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過程
一、引入
猜 猜 看
有一種藝術被人稱為:
石刻的史書,凝固的音樂
--建筑
老北京民居建筑的主要形式
--胡同
設計意圖:激發(fā)興趣,導入課文。
二、自讀思考題
1、胡同文化是一種什么文化?它在北京市民身上有哪些表現(xiàn)?
2、文章前五段是否可以刪去?為什么?
3、作者在文章中對北京胡同文化及其衰落懷著什么樣的感情?從哪些 語言可以看出?
設計意圖:訓練學生概括要點,提取精要的能力,并能通過思考,自主解決問題。
三、解決問題:
1、胡同文化是一種什么文化?它在北京人身上有哪些表現(xiàn)?
思考: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是“退一步海闊天空,忍一時風平浪靜”,作為新世紀的青年,你如何看待這種“忍”的精神?
2、文章的前五段是否可以刪去?為什么?
明確:不可以。人們按照自己的思想文化觀念建造居住環(huán)境,居住環(huán)境又反過來制約和支配人們的生活思想,二者密不可分。從文章來說, 有了北京的“方方正正”和“胡同”這兩部分,“胡同文化”這一部分才有了依托。由于胡同的安靜閑塞,使胡同里的人們很少與外界接觸,不了解外界的信息,不能接受一些新的思想,形成了他們封閉守舊,安于現(xiàn)狀,“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過安逸日”的小農(nóng)意識;而胡同的方正特點又影響到他們的生活方式進而影響到其思想意識,封建正統(tǒng)思想較為嚴重,不思反抗,安分守己,逆來順受,甘做順民。
方正
胡同特點
3.作者對胡同文化的描寫包含了什么感情?從哪些語言可以看出?
(1)佩服與調(diào)侃
“睡不著瞇著”這話太精彩了!……真有你的!
(2)傷感與無奈:
西風殘照,衰草離披,滿目荒涼,毫無生氣
(3)理解與超脫:
再見吧,胡同。
“過去的終歸要過去的!薄霸跓o可奈何之中,更有新的希望在生長!保ā度兆泳瓦@么過來了》)
四、分析本文的語言特色
1、 平淡樸素、口語化:
約二斤雞蛋什么的 “地根兒”房子 就不太好 舍不得“挪窩兒”2、 典雅:
西風殘照,衰草離披,滿目荒涼,毫無生氣 使人悵望低徊
本文語言有的樸素,有的典雅,二者互相結合,充滿生活氣息,既親切,又富有表現(xiàn)力。
設計意圖:加深學生對語言的感知能力,提高運用語言的能力 補充材料
①北京人的生活習慣:
北京人的生活習慣接近農(nóng)民。愛吃硬面餑餑,水餃,蕎麥餅,冰糖葫蘆,愛喝大碗茶,二鍋頭,愛過端午節(jié)、重陽節(jié)、春節(jié),愛玩的是養(yǎng)魚養(yǎng)鳥養(yǎng)蛐蛐,逮蜻蜓,粘知了,放風箏。這些都與某些城市現(xiàn)代化的生活方式如吃奶油蛋糕三明治,喝咖啡威士忌,過圣誕節(jié)、情人節(jié),玩高爾夫球等形成了鮮明對比。
②北京人的“禮數(shù)”
北京人特別講“禮數(shù)”,這是一種文化教養(yǎng)。具體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A、對外地人的態(tài)度。老北京人不歧視外地人。向老北京人問路,得到的幾乎都是清楚、詳盡、和氣而又有人情味的回答。而上海人特別歧視外地人,特別歧視穿衣不體面的外地人。
B、人情方面。北京人顧人情面子,人緣好,如課文所說。
C、生活方式上。北京人生活簡樸,但決不會因為窮而失了身份,丟了體面。即便不過是一碗老豆腐,二兩燒酒,也會慢喝細品,那情態(tài),那氣度,那派頭,簡直像面對一桌滿漢全席。
這體現(xiàn)了北京人悠然自得、清淡典雅的生活作風。
③北京人的安分守己。
北京人的安分守己,逆來順受是由其特殊的歷史政治環(huán)境造成的。京都之中,帝輦之下,人們看得最多的是城頭變幻大王旗,看得最透的是仕途險惡,天威難測,官運無常。今兒個,新科狀元金榜題名,“春風得意馬蹄疾,一夜看盡長安花”,明兒個,菜市場人頭落地,大觀園底兒朝天。這風云變幻,世事滄桑,使北京人學會了忍耐,也學會了世故通達。做為專制制度下的小民他們太微不足道了,強大的皇權要消滅他們,比碾死只螞蟻還容易,所以他們學會了忍耐,學會了明哲保身,學會了得過且過。
設計意圖:由課文內(nèi)容引出對相關知識的了解,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反之,又能加深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
五、由課內(nèi)知識延伸到課外
思考:胡同文化自身的特點同其衰亡的命運有何必然聯(lián)系?
思考:“商經(jīng)濟大潮對胡同文化的沖擊”也是這一文化走向滅亡的重要原因,你如何看待商品經(jīng)濟對傳統(tǒng)文化的沖擊?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對傳統(tǒng)文化的價值作出正確的判斷
[胡同文化(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10.人教版必修三《勸學》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