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劉心武先生最近有篇叫作《給侄孫女的七條忠告》的文章,遭到了幾位批評家的圍堵。其實該文并沒有多少新奇的言論,不過是告誡他的那位“侄孫女”,要“珍視童貞”、“在性觀念上要有一條底線”、“不能吸毒”、“讀書,不輕易相信所謂批評家的言論”,以及“人家說你怎么還在讀《簡愛》時不必感到慚愧”等等。盡管不免有點讀書人的“迂夫子”氣,但話說得堂堂正正,語重心長。如果把這份“忠告”送給當(dāng)下所有都市里那些頭腦幼稚、盲目追逐“新潮”女孩,我以為亦無所不可。不想這么一篇短文,竟觸動了“批評家”的哪根神經(jīng),一跳三丈高,挖苦嘲笑,把劉先生罵了個狗血淋頭。
譬如劉先生勸告女孩子“不要隨便和人上床”這一點,似乎拿到現(xiàn)今號稱發(fā)達的西方國家去,也是不至于被視為迂腐可笑的。然而我們的批評家卻認(rèn)為“時序已經(jīng)進入了二十一世紀(jì),而我們的思想文化界在對女性的認(rèn)識上,仍停留在上個世紀(jì)初的水平上”,而“五四運動的意義,一個重要的貢獻就是女性的發(fā)現(xiàn)”。言下之意,“上床”云云,早已是一個“落伍”的話題,誰要是還在這么說,誰便是“假道學(xué)”。對于這種人應(yīng)該及時制止他,明確告訴他:“要么回家,要么閉嘴”。
又如“不要吸毒”這一條,批評家雖不能否認(rèn)“這是對的”,但又借口劉先生引用了美國奧斯卡得獎新片《美國麗人》,并使用了“破瓜”一詞而大加責(zé)難。認(rèn)為這是個“低俗的市井俚語,讓人聽不下去”。據(jù)我所知,“破瓜”一詞在古代詩文中屢見使用,從新版《辭!分幸膊浑y找到該詞條。在這里,前衛(wèi)的批評家一下子又變成了“道學(xué)家”,連這么一個“很俗氣的詞”都脆弱得受不住了。說到底,劉文的這個例子也無非旨在說明,即便是在美國,現(xiàn)今青年的兩性觀念也并不像某些人想象中那么“開放”而已,并無不妥之處。
這一場爭論,從表面上看頗近于無理取鬧,但實際上還是有它的意義。我想劉先生的《忠告》,并不是心血來潮,而是有感而發(fā)的。說到“五四”運動對“女性的發(fā)現(xiàn)”,我們讀一讀當(dāng)時的魯迅、吳虞,或冰心、廬隱們,似乎也只有批判舊的“節(jié)烈觀”,倡導(dǎo)婚姻自主、個性解放和更深層次的女性爭取經(jīng)濟權(quán)的問題,連“性解放”的影子都找不到。批評家們對“五四”的知曉程度,實在令人生疑;蛟S是真的如他們所說,“一百年來沒有長進”,和劉先生一樣,許多人至今仍堅持認(rèn)為西方的所謂“性解放”理論并不可取,更不值得為它尋找什么“理論根據(jù)”。只要睜眼看一看我們的四周,現(xiàn)實的婦女解放運動也并不像批評家所見的那樣樂觀!叭恪爆F(xiàn)象的屢禁不止,納妾“包二奶”之風(fēng)的死灰復(fù)燃,都不能不說是從“五四”原點的大踏步倒退。甚至連文壇上也出現(xiàn)了被稱之“用皮膚說話”的“新新人類”的創(chuàng)作。社會上的種種不良現(xiàn)象對涉世未深的女孩的誤導(dǎo),實在是那樣顯而易見。如今劉先生不過是以一種特殊的方式,道出了一部分家長心中的隱憂,又有什么必要如此大張撻伐呢?把《忠告》說成是“五四新文化運動以來最糟糕的父親”,是否太盛氣凌人了一點?我猜想批評家大約都還沒有到家有劉先生“侄孫女”一般年齡的女孩的時候,年輕氣盛也是難免的。倘若數(shù)年之后,也有了這么一個女兒或?qū)O女,那時再來讀《忠告》一類的文章,怕是會有一種完全不同的觀感的吧?
[為劉心武先生一辯]相關(guān)文章:
1.《好先生》語錄
2.藤野先生課件
3.藤野先生教案
4.《藤野先生》課件
5.《藤野先生》教案
6.灰灰先生教案
7.大一辯論賽策劃書
8.中班膽小先生教案
9.馬先生波杰克語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