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片一区二区三区,国产免费网,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国产精品成久久久久三级

教育名著讀書心得

時間:2023-03-17 18:23:55 名著讀后感 我要投稿

【熱門】教育名著讀書心得

  心中有不少心得體會時,常?梢詫⑺鼈儗懗梢黄牡皿w會,這樣可以記錄我們的思想活動。相信許多人會覺得心得體會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教育名著讀書心得,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熱門】教育名著讀書心得

教育名著讀書心得1

  最近我有幸地拜讀了陶行知先生的《陶行知教育名著》,讀罷這本書,我受益匪淺。陶行知先生作為一名留洋的教育家,在深刻了解了中國的文化和社會現(xiàn)實的基礎上,所提出的教育學說,既強調了教育的顯示功能,又關住了教育的終極目的,是適合中國國情的。他的理論和實踐,應該成為中國教育血液的重要成分。他的“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敬業(yè)精神讓人感動,我也為之折服。在讀到《教學合一》這節(jié)時,陶行知先生提出了教學要合一的觀點,有三個理由。第一,先生的責任不在教,而在教學生學;第二,新的法子必須根據學的法子;第三,先生不但要拿他教的法子和學生學的法子聯(lián)絡,并須和他自己的學問聯(lián)系起來。簡而言之,一,先生的責任在教學生學。二,先生教的法子必須根據學的法子。三,先生須一面教一面學。我仔細閱讀,細細品味,聯(lián)系我的教學,我感覺陶公所提出的“教學合一”的觀點很有道理。我們教育的對象是學生,教師的課堂設計應適合本班學情,根據學情有目的,有針對性地實施教學,那么這樣學生就會樂學了。教師除了正常的教學工作外,確實還需要不斷的學習,用豐厚的知識去充實自己,不是有句話“教師要給學生一碗水自己就必須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活水嗎?”

  《學生的精神》中提到三點;

  (一)學生求學必須具有科學的精神;

  (二)要改造社會必具有委婉的精神。

  (三)應付環(huán)境必具有堅強人格和百折不回的精神。

  我想說說我自己的感受,F(xiàn)在的學生正如陶公所說容易“自滿”,自己剛剛對這個知識點有一定的領悟,就沾沾自喜,但真正實踐做題時,卻無從下手。學生對學習缺少一定的目標,很多學生不知道自己到學校來接受教育是為了什么。每當找學生談話時,我便會問“你準備讀完干什么?”學生的回答:“不知道!彼麄儚膩砗苌贂脒^我以后的路該怎么走?會是什么樣?這就導致學生在學習上不想下功夫,更不愿意吃苦,對于周圍的環(huán)境學生很少從自身找原因,而是把更多的原因歸納在外界的環(huán)境上。例如,學生作業(yè)未完成,當問其原因時,學生回答無非這幾種“我不知道什么時候交作業(yè)?”“我不會做!薄拔也恢雷瞿牡李}?”“我忘記交作業(yè)啦!”“課代表交作業(yè)時沒告訴我!”諸如此類的`冠冕堂皇的理由讓人無可奈何,更多的時候我在問自己:“我們的學生到底是怎么了?是什么原因讓他們變成這樣?”

  回首這些年的教學,我在不斷的告訴自己:你一定要學會去轉變角色了,你現(xiàn)在已經是一名教師了,陶行知先生的《教育名著》中師范生的第一變——孫悟空,也是這樣告訴我的,只有先知道怎樣做一個好學生,才能培養(yǎng)出來許多好學生?墒菫槭裁词亲兂蓪O悟空呢?陶行知先生說孫悟空有目的,有遠慮,有理想。他是抱著一種目的去拜師的,這無形中就告訴了我們如何做一個好學生。

教育名著讀書心得2

  教書育人,乃師之天職。作為一名教師,多讀些教育著作,多了解些教育理論是很有收獲的,而我有幸拜讀了陶行知先生的《陶行知教育名著》,感觸頗深。陶行知先生是一位受世人敬仰、懷念的人民教育家。他用畢生的精力來批判舊教育,探索新教育,致力于教育的改革并付諸于實踐。他以蘊含豐富的教育思想的寶庫,為我們提供了正確的教育理論和方法,給予我們良好的啟示。

  陶行知大膽地把杜威學說進行了改造,創(chuàng)立了“生活即教育”理論。在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論中看來,生活就是教育,就是教育的內容。在他的生活教育理論中,“在生活里找教育,為生活而教育”的觀念相當明確,密切學生與現(xiàn)實生活的聯(lián)系,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來設計各種教育教學活動,使學生學會用學習到的知識來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使學生體會到學習與自然及人類社會的密切聯(lián)系,體會到知識的價值。此外還要求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要讓學生讀活書,活讀書,讀書活。這些都是我們所追求的教育模式,F(xiàn)在新課標中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讓課堂成為學生的課堂是其具體表現(xiàn)。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今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教學做合一”是被毛澤東譽為“偉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創(chuàng)建的“生活教育”理論體系中最富有建設性、最具有可操作性的分支理論!敖虒W做合一”的含義是“教的法子要根據學的法子,學的`法子要根據做的法子。事怎樣做就怎樣學,怎樣學就怎樣教,教與學都以做為中心。在做上教是先生,在做上學是學生!痹谔招兄壬乃枷胫校敖虒W做合一”實際包括三層意思:一是指方法,事怎樣做就怎樣學,怎樣學就怎樣教;二是指關系,對事說是做,對已說是學,對人說是教;三是指目標,教育不是教人學,而是教人學做事。他同時強調,教學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而“做”是根本,是中心!敖虒W做合一”是陶行知改造舊教育、創(chuàng)造新教育的銳利武器。陶行知先生曾說,“我們常見的教育家有三種,一種是政客的教育家,他們只會運動、把持、說官話;一種是書生的教育家,他只會讀書、教書、做文章;一種是經驗的教育家,他只會盲行、盲動,悶起頭來,辦……辦……辦”。陶先生認為第一流的教育家必定要在下列兩種要素中得了一種,一是敢探未發(fā)明的新理,二是敢入未開化的邊疆。教師的創(chuàng)造精神體現(xiàn)在順應時代要求,與時俱進,開拓進取。教師要立足崗位實際,學習思考,積極開展實踐研究,探求教育革新之路。今天的教育仍然存在陶先生文中所講的三種“教育家”,因此,能夠不為環(huán)境之影響,執(zhí)著實踐創(chuàng)造與開辟之精神,方為真正有膽識的一流教育家。

  當我讀完這本書之后,我深切地感受到了陶行知先生在中國教育中的地位。陶行知先生站在了時代的前頭,他的教育理論與實踐,顯示出科學的預見性和高度的創(chuàng)造性。陶行知先生在自己三十多年的教育實踐中形成的教育理論,浩如煙海,既博大、全面,又精湛、實際,而且自成頗為完整的思想體系。陶先生留給我們的教育理論是一筆巨大的精神財富,我們要把這筆財富投入到平常的教育教學工作中,為了教出求真的學生,為了讓學生學做真人,我們永不止步,用我們堅定的步伐引領著新世紀的孩子們走向成功的彼岸!

