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鳳陽賦役優(yōu)待研究論文
一、鳳陽民戶的編民與土民
根據(jù)人口的來源,明朝將鳳陽縣的民戶分為編民與土民兩類。
明朝建立后,曾多次有組織地向鳳陽移民,這些外來人口被稱為編民。編民來源廣泛,構成明初鳳陽縣民戶的主體,其中最主要的是洪武七年明太祖親自下令組織的14萬江南人口,如正統(tǒng)年間曾任浙江按察使的陳璇,“其先江陰宦族,洪武中以祖某資產(chǎn)甲于編戶,徙實鳳陽,子孫遂為鳳陽人”,就是鳳陽編民之一例。
土民是明初鳳陽縣的土著居民,其與編民的區(qū)分始于洪武十一年。是年,明太祖下令戶部與鳳陽府共同審核民戶,共清理出3342戶土民,編為六十四社。與受鳳陽縣管理的編民不同,土民由執(zhí)掌皇陵祭祀的皇陵祠祭署管理,雖然鳳陽縣逐漸參與到土民的管理之中,但皇陵祠祭署仍在名義上擁有土民的管理權。
編民承擔賦役,并由鳳陽縣負責攤派、征收。萬歷末年鳳陽縣編民的賦役名目眾多,“名曰一條,而四差依然存也”。知縣袁文新將其分為田賦、丁賦與徭役雜差三大項。田賦有旱地、水田兩種納稅標準,旱地每畝繳納麥約1升9合,并加派馬價銀0.0126464兩,水田每畝繳納米三升四合,并加派軍餉銀0.0083兩。丁賦分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9等,萬歷四十年,由于編民中無上上等之丁,實際執(zhí)行中上至下下8種征收標準,納銀自4.4兩至0.3兩不等。徭役雜差是各項折銀征收的差役總稱,萬歷末年編民承擔有37項徭役雜差,每年全縣折銀共計2872.9516642兩。
編民正常承擔賦役,沒有優(yōu)待政策,因此與賦役優(yōu)待有關的只可能是土民。事實上,明太祖之所以要區(qū)別土民與編民,目的就在于使土民專享優(yōu)待政策。土民享有優(yōu)待的原因在于其“太祖鄉(xiāng)親”的身份,明代鳳陽地方志中收錄了明太祖的一段圣諭,生動地展現(xiàn)了明太祖給予鳳陽縣百姓賦役優(yōu)待政策的心理與期望:“鳳陽實朕鄉(xiāng)里,陵寢在焉,昔漢高皇帝豐縣生,沛縣長,后得了天下,免其豐、沛二縣之民糧差。今鳳陽、臨淮二縣之民雖不同我鄉(xiāng)社,同鐘離一邑之民,朕起自臨濠,以全鄉(xiāng)曲鳳陽府,有福的來做我父母官,那老的們生在我這塊土上,永不課征,每日間雍雍熙熙吃酒,逢著時節(jié)買炷好香燒獻天地,結成義社,遵奉鄉(xiāng)飲酒禮!笔ブI的表述十分清楚,明太祖效仿漢高祖,給予家鄉(xiāng)父老免除賦役的優(yōu)待,目的在于讓鳳陽父老鄉(xiāng)親生活優(yōu)越,感念其德。而享受優(yōu)待的對象是與其 “同鐘離一邑之民”的百姓,因此明初經(jīng)朝廷組織,陸續(xù)遷移而來的編民顯然不能被包括在內(nèi)。編民冒充土民的行為是被絕對禁止的,不僅洪武年間區(qū)分之時有嚴格地審定,此后也未曾放松,如弘治十四年朝廷就下令各地祠祭署再次審查土民,禁革附籍、投奔的情況。官府還鼓勵揭發(fā)冒充土民者,并警告編民 “詐稱土民,治以重罪”。
