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學培養(yǎng)學生情感的論文
所謂“情感”,就是人對客觀事物的一種態(tài)度,是一種微妙的心理活動。情感是學生學習中不可忽視的心理因素,情感因素對人的思維具有多種功能,一是激活功能,二是調(diào)節(jié)功能,三是導向功能。文質(zhì)兼美的語文教材有著豐富的情感因素。我們要充分挖掘和利用課文情感因素,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變“要我學”為“我要學”,提高學習效率。
一、巧設(shè)導入,誘發(fā)情感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導入新課方法有很多,可以用實物演示、圖畫展現(xiàn)、音樂烘托等方法。也可通過介紹背景、釋題、設(shè)疑、講故事、談話等方法導入。每一節(jié)的導入沒有固定的方法或模式,只要能根據(jù)具體的課文創(chuàng)設(shè)意境充分誘發(fā)學生的情感就行。如,在教學《賣火柴的小女孩》一課時,我是這樣引導,帶著愉快而幸福的語氣說:“同學們,你們能談?wù)勥^年的感受嗎?”同學們很高興,一下子就說開了:穿新衣服、吃好菜、放鞭炮、數(shù)壓歲錢……同學們仿佛又回到了春節(jié),沉浸在美好的回憶中。這時我語氣一轉(zhuǎn),帶著悲傷的語氣又問:“同學們,你們看過或聽過有關(guān)資本主義社會里窮孩子的故事嗎?”稍微停了一下接著說:“資本主義社會,窮孩子的命運太悲慘了,正如杜甫寫的一句詩‘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這是一個大年夜,凜冽的寒風呼呼地刮著,鵝毛般的大雪紛紛地下著,一個小女孩赤著腳手拿著一把火柴在叫賣,這是誰呢?這就是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賣火柴的小女孩》!鳖D時,同學們對這個小女孩的`憐憫之情便油然而生。
二、精細分析,熏陶情感
每一篇課文,不管是字、詞、句、段,還是標點符號,都蘊含著豐富的情感因素。首先教師要準確把握作者的感情脈搏,正確理解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把自己的情感融入課文,與作者的感情產(chǎn)生共鳴,然后才能引導學生細細品味,從膚淺直覺表面的認識轉(zhuǎn)化為內(nèi)在情感,從而真正領(lǐng)會文章所要表達的真情實感,使學生情感受到熏陶。如《海底世界》中“波濤澎湃”一詞,如果只讓學生查查字典,說個句子,這樣對這個詞及整個句子的理解遠遠不夠。我讓學生閉上眼睛,像似親臨海邊,然后跟著我的繪聲繪色的描述想象:“起風了,海水一浪推一浪,濺起了一丈高的雪浪花,唰…唰…”讓學生真正體會大海涌起波浪時那種奇景,從而產(chǎn)生對大海的好奇熱愛之情。又如《我的“自白書”》一課,文中“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這就是我——一個共產(chǎn)黨員的自白”,“人,不能低下高貴的頭”這些句子,“自由”為什么要加引號?那個破折號作用是什么?“人”的后面為什么要加逗號?在教學時,要善于引導學生真正理解這些標點符號的用意,體味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那么學生對革命者那種堅貞不屈、大義凜然的情感也就不言而喻,自然領(lǐng)悟。
三、加強朗讀,升華情感
“書讀百遍,其義自現(xiàn)”,感情朗讀不僅是進一步加深體會課文思想感情的有效方法,也有助于學生情感的升華。例如《十里長街送總理》一課,是一篇抒情色彩濃郁的記敘文,描寫了首都人民冒著凜冽的寒風在長安大街為總理靈車送行的動人場面,文短情深,催人淚下,通過播放哀樂,教師深情描述,學生對總理的崇敬懷念之情油然而生,再進行有感情朗讀的訓練,課堂氣氛濃厚,學生的情感則得到了升華。又如《桂林山水》是寫景狀物的佳作,語言優(yōu)美,讓學生有感情地反復朗讀,從中理解體味和欣賞景物美、情感美。文中“漓江的水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綠啊,綠得仿佛那是一塊無瑕的翡翠”。這個排比句,節(jié)奏明快,把漓江水的獨特之處描寫得惟妙惟肖。學生通過有感情朗讀,體會“景美”、“情真”,與作者的情感融在一起,從而抒發(fā)了對桂林山水、祖國河山的贊美和熱愛之情。
總之,情是教學之根,成功的閱讀課應(yīng)該是在語言文字訓練的同時,又自覺地進行情感教育。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情不離文,文不離情,情文交融,努力創(chuàng)造一種寬松、民主、愉悅的教學氛圍,把學生的情感因素與智力因素完美地結(jié)合起來,達到情感共振,從而獲得健康的思想素質(zhì),高尚的道德情操,扎實地提高了語言文字素養(yǎng)。
【語文教學培養(yǎng)學生情感的論文】相關(guān)文章:
初中語文教學學生情感態(tài)度培養(yǎng)論文06-27
情感培養(yǎng)與聲樂教學論文推薦06-11
淺談?wù)Z文課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正向情感論文06-30
語文教學與學生個性培養(yǎng)論文07-04
聲樂教學的情感培養(yǎng)策略論文10-15
歷史教學中德育情感的培養(yǎng)論文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