教育名著讀書心得3

  10月是讀書月,在上級部門的引導下,我們系統(tǒng)全面的通讀了蘇霍姆林斯基教育專著,感觸頗深。

  要實施素質教育,首先必須提高教師素質。教師的素質如何才能提高,教師的觀念如何才能轉變,或者說,和時代相通的先進教育理念、民主平等的師生觀念從哪里來?廣大教師要多讀書讀好書——讀書就是最好的辦法。通過閱讀教育專著,我獲益匪淺,認為閱讀教育專著是教師接受繼續(xù)教育的最便捷的方式,是幫助教師提高的有效途徑。

  瓦.阿.蘇霍姆林斯基(1918-1970)是蘇聯(lián)近二十年來在國內外享有盛名而且影響極大的一位教育實踐家和教育理論家。他十七歲初中畢業(yè)后,就當農村小學教師,二十九歲起擔任一個農村完全中學的校長,直到五十二歲去世,始終沒有脫離學校的實際工作。在并不算長的一生中,這位有心人立志教育改革,潛心科學研究,寫出了四十多本書和六百多篇論文,理論上自成體系。蘇聯(lián)中央級和地方級的出版社,分別為他出版了兩套多卷本的教育文集。他在蘇聯(lián)教育界的地位,不亞于過去的馬卡連柯,而他的教育實踐和理論成就,甚至比馬卡連科還更豐富,更有現(xiàn)實意義。

  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專著,像一面鏡子,字里行間真誠地表述著作者對教育事業(yè)的熱愛、忠誠與執(zhí)著。因為它充滿了精氣神,這種東西彌漫在課堂上,會把學生的心緊緊抓牢;這種東西存在于教師心靈深處,使它充滿了善意,充滿了真誠,充滿了生命的靈氣。蘇霍姆林斯基用真誠的筆調向我們闡述了許多偉大的真理,雖然他來自于不同的年代,但他閃光的思想對我們來說,一點也不顯過時。在今天教育的問題是具有共性的,它不會因為時間的推移而改變或消失。

  教師要多讀書,提升教育的理想和信念,讀書可以提升教育的理想和信念。蘇霍姆林斯基說:“學校應當成為書籍的王國!薄耙焯炜磿,終生以書籍為友,這是一天也不斷流的潺潺小溪,它充實著思想的江河!睈酆米x書應該是教師的`職業(yè)素養(yǎng)和習慣。如同軍人喜愛武器、孩子喜愛玩具一樣,教師的第一至愛應該是書籍,只讀教材和教參兩本書的教師無論如何不能稱之為優(yōu)秀教師。

  教育就是愛,愛就是教育。愛心是人類的一種高級情感,但是又和人類的理智、道德、審美、人格相互關聯(lián)!皭坌挠恕辈粌H是一般的職業(yè)素養(yǎng)和職業(yè)要求,更是教育人道主義的體現(xiàn)。教育是培養(yǎng)生命的事業(yè),世界上還有比生命更重要的嗎?作為教師,最可貴的是能夠保持高尚的人道主義情懷。

  通過學習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專著,從中悟出生動真實的道理,通過這些去更好地指導我們去教學。像這樣有價值、有意義的書籍今后還要多看、?础⒎磸涂。為了我們的工作更加有意義,我們有這個必要去學習書本上的精華。不斷地反思自己,總結自身不足等原因。作為老師,我們要想盡一切辦法去點燃學生心靈中“想成為一個好學生”的火花,愛護好這點火花,使他能熊熊燃燒起來。

  這是一次讀書的交流,是一次思想的交流,更是一次心靈的交流。我將帶著這份收獲,全身心的投入到教育教學中,為教育的明天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教育名著讀書心得4

  陶行知是"五四"前后中國教育改造的旗手,他堅持從中國國情出發(fā),辦中國人民所需要的教育。本書匯集了陶行知先生平生教育教學研究與實踐的精髓,行文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從"教學合一","學生自治","平民教育","學校觀","創(chuàng)造的兒童教育","民主教育"等各個方面集中體現(xiàn)了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及"知行合一"的獨特教育思想,經過八十多年的考驗,不僅仍有很高的學術價值,而且對今天的中國教育改革具有很強的借鑒價值和指導意義。下面就"生活即教育"來談談我的體會。

  按照陶行知先生的說法,"生活教育是給生活以教育,用生活來教育,為生活的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從生活與教育的關系上說:是生活決定教育。從效力上說:教育要通過生活才能發(fā)出力量而成為真正的'教育。"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的核心。什么是"生活教育"。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營,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義是生活之變化。生活無時不變,即生活無時不含有教育的意義。"既然生活教育是人類社會原來就有的,那么是生活便是教育,所謂"過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過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過壞的生活,便是受壞的教育"。他還指出,"生活教育與生俱來,與生同去。進棺材才算畢業(yè)"。生活教育強調的是教育要以生活為中心,反對傳統(tǒng)教育以書本為中心,認為不以生活為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生活教育是在批判傳統(tǒng)教育脫離生活實際的基礎上產生的,是單純知識教育的對立物。陶行知先生把生活教育提高到這么一個高度,是我前所未聞的,更給了我一絲震撼,震撼于他的精辟和深刻,同時感嘆教育家的前瞻性,這不就是我們現(xiàn)在提倡的素質教育嗎?

  教師不僅是傳道授業(yè)解惑也,還要讓學生學會生活,學會勞動,學會學習,也就是陶行知的教育名言: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這也就是我們現(xiàn)在所推崇的教育的目的。按照他的思想,"生活即教育"就是說"生活即教育"是人類社會原來就有的,自有人類生活產生便有生活教育,生活教育隨著人類生活的變化而變化。其次,"生活即教育"與人類社會現(xiàn)實中的種種生活是相應的,生活教育就是在生活中受教育,教育在種種生活中進行。第三,"生活即教育"是一種終身教育,與人生共始終的教育。只有在生活中,我們的教育才具有鮮明性,脫離了實際生活,教育就只是空洞的說教。