“今之鳳陽,昔之豐、沛也”,鳳陽的特殊地位為明朝人所認可,其享有的賦役優(yōu)待政策亦得到公認,并將鳳陽視為免除賦稅的代名詞。如王廷相致函開封知府,申明其家鄉(xiāng)許多土地 “永樂以來皆奉明旨永不起科”,稱這些土地與 “鳳陽、臨淮根本之地,同一生成矣”,以此證明土地免稅的合理性。
毋容置疑,明代鳳陽縣享有賦役優(yōu)待政策,不僅《明太祖實錄》、地方志有明確的記載,明朝人也普遍了解這一情況,并將鳳陽縣視為全國賦役體系中的另類。而鳳陽縣的民戶被分為編民與土民,編民從洪武年間起,就一直正常承擔著各項賦役,沒有享受優(yōu)待政策,與賦役優(yōu)待有關的只可能是土民。一些研究者注意到了這一點,因而認為土民享有“永免稅糧徭役”的優(yōu)待,但深入發(fā)掘、分析相關的材料,會發(fā)現(xiàn)事實并非如此。
二、土民承擔的賦役
在以往的研究中,天啟五年鳳陽守備太監(jiān)劉鎮(zhèn)的一道奏疏受到高度關注,被用于證明鳳陽土民不承擔賦役。其言:
又有署戶舊制,每名給田五十畝,止供辦皇陵祭品及守直灑掃灑,無別項雜差。因世宗之國,鳳、臨等縣幫差,原為一時權宜,今遂著為縣民,入條編,每丁銀二錢七分!鼓罡局氐兀⑹饝粜辛铠P、臨等縣,除去縣民籍貫,發(fā)署供辦祭品,永不許捏派雜差。得旨:……署戶止宜供辦祭品、守直皇陵,不許復派雜差。
由奏疏全文可知,即便全如劉鎮(zhèn)所言,至少在嘉靖年間至天啟五年的時間段中,鳳陽土民入條編、承擔丁賦、被派有雜差,并不享有全免賦役的優(yōu)待,不存在終明一世的永免稅糧徭役。
更重要的是,劉鎮(zhèn)對土民賦役優(yōu)待政策的理解從未得到大多數(shù)人的認可,其免除土民賦稅徭役的請求雖然在當時得到了批準,并未能長久。崇禎二年,在閹黨倒臺的大背景下,鳳陽官員申請撤銷劉鎮(zhèn)的變革,并對其所謂的“署戶舊制”進行了批駁。鳳陽巡撫李侍問稱:“據(jù)劉鎮(zhèn)疏,以洪武二十九年板榜為辭,然查為土民不修塘堰而申飭之者,其所不免,不過祭田糧差,非免里排、人丁額差也!辈⒆犯菰,指出土民與編民共同承擔賦役早已有之:“清查陵戶,與民一體當差,一見于弘治十五年,再見于正德五年,又見于嘉靖九年。”
巡按范良彥同意李侍問的觀點,補充道:“土、編二民一體當差,歷朝并有證據(jù),典冊炳若日星。”在鳳陽撫、按官看來,土民承擔賦役早已有之,絕非嘉靖年間方才出現(xiàn),劉鎮(zhèn)所謂的“舊制”是虛妄之言。
朝中大員也支持鳳陽巡撫、巡按的意見,戶部尚書畢自嚴認為:“故土民獨蒙優(yōu)渥之典,然必隸籍鳳、臨,與編民一體當差,二百六十年來相安已久,所以保固湯沐而拱護陵園者,意良深也。”至于劉鎮(zhèn)所謂土民不承擔賦役的“舊制”,畢自嚴不僅予以否定,還認為劉鎮(zhèn)的目的是將土民原本繳納給鳳陽縣的賦稅占為己有,“充群奸獻媚之階梯”,是“變亂祖制”的行為。朝廷最終同意了鳳陽官員的奏請,“將鳳、臨二縣土民仍復籍有司,照舊納糧當差施”,“以還祖宗舊制”。
由此可知,明代鳳陽縣土民事實上長期承擔賦役,并被時人視為常態(tài)。而相較于尚書、巡撫等
