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說提筆忘字雜文隨筆
《燕趙都市報》記者要組織一次采訪,約我說說有關“提筆忘字”的事,我這里正好有一個活例。
學校正在期中考試,今天上午地理學科快要結束的時候,一個男生在那里抓耳撓腮,很煩躁的樣子,我就走過去,他居然忍不住問我:“老師,‘季節(jié)’的‘季’怎么寫?”我不相信一個高二文科生不會寫這個字,只能說是,情急之中他忘了怎么寫,我們也通常稱這種情況為“提筆忘字”。
提筆忘字的現象在我們生活中常見。
我清楚地記得,我的現代文學老師講他的大學老師——一位中文系教授——給他們上第一節(jié)課的時候,自我介紹“我叫耿濤”,然后回轉身去,往黑板上寫自己的名字,結果,粉筆在那里頓了好幾下,居然沒寫出來,——他忘了那個“耿”字怎么寫。誰會相信,一個大學教授連自己的名字都不會寫呢?提筆忘字了。
提筆忘字現象應該分兩種情況:一是真的忘了,原來曾經會寫,但不是很熟悉;一是原來非常熟悉,猛然間想不起來,屬于暫時忘記。真正的提筆忘字應該是后者。而前者,當下見到的最多,也往往是自己認為“提筆忘字”,實際上是對那個字本來就不熟悉,或者不太熟悉,僅限于見過、寫過、曾經認識而已,并不是真的熟知。這種現象越來越多了。
隨著電腦、手機的普遍應用,智能化的漢字輸入法會自動生成詞語或成串的句子,人們越來越依賴這些便捷的輸入方式,從而越來越疏忽了對每一個漢字結構的書寫和認知,于是,當某一天,非得讓你一個字一個字寫出來時,“提筆忘字”就在所難免了。
漢字書寫的機會越來越少。目前針對學生的考試,尤其是對高中生、大學生的考試,大多采用網絡閱卷,而且以客觀選擇題為主要考試形式,直接打鉤或者填寫A、B、C、D就夠了,很少動筆書寫,這就直接導致對漢字結構的不了解、書寫不規(guī)范、認得出但寫不來等現象,應該引起相關部門的重視了。
我們的祖先對漢字一直是很敬畏的。相傳,倉頡造字之時,“天雨粟,鬼夜哭”,那陣勢可謂驚天地泣鬼神了,造字也預示著先民新紀元的到來,是類似于開天辟地的大事件。后世對漢字的書寫也很重視,尤其是軟筆書寫時,一筆一劃,間架結構,都很考究,不敢馬虎,也因此成就了漢字書寫的崇高的藝術境界。比如:“楷書四大家”的作品,至今仍為楷模;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的《蘭亭集序》,不知道傾倒多少人。而且,漢字書法還兼具了修心養(yǎng)性的功效,成為一個人擁有學養(yǎng)、修養(yǎng)的象征。
好在,新的課程標準正在努力矯正以往的偏頗,高考的改革也將加大以中國傳統(tǒng)文化為主要內容的考核,作為傳統(tǒng)文化載體的漢字,也必將受到人們的重視,從而最大限度地避免因不熟悉而造成的“提筆忘字”現象。
作為語文老師,我們在教給學生如何書寫和了解漢字時,不要僅限于將漢字當做一個符號來認識,更重要的是將形、音、義結合起來,最好是讓學生明白每一個漢字的來源,尤其是漢字簡化演變之后,有些漢字已經不容易看到它的原形,這就需要老師來告訴他們。其實,每一個漢字的形成,都是饒有意味的。
比如,我們平時容易書寫錯誤的反文旁"攵"。
反文旁是指"攵",共4畫,我們書寫時,常常寫作3畫的"夂"或"夊"。要從根本上解決學生書寫上的錯誤,只簡單強調顯然夠,最好的辦法是讓學生知道這個字的.來源。
"攵"雖然叫做反文旁,像反寫的“文”字,但從造字法來看,它跟“文”一點關系都沒有,在某種意義上講,反而跟“武”更貼近些。
"攵",是象形字,楷書中從"攴"(pū)字變形而來。"攴"字象形,甲骨文象以手持杖或持鞭擊打之形,本義大多與鞭打、敲打有關,如"牧"、"攻"、"敗"等。在現代漢字中,"攴"大多寫成"攵",只有極個別漢字還保留著"攴"的寫法,如"敲"。因此,我們今天見到的以"攵"為偏旁的漢字里,跟“文”一點關系都沒有。你可能會說“教”字,要知道,在奴隸社會,奴隸主就是用鞭子和棍棒“教化”奴隸的。
還有,我們通常說的左耳旁、右耳旁"阝"。
"阝"稱為左耳旁、右耳旁,卻跟“耳朵”沒有任何關系。左耳旁從"阜"(fù)變形而來,"阜"甲骨字形,像山崖邊的石磴形。用以表示地勢或升降等意義。本義是“土山”。左耳旁的字多與山有關,例如"陽",本義就是“山南水北”。右耳旁從"邑(yì)"字變形而來,是寫在字形右邊的"阝"。從"邑"("阝")的字多和地名、邦郡有關,例如"鄰",本義是古代的一種居民組織,五家為鄰等。
還有,理解“關門閉戶”時,學生很容易把“戶”解釋為“窗戶”,那是他們沒有找到“門”與“戶”的關聯,如果知道了其實“戶”就是繁體的“門”的一半,是單扇門的時候,許多有關門戶的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學生對這些知識很感興趣,了解到這些,對漢字書寫,以及漢字意義的理解與掌握,都會大有裨益。當然,也會幫助人們熟悉漢字,記憶漢字,正確書寫漢字,從而避免“提筆忘字”。
【我說提筆忘字雜文隨筆】相關文章:
我說你好你說打擾的雜文隨筆12-02
說偏好-雜文隨筆04-11
說心境雜文隨筆07-04
木蘭說雜文隨筆12-27
說橋雜文隨筆07-03
說秋雜文隨筆07-04
姑娘,我想對你說雜文隨筆12-08
孩子我想對你說雜文隨筆12-30
老公,我想對你說雜文隨筆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