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設(shè)計 李壽鋒
(說明:本試卷為課堂練習(xí)之用,強調(diào)文言文字詞意義和用法的鞏固掌握,強調(diào)文言句式的辨析掌握,試圖以試卷樣式激發(fā)學(xué)生學(xué)習(xí)作品的積極性主動性,以使學(xué)習(xí)更深入有更好的效果。同時,試卷上設(shè)立“文學(xué)卡片”、“資料采擷”“拓寬視野”“文言翻譯信達雅”等欄目,讓學(xué)生學(xué)會利用資料主動學(xué)習(xí),加深對作品內(nèi)容和論說方法的理解掌握。)
【作家作品】
本文選自《飲冰室文集》中的《專集新民說》,作者梁啟超,字卓如,號任公,又稱飲冰室主人,廣東新會人,他是變法維新派康有為的學(xué)生。作為中國資產(chǎn)階級改良運動,戊戌維新運動的中心人物,與康有力一致,號稱“康梁”。梁啟超作為資產(chǎn)階級思想家,在政治上鼓吹維新,宣傳立憲;,抨擊專制主義,提倡民權(quán)。在文學(xué)方面,把散文做為政治斗爭的工具,又是最早評價和創(chuàng)作小說的人。他論著甚豐,變法前主辦《時務(wù)報》,變法失敗后,逃亡日本,主編《清議報》、《新民叢報》,主要著作是《飲冰室合集》。
【文體知識】
本文是一篇證論文,做為變法維新當(dāng)時新文體的代表作家,梁啟超自己說,啟超夙不喜桐城派古文,幼年為文,學(xué)晚漢、魏、晉,頗上矜煉,至是自解放,務(wù)為平議暢達,時雜以俚語,韻語以及外國語法,縱筆所致不檢束,學(xué)者竟效之,號《新文體》。他的議論文寫得平意流暢,清晰自然,氣勢恢宏。
梁啟超《論毅力》課堂練習(xí)卷
(課堂或自修45分鐘完成)
解釋重點字詞
天下古今成。 )之林( ),若是( )其莽然( )不一途( )也。要( )其何以( )成( )?何以( )。 )?(省略: )曰:“有毅力者( )成,反是( )者敗!鄙w( )人生歷程,大抵( )逆境居( )十六七( ),順境亦居( )十三四( )。而( )順逆兩境( ),又常( )相間( )以( )迭乘( )。無論事之( )大小,而( )必有( )數(shù)次( )乃至( )十?dāng)?shù)次( )之( )阻力。
譯文
【句式和句間關(guān)系】
1、(省略: )曰:“有毅力者成,反是者敗。”
【段落內(nèi)容概括答案:】
第一段提出中心論點,古今中外事業(yè)成敗的關(guān)鍵,就在于有沒有毅力,即“有毅力者成,反是者敗”。
開頭起筆就旗幟鮮明運用正反對照的手法突出要闡明的中心論點以此統(tǒng)領(lǐng)全文。
【參考譯文】
普天之下古往今來,成功和失敗的事情經(jīng)驗教訓(xùn)是如此之多,而情況和途徑之不同又是那樣紛蕓復(fù)雜,推究他們?yōu)槭裁闯晒,為什么失敗,結(jié)論是有毅力的就成功,失之就失敗。
解釋重點字詞
其( )阻力雖( )或( )大或( )小,而要之( )必( )無可( )逃避者( )也。其( )在( )志力( )薄弱之士( ),始( )固( )曰( )吾欲云云( ),吾欲云云( )。其意( )以為( )天下事( )固( )易易( )也。及( )驟( )嘗( )焉( ),而( )阻力猝( )來,頹然( )喪( )矣。其次( )弱者( ),乘( )一時( )之( )意氣( ),透過( )此( )第一關(guān)( ),遇( )再挫( )而退( )。稍強者( ),遇三四挫( )而( )退。更稍強者( ),遇五六挫( )而退。其( )事( )愈大者( ),其( )遇挫愈多( ),其不退也愈難(句間關(guān)系? )。非至強( )之人,未有( )能( )善于其終者也( )(句間關(guān)系? )。