教育名著讀書心得5

  自主互助學習型課堂重視學會學習,終生學習,以人為本,注重人的全面素質的提高。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必須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特別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能力和習慣。語文教學的過程性是指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的參與程度和思維方式等。注重在學習體驗的過程中,學習者對所學的內容有所選擇、判斷、解釋、運用,從而有所發(fā)現(xiàn)。語文教學的全過程,應是全體學生積累參與學習的過程。學生的年齡、知識積累和個性特點,只要是積極參與了學習研究的過程,都要給以肯定和鼓勵。體現(xiàn)語文教學的過程性,就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給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讓學生邊讀邊思,領悟語言表達之精妙,獲得情感體驗之愉悅。給學生討論交流的時間,討論交流的形式可以多種多樣,或同桌研究,或分組討論,或自由組合交流,以期達到人人參與、各抒己見的目的;給學生質疑問難的時間,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鼓勵學生大膽提出有價值的問題,并尋求解決的途徑。教學過程中體現(xiàn)新的學生觀和質量觀,是對以往注重學習結果而忽視過程的評價觀念的挑戰(zhàn)。對于提高教學質量,全面提高學生素質,迎接新世紀的挑戰(zhàn),乃至學生終生的學習,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語文教學的合作性是指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以小組為主體而進行的一種旨在促進學生主體發(fā)展的教學活動。它以小組成員的共同努力,來實現(xiàn)解決問題的目的。生生互動的形式,凝聚了集體的智慧,人人教我,我教人人,有利于優(yōu)勢互補,縮小個體差異;教學的合作性主要表現(xiàn)在:以討論的形式研討教師或學生提出的問題,學生在討論中一般要傾聽:認真聽取別人的意見;交流: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并對別人的意見進行評價和補充;協(xié)作:用自己擅長的形式(如讀、畫、唱、演等)展示問題的解決過程;分享:讓每個人獲得成功的體驗,并從中反思自己的學習行為。其他語文實踐中的合作會更加充分和自由,學生可以自由選擇合作伙伴,就共同關注的問題進行研究。這個伙伴可以是老師、同學、家長以及其他任何人,合作對象的廣泛性,有利于學生開闊視野,學會與人相處。

  教學的探究性。語文教學的探究性是指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自主探索式的學習研究活動,在攝取已有知識或經驗的'基礎上,經過類化、組合和探究,獲得新的知識、能力和態(tài)度的教學活動。語文教學中探究的領域十分廣泛,可以是文章的思想、內容,也可以是詞句之美,景色之美,情感之美,意境之美。也可以是學生感悟學習方法的過程,獲得內心體驗的過程。學起于思,思源于疑,凡是學生產生疑問的,都可以作為探究的對象。兒童的思維和認知具有獨特的視角,不同生活經歷、個性特點的孩子有不同的理解和感悟。因此,教師對學生獨特的感受和體驗應加以鼓勵,承認差異,不搞統(tǒng)一標準。

  我是語文教師,我在語文的田野里,耕耘每一寸土地。我深深地體會到一名教師的素養(yǎng)的高低決定了他是否是一名合格的教師,他的文化底蘊、他的教育追求、他的教育智慧的高低決定了他是否能擔負我們這個時代的教師使命。一名教師要想真正地成為學生成長的引領者,成為學生潛能的喚醒者,必須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具有世界意義的《學會生存》一書中,提出了終身學習的觀念,它幾乎無可爭議地被全世界的人們接受了。教育是一種創(chuàng)造性的勞動,浸透著對人文精神的永無止境的探究完善過程。為此,我堅持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永不停息地學習。

  新的時代賦予教師職業(yè)道德新的內涵,師德不再是一個抽象的政治說教,而是深刻的知識內涵和文化品格的具體體現(xiàn)。只有堅持不懈的學習,才能在教書育人的過程中展示自己的教育智慧和內在的精神氣質,才能完成好育人的神圣使命。一個教師書教得好,學問做得好,自然具有人格的魅力,自然受學生群體的愛戴和尊敬,教師在人格上贏得學生的心,學生便會產生仰慕之情并心悅誠服、心甘情愿地接受老師的教育。在美國,有一本家喻戶曉的雜志《幸!,有一期雜志的封面上,醒目地寫著一行大字:要么學習,要么死亡!這句話引發(fā)了人們廣泛而深刻地思考,被全世界的各種媒體競相引用。因為它揭示出這樣一個道理:在知識經濟時代,學習就是生存與發(fā)展的重要條件,學習就是我們每一個人乃至整個社會開啟繁榮富裕、文明幸福之門的金鑰匙。我無悔地追求著我的職業(yè)。

  

教育名著讀書心得6

  這段時間在電腦上讀了法國教育家朗格朗的《終身教育引論》,感覺受益匪淺。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文明的進步,每個人必須要適應這種發(fā)展,所以就必須的學習,得接受新的教育,而且要終身的學習,不然就會被社會淘汰,終身教育的基本含義就是指認在其一生的不同發(fā)展階段都要接受不同形式不同內容的教育。終身教育觀念是對傳統(tǒng)的一次性終結教育觀念的徹底革新,也是人類對教育與社會關系認識上的歷史性飛躍。

  教育和訓練的過程并不隨學校學習的結束而結束,而是應該貫穿于生命的全過程。這是使每個人在個性的各個方面——身體的、智力的、情感的、社會交往的方面,總之是在創(chuàng)造性方面——最充分地利用其稟賦和能力的必不可少的條件。正是通過不斷的努力學習和研究,通過實習培訓,人才會有更大的潛在可能性去有效地、應付裕如地迎接他一生中遇到的各種挑戰(zhàn)。

  終身教育已經是形式所迫,社會所需。我們每個人必須認識到這點,并且欣然接受這種形式,最后祝愿終生學習的人們整個人生終生受益,生命的全程感受和享略教育與生活的無限美好!

  教育的任務是培養(yǎng)未來的成人承擔生活的責任和義務,接受變革和各種形式的智力和文化的冒險活動,適應社會習俗、道德觀念和理論學說的迅速變化。這說明了學習的主要是讓我們掌握學習的方法,去適應以后的生活。培育“學會學習”的個體。朗格朗主張任何學習都把學得的知識加以條理化的能力、應付自如地處理抽象與具體之間的關系和一般與特殊之間關系的能力、把知和行聯(lián)系起來的能力以及協(xié)調專業(yè)訓練和學識廣博的能力。在終身教育的條件下,要用方法來武裝人們,使人們能在自己的整個求知道路上和文化生涯中得心應手地運用這種方法。當今時代,那種憑借某種固定知識和技能就能度過一生的觀念已被拋棄,教育不再是為了傳授知識,而是為了促進人的發(fā)展。傳統(tǒng)教育是傳授知識的教育,把對學生的培養(yǎng)封閉在狹窄的對現(xiàn)行知識的記憶和背誦上,重點在于文化模式的'再現(xiàn)而不是創(chuàng)造,忽視人的全面發(fā)展,重知輕能,陷入“唯書”“唯上”的泥海里。

