認知程序,認識食物的營養(yǎng)成分以及飲食與人的健康。(包括1、2、3、課)

  2 .水里有什么:

  “溶解”單元是從觀察溶解現象入手,建立溶解的一般概念。這個概念可以看作是前概念水平,并沒有涉及分子的運動與分布等問題。“不同物質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問題實際上已經向著溶解度這一概念發(fā)展了,但是在這里主要還是想滲透溶解是物質的基本屬性。物質溶解的多與少和很多因素有關,如壓力、攪拌、溫度等,溶解與析出往往是可逆的。在“溶解的快與慢”問題中,溫度對溶解的影響是最重要的。而方糖的溶解從本質上與攪拌加快溶解是一致的,只不過它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明增加物質與水的接觸面(所謂咬碎)可以加快溶解。包括4、5、6、7課)

  3 .植物身體:從學生對植物的已有認識經驗入手,帶領學生遵循“整體感知---個體研究--綜合整理”的認知程序,認識植物的器官及作用,感受植物世界的多姿多彩。(包括8、9、10、11、12課)

  4 .空氣和水:指導學生認識熱空氣上升以及氣體的熱脹冷縮現象。(包括13、14、15、16、17課)

  5. 熱傳遞:指導學生認識熱傳遞的三種方式及應用。(包括18、19、20、21、22課)

  6 .探究與實踐:引導學生嘗試運用已掌握的探究方法和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具體問題,初步培養(yǎng)學生認真細致地觀察和積極動手實踐的科學態(tài)度。

  四、 本冊教材教學的重點、難點:

  重點是培養(yǎng)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努力發(fā)展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得學生們在日常生活中親近科學、運用科學,把科學轉化為對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導,逐漸養(yǎng)成科學的行為習慣和生活習慣。

  難點是讓學生親身經歷科學探究的全過程,從中獲得科學知識,增長才干,體會科學探究的樂趣,理解科學的真諦,逐步學會科學地看問題、想問題。

  五、 基本措施:

  1. 把科學課程的總目標落實到每一節(jié)課;

  2 .把握小學生科學學習特點,因勢利導;

  3. 用豐富多彩的親歷活動充實教學過程;

  4. 讓探究成為科學學習的主要方式;

  5 .樹立開放的教學觀念;

  6 .悉心地引導學生的科學學習活動;

  7. 充分運用現代教育技術;

  8 .組織指導科技興趣小組,引導學生參加各類有關競賽,以賽促學。

人教版四年級科學教學計劃7

  一、所教年級學生現狀分析:

  四年級共有1個教學班,四年級的學生已經有一年接觸科學課的時間,有一定的科學知識,對自然科學知識已經具備初步的觀察、實驗的能力;以年齡結構的心理特征來看,學生對一切事物都充滿好奇心,有較強的求知欲,在教師的引導下基本能主動的開展探究活動。學生的自主性學習的能力比較薄弱,能主動開展學習的學生比較少,比較依賴教師的教。學生用自己擅長的方法來表達自己的觀以及合作研究學習的能力與意識比較薄弱。本學期要遵循兒童的生理、心理特點選擇教學內容,注重內容的趣味性和探究性。貫徹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原則,加強生活、生產、社會實際的聯(lián)系。遵循兒童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處理好內容的深度廣度,做到難易適度,分量適當。注意發(fā)展兒童的智力,培養(yǎng)兒童動腦和動手的能力。積極地發(fā)展學生探究學習能力,掌握基本的探究過程。提高學生的合作意識以及愿意用自己的方法來表達自己的認識與觀點。

  二、本冊教材的知識系統(tǒng)與結構:

  本冊教科書共有24課,其中第23、24課是活動課。以知識的內容分為五部分。

  1、我們吃什么(1---5課):通過學生對食物的分類,讓學生明白大自然為我們提供了豐富的食物;對營養(yǎng)的觀察實驗,學會檢驗食物中的營養(yǎng)成分;以及動手與動腦相結合,懂得合理飲食的重要性。最終了解珍惜食物,科學飲食,保持身體健康。

  2、水里有什么(4---7課)本單元是在繼第一冊“水里的科學”單元后,又一次以水作為探究對象,探究水能溶解一些物質,水與其他物體的混合和分離及特點的單元。在第一冊“水的科學”單元學習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借助已有的生活經驗,進行科學探究。讓學生經歷觀察、實驗、分析整理信息等探究過程,在探究過程中會發(fā)現問題,尋求解決問題的途徑,積極合作交流,體驗成功的樂趣,意識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重要性,嘗試用學到的科學知識改善生活,進一步提高實驗,搜集整理信息,分析實驗數據的能力,為今后進一步探究有關水的其他特征奠定基礎。