大員,知縣對此的了解更為細致,袁文新在其編纂的地方志中記載了土民承擔的賦役的具體名目。
與編民類似,土民的賦役也被分為田賦、丁賦、各項雜差徭役三類:田賦方面。無論水田、旱田,皆免田賦,代之以供應皇陵祭祀、值守灑掃;丁賦方面。土民根據(jù)各自的情況分為上上至下下九等,萬歷二十九年納銀1.7兩至0.1兩不等;與編民類似,土民也承擔有名目眾多、折銀繳納的徭役雜差。
萬歷末年土民徭役雜差的名目為:本府知事廳民壯工食銀、本縣教官增加祿米銀、本縣巡風民壯、本縣正堂并佐貳首領各官馬夫銀、本縣儒學教諭門子、本縣儒學廟夫庫斗、本縣儒學膳夫銀、操江軍餉、存留府庫戶口食鹽銀、本府新官到任公宴銀、科舉宴銀、賓興舉人銀、銷繳勘合銀、奏繳銀糧本冊包本什物銀、倉院滿冊紙札銀、同知傘扇轎乘銀、本縣新官到任家火銀、傘扇轎乘銀、學院歲考供應花紅等銀、生員科舉盤纏酒席、舉人會試盤纏、春秋祭祀丁壇銀、門神桃符迎春花宴銀、買歷日銀、查盤造冊紙張、備用銀、公費銀、支應下程中火小飯心紅銀、上司閱操行香銀、上司并本縣團裙坐蓐銀、察院桌椅朱盒銀、修理司府棚廠銀、處決花紅銀、守備太監(jiān)衙門聽事農(nóng)民工食銀、太監(jiān)奉御銀、庫夫工食銀、庫書工食銀、察院門子工食銀、齋夫工食銀、本縣訓導門子、齋夫工食銀、座馬草料銀、走遞馬騾草料銀、南京太仆寺快手工食銀、各上司按臨駐扎供應柴水木灰魚米等銀、歸復民壯軍餉、荊府校尉、本縣鄉(xiāng)賢名宦祠祭祀、新增募兵賦役軍餉、潁道民壯工食銀、南京會同館驢價、王莊驛騾價、看監(jiān)禁子工食銀、轎夫、燈夫工食銀、孤貧布花、刑具卷箱白牌、季考生員供應花紅筆墨紙張、考貢盤纏、迎送上司執(zhí)事人員盤纏、歲貢盤纏、朝覲盤纏、河夫銀。共60項,每年納銀總計2876.3668兩。
雖然地方官稱土民賦役 “征之自陵祭署以供陵祭之需,而縣不與焉”,但由名目便可知曉,在多達60項的徭役雜差中,絕大部分都與鳳陽府、縣有直接的關系,其中如 “同知傘扇轎乘銀”“本縣新官到任家火銀”等更與府、縣官員直接相關,卻沒有一項與朝廷規(guī)定的土民管理者——皇陵祠祭署有關。
若合并共同承擔的項目,將土民與編民承擔的徭役雜差項目相合計,共有78項,恰好是萬歷末年鳳陽縣各項舊派、新增徭役雜差的全部。可見,土民、編民承擔的各項徭役雜差皆源自鳳陽縣的攤派,也收歸于鳳陽縣。雖然土民名義上不歸鳳陽縣管理,但實際已被納入了鳳陽縣的財政體系中,與編民共同承擔鳳陽縣的需求。
土民承擔徭役雜差的情況絕非晚明才出現(xiàn),早在洪武二十九年,鳳陽縣大起民夫修筑塘堰,一些土民不愿赴工,甚至買通官員逃避徭役。明太祖得知后,下旨斥責,“為民者趨事赴工,理當之事情,全免糧差,天高地厚之恩,除漢其余罕有比”,要求土民“趨事赴工”。崇禎二年李侍問反駁劉鎮(zhèn)時提到的“土民不修塘堰而申飭之者,其所不免”即是此事?梢娡撩駨奈幢煌耆獬嬉垭s差,即便是明太祖也認定土民應該承擔一定的徭役。而自稱“縣不與焉”的.鳳陽知縣袁文新也承認,鳳陽縣對待土民 “或時有額外不在科催,如考貢、送迎、濟貧、儲社,間亦從征”,早已將其納入到鳳陽縣的賦役體系中。
