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學目標:
1、了解作者及作品。
2、分析詩人的思路,把握感情線索,理清結(jié)構(gòu)。
3、感知詩歌意象,體悟詩歌感情
二、教學重點:分析詩人的思路,把握感情線索,理清結(jié)構(gòu)。
三、教學難點:感知詩歌意象,體悟詩歌感情
四、課時安排:1課時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前幾節(jié)課,我們學習的是幾首中國現(xiàn)代詩歌,那么這節(jié)課呢,我們就要轉(zhuǎn)入外國詩的學習。首先,我們要學習的第一首外國詩就是俄國偉大詩人普希金寫的一首著名政治抒情詩--《致大!。
二、解題:
1、作者:俄國近代文學的奠基者,也是俄羅斯文學語言的創(chuàng)建者,被后人稱為“俄羅斯文學之父”。他生于莫斯科一個貴族家庭。13歲開始寫詩,15歲公開發(fā)表詩作。由于歌頌自由和解放 ,1820年,就被沙皇政府流放到南方,時年21歲。1826年回到莫斯科,在沙皇監(jiān)視下埋頭寫作。1837年在決斗
他一生創(chuàng)作了800多首抒情詩和10多首敘事詩。代表作品:
抒情詩:內(nèi)容之廣泛在俄國詩歌史上前無古人
政治抒情詩:《致恰達耶夫》、《自由頌》、《致西伯利亞的囚徒》等
愛情詩和田園詩:如《我記得那美妙的一瞬》和《我又重新造訪》等
敘事長詩:最主要有《魯斯蘭和柳德米拉》、《高加索的俘虜》、《青銅騎士》等 12部
歷史劇:《鮑里斯戈都諾夫》
小說:詩體小說《葉甫蓋尼奧涅金》、散文體小說《別爾金小說集》及關(guān)于普加喬夫白山起義的長篇小說《上尉的女兒》
2、寫作背景:《致大!肥瞧障=1824年流放南俄時創(chuàng)作的一首浪漫主義抒情詩。寫于1824年。1820年,普希金因創(chuàng)作了大量的政治詩而引起沙皇的驚恐,被沙皇政府放逐到南高加索。由于他熱愛自由,不愿阿諛逢迎敖德薩總督,于1824年又革職遣送回鄉(xiāng)(第二次流放)。臨別前夕,詩人登上高加索海邊的巖石,面對波濤洶涌的大海,想起與大海有關(guān)的英雄,不禁思緒起伏,寫下了這首詩篇。
三、同學齊讀、教師范讀。
四、整體感知。
《致大海》通過謳歌大海,抒寫了詩人向往自由的強烈愿望,表現(xiàn)了詩人在沙皇殘酷專制的現(xiàn)實面前,不屈不撓,追求理想的執(zhí)著精神。
全詩共十五節(jié),大致可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1--2節(jié)),寫詩人向大海告別。
第二部分:(3--13節(jié)),寫大海引發(fā)詩人的聯(lián)想,表達詩人對自由的渴望。
第三部分:(14--15節(jié)),寫詩人從大海身上,汲取了一種精神力量,將要為自由奮斗不息。
那么,詩中的大海有怎樣的特點?大海有沒有象征意義?(要求學生帶著以上兩個問題將全詩默讀一遍,同時將全詩各節(jié)標出來)
五、分析課文
1、 指定一學生朗讀1--7小節(jié),然后教師提問:詩中的大海有什么特點?
明確:大海有壯觀的景色(他翻滾著藍色的浪頭,和閃耀著驕傲的美);有廣闊的胸懷(漁人渺小的帆,憑著他的喜怒無常的保護);有驚人的威力(當他洶涌起來而無法克服時,漁船就會覆沒)。
2、詩人為什么如此熱愛大海?大海有沒有象征意義?
明確:因為大海有壯觀的景色、廣闊的胸懷、驚人的威力。更為重要的是,大海是自由精神的象征。詩歌的第一句“再見吧,自由的原素”即揭示了這種象征意義。
3、 詩人面對自由奔放的大海為什么又感到悲傷痛苦?
明確:自由奔放的大海,勾起了詩人失去自由的“苦思”,苦思著他那珍愛的愿望,這里“珍愛的愿望”指什么愿望?指的是第六節(jié)詩人所提到的“直到現(xiàn)在,我還不能離開…..”即是詩人要逃往海外,追求自由的愿望。但是,這種愿望能不能實現(xiàn)?為什么?
因為大海旁邊令人厭煩的凝固的石岸,這些石岸,使詩人無法熱烈地擁抱大海,他被“縛住了”,只好“在岸邊留下來”。這些凝固的石岸正是黑暗現(xiàn)實的象征,它使詩人向往自由的愿望無法實現(xiàn)。
4、雖然詩人無法實現(xiàn)自己的愿望,但荒涼的岸邊仍有一件東西激動著他的心靈,什么東西?
明確:拿破侖和拜倫的墳墓。詩人在這里為什么聯(lián)想到了拿破侖和拜倫兩個人?指定一學生讀8--13節(jié)。學生思考:
在這里,詩人通過對拿破侖和拜倫的追憶,歌頌了這兩位非一般的偉人,尤其是拜倫,拜倫是一個自由的歌唱者,為自由而戰(zhàn),他稱拜倫“他去了……他曾經(jīng)為你歌唱”這位自由的戰(zhàn)士與大海的精神息息相通---他由大海的“精氣塑成“,是大海形象的反映,他像大海那樣深沉、有力、陰郁、倔強。詩人歌頌拜倫為自由而戰(zhàn)的精神,實際上是把拜倫比作自己,表達自己對大海的自由精神的向往。
5、但是,現(xiàn)實是無情的,如今拜倫的英靈不見了,世界也變得空虛了,“世界空虛了……非常嚴密”,詩人感到前途渺茫,壯志難酬。
6、最后兩節(jié)寫詩人對大海的深情告別。那么這兩節(jié)抒發(fā)了詩人怎樣的情感?(學生集體朗讀最后兩節(jié),然后思考并討論)
雖然現(xiàn)實是無情的,但是詩人并沒有就此消沉,而是充滿激情、力量和斗志,將自由的精神帶到寂靜的荒原,勉勵自己奮斗不息。
六、總結(jié):欣賞詩歌,首先必須把握詩歌的意象。意象是溶注了詩人思想情感的物象,它往往又具有某種象征意義,本詩中的“大!奔仁亲杂删竦南笳,也是詩人借景抒情的對象,因而“大!苯噶嗽娙说闹饔^情感。把握了此點便等于掌握了解讀詩歌的鑰匙,另外要欣賞品味詩歌深刻的內(nèi)涵和佳妙之處,還必須通過反復的誦讀,只有這樣涵泳咀嚼才能探微覽勝,深入佳境。
七、作業(yè):熟讀《致大海》這首詩,能達到背誦的程度。
[致大海(粵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學設(shè)計]相關(guān)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