  這種教育的結果是,教育與生活缺少聯(lián)系,脫離具體的現(xiàn)實,偏向于選拔和分數,所培養(yǎng)的是失去個性和獨立性的人。顯然,傳統(tǒng)教育帶有明顯的工具性特點,僅“滿足了統(tǒng)治階級和普通大眾的利益”,卻不能滿足人性的一般需要和個體的特殊需要。這樣的教育不可能培養(yǎng)出能應對現(xiàn)代社會挑戰(zhàn),為人類世界創(chuàng)造美好生活的人。學習過程的重點都不能再放在設置局限、安排刻板的內容上,必須著眼于能力發(fā)展。終身教育意在“教人們掌握一種在自己整個求知道路和文化生涯中能得心應手地運用的方法”,即“學會學習”,從而造就具有新的生存價值和生存能力,能夠解決新的生存問題的人。終身教育的主要目標在于打破傳統(tǒng)教育的固有格局,整合社會多方資源,促使人從出生的那一刻起一直到生命終結能夠獲得不間斷的發(fā)展,從而在度過富有意義的人生。

  終身教育不是簡單地進行成人教育,它的實現(xiàn)有賴于整個基礎教育體系進行相應的變革。它是一個整體的、連續(xù)的、系統(tǒng)的教育思想,為教育能更好地為人類的生活謀求幸福而努力將是以后教育發(fā)展的方向!終身教育賦予成人教育以新的意義。成人教育不再是學校教育的簡單延伸,而是立足于成人的特點和成人的需要、是非強制的、自由的教育 ,是對人的“長遠利益的關懷”,讓終生學習的人們整個人生終生受益,生命的全程感受和享略教育與生活的無限美好!

教育名著讀書心得7

  這天,我讀了蘇霍姆林斯基《怎樣培養(yǎng)真正的人》,明白了教師要具備培養(yǎng)學生的愛心,尤其是能具有感受到別人的愛心(或是痛苦)的潛力,進而才有可能把他培養(yǎng)成為一個真正的有愛心的善良的人。

  愛是教育的永恒的主題。韓軍的人文主義精神;朱永新教授高舉的“愛的旗幟”的新教育實驗;李鎮(zhèn)西的“走進心靈”的教育,似乎無不凝聚著愛的核心。

  反思自我的成長經歷,尤其是在多年的教育實踐中,我所奉行的不也是愛的惟一原則嗎?

  記得,我還是學生的時候,我就發(fā)誓成為一個善良的人,我要用我的善良感染周圍的每一個人。那時候,我在學校住宿,在同寢室中,我的人緣很好。因為,我當時做人的準則就是:無論是誰,只要有事求我,我就務必答應他。既然求我肯定就有難處,我要幫忙每一個有困難的人。那時,我家里也不富裕,我吃和穿都很節(jié)省,但是只要有同學跟我借錢,只要我兜里還有錢我就必須會借。漸漸地,我發(fā)現(xiàn)我眼中的世界似乎變了,每一天我都會有無窮的快樂,每當我躺在床上要入睡的那一刻,我似乎都能感受到明天又是一個燦爛輝煌的日子。

  再之后,我當了一名老師。在教育教學,我首先教育孩子要學會關愛他人。關愛他人是現(xiàn)代社會中人所必備的素質之一,只有關心他人勝過關心自己的人,才能融入到使周圍的人都快樂的大我之中,實現(xiàn)自我的人生價值。人與人之間需要互相關心,互相愛護,互相幫忙,相互提高。學會幫忙他人,也就學會了關愛自己。

  我給他們講了這樣一個故事,充分說明了關愛與合作對人的健康成長至關重要:上帝到天堂和地獄去考察,發(fā)現(xiàn)天堂里的人同地獄里的人一樣都是圍著一口鍋,拿著兩米長的勺子喝著相同的肉湯。但是,天堂里的人卻精神煥發(fā),滿面紅光,地獄里的人卻萎靡不振,面容憔悴,這是什么原因呢?原來,地獄里的人心中只有自己,手里拿著長勺子舀湯喝,勺柄太長,總是喝不上。而天堂里的人則相反,他們的心中有他人,手拿長勺子舀湯第一口總是先喂他人,然后再被別人喂。由于有了先己后人和先人后己之別,于是也就有了天堂地獄之分。

  在和孩子們朝夕相處的日子里,我發(fā)現(xiàn)了,比我的世界更動人的是孩子們的心靈世界,在那里如小石潭記中的潭水一樣的清澈,在那里如桃花源記中的桃源一樣的美麗,在那里像圣經里的天堂一樣沒有苦難只有關愛,在那里像佛教中的佛心一樣沒有憎恨只有善良。你愛他們,他們也愛你。

  愛孩子們吧,即使他暫時不能理解你,終有一天,他會明白你的'愛。愛是永恒的!為了你的學生總有一天如你愛他一樣能去愛別人,為了這世上的人彼此之間都能互相關愛,請你愛你的學生吧!師愛是一種激勵學生個性和諧發(fā)展的無可代替的教育力量。愛是陽光,能融化冰雪;愛是春雨,能滋生萬物;愛是橋梁,能溝通師生的心靈。有了愛,師生之間就能以誠相見,心心相印,沒有愛,就沒有真正的教育。

  正如一首歌中唱到的:“愛別人就等于愛自己!”蘇霍姆林斯基認為:當你培養(yǎng)出具有愛心的孩子,他就會對教師的愛很敏感,并以好心還好心;而教師的愛,最重要的是為了學生獲得知識,若是學生懂得了這些,自發(fā)向上,成績自然就好,成績好了,那作為老師的你不也會更加快樂了嗎?

教育名著讀書心得8

  讀了陶行知先生的《陶行知教育名篇》,我受益匪淺,本書匯集了陶行知先生平生教學研究與實踐的精髓,從“教學合一”、“學生自治”、“創(chuàng)造的教育 ”、“創(chuàng)造的兒童教育”等各個方面,集中體現(xiàn)了陶行知先生倡導的“生活即教育”、“教學合一”以及“創(chuàng)造的教育”的獨特教育思想,對于我們的教育事業(yè)具有許多現(xiàn)實意義。

  陶行知先生的創(chuàng)造思想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六大解放,即頭腦解放、手腳解放、身體解放、感官解放、時間解放、語言解放;二是“勞力的基礎上勞心” ;三是“學做合一” ;四是“實驗即創(chuàng)造” ,創(chuàng)造的本質是活鮮鮮的生命,是活生生的愿望,是在于火一樣的熱情,是在于探究的興趣,創(chuàng)造來源于生活的活力、來源于生命的本身。

  按照陶行知先生的說法,“生活教育是給生活以教育,用生活來教育,為生活的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從生活與教育的關系上說:是生活決定教育。從效力上說:教育要通過生活才能發(fā)出力量而成為真正的教育!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的核心。什么是“生活教育”?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營,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義是生活之變化。生活無時不變,即生活無時不含有教育的'意義!奔热簧罱逃侨祟惿鐣瓉砭陀械,那么是生活便是教育,所謂“過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過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過壞的生活,便是受壞的教育!彼指出,“生活教育與生俱來,與生同去。進棺材才算畢業(yè)!鄙罱逃龔娬{的是教育要以生活為中心,反對傳統(tǒng)教育以書本為中心,認為不以生活為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生活教育是在批判傳統(tǒng)教育脫離生活實際的基礎上產生的,是單純知識教育的對立物。

  陶行知先生把生活教育提高到這么一個高度,是我前所未聞的,更給了我一絲震撼,震撼于他的精辟和深刻,同時感嘆教育家的前瞻性,這不就是我們現(xiàn)在提倡的素質教育嗎?

