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來森
山水之美,人所共賞。
山之美,在于其巍峨高聳,險峻挺拔,巉巖壁立,峭石堎嶒;在于云蒙樹杪,霧流澗谷,綠林揚風,白水激澗;在于草木瓔珞其上,好鳥相鳴其間,晨曦中那一縷微光,暮色中那一抹晚霞。
水之美,在于其煙波浩淼,澄凈如練,瀑流飛逝,濤疊浪涌;在于清泉汩汩,小溪潺湲,濺玉飛珠,光影如幻;在于水草搖曳其中,條魚穿梭其間,穩(wěn)靜中那一份含蓄,激越中那一種飛揚。
故曰,山水之美,在其形,在其姿,在其幻。
張潮曰:“花不可以無蝶,山不可以無泉,石不可以無苔,水不可以無藻,喬木不可以無藤蘿!笔挛锵嘤巢拍艹扇ぃ剿酪嗍侨绱。
山因水而潤澤,而亮麗,而嫵媚,而靈秀,而氣韻生動;水因山而激蕩,而屈曲,而多姿,而幽渺,而溫厚醇和。山不可無水,水不可無山,山水相映、相襯、相生,方可氣象萬千。
王微曰:“望秋云,神飛揚;臨春風,思浩蕩!眲③恼f:“登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意溢于海!鄙剿啦豢蔁o人,人才是審美的主體。
屐痕處處,情思飛揚,留下了足痕,流傳了文化。
謝靈運外放永嘉,他“躋險筑幽居,披云臥石門”腳著謝公屐,遍游永嘉山水,成為中國山水詩的鼻祖。
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歸隱故里,過著“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詩意生活。他“晨興理荒穢,戴月荷鋤歸”,躬耕田園,悠游鄉(xiāng)野,“閑適”的大名驚動了隱居于廬山之上的禪宗宗師慧遠,大師便邀請?zhí)諟Y明、陸修靜,廬山對酌;圻h送客,從不過門前的虎溪,這一次,由于三人意興極高,言談忘情,慧遠相送,竟過了虎溪,使看山的老虎吼叫了起來,三人相視而笑,留下佳話“虎溪三笑”。后來這一佳話成為不少文人題詠的話題,蘇軾為此還畫過《三笑畫贊》。這三個人,慧遠代表佛教,陶淵明代表儒教,陸修靜代表道教,三位無憂無慮的智者在此相聚,也使中國的三大宗教在此相融了,于是廬山變得更加厚重了。
暴雨飄灑,道路泥濘。一個偉大的詩人、學者,正 吟嘯徐行,跋涉在泥路上。他懷揣“一蓑煙雨任平生”的豁達和識量,來到了黃州。從此,黃州的山山水水印下了他的足印。一葉扁舟,逍遙江水之上,“小舟從此逝,江海寄余生”繡口一吐,讓神宗皇帝也很是吃了一驚。無名寂寂的黃州,從此美名遠播,是蘇東坡美麗了黃州的山水。
山水之勝,使歷代文人孜孜以求之。一代代的文人,徜徉于山水之中。謫遷者,借之刷洗塊壘,慰撫傷痛;隱逸者,借之寄意遣情,超然玄遠;通達者,嘯吟高歌,表志得之意氣。一些文人,到了晚年,人老體衰,足已不能登,手亦不能攀,只好“畫餅充饑”,聊以自慰。晚歲的宗炳就嘆道:“老病俱至,名山恐難遍睹,唯當澄懷觀道,臥以游之。”“凡所游履,皆圖之于室”于是,中國文人對登山游水,就有了一種特定的解讀--臥游。文人們把自己的情意交付給山水,山水也因文人而生色,而美麗,而厚重。于是:
畫家說:“圣人含道映物,賢者澄懷味像。至于山水,質(zhì)而有趣。”
理學家說:“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詩人說:“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圣人說:“仁者樂山,智者樂水!
山水從不同的角度,被賦予了不同的人文理念。
山水之美,美在了它厚實的人文積淀。
作者郵箱: lulaisen123
[山水之美(網(wǎng)友來稿)]相關(guān)文章:
2.感受語文之美
4.山水田園古詩
5.山水的近義詞
8.相思之情,穿山水
10.簡單之美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