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題: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
授課教師:雅禮中學王良
教學班級 雅禮 339 班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 鑒賞詩意:從意象入手, 把握詩歌空闊蒼涼的意境,描述詩
歌的畫面;了解辛棄疾的生平,揣摩典故,理解詩人報國無門的憤懣。
2.鑒賞藝術手法:景物烘托, 動作暗示,用典傳達。
3.體悟古詩鑒賞的一般方法:咬文嚼字,想象畫面,朗誦傳情,
知人論世,以詩解詩,詞眼提挈等等。
過程與方法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教學理念 以學生為本,靈活恰當處理教學內(nèi)容的預設和生成,注重學生獨立閱讀能力、鑒賞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在學生初讀感受的基礎上,建構(gòu)新的知識體系。
教學方法 反復誦讀、感悟。教師范讀引導。學生探究和教師點撥相結(jié)合。
教學步驟 方法和手段
教學過程 一、學生齊讀導入,初步感受詩意。
二、學習上片
學生自主發(fā)現(xiàn),說說妙處,說說疑惑。
老師或順水推舟,或投石激浪。
(一)細細品味詞句(景物烘托登臨意, 動作暗示登臨意)
第一句鑒賞要點:氣象和感受。
空闊清遠。悲涼感,孤獨短暫感。
第二句要點:倒裝和移情;蚪庠~,或翻譯,或誦讀,讓學生有所發(fā)現(xiàn)。
倒裝強調(diào)愁恨,誰在獻愁供恨?愁恨何來?
第三句要點:意象暗示和身份確認。
落日,時光流逝感和國運衰微感。斷鴻,孤苦無依感。江南游子含義。
第四句要點:吳鉤意象和詞人動作
以詩解詩細說吳鉤,想象畫面深味動作:把握有心報國,無路請纓,英雄不遇,悲憤激切的思想感情。
(二)整體想象畫面,把握意境。小結(jié)上片。
板書一:
楚天
秋水 空闊蒼涼 山河有恨
遙岑 獻愁供恨 登臨意 斯人孤苦
落日 孤獨落寞 有心報國
斷鴻 無路請纓
游子―吳鉤看了-欄桿拍遍-無人會
(三)把握詞眼:“登臨意”三字在全詞的作用--提挈與轉(zhuǎn)換。
三、學習下片
(一)揣摩用典(典故抒發(fā)登臨意)
方法:理解典故,一要明白典故的原意,二要思考作者用典的意圖,三要關注作者評說典故的詞語。
要點:張翰許汜皆愿意過一種個人安適的生活,作者借此表現(xiàn)不求安適,不為私利,壯心許國,矢志北伐的意愿。
再借桓溫表現(xiàn)流年似水,功業(yè)無就的沉痛。
順勢猜測作者此時年齡。引發(fā)探究的興趣,造成心靈的震撼,讓學生在情感和現(xiàn)實的對比中,深悟雖當盛年,現(xiàn)實殘酷,功業(yè)無就的沉痛。
板書二:
(二)品味結(jié)句
要點:
句子意味和該句在詞中的作用。慰藉英雄寂寞,呼應“無人會,登臨意”。
四、有感情的朗誦全詞
小結(jié):藝術表現(xiàn)手法
板書三:
景物烘托 山河有恨
動作暗示 登臨意 報國無門
誰惜流年
典故傳情 英雄孤獨
生成和預設相結(jié)合,探究和點撥相結(jié)合,誦讀和鑒賞相結(jié)合。
咬文嚼字
意象解詞
詞眼提挈
知人論世
以詩解詩
誦讀傳情
想象聯(lián)想
明白典故的原意
思考用典的意圖
關注評說典故的詞語
小結(jié)與作業(yè)
小結(jié) 古詩詞鑒賞的一般方法: 咬文嚼字
想象畫面
詞眼提挈
揣摩典故
以詩解詩
誦讀傳情
知人論世
作業(yè) 有感情的背誦全詞
教學后記
[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