譯文
【句式和句間關(guān)系】
1、其事愈大者,其遇挫愈多,其不退也愈難(句間關(guān)系? )。
2、非至強之人,未能善于其終者也(句間關(guān)系? )
【段落內(nèi)容概括答案:】
第二段從人生歷程的一般規(guī)律,人生有順境有逆境,事情不分大小都有阻力,從人生歷史的一般規(guī)律來論證毅力的重要性,說明只有毅力至強的人才能獲得成功。
(這段首先從縱向的方面來說明一個規(guī)律,人生歷程,順逆相間,人的一生大抵說來,大概是逆境居十分之六七,順境只居十分之三四,而且每件事情必有數(shù)次乃至十?dāng)?shù)次的阻力,這就為中心論點提供了理論根據(jù)。既然人人都要遇到逆境和阻力,所以就必須要有毅力。然后又從橫的方面來分析人們對待逆境和阻力的不同態(tài)度,作者論說了四種人,有“志力薄弱之士”,“次強者”,“稍強者”,“更稍強者”四種不同類型的人對待逆境和阻力的態(tài)度不同,他們都是“非至強者”,只有至強的人才能善終。這就用分析論證了毅力的重要性。)
【參考譯文】
人生的歷程,大致不順利的境遇占十分之六七,順利的境遇也占了十分之三四,這兩種境遇又常常是相互間隔著交替而來的,不論事情是大是小,必然會遇到幾次乃至十幾次的阻力,這種阻力雖然有的大有的小,但總之一定是不可避免的。那么意志和能力薄弱的人,開始的時候一定會說我要如何如何,我要如何如何,他心里認為天下事本來就是很容易很容易的,等到很快嘗試到阻力突然來臨,就頹然喪失了勇氣;那些意志能力次弱的人,憑著一時的意氣,通過了第一關(guān),但遇到第二次挫折就退縮了;意志能力稍強的人,遇到三四次挫折才退縮;再堅強些人,遇到五六次挫折才退縮。事情越大,遇到的挫折也越多,要不退縮也越難。不是極其堅強的人,不能善始善終把事情進行到底的。
解釋重點字詞
夫( )茍( )其挫( )而( )不退矣,則( )小逆( )之后必有( )小順( ),大逆( )之后必有( )大順( )(句間關(guān)系? )。盤根錯節(jié)( )之( )既( )破,而( )遂有( )應(yīng)刃而解( )之( )一日。旁觀者( )徒( )艷羨( )其功之( )成,以為( )是( )殆( )幸運兒,而( )天( )有以( )寵( )彼( )也。又以為( )我( )蹇( )于遭逢( ),故( )所就( )不彼若(句式? )也。庸詎知( )所謂( )蹇焉( )幸焉( )者( ),彼( )皆與我之( )所同( ),而( )其( )能征服( )此蹇( )焉( ),利用( )此幸焉( )與否( ),即( )彼成我敗( )所由( )判( )也(句間關(guān)系? )。更( )譬( )諸( )操舟( ),如( )以( )兼旬( )之期( )行千里之地者( ),其間( )風(fēng)潮( )之( )或( )順或( )逆,常( )相( )參伍( )。彼( )以( )堅苦忍耐之力( ),冒( )其逆( )而( )突過( )之( ),而后( )得( )從容( )以( )容度( )其順( )。我( )則( )或( )一日( )而返( )焉( ),或( )二三日而返焉( ),或( )五六日而返焉( );故( )彼岸( )終( )不可得( )達( )也。
譯文
【句式和句間關(guān)系】
1、夫茍其挫而不退矣,則小逆之后必有小順,大逆之后必有大順(句間關(guān)系? )。
