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kegang
略談《六國論》的題目和結構
兼與張全夫同志高榷
張全夫老師寫的《我是怎樣教〈六國論〉一文的》教學經(jīng)驗1980年3月在《中學語文教學》雜志發(fā)表以來,對中學教師的備課啟發(fā)和幫助很大,是一篇有價值的經(jīng)驗之談。但是,“智者千慮,必有一失”,這篇文章也有一些不足與不確之處。雖然瑕不掩瑜,缺不掩盈,但如能拭去這塊美玉上的小斑點,同時補足缺陷,使該文由“彎月”變成“滿月”,也許對同行們的教學更有好處。
一、關于題目
張文指出,《六國論》是一個“倒裝的動賓詞組”,這是對的。但作者卻未指出,這個題目不僅是倒裝句,而且是省略句。實際上,作者也認識到了這一點。文中明確指出:“六國論這個題目……實際上是論六國滅亡的根本原因”。既然“六國論”三字包含了“論六國滅亡的根本原因”十個字的意思,為什么不指出題目是倒裝句兼省略句呢?其實,這篇文章原題為《六國》,比課本上用的題目《六國論》還要省略。
二、關于結構
這是講《六國論》時應該抓的重點,惜乎作者卻談的很少。文章第三部分的小標題雖然是“從文章結構入手,講清文章思路和字詞句,作到字字落實,句句落實”,但就這一部分而言,也是字詞句談得多,結構則只設計了一個結構圖,告訴讀者說:“我一邊講解,一邊用結構圖配合,使學生清楚地掌握了文章的內(nèi)在邏輯關系和論證方法”,但文中對文章的內(nèi)在關系和論證方法卻未加說明。當然,應該承認張全夫老師設計的這個結構圖是相當好的。據(jù)我所知,不少中學教師放大了這個結構圖作為教具,我們也是其中之一。但在放大這個結構圖時,卻發(fā)現(xiàn)以下一些缺點:
1.第一層下可標明“非兵不利戰(zhàn)不善”,并標明反證法。
2.第二層沒有標明分論點。如果說“蓋失強援,不能獨完”與“賂秦力虧、破滅之道”就是分論點,那么二者顯然上下倒置了。因為“蓋失強援、不能獨完”的論據(jù)應是“齊人與嬴、終繼遷滅”、“燕用刺客、始速禍焉”、趙國滅亡、用武不終”,而非“大欲大患、固不在戰(zhàn)”和“奉之彌繁、侵之欲急”。那么,把“蓋失強援、不能獨完”與“賂秦力虧、破滅之道”上下調(diào)換一下就行了嗎?行是行的,但仍不太確切。因為“賂秦力虧、破滅之道”為主,不僅暗指韓、魏、楚三國,也影響齊、燕、趙三國。所以,“賂秦力虧,破滅之道”與“蓋失強援、不能獨完”,我們的看法是不能并列,而應有主次之分。
3.第三層前,結構圖只標明“論證”二字,未標明論證方法。顯然,“大欲大患,固不在戰(zhàn)”、“奉之彌繁、侵之愈急”再加上“不戰(zhàn)而弱,至于顛覆”,用的是概述法,“齊人與嬴、終繼遷滅”、“燕用刺客、始速禍焉”、“趙國滅亡、用武不終”用的是分舉法。如能標明,更使人一目了然。
4.第四層“與秦相較,或未易量”是假設,是比較論證,是否定論斷,也是反證,應標明“反證”或“否定論斷”。
5.第五層“無使為積威所劫”之前最好加上“為國者”,并標明推理論斷。
6.第六層“從六國故事、在六國之下”應加“如……,則……”成為“如從六國故事,則在六國之下”并標明假定判斷和“教訓告誡”。
據(jù)上,文章結構圖可修改如下:
如前所述,張全夫老師文章的第三部分的小標題雖然是“從文章結構入手”,但除了設計出一個結構圖之外,對文章的內(nèi)在邏輯關系和論證方法卻一筆帶過,未在文中加以說明。本文不揣冒昧,擬在對結構圖進行修正之后,對一筆帶過之處補充如下:
這篇文章的中心論題的全稱是: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zhàn)不善,弊在賂秦。大家知道,戰(zhàn)國時七雄割據(jù),戰(zhàn)禍迭起,人心思一。所以,統(tǒng)一乃是歷史的趨勢。評論這一歷史事實,可以從“秦勝六國之利”這個角度立論,也可以從另一角度“六國敗于秦之弊”來立論。蘇洵為什么選擇后一角度來立論呢?主要是要以古諷今,借六國破亡之故事,譏議北宋對契丹、西夏作戰(zhàn)不力,以賂求和的投降主義政策。所以,本文既是史論,又是策論。由于作者觀點明確,針對性強,所以立論突兀,開門見山便以一個直言全稱判斷,從肯定、否定兩方在完整而有力地提出自己的觀點。
