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國際油氣商務模式特點變化看資源國油氣政策導向論文
隨著油氣資源在世界經(jīng)濟發(fā)展中重要地位的日益提升,國際油氣合作的開展也方興未艾,成為國際經(jīng)濟合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國際油氣合作始于20世紀初在中東波斯簽訂的租讓制協(xié)議,至今已有百年歷史。最初的協(xié)議規(guī)定了外國石油公司只須交付一筆礦區(qū)使用費,而其對石油資源享有完全的控制權,最終生產(chǎn)出的原油全部歸其所有。隨著20世紀50年代殖民制度的瓦解,租讓制協(xié)議被資源國認為是極其不公平的。到50年代中期,該協(xié)議基本上不再簽訂,并逐漸演變?yōu)榈V費稅收制合同。1966年,I-IAPCO公司與印度尼西亞國家石油公司簽訂了第一個產(chǎn)品分成合同。此后,礦費稅收制合同和產(chǎn)品分成合同逐步成為深受許多資源國歡迎的商務模式。到了1997年底,伊朗對42個區(qū)塊公開招標時推出了回購合同,后被伊拉克政府在其對外合作中采用。2007年,伊拉克總統(tǒng)訪華,重啟原政府與中油集團簽訂的艾哈代布油田合同談判,并于2008年底正式簽署了開發(fā)生產(chǎn)服務合同?v覽國際油氣勘探開發(fā)商務模式的發(fā)展史,主要有礦費稅收制合同、產(chǎn)品分成合同、回購合同和服務合同等四種模式。
一、國際油氣合作項目商務模式概況
(一)礦費稅收制模式
礦費稅收制合同又稱許可證合同,是從傳統(tǒng)的許可證協(xié)議演變而來,其特點為外國石油公司獲得的是原油和天然氣實物,并向資源國政府交納礦區(qū)使用費和所得稅等稅費。對于一個油田開發(fā)項目,礦費稅收制合同能夠保證外國石油公司在每一個生產(chǎn)期內獲得原油凈收入,用于支付油氣生產(chǎn)總成本和交納稅費并獲得稅后利潤分配。因此,產(chǎn)量的高低,換言之儲量和油藏的風險,對于投資者的效益影響較大,投資者必須承擔因產(chǎn)量較預期低而使項目虧損所帶來的風險,但也可享受優(yōu)良的油氣藏資源帶來的超額利潤。該模式屬于具有高風險和較高回報的商務模式。目前采用礦費稅收制合同的國家主要有:美國、加拿大、俄羅斯、哈薩克斯坦、泰國、文菜、巴基斯坦、澳大利亞、新西蘭和巴布亞新幾內亞等國。
(二)產(chǎn)品分成模式
外國石油公司通過作業(yè),利用生產(chǎn)出的原油進行投資和成本費用的.回收,同時剩余油氣產(chǎn)品在外國石油公司和資源國之間進行分成,外國石油公司獲得的是原油和天然氣實物。對于一個長期油氣田開發(fā)項目,產(chǎn)品分成合同能夠保證外國石油公司在每一個生產(chǎn)期間獲得份額油氣,用于回收投資、成本費用并獲得利潤分成。對于油藏潛力較大的油田,外國石油公司可獲得該油田中后期產(chǎn)量所帶來的超額利潤,相反,若油藏潛力不佳,外國石油公司將損失較大。產(chǎn)品分成合同模式在國際油氣合作中被廣泛采用,屬于比較成熟的商務模式。目前采用產(chǎn)品分成合同的資源國主要有:蘇丹、敘利亞、尼日爾、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阿塞拜疆、越南、緬甸、老撾、印度和利比亞等國。
(三)回購模式
采用這種模式,外國石油公司不是通過獲得產(chǎn)品來實現(xiàn)收益,而是通過承包建設獲得固定回報;刭徍贤愃朴诠こ坛邪贤(交鑰匙工程),資源國能夠清晰地預測外國石油公司利潤和回收的成本,其利潤總額為實際投資總額乘以固定報酬指數(shù)。外國石油公司自有資金投入項目的盈利只集中在前幾年,隨著項目的移交,油田開發(fā)中后期的產(chǎn)量所帶來的高額利潤,外國石油公司將無法得到,因此投資的大小、報酬指數(shù)的高低,對于外國石油公司來說影響較大。目前采用回購合同的資源國僅有伊朗。
(四)服務模式
外國石油公司通過作業(yè)服務,利用生產(chǎn)出的原油進行投資和成本費用的回收并獲得一定的報酬費。年度報酬費按照每桶報酬乘以年度產(chǎn)量計算得到,并從油田總年度收入中支付給外國石油公司。每桶報酬費在合同年份由大到小的變化反映了資源國政府允許外國石油公司加速回收的意圖,即在成本回收以后,報酬費逐漸減少。目前采用服務合同的資源國僅有伊拉克。
通過對資源國油氣合作商務模式的研究,得出礦費稅收制和產(chǎn)品分成這兩大類商務模式應用廣泛的結論,以上兩種商務模式約占石油合同的90%以上。究其原因,合同模式靈活,操作便利,同時給予外國石油公司一個提升利潤的空間,因此吸引了大量的投資者。
二、商務模式發(fā)展特點
在國際油氣合作的舞臺上呈現(xiàn)出豐富多彩的商務模式,從早期的礦費稅收制單一合同體系發(fā)展到目前的多種合同體系。各類合同模式的條款靈活多樣,吸引了大量特點各異的投資者?偨Y國際油氣商務模式,主要有以下四個突出特點:
(一)合同模式多樣,分成比例低
隨著世界油氣資源的不斷開發(fā),各資源國的議價能力進一步提高,且均在嘗試新的商務模式。越來越多的資源國已將各種模式結合起來創(chuàng)造出復雜化、多元化的模式。多樣化的合同模式均規(guī)定了外國石油公司較低的油氣收入分成比例,使外國石油公司在項目中的整體收益水平偏低。
(二)合同模式復雜,調控因子多
目前在礦費稅收制合同和產(chǎn)品分成合同中,資源國政府往往通過一些調整因子對外國石油公司的收入嚴格控制,使外國石油公司獲得的收入大打折扣。如在多數(shù)合同中成本回收比例、利潤分成比例和各項稅費比例均與產(chǎn)量階梯調整因子(油氣日產(chǎn)量對應不同的外國石油公司的權益收入)和R因子(外國石油公司累計收入與累計支出的比值)以及更多的因素相關,資源國政府利用這些因子對外國石油公司的收入進行調控。
(三)合同條款苛刻,合同期限短
對于回購合同的財稅條款,其條款苛刻主要表現(xiàn)在合同期限短,一般為六到八年,外國公司主要是通過工程技術服務,對油氣田進行作業(yè),并在短期內通過油氣產(chǎn)品進行成本回收和報酬獲得,當外國石油公司完全回收投資和獲得報酬后,合同將終止。該模式使項目投資回報及報酬獲得在短期內實現(xiàn),而該油氣田未來潛在的超額利潤,外國石油公司將無法享受。
(四)合同條款嚴格,稅收費用高
資源國通過稅收費用來控制外國石油公司收入的實現(xiàn),如針對原油價格的提高征收暴利稅,針對外國石油公司內部收益率超過一定限額征收超額利潤稅等。這些手段均是資源國政府制定的嚴格合同條款,突出表現(xiàn)為稅收費用很高。
三、資源國油氣合作導向
資源國政府通過商務合同以達到與外國石油公司博弈的目的,同時實現(xiàn)開發(fā)油氣資源控制外國石油公司收益并使資源國利益最大化的目的,綜合研究各資源國油氣合作導向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一)增加因素,控制整體
收益
資源國政府將在合同中應用復雜的公式和較多的因素,與外國石油公司的收入緊緊掛鉤。公式中核心因素與產(chǎn)量、投資和操作費用等成曲線關系,其變化趨勢存在極值和拐點,導致收入計算的方法復雜化,模式趨向模型化。目前,產(chǎn)量階梯調整因子和R因子廣泛應用于礦費稅率、成本回收和利潤分成中,還應用到各項稅收和費用的計算中;近幾年,資源國提出了采用油價調整因子和內部收益率因子控制外國石油公司的收入。此舉進一步加強了資源國政府對合同的控制,并對外國石油公司整體收益嚴格限制。
(二)增設條件,轉嫁投資風險
在早期合同中,外國石油公司承擔著由于國際油價低迷或項目產(chǎn)量達不到預期,可能在合同到期時無法收回投資和無法得到相應利潤。而在回購模式中,項目實際投資的大小,也直接影響外國石油公司收入所得。因此,產(chǎn)量、油價、投資、成本費用的風險,以及資源國的政治經(jīng)濟風險,通過新型的模式轉嫁給外國石油公司。這無疑進一步增大了外國石油公司從事油氣合作的難度。
(三)調整稅費,限制外方暴利
資源國通過對財稅條款的調整達到限制外國石油公司收入所得的目的。目前,經(jīng)過國際油價的大幅波動,資源國對于油價的認識更加深入。因此,高油價促使資源國對其油氣合作財稅條款進行修改。如委內瑞拉重油項目的財稅條款增加了石油暴利稅,該稅種是對委內瑞拉一攬子油價超過70美元/桶進行征收,資源國增加新的稅收來限制外國石油公司在高油價下獲得的高回報。
四、總結
國際油氣合作已有百年歷史,礦費稅收制、產(chǎn)品分成、回購和服務等四種模式在目前國際油氣合作中應用較廣泛。了解不同模式的具體內容,掌握不同模式的四個主要特點,研究資源國油氣合作的三個導向,這對從事此項業(yè)務的商務人員至關重要,并為廣泛參與國際油氣合作項目,與跨國公司競爭提供了理論和實踐的支持。
參考文獻:
《國際油氣財稅制度與產(chǎn)量分成合同》,地震出版社,1999年第1版。
《國際油氣合作理論與實務》,石油工業(yè)出版社,2004年第1版。
國際油氣合作合同模式多樣化,《中國石油企業(yè)》,2006年第12期。
國際油氣合作項目經(jīng)濟效益評估方法,《石油科技論壇》,2008年第6期。
【從國際油氣商務模式特點變化看資源國油氣政策導向論文】相關文章:
試論素質教育的政策導向12-06
政策教育論文03-30
教育政策精英模式倫理01-22
以就業(yè)為導向的高職教育論文03-31
國際時事論文03-30
高校武術教育的正確價值導向研究論文03-30
高校管理模式論文03-30
公共政策的作用論文03-19
從《寡人之于國也》看孟子論辯技巧(人教版高一必修教學論文)12-06
當前國際形勢論文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