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jīng)》名言欣賞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肯定對各類名言都很熟悉吧,名言是指一些名人說的,寫的,歷史紀錄的,經(jīng)過實踐所得出的結論或建議,以及警世的比較有名的言語。什么樣的名言才經(jīng)典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道德經(jīng)》名言欣賞,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道德經(jīng)》名言欣賞 篇1
1、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
2、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
3、故常無欲,以觀其妙。
4、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5、見素抱樸,少私寡欲。
6、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7、天網(wǎng)恢恢,疏而不失。
8、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9、道常無為而無不為。
10、勝人者力,自勝者強。
《道德經(jīng)》名言欣賞 篇2
1.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強者強、自足者副,強行者有志。 ——《道德經(jīng)》
【譯文】 能了解別人的成為機智,能認識自己的才叫聰明。能戰(zhàn)勝別人只能說明有力氣,戰(zhàn)勝自己才叫強者。知道滿足者才感到自己富有,身體力行者說明他有遠大的志向。
2.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道德經(jīng)》
【譯文】 禍啊,福就依傍著它,福啊,災禍就隱含其中。
3.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 ——《道德經(jīng)》
【譯文】 天下的難事,必定發(fā)生于容易,天下的大事,必定起于細微。
4. 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 ——《道德經(jīng)》
【譯文】 江海永遠處于(百川)最低處,能納百川,故能為河谷之王。
5.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辨,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道德經(jīng)》
【譯文】 誠實的語言不華美,華美的語言不誠實,善良的人不會花言巧語,花言巧語的人不善良;大智的人不雜博,雜博的人不智慧。
6.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論語》
【譯文】 孔子說:“學習并且不斷溫習與實習,不也很愉快嗎?有朋友從遠方來,不也很快樂嗎?人家不了解我,我卻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嗎!”
7.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論語》
【譯文】 孔子說:“我十五歲的時候立志研究學問,三十歲確立自己的理想,四十歲不為我所做的事情而迷惑,五十歲的時候我懂得自然的`規(guī)律和法則,六十歲時無論聽到什么,不用多加思考,都能領會其中的意思,并明辨是非。七十歲我的道德修養(yǎng)到了一定的程度便可以隨心所欲地做事,而不逾越法度規(guī)矩!
8. 朝起早夜眠遲老易至惜此時。 ——《弟子規(guī)》
【譯文】 早上要盡量早起,晚上要晚點睡覺,因為人生的歲月很有限,光陰容易消逝,少年人一轉(zhuǎn)眼就是老年人了,所以我們要珍惜現(xiàn)在寶貴的時光。
9. 衣貴潔不貴華上循份下稱家。 ——《弟子規(guī)》
【譯文】 穿衣服需注重整潔,不必講究昂貴、名牌、華麗。穿著應考量自己的身份及場合,更要衡量家中的經(jīng)濟狀況,才是持家之道。
10. 年方少勿飲酒飲酒醉最為丑。 ——《弟子規(guī)》
【譯文】 未成年人不要飲酒,成年人飲酒也不要過量,喝醉酒的人的行為和狀態(tài)是十分丑陋的。
11. 事勿忙忙多錯勿畏難勿輕略。 ——《弟子規(guī)》
【譯文】 做事不要急急忙忙慌慌張張,因為忙中容易出錯,不要畏苦怕難而由于退縮,也不可以草率,隨便應付了事。
12. 用人物須明求倘不問即為偷。 ——《弟子規(guī)》
【譯文】 借用別人的物品,一定要事先講明,請求允許。如果沒有事先征求同意,擅自取用就是偷竊的行為。
13. 凡出言信為先詐與妄奚可焉。 ——《弟子規(guī)》
【譯文】 開口說話,誠信為先,答應他人的事情,一定要遵守承諾,至于欺騙或花言巧語,更不能使用。
14. 見未真勿輕言知未的勿輕傳。 ——《弟子規(guī)》
【譯文】 任何事情在沒有看到真相之前,不要輕易發(fā)表意見,對事情了解得不夠清楚明白時,不可以任意傳播,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15. 聞過怒聞譽樂損友來益友卻。 ——《弟子規(guī)》
【譯文】 如果一個人聽到別人說自己的缺點就生氣,聽到別人稱贊自己就歡喜,那么壞朋友就會來接近你,真正的良朋益友反而逐漸疏遠了。
16. 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荀子》
【譯文】 堅持不懈地刻,金塊和石頭都可以雕刻成功。
17. 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 ——《荀子》
【譯文】 青,從藍草中取得,顏色卻比藍草更深。
18. 水則載舟,水則覆舟。 ——《荀子》
【譯文】 水既能拖載著船前進,也能使船顛覆。
19.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莊子》
【譯文】 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識是無限的。
20.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莊子》
【譯文】 君子交友講究志同道合,不求私利,他們的交情看起來像水一樣淡。小人以利為先,他們交友往往親密,他們的交情就像醇酒一樣甘甜,卻不講道義。
《道德經(jīng)》名言欣賞 篇3
