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六安市第八中學 許鼎
語文教材中一直有不少魯迅先生的作品,這些作品深湛厚重,洗練精粹,技巧圓熟,光華四射, 獨具一格,歷來是師生學習與探究的重點。
閱讀魯迅先生的作品,常?砂l(fā)現一些精短的段落,這些段落,長則三言兩語,短則獨句而居,甚或有時僅單詞兀立。這些微型段,比起那些長段落,看似顯得字少單薄,包蘊淺顯,殊不知,此乃作者精心設計的“特殊段”。它精致小巧,匠心獨運,意味深長,耐人尋味。細心揣摩,潛心品味這些特殊段,有助于深刻理解先生作品的深邃的意蘊、精巧的構思、獨具的魅力。
概要之,魯迅作品“特殊段”的作用大致有以下幾方面。
一、上連下接 巧妙過渡
回憶性散文《藤野先生》一文,第二自然段在寫完作者在東京的所見所聞以后,緊承上節(jié)于第三節(jié)寫順勢寫道:“到別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極簡短的一句話,十分自然的過渡到對仙臺的描述,將敘述的重點由東京自然過渡到了仙臺。這種過渡使得全文脈絡分明,前后連貫,即順暢又自然,真可謂信手拈來,天衣無縫,恰到好處。
小說《孔乙己》第九段:“孔乙已是這樣的使人快活,可是沒有他,別人也便這么過!边@句話承上啟下,前一分句,總結上文,和“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幾聲”,“店內充滿了快活的空氣”相呼應;后一句暗示了孔乙己無人關心,很自然的引起下文,把情節(jié)推向高潮。
魯迅作品中起過渡作用的特殊段,妙在平易、自然、熨帖,毫無雕琢之痕跡, 它極善“鋪路搭橋”,使得全文上下貫通,首尾圓合,渾然一體,非大家之手筆,難以駕輕就熟,舉重若輕。
二、 刻意強調, 突出重點
《一件小事》的首段之后這樣寫道:“但有一件小事,卻于我有意義,將我從壞脾氣里拖開,使我至今忘記不得!
這第二自然段,本來可以和第一段合并在一起說的,現在獨立出來,起到了強調突出的作用,突出了這件小事于我的意義。
小說《故鄉(xiāng)》中的開頭幾段與之有同工異曲之妙:
“我冒了嚴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別了二十余年的故鄉(xiāng)去。
時候既然是深冬;漸進故鄉(xiāng)時,天氣又陰晦了,冷風吹進船艙中,嗚嗚的響,從篷隙向外一望,蒼黃的天底下,遠近橫著幾個蕭索的荒村,沒有一些活氣。我的心禁不住悲涼起來。
阿!這不是我二十年來時時記得的故鄉(xiāng)?”
此三段亦本可合為一段,但為了強調故鄉(xiāng)的遙遠和離別的長久,強調我對故鄉(xiāng)發(fā)生變化的感慨,作者將其分成三段,以引起讀者的注意。
強化印象,惹人注意,刻意強調,著意突出,作者的思想情感因之而激越顯豁,這為讀者領悟作品進而產生強烈共鳴提供了方便。
三、彰顯旨意,突出主題
如名篇《孔乙己》的最后一段:
“我到現在終于沒有見--大約孔乙己的確死了!
孔乙己的死,是他備受封建教育、封建制度毒害和摧殘的必然結果,所以說“的確”,社會上無人關心孔乙己,而我對孔乙己的死又沒有親眼目睹,只是根據孔乙己最后一次到酒店的情景的推測,故“大約!泵菜泼艿姆闯UZ,精粹之至,且意蘊深邃,耐人尋味。它控訴了科舉制度的罪惡,揭示了當時一般群眾的冷漠麻木的精神狀態(tài),突出了主題。
再如《雪》中的最后一段:
“是的,那是孤獨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北方的雪的特質之一是孤獨,在文中還被表現成死掉的雨的意思。北方的雪完成升華是與死亡聯(lián)系在一起的,也正是完全的獻身,讓它成為雨的精魂--凝聚了的所有堅強的內核的精魂。
詩一般的語言,詮釋出雪的“內核”與“靈魂”,畫龍點睛,主旨鮮明。
四、 聚焦情懷,抒發(fā)情感
《論雷峰塔的倒掉》,結尾這樣寫的:
“當初,白蛇娘娘壓在塔下,法海禪師躲在蟹殼里,現在卻只有這位老禪師獨自靜坐了,非到螃蟹斷種的一天為止出不來。莫非他造塔的時候,竟沒有想到塔是終究要倒的么?
活該!
這里,“活該”二字單獨構段,力重千斤,不僅收束十分有力,而且表達出強烈的感情色彩--人民對勝利的歡呼,對一切封建衛(wèi)道者可恥下場的奚落和嘲弄!,真是新穎別致、酣暢淋漓、大快人心,實乃神來之筆。
散文《阿長與〈山海經〉》的末段:
“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懷里,永安她的魂靈!”
這里用飽蘸火熱情感的語言,對兒時的保姆阿長深情祈禱,真切地表達了對其深深的懷念、由衷的感激和無比的熱愛。
五、對比反襯,引人深思
《藤野先生》一文中,“中國是弱國,所以中國人當然是低能兒,……在講堂里還有一個我!贝硕卧谡n文里是寫看電影事件對作者的影響,表露出作者極大的憤慨,是作者棄醫(yī)從文的轉折點。接下來,另起一段:
“‘萬歲!’他們都拍掌歡呼起來。
這種歡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這一聲卻特別的刺耳。此后回到中國來,我看見那些閑看槍斃犯人的人們,他們也何嘗不酒醉似的喝采,--嗚呼,無法可想!但在那時那地,我的意見卻變化了!
文章將“他們”的歡呼另起一行,振聾發(fā)聵,驚心刺耳,前后對照,作者的強烈的愛國主義思想,與閑看槍斃犯的麻木的中國人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從而引發(fā)人們對魯迅先生救國救民之路探索的思考。
綜上所述,魯迅作品中的“特殊段”具有多功能的表達作用,應當細心研讀,準確把握,切不可等閑視之,匆匆放過。
(安徽六安市第八中學 郵編:237009)
[魯迅作品特殊段的表達作用例析]相關文章:
3.美文美段加賞析
5.魯迅狂人日記賞析
10.魯迅作品讀后感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