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建筑的特征
教學目標
一、知識教育目標
1.引導學生理清作者的說明線索,列出課文的結構提綱。
2.幫助學生弄清文章的重點和難點。
二、能力培養(yǎng)目標
1.學習本文科普文章的語言特色,并指導學生在說明文或議論文寫作中有意識地學習和借鑒。
2.通過對課文的一些主要內(nèi)容和觀點展開討論,提高學生探究問題的能力。
三、德育目標
激發(fā)學生對我國古代悠久的建筑藝術的熱愛之情。
重點、難點、
重點:
1.引導學生理清作者的說明線索,列出課文的結構提綱。
2.學習本文科普文章的語言特色,并指導學生在說明文或議論文寫作中有意識地學習和借鑒。
難點:
1.幫助學生弄清文章的重點和難點。
2.通過對課文的一些主要內(nèi)容和觀點展開討論,提高學生探究問題的能力。
使用多媒體
課時安排
1課時
(一)、導入新課
北京清華園中有一座雕像,被人稱為這所著名大學中的第十二座雕像:儒雅的梁思成先生,戴一副眼鏡,正微微地笑著,平靜,坦然,好像剛剛走出家門,到他創(chuàng)建50周年的清華建筑系去上班。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梁先生的一篇科普文章《中國建筑的特征》(板書課題)。
(二)、作者簡介
梁思成(1901-1972),我國著名建筑學家,清華大學教授,廣東省新會縣人。1901年4月20日生于日本,1915年至1923年就學于北京清華學校,1924年赴美留學入康乃爾大學,1927年獲賓夕法尼亞大學建筑系碩士,1927年、1928年在哈佛大學美術研究院學習。1928年回國。
1946年為清華大學創(chuàng)辦了建筑系,擔任教授兼系主任到1972年。歷任中國建筑學會副理事長、北京土建學會理事長、中國科學院技術科學學部委員、首都人民英雄紀念碑建設委員會副主任等職,1972年1月9日病逝于北京。
(三)、析題
題目“中國建筑的特征”,偏正短語。中心詞“特征”,指事物作為標志的顯著特色。定語邏輯嚴密,分為兩個層面:“建筑”一詞,界定了作者研究的專業(yè)學術領域;“中國”一詞,氣宇軒昂,視野宏觀,表現(xiàn)了作者作為中國建筑學一代宗師開闊的視角和強烈自豪的民族情感
(四)、感知課文,明確本文的整體寫作思路。
(1)學生讀課文,整理文章的結構脈絡
(2)小組交流討論。
(3)如何把握全文的整體結構?
全文可分為四個部分:
一、從地域分布和歷史跨度方面說明中國建筑的影響,引論。(1-2)
二、談中國建筑的九大特征。(3-13)
三、探討中國建筑的風格和手法(“文法”)。(14-17)
四、從古為今用的立場出發(fā),提倡熟悉中國建筑的“文法”和“詞匯”,在現(xiàn)代社會把我們民族優(yōu)良的建筑傳統(tǒng)發(fā)揚光大,結語。
(4)作者將中國建筑的基本特征概括為九點。這九點可以概括為以下三個方面:
1、2說明中國建筑的總體特征。
1、講立體構成,單個的建筑自下而上一般是由臺基、主體(房屋)和屋頂三個主要部分構成的;
2、講平面布局,一所房子由一個建筑群落組成,左右呈軸對稱,主要房屋朝南,整個建筑群有主有從,有“戶外的空間”。
其中向學生展示古代建筑的相關圖片
3至5說明中國建筑的結構特點。
3從整體上介紹了中國建筑的結構方法,即以“木材做立柱和橫梁”的框架結構,并解釋了中國建筑的力學原理,指出這與現(xiàn)代的結構原則上是一樣的。
4說明斗拱的作用,先給予一個描述性的定義:拱是“弓形短木”,斗是“斗形方木塊”,它們組合起來稱“斗拱”。它不但可“用以減少立柱和橫梁交接處的剪力”,還具有裝飾作用。
5說明“舉折,舉架”的作用,即為了形成屋頂?shù)男逼禄蚯妗?nbsp;
其中向學生展示古代建筑的相關圖片
6至9介紹中國建筑外觀、顏色、裝飾等方面的特點。
6介紹屋頂,指出它是“中國建筑中最主要的特征之一”,并在與其他建筑體系的比較中,盛稱翹起如翼的屋頂是我們民族文化的驕傲。
7從著色方面介紹中國建筑的特征,指出“在使用顏色上,中國建筑是世界各建筑體系中最大膽的”,不但在大建筑物中使用朱紅色,而且還大量用彩繪來裝飾木架部件。
其中向學生展示古代建筑的相關圖片
8介紹中國建筑的裝飾部件,大到結構部件、脊吻、瓦當,小到門窗、門環(huán)、角葉,都具有很強的裝飾形狀或圖案。
9說明中國建筑在用材方面的裝飾特點,有色的琉璃磚瓦、油漆、木刻、石雕、磚雕等,無不盡顯中國建筑的裝飾特征。
其中向學生展示古代建筑的相關圖片
(五)、小結
九大特征精要地概括了中國建筑的特點,既有形象生動的描述,也有理論層面上的解釋,給讀者一個明晰的印象
(六)、問題探究
(1)怎樣理解作者提出的“中國建筑的‘文法’”?
這是一種比喻的說法,借此說明中國建筑的風格和手法。
所謂“中國建筑的‘文法’”,是中國建筑幾千年來形成并沿用的慣例法式,從建筑框架,到整體構成,從臺基到屋頂,都有一定之規(guī),有它的“拘束性”,但也有它的“靈活性”,體現(xiàn)在具體的建筑上,既表現(xiàn)出中國建筑的一貫風格,也具有獨特的個性。
(2)怎樣理解作者提出的各民族建筑之間的“可譯性”?
這也是用“語言和文學”為喻。各民族建筑的功用或主要性能是一致的,有相通性,但表現(xiàn)出來的形式卻有很大不同,恰似不同民族的語言,表達同一個意思,語言形式卻不相同一樣。所謂的“可譯性”,是指各民族建筑在實質上有“同一性質”,可以透過其紛繁多樣的表現(xiàn)形式解讀出來。
(七)、作業(yè)
完成課后作業(yè)
[中國建筑的特征(人教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