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卷調查的科學性特征對于跨語種問卷論文
一、引言
問卷調查和量表在商業(yè)和醫(yī)學等各種學科領域內的廣泛存在和跨境流動,導致問卷調查(量表)的翻譯已形成了一種特殊的翻譯和研究類型,跨越了語言學科的范疇,而成為了一種量表本地化的一個必要過程。本文將研究問卷調查內容的科學性特征,并從此而出發(fā),研究問卷和量表在翻譯和回譯中的相關技巧。
二、翻譯——問卷本地化中的關鍵而脆弱的一環(huán)
問卷(量表)由于涉及到巨額商業(yè)利潤和科學研究結果,對于科學性和準確性的要求可謂非常高。問卷(量表)的信度和效度分析往往成為了最為重要的科研內容之一。而其中涉及到跨語言問卷(量表)的本地化的時候,其中非常關鍵的一環(huán)——翻譯——也成為了多方焦慮的因素。
比如這樣一個問卷問題:Which of the following...(s)do you agree with the following statement about,如果翻譯成了“您同意以下哪個……的觀點”,則會構成一個非常關鍵性的(critical)的錯譯。事實上,以上這個句子的含義是:您認為以下哪些……符合以下的陳述。而這個問題幾乎貫穿整個問卷調查,可以說重復的次數最多。錯譯的文本如果直接拿給答卷人,則肯定會使答卷人誤解,從而導致數據的污染。如何盡量避免問卷調查的結果不受到翻譯的負面影響,成了多方關注的問題。
三、問卷可譯性的問題
Farhan Kamrani(2011,p228)認為問卷翻譯的第一步,是要讓問卷本身有很高的可譯性。他舉了一些例子,比如使用較小詞匯量范圍內的詞匯,熟悉的詞匯,提供詞匯的背景知識,用兩個不同的措辭用語來進行調研等。但是這些原則都是從詞匯的層面上提出來的,并沒有涉及到句型的問題。
如果仔細分析的話,則以上所舉例的問卷問題句型非常拗口、別扭。直譯過來:以下哪些選項您同意以下陳述。而即使在漢語中,比較通順的表達也是:以下哪些選項適合以下陳述。
如果用英文比較簡潔明朗的語句來表述的話,則是:Which of the following …(s)do you think fit the following statement。而之上所舉例的選項:Change the way people buy…and interact with…companies。雖然句型本身是比較簡單的定語從句,卻也引起了誤解。如果以易懂明晰的表述作為標準的話,則以上的選項可以刻意加上定語從句的標志:that,即:Change the way that people buy…and that people interact with...companies。事實證明,單個譯員所進行的單向翻譯并不足以保證問卷翻譯的準確性。以上所出現的錯譯可能會通過校對、回譯等方法檢查出來,并加以改正。但是問卷(量表)的科學性要求并不止于這些。
四、如何實現問卷(量表)結果的客觀性要求
問卷調查和量表研制是一個科學的過程,翻譯和回譯在這個過程中成為了科學手段。那么作為科學的手段,對于翻譯和回譯過程的某些不利因素,例如肖錦銀(2010年)所提出的語言的不完全對應問題,翻譯中目標語擴增,譯者的能力和時差,評論者的立場等在量表研制的科學背景之下,其負面影響被最小化了。
首先,Farhan Kamrani(2011,p228)提到翻譯不是保持問卷調查結果客觀性的手段之一。問卷翻譯的第一步,是讓問卷本身具有很高的可譯性。問卷的語言本身有一些要求:(1)盡可能使用較小詞匯量范圍內的詞匯。(2)使用熟悉的詞匯。(3)為詞語提供背景知識。(4)冗贅的原則(the rule of redundancy)。他引用Campbell(1968)的觀點,認為每一個概念都應以兩個不同的措辭用語的問題來進行調研。如果這兩個或更多問題的調查結果顯示類似的數字,則調研者可以對問卷的信度有更大的信心;而且在調研者聲稱:他的問卷調研結果并不是由于翻譯錯誤而導致,才會有更大的可信度。