  教師不僅是傳道授業(yè)解惑也,還要讓他們學會生活,學會勞動,學會學習,也就是陶行知的教育名言: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這也就是我們現(xiàn)在所推崇的教育的目的。按照他的思想,“生活即教育”就是說“生活即教育”是人類社會原來就有的,自有人類生活產生便有生活教育,生活教育隨著人類生活的變化而變化。其次,“生活即教育”與人類社會現(xiàn)實中的種種生活是相應的,生活教育就是在生活中受教育,教育在種種生活中進行。第三,“生活即教育”是一種終身教育,與人生共始終的教育。只有在生活中,我們的教育才具有鮮明性,脫離了實際生活,教育就只是空洞的說教。

  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不斷更新教育理念,引導學生手腦并用,學會過硬的技能,全面提高學生素質,使每一位學生成為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有用人才。在實際教學中,我將從書上學到的做起,從自己的本職工作做起,認真對待每一名學生,認真上好每一堂課,以真正的創(chuàng)新理念去開拓自己的新天地。

教育名著讀書心得9

  閑暇之余我翻開了《不要輸在家庭教育上》這本書。很快我就發(fā)現(xiàn)這的確是一本難得的教育理論與實踐結合恰到好處的著作。讀后感觸頗多,現(xiàn)就自己的一些感想與大家分享,希望和大家一起在孩子的教育上相 互補充不足,共同進步,為孩子的成長共同創(chuàng)造美好的環(huán)境。家庭是人生的第一環(huán)境,父母是孩子天然的老師。親情的紐帶,使家庭 教育具有著學校教育、社會教育不可代替的地位和作用。良好的家庭教育, 可以引導孩子形成正確的人生觀、道德觀,幫助孩子走向成功;反之,必然 使孩子滑向反面。因此,父母應該盡好教育子女的責任與義務,當好孩子的 首任老師。俗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說明了環(huán)境對人影響的作用不可忽視, 這種影響包含了與教育相促進和相矛盾兩方面,對兒童的身心發(fā)展有時可能 是有利的、積極的,有時可能是不良的、消極的。所以,父母要努力創(chuàng)造良 好的家庭環(huán)境,為孩子健康成長提供的基本保證。家庭教育是一種生活教育,是寓教育于家庭日常生活之中的。孩子的模仿力、可塑性極強,父母是孩子首先學習的對象。父母生活的態(tài)度、思想觀 念和文化素質時刻影響著孩子,孩子的言行舉止真實地反映父母教養(yǎng)子女的 態(tài)度,“孩子是父母的鏡子”。這是通過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對孩子的言傳身 教、耳濡目染而實現(xiàn)的。

  因此,為人父母,如果希望自己的孩子品德高尚, 自己就不要做違背道德準則的事;如果希望孩子尊重師長,自己首先必須尊 重他人、孝敬老人;如果希望孩子有責任心,自己應當對家庭負責、對孩子負責;如果希望孩子好學上進,自己就應該提高自身素質,注重知識的學習 積累和更新;如果希望孩子守秩序、守規(guī)則,自己就不要闖紅燈跨欄桿、開“后門”。優(yōu)秀的父母都是以自身開朗豁達的個性、民主平等的作風去影響 孩子,在言行上做孩子的好榜樣,從生活中培養(yǎng)孩子好習慣,從啟發(fā)中引導 孩子學會寬容他人、感謝生活和珍惜幸福。 2環(huán)境改變了教育,而教育則改變了一切!

  《不輸在家庭教育上》一書具有極強的可操作性,它讓我們深深明白了 “只有不懂教的家長,沒有教不好的孩子”這句話的含義,讓我們共同閱讀 這份每個家長必做的家庭作業(yè)。書中有一個欄目“父母課堂”中的幾句話值 得借鑒—— 好父母都是學出來的;好孩子都是教出來的; 好習慣都是養(yǎng)出來的;好成績都是幫出來的; 好溝通都是聽出來的。 確實,沒有天生的`成功父母,也沒有不需要學習的父母,成功的父母都 是不斷學習提高的結果。只有不斷學習和掌握現(xiàn)代家庭教育科學知識和方 法,才能扮演好家長這個角色,孩子的健康成長才有基本的保障。 總之,家庭是孩子健康成長的第一個生活場所,是孩子最重要的生活基 地,家庭教育是任何教育所不能代替的,學校教育、社會教育都是在家庭教 育基礎上的延伸、擴展和提高。要真正了解一個孩子,首先要了解其家庭, 要做到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首先要做到孩子不輸在家庭教育上。再次感謝 《不輸在家庭教育上》給我提供的幫助和啟迪。最后祝愿天下的父母都成為家庭教育的首任優(yōu)秀教師, 培養(yǎng)出成功的孩子。

教育名著讀書心得10

  暑假里,我認真閱讀了《每個孩子都能成功》這本書。

  《每個孩子都能成功》是一本西方教育名著,作者是美國著名的學習問題專家托馬斯·阿姆斯特朗先生。他進行了15年深入的調查研究寫成的經典教育專著。他的研究成果表明,實際上根本沒有天生的所謂學習上不行的孩子,絕大部分也是世人帶著有色眼鏡看待的結果。

  書中說到一個叫比利的孩子,總是喜歡發(fā)明令人匪夷所思的玩意兒,例如讓水沿著水槽流下,帶著乒乓球滾入洞槽,輪番撞擊數只鈴鐺鳴叫,使一頭玩具小豬旋轉起來,最后進入玩具鱷魚嘴里。這樣,一個鱷魚似的小切削器便被啟動了,你可以在里面削鉛筆。他發(fā)明的一些其他機械,也是既富創(chuàng)造性又有實用性。然而,比利還是被勒令退學了,他似乎不會按學校規(guī)定的方式辦事,甚至不會計算房間的面積。