1. 行賢而去自賢之心,焉往而不美? ——《韓非子》
【譯文】 做賢德的事情卻不以賢德自居,還有什么事是辦不好的。
2. 太山不立好惡,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擇小助,故能成其富。 ——《韓非子》
【譯文】 泰山不以自己的好惡來選擇土石,所以成就了它自身的高大;江海不分大小來容納河流,所以成就了它的廣博。
3. 千里之堤,以螻蟻之穴潰;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煙焚。 ——《韓非子》
【譯文】 千里大堤,因為有螻蟻在打洞,可能會因此而塌掉決堤;百尺高樓,可能因為煙囪的縫隙冒出火星引起火災而焚毀。
4.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 ——《禮記》
【譯文】 玉石若不經(jīng)過雕琢,就不會成為玉器;人若不學習,就不會懂得道理。
5.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 ——《禮記》
【譯文】 只要做人光明磊落,那么到哪里都有公平。
6. 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 ——《禮記》
【譯文】 禮節(jié)上應該有來有往。現(xiàn)也指以同樣的態(tài)度和做法回應對方。
7. 差之毫厘,謬以千里。 ——《禮記》
【譯文】 開始時雖然相差很微小,結果會造成很大的錯誤。
8.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三國志》
【譯文】 即使是很小的壞事也不做,即使是再小的好事也要做。
9. 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 ——《三國志》
【譯文】 指別人已有進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
10. 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三國志》
【譯文】 指不辭辛勞,勤勤懇懇,小心謹慎,竭盡全力,貢獻出全部精神和力量,一直到死為止。
11.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三國志》
【譯文】 有志向的人雖然年老,仍有雄心壯志。英雄到了晚年,壯志雄心并不衰減。
12.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后,則近道矣。 ——《大學》
【譯文】 人生大學問的宗旨,就在于發(fā)揚正大的德行,在于更新民風,在于達到德才完美的最高境界。知道所要達到的境界,然后志向就能有所確定。志向確定以后就能靜下心來,心靜以后就能安閑舒適,安閑舒適以后就能認真考慮,認真考慮之后就能有多收獲。任何事情都有根本和枝節(jié),任何事情都有終了和開始,知道什么在先,什么在后,就接近于合理了。
13. 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戒。 ——《詩經(jīng)》
【譯文】 進言的人沒有罪過,聽的人足以引起警戒。
14. 言之無文,行而不遠。 ——《左傳》
【譯文】 說話沒有文采,就傳播不遠。
15.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周易》
【譯文】 天體運行,剛健有力,君子處世,應像天一樣,自我力求進步,永不停息。
16.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中庸》
【譯文】 廣博的學習知識,仔細地詢問知識,謹慎的思考知識,明確地分辨知識,全心全意地用知識。
17.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漢樂府》
【譯文】 少壯年華時不努力學習,待到年老時就只能悲傷了。
18. 功不可以虛成,名不可以偽立。 ——《答賓戲》
【譯文】 不可以騙取功名,不應該虛假名聲。
19. 管中窺豹,時見一斑。 ——《晉書》
【譯文】 從竹管的小孔里看豹,只看到豹身上的一塊斑紋。比喻只看到實物的一部分,指所見不全面或略有所得。
20. 千經(jīng)萬典,孝悌為先 ——《增廣賢文》
【譯文】 千萬種經(jīng)典講的道理,孝順父母,友愛兄弟是最應該先做到的。
21. 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 ——朱熹
【譯文】 用心思考,用眼仔細看,有口多讀,三方面都做得到位才是真正的讀書。
22. 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fā)。 ——蘇軾
【譯文】 廣泛閱讀,多了解古今中外的人和事,把其中好的部分牢牢記住;積累了大量的知識材料,到需要用時便可以很自如恰當?shù)剡x擇運用。
23. 竊以為天地之所以不息,國之所以立,賢人之德業(yè)之所以可大可久,皆誠為之也。 ——曾國藩
【譯文】 我以為天地的運轉(zhuǎn)不息,國家的建立和鞏固,卓越人物的道德事業(yè)的發(fā)揚和持久,關鍵在于真誠。
24. 前事不忘,后事之師。 ——《戰(zhàn)國策》
【譯文】 記住過去的經(jīng)驗教訓,以作為后來行事的借鑒。
25. 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 ——《戰(zhàn)國策》
【譯文】 走失了羊,趕快修補羊圈,還不算晚。
26. 窮當益堅,老當益壯。 ——《后漢書》
【譯文】 處境越窮困,意志應當越堅定。老年人越是年長,精神應當越壯豪。
27.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后漢書》
【譯文】 真誠之心所到的地方,就算是堅如金石的東西,也會被打開。
28. 君子有諸已而后求諸人,無諸已而后非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諸人者,未之有也。 ——《大學》
【譯文】 君子對于優(yōu)點,要自己身上擁有以后再去要求別人;對于缺點,要自己身上沒有以后再去批評別人。自己身上所擁有的不是恕道,卻能夠去教導別人的,是從來沒有的。
29.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太子太傅箴》
【譯文】 靠著朱砂的變紅,靠著墨的變黑。比喻接近好人可以使人變好,接近壞人可以使人變壞。
30. 業(yè)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 ——韓愈