(5)背景信息原則(the rule of context)。難點詞匯的上下文背景信息應盡可能充分地提供。這些原則對問卷調查(量表)的制作和本地化給予了方向和指引,可以說非常實用。雖然只是一種詞語層面上的使用指引,而在句型層面上則并沒有涉及。要提高問卷本身的可譯性,還需要在問卷(量表)的制作中實現句法的簡單化和明晰化,并將簡單明晰的句法和句意作為問卷(量表)制作的指引原則,并具體化為明確的要求,則會更有幫助。業(yè)界似乎并沒有類似的指引。
其次,問卷(量表)結果的客觀性可以通過精心設計和組織的翻譯和本地化項目來實現。量表的制作和跨文化適應是一個非常嚴謹繁復的過程,有著各種已經驗證的翻譯模型和方法,比如Brislin模型,比如WHO-QOL跨文化生活質量研究問卷翻譯法,對翻譯(回譯)人員的語言、職業(yè)、專業(yè)背景、人數等的規(guī)定,對回譯版本的數量的規(guī)定、對回譯版本的reconciliation等進行了嚴格的規(guī)定。
再次,問卷和量表結果的客觀性,還需要另外一個層面的調適。在翻譯到另一個語種之后,問卷和量表經常會需要進行專門的對等性和文化相關性的研究。在對等性方面,會進行翻譯和回譯。
而關于文化相關性方面的問題,卻涉及到了對問卷(量表)內容本身的修訂,例如對量表(Scale)本身的跨文化修訂。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就是貨幣量表。答卷人個人信息中有關家庭月收入總額的信息,在不同的國家是不一樣的。決不能進行簡單的貨幣換算而已,必須由專家根據目標語國家和文化以及經濟水平等進行適應性修訂。而有關問卷和量表的結構效度和可靠度的驗證有時是通過實地測試來進行的。結構效度的驗證通常會用到皮爾遜積矩相關系數。配對t檢驗用來檢驗其內容的效度。可靠性系數被用來檢驗量表的內部一致性。比如1997年慢性病治療功能評價量表(FACIT)采取IRT分析技術和改編的Delphi技術來確保量表的質量。
最后,問卷和量表結果的客觀性,還需要原文、譯文和回譯文之間的互動。問卷和量表的翻譯和本地化雖然從原則上而言是單向的,是需要忠實于原文的,是圍繞原文為中心的,但是在具體操作過程中,最根本的原則卻是調查和研究結果的客觀性、數據的真實性。相較而言,原文不再是中心,譯文也不再是副本(在合同翻譯中譯文文本就等同于副本,在遇到爭議的時候,以源語文本為準),而是和原文同起同坐的、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研究和調查文本。如果在翻譯、回譯、調適、檢驗的過程中發(fā)現了原問卷和量表的不明確之處,是需要對原問卷和量表進行修訂的。這樣就形成了相互影響的互動關系。
五、一般意義問卷(量表)翻譯質量的保證手段
問卷的翻譯和本地化很多情況下是不需要如同科研量表那樣大動干戈的。以上的有關問卷(量表)的翻譯和本地化論述是一種最高級別的、非常理想化的狀態(tài)。事實上很多從一般問卷到科研量表之間還有比較遠的距離。
六、結論
問卷和量表翻譯在非常極端的情況下成為了一種跨學科的團隊合作,超越了單個譯員的工作范疇,也超越了語言工作者的工作范疇,而成為了科研工作的一部分。而事實上,翻譯的質量標準也發(fā)生了變化:不再是以前的“信”、“達”、“雅”所能涵蓋的了,而是進行了擴展,包括了原文本身的可譯性、問卷和量表結果的客觀性甚至原文的修訂。這一切標志著翻譯已融入了各個學科的范疇之內。
【問卷調查的科學性特征對于跨語種問卷論文】相關文章:
問卷調查測量品牌指標數量的論文04-27
問卷調查初中作文09-25
文秘專業(yè)就業(yè)問卷調查04-08
師德師風問卷調查總結03-03
問卷調查報告06-23
減負問卷調查總結參考12-02
師德師風問卷調查總結10-21
問卷調查報告11-18
問卷調查計劃書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