  還有一個活潑好學的六歲小姑娘,當她第一天入校時是何等地激動。她已習慣于把時間花在小池邊與朋友們畫畫、戲水、堆磚和唱……在入校第一天這么一個有紀念意義的日子里,她充滿了期待,期待能在四周走動走動,期待能了解一些事物,期待學校能隨處歌唱、玩耍,她還期待著能與其他伙伴在一起自由自在地交流。然而,實際情況并非如此。她發(fā)現(xiàn)自己生活在一個不得不長時間坐在座位上的世界里,在那兒,她必須去解析老師復雜的說辭,眼睛必須一眨不眨地盯著味道怪異的書本上那些細小而又彎彎曲曲的.數字與字母。當她在老師面前表露出自己的失望與迷惑時,老師就建議她去專家那兒做個檢查。于是,她接受了挑、串、刺等一系列深入檢查后,又被人認為是徹頭徹尾的“癡呆生”。

  托馬斯先生發(fā)現(xiàn),孩子學習有困難,本質上是他的學習方法壓根和你不一樣,他具體分析了很多孩子學習不好的原因,最后歸結到是現(xiàn)今的學校教育很難適應孩子們多種天賦類型和學習方式的多樣性,老師們僅僅重視孩子在有限的幾個能力方面的培養(yǎng),使得很多孩子天生的才能和潛能被打壓了,從而產生了很多不適應學校教育的差生、學業(yè)上的殘疾人,但這些標簽被無情地貼到孩子身上時,孩子們就真正地成了學業(yè)上的殘疾人了。

  其實像《每個孩子都能成功》一書中描述的這些外國孩子,在我們的現(xiàn)實生活中又何嘗少呢?在報告文學《每個父母都能成功——李圣珍老師的教育勝經》一書中介紹的北京一位叫李圣珍的老師,好幾年來,她已經將來自全國的50多個家長和老師認為在學業(yè)上無可救藥的差生轉變成了人見人愛的好孩子。來李老師家之前,有的孩子在學?荚噹缀蹰T門都不及格,有的孩子上到小學四年級,數數還超不過20,有的孩子一見到書本就想撕……在李老師的教育下,這些孩子在學業(yè)上全部脫胎換骨,全都有了長足的進步,有的一躍成為班上的前五名,有的當上了三好學生,還有的已經考上國內重點大學,有的還赴世界一流大學留學深造。

  同托馬斯先生有異曲同工之妙的是,李圣珍,這位被中國教育界譽為“拯救差生的圣手”的本土教育家,在談到她的教育經驗時,她語出驚人:世界上不愿意學習好的孩子根本不存在,學業(yè)差只是教育不當的結果。

  “學業(yè)殘疾”這一概念應該換成“學習差異”,成千上萬的被認為有“學業(yè)殘疾”的小孩,并不是真正的殘疾,而是他們有自己獨特的學習方式,而老師和家長并沒有認識清楚。而且,數以百萬計的孩子,之所以在校學習未能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潛能、患有學?謶职Y或厭倦教室,是因為沒有誰認識以及開發(fā)他們應該在學校表現(xiàn)出來的東西,也就是說他們特有的天賦與才華被教師和家長的傲慢與偏見徹底泯滅和忽視了。李圣珍常說,教育是一門神秘科學,需要耐心地探求和細心地分析。

  古今中外不乏許多大器晚成的偉人,中國就有齊白石,年少時只能以木匠為生,五十歲時開始學習繪畫,終成一代國畫大師;而外國也有愛因斯坦,年幼時數次不及格甚至零分,也沒阻礙他成年以后智力的蓬勃發(fā)展,“最偉大的發(fā)明家”桂冠無可非議地屬于他。

教育名著讀書心得11

  寒假期間,閑暇之余我翻開了《不要輸在家庭教育上》這本書。很快我就發(fā)現(xiàn)這的確是一本難得的教育理論與實踐結合恰到好處的著作。讀后感觸頗多,現(xiàn)就自己的一些感想與大家分享,希望和大家一起在孩子的教育上相互補充不足,共同進步,為孩子的成長共同創(chuàng)造美好的環(huán)境。家庭是人生的第一環(huán)境,父母是孩子天然的老師。親情的紐帶,使家庭教育具有著學校教育、社會教育不可代替的地位和作用。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引導孩子形成正確的人生觀、道德觀,幫助孩子走向成功;反之,必然使孩子滑向反面。因此,父母應該盡好教育子女的責任與義務,當好孩子的首任老師。俗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說明了環(huán)境對人影響的作用不可忽視,這種影響包含了與教育相促進和相矛盾兩方面,對兒童的身心發(fā)展有時可能是有利的、積極的,有時可能是不良的、消極的。所以,父母要努力創(chuàng)造良好的'家庭環(huán)境,為孩子健康成長提供的基本保證。

  家庭教育是一種生活教育,是寓教育于家庭日常生活之中的。孩子的模仿力、可塑性極強,父母是孩子首先學習的對象。父母生活的態(tài)度、思想觀念和文化素質時刻影響著孩子,孩子的言行舉止真實地反映父母教養(yǎng)子女的態(tài)度,“孩子是父母的鏡子”。這是通過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對孩子的言傳身教、耳濡目染而實現(xiàn)的。因此,為人父母,如果希望自己的孩子品德高尚,自己就不要做違背道德準則的事;如果希望孩子尊重師長,自己首先必須尊重他人、孝敬老人;如果希望孩子有責任心,自己應當對家庭負責、對孩子負責;如果希望孩子好學上進,自己就應該提高自身素質,注重知識的學習積累和更新;如果希望孩子守秩序、守規(guī)則,自己就不要闖紅燈。

教育名著讀書心得12

  《給教師的建議》一書系20世紀蘇聯(lián)教育經典譯叢之一,由前蘇聯(lián)著名教育家B·A·蘇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編譯,教育科學出版社出版。 譯者根據我國的情況和需要,選擇了《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的精華部分,另從蘇氏的其他著作里選擇了有益于教師開闊眼界、提高水平的精彩條目作為補充,全書仍有一百條,統(tǒng)稱《給教師的建議》。書中每一條談一個問題,有生動的實際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論分析,很多都是蘇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學中的實例,娓娓道來。它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原來學生該這樣教。書中眾多理論對我影響深遠,現(xiàn)選一例作以說明。

  書中提到一個問題:教師的時間從哪里來?一晝夜只有24小時!確實,做教師的都知道,每天必須做的幾件事:備課、上課、改作業(yè)、課外輔導,現(xiàn)在還要抽出時間來讀書搞科研。帶著這個問題,我閱讀到書中所寫:怎樣進行呢?這就是讀書,每天不間斷地讀書,跟書籍結下終生的友誼。潺潺小溪,每日不斷,注入思想的大河。讀書不是為了應付明天的課,而是出自內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閑時間,不至于把備課變成單調乏味的死摳教科書,那你就要讀學術著作。是!我們應當在自己所教的那門學科里,使學校教科書里包含的那點科學基礎知識,只不過是入門的常識,在科學知識的.大海里,我們所教給學生的教科書里那點基礎知識,應當只是滄海之一粟。讀了這些,我茅塞頓開,教師的時間問題是與教育過程的一系列因素和方面密切相關的。教師進行勞動和創(chuàng)造的時間好比一條大河,要靠許多小的溪流來滋養(yǎng)它。怎樣使這些小溪永遠保持活力,有潺潺不斷的流水,這是我們安排時間時應該首先考慮清楚的!所以讀了這本書,我想給自己,也給我的同行朋友們說一句:讀書吧,朋友!

