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設計:每一篇課文都有一些難點、疑點。這些難點、疑點是課堂教學的困難所在,可也往往是捷徑所在。說“捷徑”的意思是如果能夠將這些難點解開,其他部分也許就迎刃而解!秷笕伟矔芬徽n疑點是信是寫給任安的,任安又在獄中,學生都認為司馬遷應該說說任安的事情,可是司馬遷卻一字不提。閱讀文章,卻發(fā)現(xiàn)司馬遷全文都在抒寫自己的感受,解釋自己為完成史學巨著而忍辱負重的內心痛苦。弄清這一點至關重要。它標明的是《報任安書》表達指向:即不在任安,只在自己。在此指向之下,本是難點的第二自然段就不成其為難點。何以言之?此段文字之難,在于多有欲言而難言,所以言而不言,不言而言之意,然而指向既明,則推測非為難事。
教學重點:疏通文脈。
教學實現(xiàn):
師:《報任安書》的第一自然段中,表示客套的詞語多多,像“牛馬走”“再拜”“辱賜”“非敢”“略陳固陋”“幸勿”等,這是書信體的特點。除了這些客套的話語之外,第一段有實際意義的核心詞語是什么?
生:略陳固陋。
師:另外,這一段中需要注意的實詞有“曩者”“闕然”“望”“相”。需要注意的句子是“教以慎于接物,推賢進士為務”,誰把這個句子翻譯一下,注意“以什么為務”的結構,以及它和“教”的關系。
生:用慎于接物、推薦賢才為追求的道理來教導我。
師:閱讀第二自然段,考慮其核心內容。
生:說明“刑不上大夫”的原因。
生:講“人或有一死,或輕于鴻毛,或重于泰山”的道理。
生:講士人應該勉勵自己,如果犯了罪就及時自殺,不要使自己受辱。
師:大家談了這么多,我看都不能包攬全段的意思。所以,都不完全。貫通全段的意思上再去考慮,主要是作者的思路。要沉得著氣,先弄清段內的層次。這一段可以分為幾層?第一層意思是什么?
生:司馬遷先講自己出身低微,死了大家也會認為是“智窮罪極,不能自免,卒就死耳”。
師:停。司馬遷為什么要說到死?這就有一個語境的問題。這個語境是什么?
生:應該是司馬遷受了宮刑。后邊他提到這個事情。
師:現(xiàn)在你給我推演一下司馬遷的行文邏輯。
生:他的意思是我受了宮刑,應該自殺,然而因為身份地位地低下,自殺了,大家也會認為我只是因為“智窮罪極,不能自免”,死了也是白死。
師:所以司馬遷沒有死。那么,接下來司馬遷又解釋表達了什么內容呢?
生: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
師:我看更多的是榮辱的內容:從“太上不辱先”到“曷足貴乎”,我看主要是榮辱的問題。
生:榮辱和生死密切相關,也可以說是有關生死榮辱的內容。
師:請簡述一下這一層的意思。
生:司馬遷是說在各種污辱之中,我所受的宮刑是污辱最大的。為什么我會忍受這么大的污辱呢?并不是我甘心在忍受這巨大的污辱,而是因為“積威約之勢也”。
師:司馬遷似乎還使用了舉例論證,列舉了不少的歷史人物,看看司馬遷的這些歷史人物有什么共性,司馬遷想用他論證什么論點。
生:這些人地位原來都很高,后來都受到巨大的污辱。用司馬遷自己的話說“此人皆身至王侯將相,聲聞鄰國,及罪至罔加,不能引決自裁。在塵埃之中,古今一體,安在其不辱也”。說明的道理似乎是有罪之后,應該及早自殺。否則,受辱就后悔莫及。
師:這些例子和榮辱生死的問題有關沒有?
生:這些例子都能夠證明受辱往往是“積威約之勢也”。
師:這些例子和后文的“勇怯,勢也;強弱,形也”有沒有關系?
生:有。這些人還是這些人,可是他們的勇怯和強弱卻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就是因為“勢”和“形”發(fā)生了變化。
師:現(xiàn)在誰來總結第二段的主要內容,理清其思路?紤]司馬遷“略陳固陋”的指向。
生:司馬遷首先解釋自己沒有自殺乃是因為自殺了人們也不會將他和“能死節(jié)者”比。然而,沒有及時自殺卻又使得自己陷入“積威約之勢”,以至于受到宮刑這樣的極大的污辱。可是,歷史上這種現(xiàn)象太多了,比他更強大的人在同樣的形勢下,也只能接受現(xiàn)實而無法反抗。字里行間,表現(xiàn)了司馬遷因受到宮刑這樣的污辱而帶來的巨大的痛苦,他甚至在為自己沒有及時自殺而后悔莫及。
師:分析得很好,思路清晰。我們可以看出,司馬遷先是解釋,自己開始沒有自殺,乃是因為不值;后邊受辱乃是因為不得己。這樣去讀第三段我們就會有非常清楚的思路。第三段是什么核心內容?
生:解釋自己隱忍茍活的原因不是“念父母,顧妻子”,而是“恨私心有所不盡”。
師:第四自然段呢?
生:列舉著述聞世的前賢,說明自己也有著述聞世的志向。
師:注意作者表述的重點,即作者有意突出了所有人物的什么共性?
生:都是在災難中有所成就。這中間也體現(xiàn)了作者自勉的意思。
師:第五自然段呢?
生:直接表明自己的志向: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再次解釋“就極刑而無慍色”的原因。
師:就司馬遷為實現(xiàn)理想,“就極刑而無慍色”而言,我看這不是膽怯,倒更是極大的勇敢。這讓我想到受胯下之辱的韓信,他們有沒有相似點?有什么相似性?
生:有。相似點都是忍小辱,成大事。
師:閱讀最后一段,看看它在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生:照應開篇,闡述自己受辱后沉痛的心情、被誤解的無奈,說明自己不能“推賢進士為務”的原因。強調“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
師:現(xiàn)在疏通一下全文的思路。司馬遷開篇從任安“教以慎以接物,推賢進士為務”入題,然后講明為寫史記而沒有及時自殺以及由此所導致的受辱及痛苦心情;這是文章的第一板塊。文章的第二板塊主要在于闡述自己要想前人一樣,在艱難痛苦中完全“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宏大理想。
[《報任安書》(節(jié)選)課堂實錄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1.報任安書教案
6.報任安書原文翻譯
7.魯迅故鄉(xiāng)教案課堂實錄
10.水滸傳的教案和課堂實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