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寧化五中 許兆河
《孔雀東南飛》是一首敘述纏綿悱惻的愛情悲劇的長篇敘事詩,與《木蘭詞》并稱為“樂府雙璧”。我們應該怎樣解讀劉蘭芝這一藝術形象呢?
李若冰先生著文認為解讀該文時不要偏頗于政治色彩的灌輸,是有道理的,但因而否認了劉蘭芝的極端行為-以殉情來反叛當時的道德人倫,是由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并非看什么作品都得從現(xiàn)實意義的角度去探究,甚至去摹仿,看武俠小說非得也去行俠仗義,做堂吉訶德似的英雄嗎?看悲劇故事難道就要學習悲劇人物并用他們的手段去解決現(xiàn)實問題嗎?這豈不荒唐至極?教《魯提轄拳打鎮(zhèn)關西》難道是要引導學生學習他嫉惡如仇的個性,用拳頭去解決人世間一切不平的事情嗎?我們只要明白作者是怎樣描寫這段精彩的故事,認識魯智深是一個怎樣的英雄就行了。對于小說,多數讀者只是為了消遣-怡情,我們不是批評家,不必去浪費太多的腦細胞去思考更深層的問題,而李先生為了說明自己的觀點,竟在文章里粉飾焦母,說她不是一臉白到底的奸母,其實,誰也不能否認她是焦劉悲劇的直接責任人,當然,劉兄也責無旁貸。焦母一句“此婦無禮節(jié),舉止自專由”就可成為她強迫仲卿遣妻的最堂皇的理由,多可悲啊。劉蘭芝的賢惠能干,詩中已反復渲染,怎么會是焦母所說的刁蠻任性呢?要不,在她遭遣后,怎會有那么多有身份的人來提親呢?“十三能織素,十四學裁衣,十五彈箜篌,十六誦詩書!比绱酥獣_禮的媳婦就是打燈籠也難找啊,卻不為焦母所容,真不知焦母是哪根神經錯了位。劉蘭芝“雞鳴入機織”“三日斷五匹”,焦母還雞蛋里挑骨頭,嫌她織得慢。說她無禮節(jié),更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啊,即使是被休之后,還不忘上堂拜別焦母,吩咐小姑要好好照顧她,怎能說無禮節(jié)呢?透過詩中的一些細節(jié)和暗示,我們還可以體會到親密無間的姑嫂情呢。
說到底,蘭芝的悲劇起因是家庭矛盾-婆媳之間的傳統(tǒng)矛盾,作為旁人,我們即使是清官,也斷不了家務事。詩歌中也沒有明說第一次她們婆媳是怎樣鬧矛盾的,焦母眼中為什么容不下劉蘭芝,是誤會造成的成見,還是蘭芝的品德達不到焦母的標準。但文中寫了她不顧兒子苦苦哀求椎床大怒的潑婦丑態(tài),她活活拆散了這對恩愛無比的夫妻,打發(fā)蘭芝走后,她想為兒子續(xù)個“可憐體無比”的羅敷。難道焦母眼光如此近視嗎?恐怕非也。筆者不知漢朝是否也有“不孝有三無后為大”的倫理,如有,焦母的所作所為,就容易理解了,她看蘭芝不順眼不是蘭芝真的無禮節(jié),自專由,而是蘭芝嫁到焦家兩三年,沒有為焦家生下一男半女,讓焦母在旁人面前無地自容,才退而求其次,拋棄高標準為仲卿續(xù)個也許只是虛有其表的羅敷姑娘。為此她顧不上兒子與媳婦的感情了,隨便找條理由打發(fā)她吧。
縱觀全詩的情節(jié),我認為蘭芝死于三逼。焦母與她水火不容的家庭關系,讓她就像置身于地獄。是焦母毀了她的尊嚴和幸福,但仲卿尚為她留了根救命的稻草,答應辦完公事回來就去娘家接她,和現(xiàn)代家庭中媳婦受了點委曲,先回娘家消消氣差不多。二逼是劉兄,這個市儈小人,眼中只有權與錢,為了攀附權貴而不顧妹妹的心愿,粗暴地毀壞了蘭芝與仲卿的誓約,在蘭芝本已天寒地凍的心理上雪上加霜,如果能從同胞兄妹的情感出發(fā),給蘭芝一點陽光,怎么會產生后面的悲劇呢?三逼是焦仲卿,仲卿的軟弱為蘭芝的悲劇撕開了裂口,他的誤解則徹底粉碎了蘭芝的幻想。在家里,她胳膊拗不過大腿,無力抗拒兄長的逼迫。答應也許是權宜之計,讓仲卿能早點趕來商量對策?芍偾溱s來的第一句話就是冷嘲熱諷,怎么不會傷透了蘭芝的心呢?她終于看透了焦仲卿的軟弱性,不可能將她從矛盾的沼澤中拉出,也不想連累了母親,最后她選擇了出嫁的第一個晚上上投水自殺,用死來證明自己的誓言。
筆者認為《孔雀東南飛》這首詩歌,可以用小說的讀法,引導學生用怡情觀來欣賞詩歌的情節(jié),既不必上升到什么政治色彩,也不必貼什么“現(xiàn)實意義”的標簽,了解劉蘭芝是個外柔內剛的至情至性的女子,懂得她是投水殉情就行了。這篇課文的講讀,筆者曾要求學生結合課本插圖,認真揣摩蘭芝夜織時的心理,寫一段符合人物性格的文章。還要求學生細品蘭芝離開焦家前精心妝扮的細節(jié)。因為這是蘭芝外柔內剛的個性體現(xiàn),也是蘭芝對人格尊嚴的自我定位,她不愿以棄婦的形象被推出焦家大門,而是以新婦的姿態(tài)坦然跨出那條禁錮了她的心性的門檻,這難道不是真愛和天性受摧殘時的一種明智的反抗嗎?
作者郵箱: fjxm18@163.com
[從人文角度審視劉蘭芝--與李若冰先生商榷(網友來稿)]相關文章:
1.看問題的角度
2.《好先生》語錄
3.藤野先生課件
4.藤野先生教案
5.《藤野先生》課件
6.設計角度的演講稿
7.《藤野先生》教案
8.灰灰先生教案
10.中班膽小先生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