事實上,歸于祠祭署管轄,負責祭祀、灑掃皇家陵寢的土民承擔來自州縣的賦役,在明代是普遍存在的。在同為皇家陵寢的泗州祖陵,泗州祠祭署對署戶的管理極為有限,被戲稱為“燒香衙門”,署戶實際受到泗州的管理,“皆計丁征銀,又有雜役”,楊王墳所在的盱眙,署戶也承擔丁賦和眾多徭役雜差,由于負擔較重,嘉靖年間還出現(xiàn)了“署戶何雄,因年荒,攜二女賣與樂戶為娼”的情況。
總之,土民承擔一定的賦役,不僅在鳳陽縣客觀存在,也是明代通行的慣例。因此上至尚書、巡撫,下至鳳陽知縣,都認定土民承擔賦役是合情合理的,甚至將其提升到“率土之濱,有不輸正供之王民,非制也;合邑之內(nèi),有不服有司之百姓,非法也”的高度。而天啟五年至崇禎二年土民不承擔任何賦役的情況,只是因守備太監(jiān)劉鎮(zhèn)個人因素造成的短期不正常狀態(tài),不能被視為常例。
三、“永免稅糧徭役”的 “親鄰二十家”
雖然免除田賦是極大的優(yōu)待,但鳳陽土民仍需承擔丁賦和名目眾多徭役雜差,遠沒有達到全免賦役的程度,不能與《明太祖實錄》或《鳳書》收錄的圣諭相契合。然而明太祖所言的“永免稅糧徭役”并非空言,洪武二十七年鳳陽縣重新編排賦役時,戶部特別指示,因“優(yōu)免有例”,不能讓“欽免土民”承擔賦役,可見在土民中確實存在不承擔賦役的特殊群體,要厘清明代鳳陽賦役優(yōu)待政策的真實情況,就必須明確這一特殊群體的范圍。
《明英宗實錄》載,正統(tǒng)十一年,皇陵祠祭署上奏:“皇陵舊有二十戶鄰近仁祖淳皇帝御居,蒙太祖高皇帝賜與田宅,蠲免糧差,令其朝夕灑掃殿宇,朔望陳設祭祀。正統(tǒng)初,鳳陽府知府熊觀奏其子孫散居甚眾,乞于有司附籍,庶憑稽考,蒙令照舊于祠祭署附籍,仍免糧差!弊嗍柚兄辽僬f明了兩點:一是享有蠲免糧差的僅是朱元璋的舊鄰,即“皇陵舊有二十戶”及其子孫;二是雖然“皇陵舊有二十戶”子孫眾多,規(guī)模早已超過最初的20戶,但仍與其先祖一樣,附籍于祠祭署。顯然,這是一個享有賜予田宅、蠲免糧差的特殊群體。
通過更多的材料,可以更深入地揭示“皇陵舊有二十戶”的面貌。洪武十一年,由明太祖與禮部官員共同商定,制定了鳳陽土民供應皇陵祭祀的方案:“正旦、冬至太牢祀,每九社供辦;清明、中元、孟冬朔,每五社供辦;朔望各一社供辦;閏月親鄰二十家兩社供辦!逼渲小坝H鄰二十家”毫無疑問就是《明英宗實錄》中所稱的臨近仁祖淳皇帝御居的“皇陵舊有二十戶”。透過此方案可知,雖然人口已經(jīng)超過最初20家的規(guī)模,但他們?nèi)员唤y(tǒng)稱為“親鄰二十家”,這些人被單獨編為兩社,所承擔的供應皇陵祭祀的任務僅在閏月,負擔較之普通土民輕得多。
“親鄰二十家”地位高于普通土民表現(xiàn)于各個方面;柿暧谢食、磚城、土城三道城,土民負責各處的值守灑掃,其中最核心的皇城只能由“親鄰二十家”輪流值守,磚城中與祭祀密切相關的神廚亦由“二十家廚役人戶看守”,普通土民只能在皇城與神廚以外的磚城、土城輪流值守。
“親鄰二十家”之所以有別于普通土民,原因在于他們不僅是明太祖的同鄉(xiāng),還是舊鄰。元至正二十六年朱元璋親至濠州謁父母陵墓,見故老汪文、劉英,令其“招致鄰黨二十家以守陵”,是為“親鄰二十家”之始。這一群體直到晚明仍“村上數(shù)家茅屋,柴扉上猶施朱”,顯示著其特殊的地位!而P陽新書》卷首《中都形勝總圖》有地名為二十家營,今安徽省鳳陽縣明皇陵以北仍有二十營鄉(xiāng)、二十營村,也印證著這一群體的存在。
