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躍輝 中山市教育教學研究室
肖培東老師說:“淺淺地教語文,教字,教詞,教句,教篇章,教我們能感受到的也應該要感受的思想!睖\淺地教語文,是培東老師追求的境界,于是書名取為《我就想淺淺地教語文》。但是我閱讀了整本書之后,突然感覺,所謂的“深”與“淺”其實也是一對相對的概念。培東老師說的“深”,指的是用高深的哲學、美學等深刻的理論去解讀文本,用深奧的教學理論構建課堂,而他追求的“淺”,其實就是回歸語文教學的本真,回歸最根本的朗讀,回歸最基本的品讀語言,說到底,就是回到“理解和運用語言文字”的最根本的語文使命上來。
讀了王君老師的評培東老師執(zhí)教的《斑羚飛渡》的文章,非常贊同王君老師對“淺”與“深”的辯證分析。就拿肖老師執(zhí)教的《斑羚飛渡》來說吧,這節(jié)課沒有“拆穿童話的虛構”,沒有高深的生態(tài)主義與人類學的思想,沒有刻意的情緒渲染,而是概括故事情節(jié),讓學生多角度評析“這是一次什么樣的飛渡”,引導學生思考“燦爛”背后的主題理解,而所有的過程都貫穿著朗讀課文,品讀語言,咬文嚼字。這是“深”還是“淺”?恐怕很難定論。王君老師說:“培東的課,很少穿插其他材料,也幾乎不拓展。我總覺得培東有一種課堂教學的‘潔癖’,他容不得稍微的臃腫和雜亂,他很刻意地就要‘用這個文本’來解決‘這個文本’本身的問題。這可能來源于培東的一種直覺和自信:對優(yōu)質文本而言,其文字本身就是開發(fā)不盡的寶藏。”以“這一篇文本”為基礎,緊緊圍繞“這一篇文本”,解讀“這一篇文本”,這就是培東老師“淺”的來源。
但我覺得,這種“淺”恰恰就是一種“深”。語文教學的“深”,說白了就是品讀語言背后的精神與情感,就是以語言為抓手,透視語言背后的意蘊。我在廣州二中跟崗時,邱海林老師說過一句話:“要把文字像茶一樣泡開”,這不就是語文的“深”嗎?難道只有在語文課上大談文化融合才是深刻,在語文課上大談生命情懷才是深刻,在語文課上大談哲學思想才是深刻嗎?語文的深刻,不同于思想的深刻,語文的“深”是表現在語言文字方面的“深”。茲舉幾例加以說明:
培東老師執(zhí)教《孔乙己》,沒有關注幾乎所有老師都會關注到的“笑聲”,而是抓住了幾個“又”字:孔乙己,你臉上又添上新傷疤了!你一定又偷人家的東西了!抓住了幾個“又”字,肖老師又反復指導學生讀出這些句子的語氣,從而體會語言背后的情感。講到掌柜的和酒客的對話時,肖老師又引導學生分析對話的語氣,分析為什么作者不用“誰說”這樣的引語,誰能說這樣的分析就是“淺”呢?
培東老師執(zhí)教琦君的《春酒》,就是一個題目“春酒”,肖老師引導學生反復讀,居然讀出了兩種不同的情思:回憶春酒時的陶醉、甜美、享受與回憶清醒之后找不到春酒的惆悵、憂愁。讀出了這兩種情感,這節(jié)課的基本脈絡就確定了,即從文本中找甜蜜或惆悵的證據。一個簡單的詞語“春酒”,就要“泡開”如此多的韻味,誰能說這樣的品讀是“淺”呢?
培東老師執(zhí)教《斑羚飛渡》,品讀“燦爛”時,在教師的不斷啟發(fā)下,有一位學生提出了“為什么都是老斑羚去為小斑羚做出犧牲,卻沒有一只年輕的斑羚去為老斑羚付出呢”這樣的具有道德沖擊力的問題,教師順水推舟,得出了“在死亡面前,生命無所謂老少大小,生命是平等的,從來就沒有規(guī)定必須老的為小的做出犧牲,這樣的道德綁架其實是不公平”的結論。雖然這樣的結論不是定論,但出現在語文課堂上,誰能說這種思考是“淺”呢?
培東老師執(zhí)教韋莊的《菩薩蠻》,從“人人盡說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中的“盡”與“合”、“人人”與“游人”、“好”與“老”的品讀中,讀出了詞人的人生感慨,教師無需再補充多余的背景材料,詞人的情感就已經出現在學生心中了。對比解讀“未老莫還鄉(xiāng)”與“未老不還鄉(xiāng)”,體會兩個否定詞帶來的不同的情感,誰又能說這種解讀就是“淺”呢?
培東老師執(zhí)教蔡元培先生的《就任北京大學校長之演說》,引導學生反復朗讀、解讀“予今長斯校,請更以三事為諸君告”,一句話幾乎讀出了所有關于演講詞的文體特征,如此精妙的設計,如此精彩的解讀,誰又能說這節(jié)課就是“淺淺”地教語文呢?
不用再多舉例了,我只想說,培東老師追求的“淺”,恰恰是語文的“深”,恰恰是語文的“真”。肖老師說:我只想淺淺地教語文,這句話不僅包含了“語文之深與淺”的問題,更包含了“語文教學之深與淺”的問題。就整個課堂教學而言,我更不認為培東老師的教學是“淺教學”。恰恰相反,這是一種豪華落盡見真淳的境界。
時下很多語文課堂,追求“深度”,動不動就引導學生進行哲學思考,運用高深的理論闡釋原本淺顯易懂的文本,誤認為這就是“深度語文”,這實在是一種誤解。還有的教師,又把問題極端化,認為朗讀全文、介紹背景、分段品讀、主旨概括、手法分析等步驟就是“淺”,其實那不是“淺”,而是一種無所事事的平庸,一種沒有解讀意識、沒有設計意識的慵懶。
我們再來看培東老師的課堂教學,從教學設計到教學流程,每一個環(huán)節(jié)、每一個細節(jié)都透露著“匠心”。讀了十幾篇教學實錄,突然發(fā)現高明的教師在課堂教學時,總是用一個主問題貫穿全篇,這個主問題是建立在對文本透徹把握的基礎之上的,并且是多年的經驗與靈光的一閃之間的完美結合。這里面,有法可依但又無章可循。有法可依,是因為高明的設計都是有規(guī)律的,例如抓住文本的關聯(lián)之處,或者從題目入手,尋找一根貫穿課堂的紅線,將所有的教學內容串起來;無章可循,是因為尋找這根紅線,不僅需要一雙慧眼,更需要長期的經驗與實踐。
不過不論如何,語文的“淺”與語文教學的“淺”都是功底、靈感、智慧的綜合體現。最后用王君老師的一句話作為結語:“淺”,不是淺薄,不是粗糙;“深”,不是繁難,不是艱深。由“深”到“淺”,是思想的更加清澈,內容的更加簡約,形式的更加簡潔,是繁華落盡見真純,是循文本天性而研,不矯揉造作去賣弄;循學生天性而教,不拔苗助長地去催熟。這是培東在當前喧囂的語文亂世中的學術自覺。
[語文的淺與深--研讀肖培東老師札記之三 (教師隨筆)]相關文章:
1.語文老師教學隨筆
2.教師培訓隨筆
3.語文教師教學隨筆
4.教師隨筆小學語文
7.高中語文教師隨筆
9.中學語文教師隨筆
10.教師隨筆小學語文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