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zw6998
理論依據(jù)
建構主義的提出,在西方被稱作是當代教育心理學中的一場革命。倡導這個理論的代表人物最早可追溯到瑞士的皮亞杰,他是認知發(fā)展領域一位很有影響的心理學家。他認為,兒童是與周圍環(huán)境的相互作用過程中,逐步建立起關于外部世界的認識,從而使自身的認知結構得到發(fā)展。⑸兒童與外部環(huán)境相互作用包括“同化”和“順應”兩個基本過程,同化是接受外部新信息,對新信息的意義建構;順應是適應外部環(huán)境,對自身原有經(jīng)驗的改造和重組。
美國加州大學的維特羅克認為學習的生長過程就是:“學習者原由的認知結構--已經(jīng)儲存在長期記憶中的事件和腦的信息加工策略,與從環(huán)境中接受的感覺信息(新知識)相互作用,主動地選擇信息和注意信息,以及主動地建構信息的意義!本C上所述,我們可以這樣理解建構主義關于學習的解釋:“學習者的知識不是通過老師傳授得到,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境(自然及社會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教師或學習伙伴等)幫助指導,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通過意義建構的的方式而獲得!
因此,建構主義學習強調學習是以學生問中心的,教師扮演指導者、幫助者的角色。同時認為“情境”、“協(xié)作”、“會話”、“意義建構”是學習環(huán)境的四大要素。
基于以上兩點,建構主義教學模式可以概括為:“以學生為中心,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由教師起組織者、指導者、幫助者和促進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協(xié)作、會話等學習環(huán)境要素,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首創(chuàng)精神,最終達到使學生有效地實現(xiàn)對當前所學的知識的意義建構的目的!
教學案例
我們把建構主義教學模式作一個現(xiàn)象比喻,就是猶如一首完美交響曲。她包括能勾起人遐想的序曲--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主題鮮明的旋律--情感教學、合理恰當?shù)暮吐暸c節(jié)奏--相關的教學方法和現(xiàn)代教學技術。
《祝福》研究性學習教學設計
【設計意圖】實施研究性學習是當前教改的一個重要課題,研究性學習作為一種學習方式是貫穿于學生一切活動之中的。課堂始終是學生學習的主要陣地。因此,研究性學習是課堂學習的主要方式,課堂閱讀教學實施研究性教學,必然是今后課堂閱讀教學的主要方向。本設計旨在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探討新的研究性教學方式,使學生由傳統(tǒng)的接受式學習變成自主式學習。
【設計提要】本設計由4課時完成。第一課時:熟悉課文,展示研究方向,小組明確探究目標;第二課時:小組研討;第三課時:小組探究成果交流。第四課時:完成研究小論文
【設計實施】
【第一課時】1、熟悉課文:學生快速閱讀全文,旨在讓學生對小說情節(jié)有一個大概了解。2、展示研究方向,明確探究目標:教師將課文分為四個研究課題,每個課題又列若干小課題,具體如下:A、人物鑒賞: a、祥林嫂 b、魯四老爺 c、柳媽 d、衛(wèi)老婆子 e四嬸 f、祥林嫂的婆婆 g、我 B、情節(jié)鑒賞: a、小說情節(jié)安排的特點及作用;b、祥林嫂死因探究 C、環(huán)境鑒賞a、祥林嫂生活的社會環(huán)境 ;b祝福景象的描寫及其作用; c、文中關于雪的描寫及其作用 D、表現(xiàn)手法鑒賞:a、人物刻畫方法;b、以“祝福”為題的意義。以上課題用投影展示出來;為使每個大課題都有人研討,規(guī)定每一大組挑選一個大課題。
【第二課時】小組研討: 第一課時完成后,各小組明確了任務,要求課余時間就開始搜集資料,課內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選相同子課題的為小組,充分交換意見后,每個大課題組推推舉1-3位同學在下節(jié)課內展示本組研究成果。
【第三課時】小組探究成果交流。每個小組推薦1-3名同學上講臺陳述本組的研究成果,要求每人發(fā)言不超過四分鐘。
【第四課時】課內完成研究小論文。在小組研究成果陳述的基礎上。老師提供下列小論文題目,讓學生當堂完成。題目有:1、祥林嫂的反抗精神 2、祥林嫂死因探究 3祥林嫂個人簡歷4、文題-“祝!敝乙 5、(祥林嫂、魯四老爺、四嬸、柳媽……)人物形象之我見 6、雪景作用之我見 7、描寫祝福景象的意義 8、祥林嫂生活圈內的人們對祥林嫂的態(tài)度剖析 9、祥林嫂內心世界探究 10對祝福人物刻畫的一點看法
【教后小記】以上是我的教學設計,在具體實施中情況有些變化:一是課題的分組。有些組自己重新組合,沒有按老師的指定。二是課題的布置。有些組自選了課題。三是課時安排。計劃一課時陳述研究成果,在實施過程中完成不了,實際操作中增加了一課時。四是研究性小論文。老師雖然提供了一些論文題目,但同學們沒有拘泥于這些題目,如有的寫“論祥林嫂的笑”,有的題目是“祥林嫂眼睛發(fā)光的原因”等等。
學生的研究成果,雖然很多體現(xiàn)的是資料的整合,但也有不少獨到的新觀點。課后,我將這些觀點進行整理,成為了我寶貴的教學參考資料。學生的研究小論文言之有據(jù),言之有理,文中不少觀點,閃耀著學生智慧的火花。限于篇幅,恕不列舉。
【教后感觸】1、課堂研究性學習確實改變了學生傳統(tǒng)的被動接受學習的方式,在學習中主動探索,真正成了學習的主人。2、老師成了學生學習的特殊伙伴,特殊性表現(xiàn)在老師要點撥,要引導,要有中肯的評述。3、研究性教學對老師要求更高了,課內老師講解是少了。但老師的備課要更加細致、全面。4、不要低估學生的學習探討能力。中學生,尤其是高二學生,已經(jīng)具有了一定的探究能力--動手能力、分析能力、判斷能力、思考能力、搜集資料能力、整理資料能力等等,怎樣挖掘學生的潛在能力,這是老師面臨的新課題。
[建構理論指導下的語文教學-《祝福》研究性學習教學設計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4.背影教案教學設計
5.春曉教學設計教案
10.建構室活動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