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背景:30年代末,40年代初,辛笛,陳敬容等一大批青年詩人。由于對人生價值和生活苦難的困惑和思索,他們對西方現(xiàn)代主義發(fā)生了心靈的共鳴,提出了“詩歌現(xiàn)代化”,要求詩歌反映社會問題,同時抒寫個人心緒,二者互相溝通,要求詩歌應發(fā)揮形象思維的特點,知性感性相溶合。并大量進行詩歌實踐,形成一個“九葉詩派”,此詩就是這種主張的一個實踐。
創(chuàng)作背景:本詩寫于1939年4月,那時作者居于成都,作者雖為一介書生,卻關心時代風云,人民的憂患。詩人的思想在寒冬里奔走,在惡夢里抗爭。本詩即通過象征和聯(lián)想,運用含蓄的語言,讓幻想和現(xiàn)實交織,抒發(fā)了詩人在那個特殊的時代,對光明的憧憬,對現(xiàn)實的抗爭,以及詩人在寒冷壓抑的環(huán)境中憂郁凄苦的心境。
分析:
第一層、詩人對光明的憧憬。窗外的太陽,四月的藍天,和煦的春風,是詩人的幻想,是詩人的憧憬。然而,這些卻被重簾隔斷,尋覓復尋覓,失落又嘆息。詩意具有暗示性:重簾豈非層層鐵幕?光明的太陽豈非真理的光輝,民族的希望?
第二層、寫詩人憂郁凄苦的心境!翱漳钡漠敳皇菚r空,它應當是那個時代的特征,沒有太陽的“黑屋子”的黃昏,在寒冷的黑夜里做著“不安的夢”,叫人情何以堪?不盡深意,盡在詩外。但詩人執(zhí)著的追求,始終朝向“星空”。
你的窗,也許就是希望,或者說就是憧憬。我的窗與此對應,也就是失望。第一層與第二層是基本相對稱的,第一層中的“太陽”與第二層中的“陽光”,“重簾”與“重簾”,“春風”與“晚風”,尋找與“遠去了,你帶著……你的明燈”,以及“迷失”等等,但是,第二層明顯比第一層更加壓抑,凄涼。第一層是“靜夜星空”或許尚可帶給你“無憂的睡眠”,而第二層卻是“不安的睡夢”以及“無言的星空”。
第一層與第二層,采用象征與聯(lián)想,運用含蓄的語言,描繪了詩人在希望與失望兩種境遇下,從“尋找”到“迷失”,,從“失落”到“無盡的黃昏”的心靈體驗過程。
[陳敬容《窗》賞析]相關文章:
4.天窗教學課件
6.《天窗》教學課件
7.小說窗的閱讀答案
8.《天窗》閱讀題答案
9.天窗閱讀題及答案
10.窗花鳳的制作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