教育名著讀書心得13

  我喜歡這本書,由于它像一面鏡子,真誠的表述著對教育事業(yè)的熱愛、忠誠與執(zhí)著。由于它充滿了精氣神,這種東西依附在服飾上,會使服飾帶有生氣;這種東西彌漫在課堂中,會把所有的人的心緊緊抓。贿@種東西貫穿于《新建議》中,使它充滿了善意,充滿了真誠,充滿了生命的靈氣。

  “教師要學會敬畏”,敬畏真理,敬畏權威,敬畏生命。 “敬畏真理”這是毫無疑問的,課堂上,當教師在知識傳授時出現(xiàn)錯誤,要勇于承認、及時改正;碰到自己也不確定的問題,可以和學生一起探討,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熬次窓嗤本褪菍δ切┯械轮耍袕V博知識的人,有才華的人,把他們當成是我們隊伍中較為優(yōu)秀的普通一員,既學習他們的長處,也寬容他們的不足!熬次飞边@使我聯(lián)想到“尊重”兩個字,每一個學生都值得我們尊重,尊重他們的思想,尊重他們的人格,并不能把他們當成“小孩”來糊弄。

  “教師應設法讓知識本身吸引學生”,這應該成為每一個教師努力的方向,教師要精心設計教學,凸現(xiàn)知識的樂趣。在課堂上能深入淺出地講解給學生聽,不照本宣讀,讓學生自己去尋求知識,探究知識的形成過程,明白知識的意義、學習的樂趣,讓孩子們真正愛上“語文”,愛上“數學”。

  記得有人說過這樣一句話:你想把自己的孩子交給怎樣的教師來培育,你自己就做這樣的教師吧!是的,教師,請把美好的笑容帶到學校,把對人與對世界的良好期盼帶到同事們和孩子們面前,像孩子一樣瞪著好奇的眼睛清點知識;把游戲這一人類最古老的快樂的方式引入課堂;把那些用了好些年的訓詞換成贊美,換成幽默;把那些塵封在角落里的各種各樣的表情豐富在臉上,用你的腳尖輕盈地點地,聽腳步聲在走廊里擊起快樂的回響。

  幸福的第一層樓是物質生活有保障。人活在世上,首先需要物質條件,這一點眾人皆知也無需多說。幸福的第二層樓是藝術生活。在生活中,我們常常會用唱歌、聽音樂、看電影的方式使自己開心、滿足,作者認為這就是藝術在發(fā)揮其作用,由于藝術能凈化心靈,釋放心中郁悶,排遣生活中的不如意,達到精神自由境地,使人獲得幸福感。其實生活本身就是藝術,作為教師,如有藝術的眼光與心靈,那你會發(fā)現(xiàn),面對學生就是在進行藝術創(chuàng)作。因此,作者希望教師能造起幸福的二層樓,豐富生活,享受生活,永葆年輕之心。幸福的第三層樓是獨立思想。一個人能擁有獨立的思想,應該是一種較高的境界。作者說“完全幸福的人在前兩層樓里幾乎沒有,惟有思想,獨立而自由的思想才能讓人完全自由”。對教師來說,思想是相當重要的。我們可以思考關于自己的工作,怎樣努力,怎樣干得更好,怎樣從工作中發(fā)現(xiàn)和獲得樂趣。教師要邁上人生幸福的三層樓,就要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經常思考教育問題,為什么而教,怎樣教。

  “傾聽”與“聽”是兩個不同的概念。聽是入耳,一種生理游戲,但不一定入心,別人說話你聽到了,僅僅是一種聲波和信號,是人的'一種本能而已。而傾聽呢,是一種身心兩方面的活動,既入耳又入心,需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學會傾聽是非常重要的,傾聽不僅是一種交往藝術,更是一種美德。教師當然需要傾聽,烏申斯基說:“如果教育者希望從一切方面去教育人,那么就必須從一切方面去了解人!闭嬲慕逃厝皇菑男呐c心的對話開始的,而心與心的對話又是從真誠的傾聽開始的。教師善于傾聽才能理解學生,才能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學,從而提高自己的水平。工作之余,善于傾聽又會讓你交到知心朋友,擁有和諧融洽的家庭關系。因此,學會傾聽真的很重要,通過它會讓你學到更多的東西,也會讓你得到許多東西。

  古人說得好:“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人生存在著許多美好,也有許多的缺憾,就看我們有沒有能力去直面它,欣賞它。作者認為 “欣賞缺憾的人生是追求幸福的人的一種能力,這種能力來自于對生活的深刻理解,和由于理解了生活而升騰起的對生活的摯愛”。雖說我們所從事的教育事業(yè)是一份崇高的職業(yè),可經歷中仍難免有一些不令人愉悅的回憶,甚至是心底涌起的陣陣苦痛,但這些不是生活的全部,只要我們足夠熱愛生活,投入生活越多,就能去體驗生命中的每一點感動,哪怕這感動并不是美好的?梢赃@么說:有著缺憾的人生,才是完整的人生,懂得欣賞缺憾的人生,才是美麗的人生。

  “另類校長”鄭杰的《給教師的一百條新建議》,心中充滿了感慨與興奮。感慨的是當大家都在提教師專業(yè)化,大搞教育科研時,還有這么一位校長從教師的心靈中走來,為教師創(chuàng)設教育理想、教育靈魂。

教育名著讀書心得14

  暑假期間,我讀了蘇聯(lián)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教育選集。在書中,他從多角度談了教師、家庭、社會對學生成長的多方面影響。既有對成功做法的贊揚鼓勵,也有對學校和社會錯誤行為的嚴厲批判。

  讀了這本書,就好象有一股清泉不斷沖擊著我的頭腦,讓我的思想在不斷的撞擊中反復錘煉,去腐存新。在讀書時,我常常情不自禁地掩卷沉思,對照書中的例子,反思自己平時的教育行為,在不斷的對比與學習中,我常常為蘇霍姆林斯基為了學生成長不惜余力的精神而感動,也為自己在教育活動中對學生的毛躁與教育方法的粗糙深感羞愧。讀完全書后,我對蘇霍姆林斯基談到的這幾方面內容深有體會:

