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與“文化”》是一篇學術論文,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社會科學論文(簡稱“社科文”)。文章的題目是論題,全文的論點是:文明與文化互為里表,文明是內核,文化是表現形式;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與滲透是普遍的,必要的;當今,我們要自覺地成功地進行文化系統(tǒng)問的交流與滲透。
全文共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第l一3段),闡述文明與文化的關系,辨清了兩者之間的區(qū)別,闡述了兩者的聯系。
第l段,談什么是“文明”。作者先給文明下了個定義,從手段、方式、途徑和目的等方面對它加以界定。在陳述這個定義之中,強調了作為目的的“基本需要”和“全面發(fā)展”兩點,并由此轉而探究人類為了實現這個目的所作的種種追求,揭示出一切文明所共有的特征和統(tǒng)一的價值標準。
第2段,談什么是文化。指出文化是實現文明創(chuàng)造中所體現出的特征、風格和樣式。
第3段,列舉事例,說明文明與文化的關系是互為表里、相互依存的。
“文明”與“文化”的內涵是什么?彼此的關系怎樣?一直是學術界糾纏不清的問題。本文作者做出了自己的解釋,從一點到另一點,再分析兩者之間的關系。
文明--內容--統(tǒng)一的價值標準(例:衣料)
文化--形式--多樣性(例:服裝樣式)
第二部分(第4-7段),闡述了文化交流與滲透的普遍性、必然性和應取的原則。
這一部分從不同文化之間的差異談起,指出不同文化系統(tǒng)之間的交流的特點,分析了不同文化相互影響與滲透的兩面性:好的一面--使弱勢文化提高文明含量;壞的一面--文化面貌日漸趨同。進而從日本對待外來文化的態(tài)度中,引出對待外來文化的原則:兼收并蓄,為我所用。
這一部分的論述,著眼于區(qū)別,作者對于文化系統(tǒng)進行分類,先選擇了標準,即以強弱來分。再進一步探究強勢文化與弱勢文化的關系,逐步把問題引向深入。
第三部分(第8-14段),闡述怎樣自覺地成功地進行文化系統(tǒng)之間的交流和滲透。
這一部分論述的中心是怎樣進行文明對話的問題。文章先把形成文化交流障礙的原因總的概括出來,再逐一分析。
第9、lO兩段,著重分析文化系統(tǒng)的要素與功能所起的作用。文化要素--實現文明價值的特殊功能--滿足人類群體需要。要素是基本點、出發(fā)點,滿足需要是歸結點。由于生存環(huán)境社會條件的差異,人們文化需求會有所差別,文明的功能作用及其表現形式也會有所不同。
第ll~14段,分析文化系統(tǒng)各個要素之間的結構關系。分別論述了:1.文化要素與結構的關系;2.從結構角度看,不同文化形式的差異性與其內在價值的一致性;3.從結構角度看,注意切需要解決的問題,而且有一定的深度,有相當的生活基礎。
4模擬法庭聽證會的召開,要作好比較充分的準備。對于人物性格的定位要認真斟酌,教師要認真指導,不能只是場面熱鬧,要對專題文化內涵的理解和語文學習有切實幫助。
(三)教學“放出眼光”,請注意以下幾點:
l魯迅的《拿來主義》是論述文化交流與文化繼承的經典文本。但是,用的是雜文體,并非正面闡釋自己的主張,把握起來有一定的難度。教學時,宜簡化頭緒,突出中心,淡化一些與中心關系不甚密切的部分,如旁敲側擊抨擊當時國民黨政府的部分,著重于魯迅對于接受外來文化和文化交流的思想的學習。
2學習《拿來主義》注意引導學生領略作者是怎樣運用比喻論證的方法闡明道理的。
3學習《“文明”與“文化”》,因為文章論述的問題比較抽象,概括性強,可以從引導學生研讀文本人手,指導學生寫好內容提要和提煉好關鍵詞。
4《“文明”與“文化”》已經涉及“文明對話’’的許多方面,教師不必再加以擴展和加深。如果學生理解上仍有困難,可引用《刮痧》中的情節(jié)幫助理解。
5注意把《拿來主義》與《“文明’’與“文化’’》加以比較,把握兩篇作品中所論述的帶有共同性的道理,區(qū)別它們論述的不同的角度、方法和風格特點。
(四)教學“調查與發(fā)現”,請注意以下幾點:
l調查“文化差異”涉及的范圍很廣,舉凡衣食住行,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都可以作為調查對象。教師要考慮到學生的時間、精力和認識水平,不要提太高的要求。
2師生都要意識到這是語文課的學習活動,歸結點是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和運用語文的能力,不要把調查變成社會學的田野作業(yè)。
3調查前的準備要盡可能充分,調查汁劃要具體明確,切實可行。
4.對調查成果要認真整理,組織交流,評定成績。
本專題收入的文本比較長,包含的內容比較多,活動準備也還要花費時間。活動盡可能與班級的課外活動結合起來,如觀看《刮痧》電影,為模擬法庭聽證會作準備等。課內支配時間為8課時!案惺芘鲎病2課時,“放出眼光”4課時,“調查與發(fā)現”2課時。
[《文明與文化》設計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2.背影教案教學設計
3.春曉教學設計教案
10.教學設計和教案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