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guān)媒體披露:最近,微博上熱傳的小學生追星掀“世紀罵戰(zhàn)”的視頻令網(wǎng)友們哭笑不得。近日,有媒體針對“追星的是是非非”深入校園,對小學段到高中段的學生展開了調(diào)查。結(jié)果顯示,超過半數(shù)學生崇拜演藝明星,科學家的粉絲不到一成。
回憶一下,學生崇拜演藝明星,對科學家漠然置之的事情,似乎由來已久,筆者從教近三十年,記憶當中好像有當年某科學家回國到機場迎接者寥寥無幾,而同一天同一座機場落地的還有個港臺演藝明星,迎接他的粉絲可是摩肩接踵,紛至沓來。沒有想到幾十年以后,我們的狀況并沒有什么大的改觀。
出現(xiàn)這種狀況的原因,曾經(jīng)有人做過很多的分析,有人認為,是因為學生對科學發(fā)明不感興趣。有人認為是我們的傳統(tǒng)文化作祟,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對科學發(fā)明本身是不重視,也有人認為人們充滿了功利心,演藝明顯來錢快。
這些分析自然各有道理。但是在我看來,長期以來我們對科學家以及他們從事研究的行為本身的神秘化,似乎更容易造成我們的學生對科學以及科學家的漠然麻木。
看看我們的宣傳媒體,很少看到當代科學家的身影,我們的國家科技進步獎獲得者、我們的“兩彈一星”勛章獲得者,以及那些研制“神舟號”“嫦娥號”“天宮號”的科學家讓我們的各種媒體望塵莫及,或許是因為他們從事著國家頂尖秘密的研究,我們不便透露他們的事跡?墒蔷褪且恍╆P(guān)于民用科學研究的科學家我們好像也難以見到真容。盡管這些科學家的成就令人刮目相看,可是對他們的成長以及工作一無所知,那些學生能對他們產(chǎn)生興趣嗎?再看看那些演藝明星可不同,經(jīng)常在公眾媒體上露面,親切而親近,有的經(jīng)過包裝的明星經(jīng)歷充滿著勵志和傳奇,當然容易激發(fā)學生的崇拜之情。
更何況,即使我們對那些取得成績的科學家的介紹,常常是“高大上”的言語--少年時期就有專注科學的精神,長大后克難攻堅,勇攀高峰,再后來矢志報國,赤子丹心?茖W家的成長也許真的是這樣,其精神確實值得學習,可是這種宣傳,又讓那些學生們覺得高不可攀,望而怯步,成長為科學家是多么艱難呀?人的成長以及對事物的興趣帶功利性是難免的,看看電視電臺媒體宣傳的那些影視明星,一夜成名者、捷徑通天者不在少數(shù)。又何必去吃那么多苦,成為科學家呢?
對于科學家的宣傳,我們似乎應該學習國外的一些做法。如幾乎各國發(fā)行的紙幣上都少不了科學家的頭像--法國法郎上有埃菲爾(建筑師)、瑞士法郎上有歐拉(數(shù)學家)、英鎊上有牛頓、日本紙幣上有野口英世(日本現(xiàn)代細菌學創(chuàng)始人),而中國的人民幣上卻沒有一個科學家。另外,《百家講壇》里最受歡迎的都是那些講解歷史人文知識的演講者,普及自然科學的演講者卻沒有幾個人記得住。而在國外,像“Discovery”這樣的科普節(jié)目往往擁有極高的收視率……
或許對科學家的宣傳“去神秘化”是激發(fā)學生對科學家興趣的一個好的途徑。
易書
[對科學家神秘化是學生不當科學粉的重要原因 (教師隨筆)]相關(guān)文章:
1.科學教學隨筆
2.科學家說過的名言
3.科學家讀后感
4.科學家故事讀后感
5.
7.科學家的名言精選
8.孩子考科學家教案
9.科學家的名言匯總
10.科學家的名言集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