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本劇開發(fā)與小學語文教育論文
小學語文教育是什么?我們認為,在傳統(tǒng)小學語文教育中,我們強調小學生基本語文知識、技能技巧的學習,讓學生藉以獲得一種交往的語言工具,與此同時,對學生進行符合社會要求的思想教育,這樣,工具性和思想(傳輸) 性便成了小學語文教育的基本性質。在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寫道:“現(xiàn)代社會要求公民具備良好的人文素養(yǎng)和科學素養(yǎng),具備創(chuàng)新精神、合作意識和開放的視野、具備包括閱讀理解與表達交流在內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涵對人們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廣的……因此,應該重視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薄罢Z文課程還應重視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yǎng)和審美情趣,使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促進德、智、體、美的和諧發(fā)展。”因此,“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
從2001年實施了新的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以來,由于我們教育評價體系的不完善,從我們的教材設計到老師的課堂教學,我們現(xiàn)實的小學語文教育仍習慣于字詞句篇、主題思想、寫作技巧的機械式的思維模式,對其工具性內容都主要是在這54平米的教室里以口授、聽寫、抄寫、背誦、題海大戰(zhàn)等方式完成;對思想教育呢,由于我們對小學語文教育的思想要求是先于教學活動本身而設定的,大家在實際的教學中就成了傳輸先在性的思想要求的`過程。所以我們的這種語文教育具有明顯的被動性、機械性、灌輸性、容易的急功近利性。它忽視了學生個性特征的發(fā)展,也就形成了“千校一貌”、“萬生一面”。
這種傳統(tǒng)的教育模式培養(yǎng)出來的人才是不符合現(xiàn)代社會對人才的真正需求的,因為它扭曲了對人的整體人格的和諧發(fā)展,忽視了語文教育的另一個特性——人文性。所為人文性,就是要以學生為本,把學生自己“生活世界”中的精神、情感、志趣、心向、態(tài)度、價值與我們的基本語文知識、技能技巧、思想要求產(chǎn)生碰撞,讓他們在這種自主的、親歷親為的碰撞中去體驗、感受、發(fā)掘知識的形成,從而讓學生的精神、情感、志趣、心向、態(tài)度、價值產(chǎn)生喜怒哀樂,形成取向,進而又讓他們在這種自我形成的喜怒哀樂中再來潛移默化地去啟蒙、啟迪、孕育、生成自我世界的精神、情感、志趣、心向、態(tài)度、價值,這樣才能真正全方位的整體提升學生的人格品質,實現(xiàn)我們語文教育的人文性。
正是因為我們傳統(tǒng)小學語文教育中的機械、教條、簡單識記,阻礙了小學語文的人文教化之路,阻礙了碰撞的發(fā)生,所以我們的小學語文教育應當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之中增強其開放性、靈活性、游戲性。在某種意義上,小學語文教學就是一種游戲。把小學語文教學看成一種游戲并不是降低、放任小學語文教學,相反是抬高小學語文教學。游戲的本質乃是游戲雙方的全身心投入,是“沉浸”、“吸引”,“只有游戲者沉浸到游戲活動中去之時,游戲活動才會真正充滿其所具有的目的..游戲就是具有魅力地吸引游戲者的東西,就是使游戲者卷入到游戲中去的東西,就是在游戲中贏得游戲者的東西”,恰恰只有當師生都把教育教學看成一種游戲,共同投入,小學語文教育的人文性陶冶才可能全面實現(xiàn)。
“課本劇”——對大家來說早已不是什么陌生的概念,很多學校在很多場合也都會編排一兩個課本劇進行演出,比如六一節(jié)、藝術節(jié)等。在網(wǎng)上課本劇視頻也比較多,也很容易下載。但是,在全國以“課本劇”為主要內容進行系統(tǒng)研究的學校極少,一般都是停留在排演一兩個課本劇作為學校德育活動節(jié)目而已,對課本劇的開發(fā)與實現(xiàn)小學語文人文性的實踐與研究更是少之又少。什么是“課本劇”呢?“課本劇”就是把課文中敘事性的文章改編為戲劇形式,以戲劇語言來表達文章主題。文章來源可以是我們小學課本書上的,也可以是課外讀物上的,但小學階段的課本劇創(chuàng)作應歸在兒童劇中,它附屬于兒童文學范疇,拒絕成人化是基本要求。小學語文教材所選內容大多文質兼美,富有文化內涵,題材、體裁豐富多樣,貼近生活,有一定的情節(jié)或意境。這些文章我們把它改編成課本劇,并通過課本劇讓學生自己把它表演出來,這種形式更能讓學生走進課文的境界,更有利于學習積極情感和態(tài)度的產(chǎn)生;有利于在思考中掌握知識、豐富經(jīng)驗;有利于在表演中發(fā)展語言、促進交流;更有利于在多學科特別音美學科的貫通融合中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思維能力、展示精彩的個性。表演課本劇,它是促進學生知識、能力和個體人文特征全面、整體發(fā)展的有效途徑。編演課本劇同時又是一種創(chuàng)造性活動。改編是一種創(chuàng)造,表演更是一種創(chuàng)造。"一千個觀眾就有一千個哈姆萊特",每個學生在課文的閱讀理解中都有自己獨特的體會。改編后進入表演,個人的創(chuàng)造性發(fā)揮達到巔峰,圍繞劇情的推進和人物性格的表現(xiàn),動作、表情、對話都達到高度的個性化。匯演時,觀看的學生把臺上形象與自己創(chuàng)造的形象進行對照,把別人對形象塑造表現(xiàn)的技巧與自己的努力結果相對照,不斷調整充實,使形象更為豐富,臺上臺下,交流創(chuàng)新成果,共同提高語文素質水平。如果學生能舉手回答問題,固然說明該學生大膽,不過假如學生能在舞臺上展示自己的口語乃至肢體語言,我想這對培養(yǎng)小學生的膽量是一個不錯的嘗試。有的學生能大膽回答問題,但讓他表演時卻顯得扭扭捏捏,心跳臉紅。以課本劇方式學習語文,可以使學生得到鍛煉。在表演《晏子使楚》時,我先組織學生以4人小組學習表演,人多力量大,膽子也大,平時膽子小的同學一看到有伴也敢站出來展示,當某一組表演得精彩時,我會建議他們逐個表演,讓全班同學仔細觀看,然后點評。既然同一組,你有份表演,我也有份,輪流來,就變得無法推脫,這時膽子小的同學也得硬著頭皮上場,總不能4缺1,丟小組的臉。這樣一來,表演便成了人人參與其中的一件樂事,成了爭先恐后上場的閃亮舞臺。
通過我校的研究與實踐證明,開發(fā)、排演課本劇是十分重要的,因為它是以改進課堂教學、改革教學方法、拓展課堂結構、探究夸學科教學、整合教學資源、張揚教師和學生的個性、實現(xiàn)人格內涵與教學資源的真正“碰闖”、實現(xiàn)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提升、塑造完善健康的人格的有效途徑;是在構建多學科、多功能立體交叉的大課堂語文教學模式中,我們實現(xiàn)小學語文課堂人文目標的具體行動、補充行動、提升行動、有效行動。
【課本劇開發(fā)與小學語文教育論文】相關文章:
開發(fā)語文資源提高語文素養(yǎng)的教育論文01-07
小學語文教育論文12-29
課本劇,讓語文走進學生心里(教學論文)12-06
小學語文教育小論文03-31
活動資源開發(fā)科學教育論文07-20
淺談小學語文教育教學論文03-29
農(nóng)村小學語文教學教育論文02-03
小學語文教育效率分析論文09-18
小學語文教育的探討論文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