【譯文】 事業(yè)或?qū)W業(yè)的成功在于奮發(fā)努力,勤勉進取。太貪玩,放松要求便會一事無成;做人行事,必須謹慎思考,考慮周詳才會有所成就。任性、馬虎、隨便只會導致失敗。
《道德經(jīng)》名言欣賞 篇4
1、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2、絕圣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思寡慾,絕學無憂。
3、是以圣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其不欲見賢。
4、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更多老子名言敬請關注習古堂國學網(wǎng)的相關文章。
5、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
6、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7、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8、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諱,而民彌貧;人多利器,國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盜賊多有。故圣人云:“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
9、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其出彌遠,其知彌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見而明,不為而成。
10、民之饑,以其上食稅之多,是以饑。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為,是以難治。民之輕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輕死。夫唯無以生為者,是賢於貴生。
11、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
12、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13、善為士者,不武;善戰(zhàn)者,不怒;善勝敵者,不與;善用人者,為之下。是謂不爭之德,是謂用人之力,是謂配天古之極。
14、慈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今舍慈且勇;舍儉且廣;舍後且先;死矣!夫慈以戰(zhàn)則勝,以守則固。天將救之,以慈衛(wèi)之。
15、江海之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是以圣人處上而民不重,處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16、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
17、天網(wǎng)恢恢,疏而不失。
18、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強則滅,木強則折。強大處下,柔弱處上。
19、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靜勝牡,以靜為下。故大邦以下小邦,則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則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邦不過欲兼畜人,小邦不過欲入事人。夫兩者各得所欲,大者宜為下。
20、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沖,其用不窮。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
21、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是以圣人猶難之,故終無難矣。
22、其政悶悶,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劌,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23、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24、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
25、譬道之在天下,猶川谷之於江海。
26、曲則全,枉則直,洼則盈,敝則新,少則多,多則惑。
27、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28、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29、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民之難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
30、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31、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恒也。
32、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33、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孰知其極?其無正也。正復為奇,善復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
34、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為而不爭。
35、禍莫大於輕敵,輕敵幾喪吾寶。故抗兵相若,哀者勝矣。
36、將欲歙之,必故張之;將欲弱之,必故強之;將欲廢之,必故興之;將欲取之,必故與之。是謂微明。
37、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38、勇於敢則殺,勇於不敢則活。此兩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惡,孰知其故?