接著,作者從兩個方面對這個論題進行分析,提出兩個分論點:第一個(主要的)分論點是“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第二個(次要的)分論點是“不賂者以賂者喪,蓋失強援,不能獨完”。前者暗指韓、魏、楚三國,后者明指齊、燕、趙三國。兩個分論點雖有主次之分和明寫暗指之別,但六國殊途同歸。歸根到底,破滅之道都是一個“賂”字。
文章接著披文討源,對這兩個分論點全面展開論證。
先論證破滅之道“非兵不利,戰(zhàn)不善”,而在“賂秦力虧”。其論據(jù)有三:一曰“大欲大患,固不在戰(zhàn)”,二曰“奉之彌繁,侵之愈急”,三曰“不戰(zhàn)而弱,至于顛覆”,都是用的概述法,未一一羅列具體事實。因為諸侯賂秦的史實,已是稍有歷史知識的人都知道的。雖然如此,筆者認為對中學生來說,根據(jù)新舊知識聯(lián)系和從已知到未知的教學原則,語文教師通過提問或講述,談談諸侯賂秦的主要事實,也是可以的。對程度較差的學生來說,更是必要的。
次論證不賂者“失強援”,而“不能獨完”。其論據(jù)也有三點:一曰“齊人與嬴,終繼遷滅”,一日“燕用刺客,始速禍焉”,一曰:趙國滅亡,用武不終”,都是用的分舉法。事實比較清楚,容易為中學生所理解。雖然如此,筆者認為教師也不妨通過提問或講述與“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及“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等有關文史知識聯(lián)系。
在正面論證上述兩個分論點之后,作者為了使論證更充分,有說服力,又提出“與秦相較,或未易量”的假設來反證,由反面進行比較論證,從而作出上述否定論斷,進而證明了中心論點“非兵不利,戰(zhàn)不善”的否定部分的論斷也是正確的。
在以大量論據(jù)論證清楚中心論題之后,文章又水到渠成,得出“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的結論。老蘇撫今思昔,進一步運用推理判斷,設想如果六國并力西向,秦人將食之不得下咽。然而,可悲的是六國不但沒有堅持合縱路線,而且與此相反,今日割一地,明日割一城,結果如抱薪救火,不戰(zhàn)而弱,終至覆滅。
文章寫到這里,本來可以結束了。然而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洵,卻又用類比證明法,以六國亡于秦之事對北宋賂契丹、西夏的投降主義路線進行諷喻和告誡。雖然最后這個論題是文章的余波,而且是假言判斷,但正是這一點刺中了時弊。隨后歷史的發(fā)展,完全證實了作者的遠見卓識。從“古為今用”的角度來看,這一點正是蘇洵的《六國論》高于其次子蘇轍和后來其他人寫的《六國論》的地方。
這篇文章是膾炙人口的傳統(tǒng)名篇,現(xiàn)在仍選入高中語文統(tǒng)編教材。課本提示說此文最可取之處是持之有據(jù),言之成理,確實不錯。其結構之謹嚴,尤其值得學習借鑒。有人認為此文奠定了現(xiàn)代論說文“三部曲”程式的基礎,是頗有道理的。
以上看法也未必完全正確,愿提出來與張全夫老師和語文教育工作者的商榷。
[略談《六國論》的題目和結構]相關文章:
1.六國論名師教案
3.六國論優(yōu)秀教案
4.六國論的原文翻譯
8.六國論文言文翻譯
10.《六國論》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