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當涂縣第二中學 汪茂吾 郵編 243100
《故鄉(xiāng)》這篇“鄉(xiāng)土”小說選自魯迅先生的小說集《吶喊》,現(xiàn)入選于人教社初語第五冊。而關于這篇小說的主題,歷年來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初語五冊后面的習題四就列出了四種關于該小說的主題讓師生討論:①人的生命和活力被扼殺;②純真的人性被扭曲了;③愚昧、落后、貧窮的輪回;④渴望理想的人與人關系。應該說,這四種說法均能從小說中找到足夠的依據(jù)而自圓其說,但筆者注意到這些說法有一個顯著的缺憾,即只注重文本,忽視了產生文本的外部條件,也就是說,脫離了小說產生的時代背景,都是就小說本身(人物、情節(jié))而論小說的主題。眾所周知,小說有三個要素,即人物、環(huán)境和故事情節(jié)。小說中的環(huán)境又分為兩種--自然環(huán)境和社會環(huán)境,而尤以社會環(huán)境為主。值得一提的是,小說的社會環(huán)境不僅包括作品中所描寫的社會環(huán)境(內部環(huán)境),還應包括作品產生的社會環(huán)境(外部環(huán)境),即小說產生的社會背景,它包括作家當時的生存狀態(tài)、思想狀況、社會現(xiàn)狀和外部條件。只有把作品放到廣闊的社會背景之中來加以考察,我們的思維才不會枯竭,我們的結論才有可能準確。
那么,如何從小說的社會環(huán)境來探討《故鄉(xiāng)》的主題呢?魯迅先生在《我怎么做起小說來》這篇雜文里,曾說過這么一段話:“在中國,小說不算文學,做小說的也決不能稱為文學家,所以并沒有人想在這一條道路上出世。我也并沒有要將小說抬進‘文苑’里的意思,不過想利用他的力量,來改良社會。”“自然,做起小說來,總不免自己有些主見的。例如,說到‘為什么’做小說罷,我仍抱著十多年前的‘啟蒙主義’,以為必須是‘為人生’,而且要改良這人生。我深惡先前的稱小說為‘閑書’,而且將‘為藝術的藝術’,看作不過是‘消閑’的新式的別號。所以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態(tài)社會的不幸的人們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療救的注意。”(劃線句為筆者所加)
從這段話中,我們不難看出,魯迅創(chuàng)作小說的根本目的是為了“利用他的力量來改造社會”,“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療救的注意”。由此可見,魯迅小說的主題較之其他作家的同類作品,具有更加深廣的社會意義。
那么,作者當時所處的社會環(huán)境是怎樣的呢?在《故鄉(xiāng)》的結尾作者注明了寫作的時間是1921年1月。其時,中國共產黨還沒有成立,中國社會的性質仍然是半封建半殖民地。國外,帝國主義的瘋狂侵略和掠奪,使得我國人民的經濟生活更加貧困,農村經濟的破產伴隨著商業(yè)經濟的崩潰;國內,長期的軍閥混戰(zhàn),加上“多子,饑荒,苛稅,兵,匪,官,紳”所帶來的災難,弄得民不聊生。小說就是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產生的。魯迅的啟蒙主義最突出的特色,就是他關心最廣大被壓迫人民的命運和覺醒,這是他遠超出當時一般資產階級啟蒙主義者的地方。眾所周知,中國的問題最根本最首要的是農民問題。對于二十世紀初期的中國社會來說,更是如此。因此,作者試圖在他的小說中反映農村社會的現(xiàn)狀、反映農民問題就不足為怪了。而小說《故鄉(xiāng)》就是通過對故鄉(xiāng)蕭條衰敗的景物描寫以及農民思想精神狀態(tài)的麻木,來引起療救的注意,探求中國社會的出路。小說的主要人物閏土以及陪襯人物“豆腐西施”楊二嫂之所以弄到今天這個地步,無不與當時中國社會的殘酷現(xiàn)實密切相關?梢哉f,他們的悲劇不是他們自身造成了,而是那個病態(tài)的社會所造成的。閏土和楊二嫂只不過是那個病態(tài)社會中的兩個典型而已。所以在小說的最后,作者借宏兒和水生的友誼,提出了他的希望:“我希望他們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膜起來……然而我又不愿意他們因為要一氣,都如我的辛苦輾轉而生活,也不愿意他們都如閏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他們都如別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他們就應該有新的生活,為我們所未曾生活過的!钡捎诋敃r中國無產階級還沒有跟農民結合起來,魯迅也還沒有系統(tǒng)地接受馬克思主義思想,所以暫時還沒有明確的答案。只能“在朦朧中,眼前展開一片海邊碧綠的沙地來,上面深藍的天空中掛著一輪金黃的圓月”。這就是作者理想中的故鄉(xiāng)。
為了給自己和讀者以信心和鼓勵,也為了給作品增添些許亮色,作者在文末深情地寫道:我想:希望是本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這段話,可謂卒章顯志,它告訴人們,要改變農民的命運,只有勇于探索,永不放棄,去徹底改造那個腐朽的社會。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出,《故鄉(xiāng)》的主題是深廣的,它既非“反映人的生命和活力被扼殺”,也非反映“純真的人性被扭曲”,也非反映了“愚昧、落后、貧窮的輪回”,因為這些都是一種現(xiàn)象和結果,而作者所要探討的無疑是造成這些現(xiàn)象和結果的根源,那就是那個腐朽的社會。因此,如何改造現(xiàn)實社會,使之不再出現(xiàn)閏土和楊二嫂那樣的悲劇才是小說的核心,也即主題。
至此,我們可以把《故鄉(xiāng)》的主題作如下歸納:小說以“我”回故鄉(xiāng)的見聞和感受為線索,以“我”記憶中的故鄉(xiāng)和現(xiàn)實中的故鄉(xiāng)作對比,引起人們對農村經濟日益凋敝、農民生活日益貧困及其思想日益麻木的社會根源的深切思考,激發(fā)人們去改造舊社會、創(chuàng)造新生活的美好愿望。
以上僅筆者重教《故鄉(xiāng)》后的一家之言,不妥之處,愿與方家切磋。
E-mail:wangping9918@sina.com
本文已發(fā)表于《讀寫月報》(初中版)2003年第11期
作者郵箱: wangping9918@sina.com
[對《故鄉(xiāng)》主題的重新定位(網友來稿]相關文章:
4.網友生日祝福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