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zhàn)功顯赫的皇子
隋煬帝楊廣是中國歷史上名聲最差的皇帝之一,這和后來編寫史書的人的觀點有關(guān),加上對他的謚號"煬"是最貶義的一種,所以,后來的人們都認(rèn)為楊廣和秦二世胡亥一樣,是最壞的皇帝。其實,楊廣時期開鑿的大運河至今還在起作用,這是他的功績,應(yīng)該肯定。既然對于秦始皇修建長城沒有完全地否定,那么對于楊廣開鑿大運河也應(yīng)該給予肯定。總之,楊廣應(yīng)該是個毀譽參半的皇帝,這樣才符合歷史事實。
楊廣是隋文帝楊堅的第二個兒子,又名楊英,小名是阿麼。父親楊堅建立隋朝后,楊廣被封為晉王,當(dāng)時只有十三歲。除了王位外,還讓楊廣做并州(治所是現(xiàn)在的山西太原市)的總管。
楊堅之所以要讓很小的兒子擔(dān)任并州總管,拱衛(wèi)京城,是吸取了北周沒有親近的重臣輔佐,而被自己滅掉的教訓(xùn)。為了讓兒子得到鍛煉,真正能在以后勝任,楊堅讓很有才干的大臣王韶?fù)?dān)任楊廣的輔臣。王韶沒有辜負(fù)楊堅的信任,對楊廣盡心盡力,有一次,在他出巡長城時,楊廣便趁機造園林,結(jié)果等王韶回來后立即勸止了楊廣。
后來,隋朝興兵滅南朝的陳,剛二十歲的楊廣是統(tǒng)帥,但真正領(lǐng)兵作戰(zhàn)的是賀若弼和韓擒虎等將領(lǐng)。滅掉陳后,進駐建康,即現(xiàn)在的南京,楊廣表現(xiàn)得很有氣度:殺掉了陳后主陳叔寶的奸佞之臣,封存府庫,不貪錢財,最后將陳叔寶及皇后等人押回京城。滅掉陳后,楊廣進封太尉之職。
此后,楊廣也是屢建戰(zhàn)功:在公元590年,奉命到江南任揚州總管,平定江南高智慧的叛亂;公元600年,北上擊敗突厥進犯。這些功勞是其他皇子所沒有的。從這點來看,他和李世民有些相似,都是次子,都有戰(zhàn)功,都是通過非常手段得到的皇位,只不過李世民比楊廣的政績突出一些,也許因為這個原因,后來的人們就對李世民稱譽多一些,對楊廣貶低的多一些。
善于偽裝 殺父奪位
楊廣是個典型的兩面派,雖然也是出身名門大族,但他的紈绔子弟的色彩更具有隱蔽性。他的性格中糅合了很多正反兩方面的特性:既有很強的虛榮心,又喜歡私下尋歡作樂;有紈绔子弟的低下素質(zhì),又具有過人的文武才能。在他得到想得到的東西之前,很善于偽裝。等到繼承了皇位,他的本性中壞的一面就沒有了約束,縱情享樂,結(jié)果走到了窮途末路。
楊廣共兄弟五人,哥哥楊勇是長子,第二便是楊廣,老三是楊俊,老四是楊秀,最后是楊諒。在隋文帝稱帝后,很快將楊勇立為太子。楊廣因為自己的戰(zhàn)功在哥哥之上,這使他漸漸有了取代哥哥的欲望。
為了實現(xiàn)做太子,以后做皇帝的夢想,楊廣費勁心機地將自己偽裝起來。而太子楊勇卻缺少楊廣那樣的心機。明明知道父親楊堅喜歡節(jié)儉,他偏偏要奢侈浪費;明明知道母親獨孤皇后痛恨男子寵幸眾多姬妾,他還要很張揚地尋歡作樂,不但如此,還冷落了母親精心為他挑選的妻子元氏。這使得父母都對他有怨氣,加上后來楊勇還過分地接受百官的朝賀,使楊堅更為不滿,這就為楊廣的奪位提供了好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