2、故所就不彼若(句式? )也
3、旁觀者徒艷羨其功之成,以為是殆幸運兒,而天有以寵彼也。又以為我蹇于遭逢,故所就不彼若也。庸詎知所謂蹇焉幸焉者,彼皆與我之所同,而其能征服此蹇焉,利用此幸焉與否,即彼成我敗所由判也(句間關(guān)系? )。
【段落內(nèi)容概括答案:】
第三段從順境和逆境之間的相互轉(zhuǎn)換來論證毅力的重要性。
第一,作者認為小逆之后會向小順轉(zhuǎn)化,大逆之后會向大順轉(zhuǎn)化,而關(guān)鍵是要有毅力去克服困難。批評看見人家成功就認為是幸運兒的錯誤態(tài)度。從而得出結(jié)論順、逆、幸、蹇對每個人都是一樣的,而決定成敗的關(guān)鍵就看是否有毅力。
第二,作者又以操舟為比喻,操舟都會碰到順逆兩種情況,遇到逆境時有兩種情況,一種是以艱苦忍耐之力,冒其逆突過;一種是遇逆而返,終不達彼岸。對比之下,進一步說明要使逆境轉(zhuǎn)為順境關(guān)鍵在毅力,有毅力者可使逆境轉(zhuǎn)為順境。
【參考譯文】
如果遇到挫折而不退縮,那么小的不順利之后必定有小的順利,大的不不順利之后必定有大的順利。經(jīng)過了盤根錯節(jié)的復(fù)雜情況以后,隨之便會有迎刃而解的一天。旁觀者只是羨慕別人的成功,認為這個人大概是幸運兒,老天爺特別寵愛他,又認為我是倒霉,所以成就比不上他。這種人怎么能知道所謂“倒霉”,“幸運”,他與我都是相同的,而能不能征服,這個“倒霉”利用這個“幸運”,就是他成我敗的區(qū)別所在。再拿駕船來做比方,如果以二十天的時間行一千里的路程,其間風(fēng)向潮流的或順或逆,常是互相交錯的。人家以艱苦忍耐的力量迎著逆風(fēng)沖過去,然后可以從容地前進,去渡過順風(fēng)的一段;而我或者一天就回來了,或者兩三天就回來了,或者五六天就回來了,因此對岸就始終不能達到。
解釋重點字詞
孔子曰:“譬如( )為( )山( ),未成( )一簀( ),止( ),吾止也(句間關(guān)系? )。譬如( )平地( ),雖( )覆( )一簣( ),進( ),吾往( )也。(句間關(guān)系? )”孟子曰:“有為者( )譬若( )掘井( ),掘井(省略: )九仞( )而( )不及( )泉( ),猶( )為( )棄井( )也!背蓴≈?dāng)?shù)( ),視( )此( )而已( )。
譯文
【句式和句間關(guān)系】
1、譬如為山,未成一簀,止,吾止也(句間關(guān)系? )。
2、譬如平地,雖覆一簣,進,吾往也。(句間關(guān)系? )
3、掘井(省略: )九仞而不及泉,猶為棄井也。
【段落內(nèi)容概括答案:】
第四段引用孔孟名言,以堆山者和堆土者正反對舉總結(jié)論證毅力的重要,以此結(jié)束全文。
這段用孔孟之言總結(jié)說明做事重在堅持,也就是說所謂的毅力也就是不屈不撓堅持不懈的做事,成敗之?dāng)?shù),視此而已。
【參考譯文】
孔子說:好比堆一座山,只差一筐土沒有堆成,如果停止,就此停止了;又如好填平土地,即使只倒了一筐土,繼續(xù)干,我就前進了。孟子說:要干事的人,就象掘井,掘的再深而沒有挖到泉水,那仍然是一口廢井。成敗的道理,看這兩段話也就知道了。
【疑難詞句注解】
1.若是其莽然不一途也。莽然是廣大眾多的樣子。
2.而順逆兩境又常相間以迭乘。迭乘:交替的呈現(xiàn)。
3.及驟嘗焉而阻力猝來,猝是突然的意思。
4.盤根錯節(jié)之既經(jīng)。盤根錯節(jié)就是樹根盤繞,木節(jié)交錯,比喻事情煩難復(fù)雜,不易解決。