作為明太祖的舊鄰,“親鄰二十家”雖也屬于土民,但在戶籍上卻與普通土民有著本質(zhì)的區(qū)別。普通土民附籍于縣或衛(wèi),“親鄰二十家”則附籍于祠祭署。鳳陽府曾試圖將“親鄰二十家”與其他土民一樣,納入府縣的戶籍,卻招致他們不滿,并申訴至朝廷:“初供事皇陵二十戶,洪武中賜以田土房屋免其徭稅,令隸皇陵衛(wèi)。后經(jīng)兵流移,悉取回祠祭署附籍。既而鳳陽府奏請附其土民籍,仍免徭稅,有犯盜賊者黜之別籍當差。至是陵戶王和等言:自祖父以來供事皇陵祭祀,今欲附籍府縣,概編里甲,是棄臣也,亦恐皇陵之大,供事不周。上命仍舊籍,惟有罪乃與平民概論!
鳳陽府納入戶籍的失敗證明了 “親鄰二十家”與普通土民存在巨大的差別。更重要的是,由此段材料可知,鳳陽府承認此20戶及其后人享有“免徭稅”的優(yōu)待,并愿意在其附籍鳳陽后仍給予免除徭役、賦稅的特權,而蠲免糧差、免除徭稅所對應的正是“永免稅糧徭役”,可見明太祖所言“朕今永免鳳陽、臨淮二縣稅糧徭役”并非空話,只是其完全意義上的適用對象僅是六十四社土民中獨特的兩社——“親鄰二十家”,惟有這些人完全享有永免稅糧徭役的優(yōu)待。
直到萬歷末年,知縣袁文新在定義鳳陽土民時,仍將其分為“太平八里、祠祭署戶二十家”,“太平八里”是普通編戶的土民;“祠祭署戶二十家”應是附籍于祠祭署的“親鄰二十戶”。作為土民中的特殊群體,直至明末他們依然與普通土民相區(qū)分。
由此,也可以更好地理解天啟五年守備太監(jiān)劉鎮(zhèn)的奏疏,其所言“止供辦皇陵祭品,及守直灑掃,并無別項雜差”的“署戶舊制”實際是“親鄰二十家”的待遇。劉鎮(zhèn)試圖混淆普通土民與“親鄰二十家”的區(qū)別,結果被李侍問、畢自嚴等人識破。事實上,明朝人對鳳陽享有的賦稅優(yōu)待政策并非如后人理解的那樣模糊,(正德)《明會典》載:“十六年令鳳陽、臨淮二縣民免雜泛差役!薄秶星浼o》云:“命復鳳陽、臨淮二縣民雜差。”《續(xù)文獻通考》亦曰:“令鳳陽、臨淮二縣民免雜泛差役!痹谶@些編纂者看來,優(yōu)待僅限于免除當時的“雜泛差役”而已,與全免稅糧徭役差距甚遠。入清以后,鳳陽的賦役優(yōu)待政策被取消,其曾經(jīng)的實施情況也逐漸模糊!睹魇贰返群笫朗芳侄嘀苯訁⒄找谩睹魈鎸嶄洝分械幕\統(tǒng)記載,加之明代鳳陽地方志沒有明確地辯明“親鄰二十戶”與普通土民的區(qū)別,遂使后人易受誤導,以為明代鳳陽縣全部百姓或全部土民的所有賦役都得到了免除。
總之,完全享有“永免稅糧徭役”優(yōu)待的既非鳳陽縣的所有百姓,也不是全部的土民,而是土民中隸籍于祠祭署的“親鄰二十家”,后人所謂的“永免”之說嚴格意義上只適用于這個較小的群體。
四、賦役優(yōu)待與地方社會
普通土民雖然不能完全免除賦役,但享有一定的優(yōu)待,也是朝廷賦役優(yōu)待政策的受益者,“親鄰二十家”僅占土民64社中的2社,就人數(shù)而言,占人口絕大多數(shù)的普通土民才是優(yōu)待政策最主要的收益群體,因此探查明代鳳陽的賦役優(yōu)待的效用與影響,必須關注普通土民群體。