  3、植物的生活(8---12課)主要是研究植物各種器官的作用,使學生感受植物世界的豐富多彩。本單元從整體上遵循了從一般到特殊,由整體到部分認識事物的規(guī)律。

  4空氣和水的力(13---17課):本單元以水和空氣作為探究對象,探究空氣彈力、反沖力、大氣壓力、水力等內容。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設計,對比實驗及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嘗試用學到的科學知識改善生活。

  5、熱的傳遞(18---22課):了解熱在固體、氣體、液體中的傳遞方式。知道保溫與散熱的知識,通過學生的猜想和假設,對比實驗,觀察研究及動手制作活動,使學生對太陽能的利用建立初學認識。

  6、探究與實踐:選擇與本冊探究活動密切相關的問題。食物里的有害物質;太陽能熱水器的發(fā)展與使用。通過調查研究,提示生活中的現象,發(fā)現科技產品對人類生活的影響,培養(yǎng)與人合作,交往的膽量與能力,增強自主進行科學探究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三、本冊教材總的教學目的及教學的重點、難點:

  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實驗能力、探究能力,分析綜合能力、推理能力、想象能力和動手能力。

  1、知道科學探究涉及的主要活動,理解科學探究的基本特征。

  2、能通過對身邊自然事物的觀察、發(fā)現和提出問題。

  3、能運用已有知識做出自己對問題的假想答案。

  4、能根據假想作案,制定簡單的科學探究活動計劃。

  5、能通過觀察、實驗、制作等活動進行探究。

  6、會查閱、整理從書刊及其他途徑獲得的科學資料。

  7、能在已有知識、經驗和理有信息的基礎上,通過簡單的思維加工,做出自己的解釋或結論,并知道這個結果應該是可以重復驗證的。

  8、能用自己擅長的方式表達探究結果,進行交流,并參與評議,知道對別人研究的結論提出質疑也是科學工科學探究的一部分。

  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保持與發(fā)展想要了解世界,喜歡嘗試新的經驗樂于探究與發(fā)現周圍事物奧秘的欲望。

  2、珍愛并善待周圍環(huán)境中的自然事物,初步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意識。

  3、知道科學已經能解釋世界上的許多奧秘,但還有許多領域等待我們支探索,科學不迷信權威。

  4、形成用科學提高生活質量的意識,愿意參與和科學有關的社會問題的討論和活動。

  5、在科學的學習中注重事實,克服困難,善始善終,尊重他人意見,敢于提出來不同見解,樂于合作與交流。

  6、意識到科學技術對人類與社會的發(fā)展既有促進作用,也有消極影響。

  教學中的重點、難點:

  形成初步的探究能力,掌握基本的探究過程,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設計方案----實驗驗證----獲得結論----表達與交流----產生新問題。

  四、具體措施:

  1、耐心、細心、精心做科學。

  2、觀察實驗記錄表的設計與填寫。

  3、運用解暗箱的方法對未知的進行探究。

  4、力求做到知識和能力并進,不可偏廢。

  5、強調過程的同時,要重視結果。

  6、活動的設計要有利于學生探究,不要躲避教師的傳授。

  7、在動手之前引導學生多動腦。

  8、傳授科學知識的同時,注重人文精神的滲透。

  9、注意課外教學資源的利用。

  10、評價要中肯,不可無限制的夸張,適當的批評不可少。

  五、教學進度安排:

  按縣小學教研室進度進行。

人教版四年級科學教學計劃8

  一、學情分析:

  四年級大多數學生對科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已經具備初步的探究能力,他們對周圍世界產生了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樂于動手,善于操作,另外,在進行著觀察、提問、假說、預言、調查、解釋及交流等一系列活動時,我強調小組合作學習與自主學習必要性,所以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以往由于活動材料限制的原因,有一部分教學內容只是匆忙的走過場地,有些探究活動甚至根本就沒有開展,實驗也沒有充分地讓學生去做,學生的實驗能力得不到發(fā)展,活動時常常耗時低效,影響了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的形成,對這學期的教學有一定的負面影響。

  二、教材分析:

  《科學》四年級下冊由“熱脹冷縮”、“巖石的科學”、“土壤與植物”、“光與我們的生活”、“我們的家園地球”和《研究與實踐》六部分組成。在四年級上冊的基礎上,本冊教材將繼續(xù)引領學生經歷一系列有意義、有價值的科學探究活動,使他們獲得更多的學習體驗,加深對科學的理解,增進科學探究的能力。 前五個單元以學生發(fā)展為本,以科學探究為核心,以學生的生活經驗為主要線索構建單元,體現了“生活經驗”引領下的內容綜合化,將“科學探究、中、科學知識和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有機地整合,重點落實科學思維方式的培養(yǎng)。

  三、教學目標:

  1、對熱脹冷縮進行研究。從觀察生活開始,引導學生進入對熱脹冷縮現象的觀察、描述的一系列活動之中。

  2、認識巖石,對巖石的形成、用途進行研究,探究巖石的變化過程。辨別巖石的種類。

  3、對土壤與植物的觀察與實驗從學生已有的經驗開始,用實驗的方法觀察土壤的種類與植物向哪里生長,指導如何保護土壤。

  4、對光與我們的生活進行研究,對平面鏡曲面鏡進行研究探討,了解彩虹的形成,能用實驗的方法模擬彩虹的形成。

  5、對我們生活的家園地球進行初步了解,知道地球上有什么,我們在那里和重力問題,如何進行測量重力。

  四、重難點

  1、教學重點:重視對學生典型科學探究活動的設計,以探究為核心,培養(yǎng)小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

  2、教學難點:通過動手動腦、親自實踐,在感知、體驗的基礎上,使學生形成較強的科學探究能力。特別是實驗中控制變量、采集數據,并對實驗結果作出自己的解釋,學習建立解釋模型,以驗證自己的假設。

  五、基本措施:

  1、把科學課程的總目標落實到每一節(jié)課;

  2、把握小學生科學學習特點,因勢利導;

  3、用豐富多彩的親歷活動充實教學過程;

  4、讓探究成為科學學習的主要方式;

  5、樹立開放的教學觀念;

  6、悉心地引導學生的科學學習活動;

  7、各班建立科學學習合作小組,讓學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幫助、研討中學習;

  8、給學生提問和假設機會,并指導學生自己動手尋找證據進行驗證,經過思維加工,自己得出結論,并把自己的認識用于解決問題的實踐;

  9、充分運用各類課程資源和現代教育技術;

  10、組織指導科技興趣小組,引導學生參加各類有關競賽以賽促學。

人教版四年級科學教學計劃9

  一、端正思想

  提高優(yōu)生的自主和自覺學習能力,進一步鞏固并提高中等生的學習成績,幫助差生取得適當進步,讓差生在老師輔導和優(yōu)生的幫助下,逐步提高學習成績,決定時常利用早自修,午間休息時間,對學生進行全面的輔導,側重科代表,小組長負責制。

  二、深入地了解學生情況,認真分析處理。

  我任四年級1個班科學教學,共有學生80多人,從單元檢測考試情況看,大部分學生學習積極性高,學習目的明確,上課認真,各科作業(yè)能按時按量完成,且質量較好,如張富春、趙隆濤、王生濤等能認真做好學科帶頭作用,且擔任班干部能起到較好的模范帶頭作用,但也有少部分學生,基礎知識薄弱,學習態(tài)度欠端正,書寫較潦草,作業(yè)有時不能及時完成,

  三、采取相應措施,具體問題具體解決。

  培優(yōu)方面:對待學習較好的同學,要使他們吃得飽,使他們總有事做,給他們布置安排拔高題,培養(yǎng)他們自己動手、動腦筋的好習慣,以提高自學能力,使他們成為班級學習的榜樣。還要讓他們當好老師的小助手,讓他們幫助后進生。從而全面提高教學質量。比如,每班選好科代表,小組長,分工負責,組長負責組內同學的作業(yè)完成情況及上、下課的具體表現。

  補差方面:規(guī)定每周星期一、星期三下午第四節(jié),要求后進生給予復查作業(yè)及科學知識要點。能及時完成給予獎勵,讓學生有積累的好習慣,有進取的方向。

  搞好家訪工作,溝通思想,切實解決潛能生在學習上的困難。同時在課堂上創(chuàng)造機會,用優(yōu)生學習思維、方法來影響差生。

  四、公布優(yōu)生張福春、王生濤、趙隆濤

  差生陳順明、寇月德、王軍川

  五、靈活安排補習時間,恰好地實現師生互動。

  時間:每周一早8:00-9:00優(yōu)生輔導。

  每周二早8:00-9:00差生輔導。

  六、著力解決以下問題:

  1、有些課堂上的內容,可以穿插在課堂教學中,使學生節(jié)省時間,達到更好的學校效果。

  2、努力引導學生學會科學實驗方法的探索,要求能按符合實際情況,采用簡易儀器來完成實驗操作體驗。力求每位學生都能動手完成任務。

  3、要及時解決學生自主探究問題時出現的容易解決的問題。

【四年級科學教學計劃】相關文章:

四年級科學教學計劃08-27

科學四年級的教學計劃05-07

四年級科學的教學計劃05-08

四年級科學教學計劃03-31

四年級科學教學計劃05-09

四年級科學教學計劃08-11

科學上冊科學教學計劃11-13

科學上冊科學教學計劃11-11

科學教學計劃05-11

科學教學計劃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