5.而隨有應(yīng)刃而解之一日。應(yīng)刃而解是順著刀口就分隔開來了。比喻事情容易解決。
6.旁觀者徒艷羨其功之成。艷羨是非常羨慕。
7.以為是殆幸運兒。殆是大概差不多的意思。
8.又以為我蹇于遭逢。蹇是跛足,引申為艱難、困厄。遭逢是遭遇。
9.庸詎知所謂蹇焉、幸焉者。庸詎就是豈,怎么。
【背景介紹】
本文是在戊戌變法失敗后不久寫的。勉勵處于逆境的同人,不要因一時受挫而灰心,鼓勵他們克服困難,繼續(xù)前進。
【主旨】
全文的中心論點:有毅力者成,反是者敗。本文寫自戊戌變法失敗以后,維新派人士有的被殺,有的流亡,有的退隱。梁啟超逃亡日本,還想努力進取,于是寫《論毅力》,勉勵處于逆境中的有志于天下事者,不要被失敗嚇倒,不要被暫時的逆境所困擾,要堅持不懈,繼續(xù)前進。
【寫作特點】
第一個特點是全文自始至終運用正反對照的說理方法
第二個特點是思路開闊,縱橫開合,論證周密,結(jié)構(gòu)嚴(yán)謹
第三個特點層遞和比喻等修辭方法的運用,使文章要闡明的道理具體形象
①全文自始至終運用正反對照的說理方法
如成與敗,逆與順,強與弱,彼與我,“攻虧一簣”和“雖覆一潰”的對瘵,處處闡述了有毅力,與無毅力會造成成功與失敗兩種不同的結(jié)果,從而突出了全文的中心論點。
②思路開闊,縱橫開合,論證周密,結(jié)構(gòu)嚴(yán)謹
文章一起筆就說天下古今成敗之林,橫貫天下,縱觀古今,大開大合,接著論順、逆、幸、蹇,又以逆水行舟、挖土掘井等圣人之言證明,或理論或現(xiàn)實依據(jù),思路開闊,論證非常周密,而結(jié)構(gòu)集中嚴(yán)謹。
③層遞和比喻等修辭方法的運用,使文章要闡明的道理具體形象
比喻如操舟之喻;造山以填土之喻;掘井之喻分別強調(diào)要有堅持到底的毅力。層遞是指三個或三個以上的意思遞進而形式相近的語句排列在一起的修辭方法,本文有兩處用層遞手法。一是第二段對身處逆境時五種不同態(tài)度的描寫,突出要想成功,應(yīng)有“至強之人”的毅力,二是第三自然段操舟的對比,這幾種情況的對比用層遞式以此反襯出堅持到底者毅力的重要性。
【擴展練習(xí)】
1、找出文中的層遞句。
2、找出文中的比喻句,并說明比喻的含義:
附:擴展練習(xí)參考答案:
1、層遞句:
(1)面對逆境與阻力的五種人的不同態(tài)度和結(jié)果,“志力薄弱之士”、“次弱者”、“稍強者”、“更稍強者”、“至強之人”,一層進一層,層層遞進,將“有毅力者”與“反是者”的不同層次都提到了,涵蓋全面,說明周密。
(2)操舟者,彼“從容以進度其順”;“我則或一日而返焉,或二三日而返焉,或五六日而返焉,故彼岸終不可達也”。三個層次的層遞,將“反是者敗”的道理說得明明白白。
2、比喻句的含義:
(1)以“操舟”比喻“有毅力者”、“得從容以進度其順”;“反是者”,“故彼岸終不可達也”。
(2)孔子“為山”之喻,無毅力者功虧一簣。
(3)以“平地”比喻有毅力者,“雖復(fù)一簣”、“吾往也”。
(4)孟子“掘井”之喻,半途而廢,事業(yè)無成。
作者郵箱: lishoufeng283728@sin.com
[深圳市富源實驗中學(xué)高一語文第二模塊梁啟超《論毅力》課堂練習(xí)卷(網(wǎng)友來稿) 教案教學(xué)設(shè)計]相關(guān)文章:
1.勵志文章:論毅力
2.
4.
6.關(guān)于毅力的議論性散文
7.高一語文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