39、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圣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40、人之所惡,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為稱。
41、治大國,若烹小鮮。
42、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43、治人事天,莫若嗇。
44、無為而無不為。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45、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
46、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47、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更多老子名言敬請關注習古堂國學網(wǎng)的相關文章。
48、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強梁者不得其死,吾將以為教父。
49、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
50、和大怨,必有余怨;報怨以德,安可以為善?
51、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圣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52、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長之育之;成之熟之;養(yǎng)之覆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5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以其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
54、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55、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同”。故不可得而親,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貴,不可得而賤。故為天下貴。
56、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
57、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若使民常畏死,而為奇者,吾得執(zhí)而殺之,孰敢?
58、是以圣人抱一為天下式。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59、圣人常無心,以百姓心為心。
60、道常無為而無不為。
61、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動之於死地,亦十有三。
62、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63、吉事尚左,兇事尚右。偏將軍居左,上將軍居右,言以喪禮處之。殺人之眾,以悲哀泣之,戰(zhàn)勝以喪禮處之。
64、谷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65、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民復結繩而用之。
66、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
67、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余;修之於鄉(xiāng),其德乃長;修之於邦,其德乃豐;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鄉(xiāng)觀鄉(xiāng),以邦觀邦,以天下觀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68、靜勝躁,寒勝熱。清靜為天下正。
69、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fā)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圣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70、天之道,其猶張弓歟?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余者損之,不足者補之。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71、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72、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無有入無間,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
73、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上德若谷;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質(zhì)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
74、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為天下正。
75、民不畏威,則大威至。
76、民之從事,常於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77、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
78、言有宗,事有君。夫唯無知,是以不我知。
79、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無為而有以為。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義,失義而后禮。
80、多言數(shù)窮,不如守中。
8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82、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
83、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
84、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85、柔弱勝剛強。魚不可脫於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86、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87、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88、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89、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90、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
91、重為輕根,靜為躁君。輕則失根,躁則失君。
92、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
93、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
94、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95、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96、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是以圣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
97、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98、無狎其所居,無厭其所生。夫唯不厭,是以不厭。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見;自愛不自貴。故去彼取此。
99、太上,不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100、希言自然。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
《道德經(jīng)》名言欣賞 篇5
1、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人之道損不足以奉有余。
2、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3、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
4、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5、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
6、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
7、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8、萬物之始,大道至簡,衍化至繁。
9、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10、為者敗之,執(zhí)者失之。是以圣人無為故無敗,無執(zhí)故無失。
11、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其脆易泮,其微易散。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亂。
12、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
13、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14、絕圣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
15、圣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
16、吾心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17、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
18、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19、民之難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
20、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21、執(zhí)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
22、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
23、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24、良買深藏若,君子盛德,容貌若愚。
25、天下神器,不可為也,不可執(zhí)也。為者敗之,執(zhí)者失之。
26、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
27、善為士者,不武;善戰(zhàn)者,不怒;善勝敵者,不與;善用人者,為之下。
28、圣人自知不自見;自愛不自貴。
29、勇于敢則殺,勇于不敢則活。
30、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
【《道德經(jīng)》名言欣賞】相關文章:
道德經(jīng)名言名句09-29
道德經(jīng)名言警句09-29
道德經(jīng)名言警句精選05-02
道德經(jīng)名言精選及翻譯講解06-12
精選道德經(jīng)名言名句大全06-13
老子道德經(jīng)的名言警句10-25
道德經(jīng)勵志名言警句09-19
老子道德經(jīng)名言名句摘抄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