土民無田賦,僅以土地產(chǎn)出供應皇陵祭品并輪流值守灑掃。鳳陽土民初設時有3000余戶,與皇陵祭祀規(guī)格完全相同的祖陵,僅有陵戶293戶。祖陵以293戶即可供應祭祀,十倍于其的鳳陽土民供應祭祀壓力應較小。加之鳳陽“田之膏腴,國初以給祭田、賜田……其余二十六里編民所受皆磽薄田地”,土民以供應皇陵祭祀為田賦,實際負擔較之編民要輕得多,且不存在遼餉、剿餉、練餉等加賦。這種情況終明一世始終未變,在臨淮縣,土民與編民不同數(shù)額的田賦甚至延續(xù)到清代,直到順治年間因知縣周邦楨的介入才歸為統(tǒng)一。
編民的丁賦普遍是土民的2倍以上。土民上上等的丁賦僅大致相當于編民中下等。即便在下等層次中,二者的數(shù)額差距有所縮小,土民的負擔仍只是同等編民的二分之一甚至更低。
就徭役雜差而言,萬歷末年土民年繳納2876.3668兩;編民年繳納2872.9516642兩。僅對比總數(shù),土民與編民基本一致,若以土民編戶八里、編民編戶二十六里作為人口數(shù)量加以衡量,似乎土民負擔重于編民,實則不然。土民八里、編民二十六里的劃分是明初制定的,這種劃分雖被長期沿用,但各里的人口數(shù)量已發(fā)生了極大的變化,萬歷二十九年,鳳陽“編民二十六里,五千六百七十八丁;土民八里,八千三十八丁半”。正如何炳棣所指出的,丁數(shù)自然不能作為人口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但若以 “丁”為計量單位做平均統(tǒng)計,土民平均每丁承擔雜賦約為0.36兩,而編民平均每丁承擔的雜賦約為0.51兩。以賦稅單位“丁”衡量,編民的雜賦遠多于土民。雖然無法比擬“親鄰二十家”,但正如撫、按官員所意識到的,“土民丁繁而糧較輕,編民丁耗而糧較重”,普通土民較之編民所享受有賦役優(yōu)待是毋容置疑的。
洪武十一年區(qū)分土、編民時,土民共有3342戶,而編民中僅洪武七年來自江南的移民就有14萬,享有賦役優(yōu)待政策的土民只占人口總量的極少數(shù)。但在明代200余年的時間里,鳳陽縣的人口數(shù)量與構成發(fā)生了劇烈地變化。成化年間,鳳陽縣已減少至戶6398、37076,嘉靖年間又降至5488戶,萬歷六年再降至2178戶。人口的流失以編民最為嚴重,明代鳳陽里甲數(shù)量始終未變,萬歷末年知縣袁文新統(tǒng)計戶口時發(fā)現(xiàn)編民雖有二十六里,而有一里止存四五甲者,有一甲止存一二口者,總人數(shù)僅有4700口。對比洪武年間的人口,晚明的鳳陽已是“戶耗者十之七,口耗者十之九”。