  一、教師是學生的引路人。

  蘇霍姆林斯基之所以能立志從教,并取得了如此偉大的成就得益于他的啟蒙教師安娜·薩莫伊洛英娜。這位女教師在教育工作中,不僅是孩子們的老師,也是孩子們親密的伙伴。她講課時學生們都有濃厚的興趣,所教的知識常被學生銘刻在記憶之中。她常帶孩子們到大自然中去,引導學生思考許多問題,學習了不少東西,明白了許多道理……這使幼小的蘇霍姆林斯基不僅愛上了書本,愛上了同伴,愛上了大自然,而且他更尊敬這位老師。他向往著自己的知識能同老師一樣淵博,向往能象老師一樣。從這時起,蘇霍姆林斯基逐步樹立了從事教師這一神圣職業(yè)的志向。因此在七年制學校畢業(yè)時,他毅然決定報考師范院校,后來一步一個腳印,從一個普通的教師成長為一名偉大的教育家。教師是學生的良師益友,是學生健康成長直接的指導者和引路人。教師良好的師德修養(yǎng)對學生的影響、發(fā)展作用極大。把熱愛事業(yè)和熱愛學生相結合,對他們的教育做到“愛心、耐心、恒心”,直到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為止。

  二、保護好學生的自尊心

  蘇霍姆林斯基在《寄語后來人》一文中,對后輩的教育同行們寄予了無限厚望,他把自己對教育未來的期望整理成八條教育遺囑,對影響學生發(fā)展的各個方面都進行了細致地囑咐。其中有一條,蘇霍姆林斯基特別講到要保護好學生的自尊心。他說,要當作最寶貴的珍寶一般,保護兒童的信賴這朵最嬌柔的鮮花。它是很容易折損,憔悴和被不信賴的毒汁毒死的。作為一名教師,很少有人不愛自己的學生;作為學生的家長,也極少有人不愛自己的孩子。但是,在教育下一代時,盡管有時我們?yōu)樗麄兊某砷L付出了很多,可他們并不領情,甚至常常事與愿違,收到相反的結果。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樣的結果呢?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沒有把他當做一個活生生的人來對待,其實孩子也有自尊心,而且一點也不比大人小。作為一名教師,只有在教師關懷學生人格尊嚴時,教導才能成為教育,就本質而言,教育的核心就是關懷學生,讓他經常具有作為智力勞動者的自尊感,作為公民的自尊感,作為自己父母兒女的`自尊感,作為因自己崇高的意向、激情和成績而變得美好起來的個人的自尊感。我們要讓學生經?吹阶约旱某晒Γ屗麄兏械矫恳惶於疾话踪M力氣,每一天自己都有新的收獲。

  三、反思造就了成長。

  蘇霍姆林斯基在他的教育實踐中也曾有過這樣的失誤。那時,他剛參加工作,一個名叫斯捷帕的男孩,由于過分活潑、頑皮,在一次玩耍中無意把教室里放著的一盆全班十分珍愛的玫瑰花給碰斷了。對此,蘇霍姆林斯基大聲斥責了這個學生,并竭力使這個闖禍的孩子觸及靈魂,吸取教訓。事后班上孩子們又拿來了三盆這樣的花,蘇霍姆林斯基讓孩子們用心輪留看護,唯獨斯捷帕沒有獲準參加這項集體活動。不久這個學生變得話少了,也不那么淘氣了。年輕的蘇霍姆林斯基當時想,這倒也好,說明自己的申斥對這個學生起了作用?墒遣挥淇斓氖录谒庳熯@位學生的幾周之后的一天發(fā)生了。這天放學后,蘇霍姆林斯基因事未了,還留在教室里,斯捷帕也在這里,他準備把作業(yè)做完回家。當發(fā)現(xiàn)教室里只有老師和他倆人時,斯捷帕便覺得很窘,急忙準備回家。蘇霍姆林斯基沒有注意到這種情況,無意中叫斯捷帕跟自己一起到草地上去采花。這時斯捷帕表情迅速變化,先苦笑了一下;接著眼淚直滾了下來,隨后在蘇霍姆林斯基面前跑著回家了…… 這件事對蘇霍姆林斯基觸動很大。此時,他才明白了,這孩子對于責罰,心里是多么難受。他開始意識到自己以前的做法,是不自覺地對孩子的一種疏遠,使孩子感到了委屈。因為孩子弄斷花枝是無意的,而且對自己的行為感到后悔,愿意做些好事來補償自己的過失,而自己卻粗暴地拒絕了他這種意愿。對這種真誠的、兒童般的懊悔,報之于發(fā)泄怒氣的教育影響,這無疑是對孩子的當頭一棒。

  此后,蘇霍姆林斯基吸取了這一教訓,在以后的工作中很少使用責罰。通常,他對由于無知而做出不良行為后果的兒童,采取寬恕態(tài)度。他認為,寬恕能觸及學生自尊心最敏感的角落。

  把教育失誤,變成教育財富。在不斷的反思中成長自己,造就自己,完善自己。這正是做教師的應該具有的基本素質。讓反思成為教師成長中的好習慣。

  讀了這本書后,我不但對蘇霍姆林斯基書中講述的教育理論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對蘇霍姆林斯基的偉大人格也充滿了深深的敬意。他用赤誠的心、火熱的血、堅強的毅力、辛勤的汗水,在人們心中樹起了一座不朽的豐碑,讓我們每一個教育工作者時時不忘己任,努力完善自己的教育方法,時時不忘貼近學生的心靈,給他們發(fā)展的空間,最大限度的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他們的熱情,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成為有用的人才。

教育名著讀書心得15

  法國教育家保羅·朗格朗的《終身教育引論》詳細論述了終身教育思想,并提出實施終身教育的一系列原則和建議,讀后感覺受益匪淺 。

  書中說:“教育和訓練的過程并不隨學校學習的'結束而結束,而是應該貫穿于生命的全過程!薄ⅰ敖K身教育的基本含義就是指人在其一生的不同發(fā)展階段都要接受不同形式不同內容的教育。”使我聯(lián)想到我們學校的實際情況。近幾年來,陸續(xù)調入我們學校的老師大都沒有從事過特殊教育,工作崗位的轉換,教育對象的特殊性,都要求我們盡快充實特殊教育專業(yè)知識。只有不斷學習、廣泛涉獵才能適應社會發(fā)展,迎接各種挑戰(zhàn)。今后還應該加強校本校訓和繼續(xù)教育,要把各項工作落到實處,讓老師們切實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