土民沒有具體的戶口統(tǒng)計,但可通過與編民對比的方式推測其在地方社會中的構成比例。萬歷二十九年鳳陽縣土民的丁數(shù)是同期編民丁數(shù)的1.4倍。丁數(shù)不能直接用于計算人口數(shù)量,但作為賦稅單位,1.4:1的比例至少可以證明土民的實力已超過編民。以“丁”為計量單位,則萬歷四十年土民徭役雜差的負擔約為編民的70%,而二者所納總額卻基本相當,約為1:1.001。在負擔較輕的情況下,繳納總數(shù)卻基本相同,可見此時土民的總體實力與人數(shù)很可能超過了編民,明初編民占絕對多數(shù)的人口構成已被徹底改變。并非只有編民才存在人口損失的情況,土民逃散亦有發(fā)生,但顯然沒有編民那么嚴重。在同樣的生活環(huán)境下,發(fā)生這種巨大變化的原因顯然是人為因素,作為土民與編民最顯著的差別,賦役優(yōu)待政策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作用。
享有優(yōu)待的土民日漸成為主要的社會群體,社會風貌卻并未發(fā)生有效的改善,在仕官者看來,鳳陽仍是“呻吟之民,生理未復視他縣”。萬歷末年萬嗣達上任知縣伊始,所見“室廬幾見逃亡去,膏血都從雇役枯”。崇禎年間錢士升更是眼見“中都人鮮,土著野為甌脫……祖宗湯沐之鄉(xiāng),乃有竭澤露根之象”。如果說編民人口因難以生存而損失,那么正如時人所見,留下的土民也處于極低的生活水平。
事實上,即便是享有全免賦役的“親鄰二十家”也并非如明太祖所愿得以生活優(yōu)越。洪武十六年明太祖召“親鄰二十家”覲見,卻因衣衫襤褸無法上殿,明太祖不得不下令:“著尚衣監(jiān)每人與他衣一襲,靴絹各一件,穿了來見!笨赡苁怯X得舊鄰衣衫襤褸有失顏面,此事之后明太祖干脆下令:“老的們路途遙遠,江河雨雪不便,今后不必來了!庇罉返圻w都北京以后,入朝路途遙遠,花費頗多,父老多不樂為之,即便有府縣督遣,也多中途逃歸,不得不“鎖項批解上京”。晚明沈士謙途徑鳳陽,所見“親鄰二十家”的房屋亦是茅屋、柴扉。最受優(yōu)待的 “親鄰二十家”尚且如此,普通土民的生活水平可想而知。
在明太祖的親自布置下,洪武年間朝廷大量移民鳳陽,一時呈現(xiàn)出“物大而盛”“南北民大和,會百族錯居,動十萬數(shù)”的景象。數(shù)量眾多的移民使土著居民反而成為人口中的絕對少數(shù),繁盛的景象也改變了曾經(jīng)貧弊苦的社會風貌。有趣的是,歷經(jīng)200余年,鳳陽縣不僅回歸了明初移民之前百姓生活水平普遍低下的風貌,甚至明初土著居民的后代也再度成為地方社會的主要群體。而作為一項在明初僅適用于鳳陽縣極少數(shù)人口、對社會實際影響較小的福利政策,雖然未能如明太祖所愿,顯著地提升父老鄉(xiāng)親的生活水平,使之 “每日間雍雍熙熙吃酒,逢著時節(jié)買炷好香燒獻天地”,卻起到了維持土民人口基本穩(wěn)定的作用,經(jīng)過200年的積累,最終改變了鳳陽縣地方社會的構成。
【明代鳳陽賦役優(yōu)待研究論文】相關文章:
關于明代內(nèi)閣的發(fā)展演變與皇權的關系研究論文05-24
研究明代古家具,對現(xiàn)代中式家具設計的思考的論文10-30
明代小說中的詩詞論文04-17
關于明代晚期的文藝思潮的探析論文03-21
《鳳陽花鼓》說課稿03-16
《鳳陽花鼓》說課稿11-14
鳳陽花鼓說課稿07-29
鳳陽花鼓說課稿11-02
鳳陽澡堂記散文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