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巧借東風化春雨
--淺談電教媒體在語文課堂教學中的運用
姓名:涂德根
通訊地址:安徽省六安市舒城縣張母橋鎮(zhèn)中學校
聯(lián)系電話:0564--8563372
電子郵箱:tudegen@163.com
郵政編碼:231370
文摘:
電教媒體的巧妙運用,能使教學內容信息直觀、具體、形象化;能激發(fā)學習者學習興趣,為學習者創(chuàng)造了參與機會并豐富了學習的參與方式;能促進課堂教學結構的優(yōu)化。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巧用電教媒體,能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習興趣,引發(fā)學習動機;能提供感知形象,加強審美教育;能強化朗讀訓練,促進普通話教學;能讓靜態(tài)文學與動態(tài)藝術相互交融補充;能促進單元課文之間和相關學科之間相互滲透;能在課堂教學中突出重點、破解難點、冰釋疑點,提高學生思考辨析問題的能力。
關鍵詞:
巧用 電教媒體 優(yōu)化 課堂教學
正文:
一、電教媒體及其教學功能。
“媒體”是英文MEDIA的譯音,原義是“中間”或“中介”,詞義是“傳遞信息的工具”。教學媒體是表示、傳遞和處理教學信息的工具。電教媒體是相對于常規(guī)教學媒體而言的,是以使用電力為基本動力的教學媒體。對于農村中學語文課堂教學而言,最為常用的電教媒體主要是:投影、幻燈、錄音、錄像、廣播、電視、多媒體電腦等及其相適應的教學軟件。
電教媒體對于教學內容信息具有較強的表現(xiàn)力和重視力;運用電教媒體能提高學生的行為參與性,擴大學生學習的接觸面;電教媒體在教學使用過程中也有很強的受控性。在語文教學中,電教媒體有著很多的功能。它能使教學內容信息直觀、具體、形象化;能激發(fā)學習者學習興趣,為學習者創(chuàng)造了參與機會并豐富了學習的參與方式;能促進課堂教學結構的優(yōu)化。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巧妙運用電教媒體優(yōu)化語文課堂教學,必能取得春風化雨、事半功倍之效。
二、電教媒體在優(yōu)化語文課堂教學中的運用。
電教媒體使傳統(tǒng)的“教師←→學生”的教學模式發(fā)生了變化,出現(xiàn)了“教師←→電教媒體←→學生”三者互動的新型教學模式,這使教學信息的表示方式更加多樣化,更加接近于現(xiàn)象和事物本身。而把電教媒體引進語文課堂,綜合運用語言、文字、圖像和聲音,對語文教學目標進行有機處理,實現(xiàn)先進的教學方法與現(xiàn)代教學手段的最佳結合,是優(yōu)化課堂教學、提高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
1、巧用電教媒體,創(chuàng)設愉悅和諧的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電教媒體可以運用聲音來傳遞情境,用圖像來顯示情境,用文字來詮釋情境。這種聲、像、文相結合的教學,能充分發(fā)揮其集畫面、色彩、音樂和教師的有聲語言緊密結合起來的優(yōu)勢,更直觀、更形象地表現(xiàn)語文教學內容。
語文教材中編排的古代散文單元,所選的篇目都是廣為流傳的精品,浸透著古人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深刻感情,表達了他們對理想人格、美好生活、政治信念的追求。課堂教學中在探究這些文章的內容和寫法時,學生因受生活閱歷與語言積累的限制,往往達不到良好的教學效果。適時發(fā)揮電教媒體的優(yōu)勢創(chuàng)設所需情境,能讓學生如沐東風、如浴春雨,極大地調動學生主動參與的積極性,達到精神集中與愉悅并存的和諧境界,從而加速感知與理解。如教學《愛蓮說》(八年級上冊古文單元第22課),必須要引導學生理解“蓮的形象的象征意義”,探究“托物言志”的寫法(即“托蓮花之形而言君子之意”)。我為此制作一個蓮花拼圖幻燈片,燈片上的七個花瓣分別注上蓮花的七個特點。然后給每個學生一個空白花瓣開頭的燈片,要求學生填上與之相應的七種君子的品德。比賽看誰填得好填得快,填得快且好的馬上展出(利用投影)。與此同時把搜集的一些關于古代社會君子言行及名人名言,用幻燈片映出,讓學生了解古代君子的言行標準。這種巧妙新穎、別開生面的設計,一下子就吸引了學生注意力,很快地進入了探究課文的情境之中。
布魯納提出:“學習最好的刺激就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迸d趣是最好的老師,它是調動學生積極性的來源,是學生學習知識、增長智慧的原動力。像這樣利用電教媒體渲染氣氛,創(chuàng)設情境,化抽象為形象,化語言為形態(tài),化文字為圖像,給學生如聞其聲,如見其人,如臨其境的感覺,從而能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優(yōu)化語文課堂教學。
2、巧用電教媒體,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和審美能力。
語文教學的載體是一篇篇文質兼美的課文,具有一定的審美價值和審美教育意義。語文教師應通過語文教學,盡可能培養(yǎng)學生審美情趣和審美能力。巧妙地綜合運用各種電教媒體手段,對于學生審美能力、審美情趣、審美價值觀的形成與提高,對于語文課堂教學三維目標的優(yōu)化整合,無疑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⑴、利用錄音、錄像,巧借范例,美讀感人。
語言文字的教學也應是“美”的教學,而語文教學的要旨是“讀”,古人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強化朗讀訓練,促進普通話教學,電教媒體正可在這方面發(fā)揮其獨特的作用。義務教育階段語文教材中許多典范的現(xiàn)代白話文,一般都有朗讀錄音帶可供選擇利用,這些錄音帶有的還是著名演員、著名播音員錄制的,有很強的語感,是普通話朗讀的范例。我們可根據教學需要,有的放矢地巧借這些典范的朗讀教學錄音帶,利用音響電教媒體進行美讀。聽錄音前應要求學生用心去多感受多領會,以求披文入情、披文入理。利用錄音美讀,既可培養(yǎng)學生的聽讀能力,又能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更重要的是陶冶了他們的情操,達到披文以“入情入理”的目的。如不影響課堂教學進度,在利用錄音的基礎上,再配以視覺畫面,就更加生動形象、直觀具體、富于感染力,更能增強“美讀”的教學效果。
⑵、運用電教媒體,使文學音樂騎驛通郵。
語言文學與音樂藝術之間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語文課文有的就是音樂作品的歌詞,還有的與音樂名家名曲相關。在這類課文的課堂教學中,應充分發(fā)揮電教媒體功能,發(fā)掘與語文有關的音樂資料并加以恰當運用,讓學生在對音樂感知、欣賞、理解的基礎上,去探求作者為文之心,領會作者所言之志。如學習《黃河頌》(七年級下冊第6課),我利用網絡把《黃河大合唱》下載至手機上,在課堂教學中選放片斷,利用聽覺讓學生直接感知音樂作品豪邁的旋律和磅礴的氣勢,從而感受到作品所表現(xiàn)出黃河兒女的英雄氣概。教學《音樂巨人貝多芬》(七年級下冊第13課)時,我先播放CD《命運交響曲》,讓雄渾激昂的樂曲叩擊學生心扉,進而理解貝多芬命運的坎坷,走進他那“真實的好靈魂”。另外,在學習古詩詞曲中,我盡可能找出相應的古曲,利用多種形式讓學生欣賞。如此組織教學,不僅能使文學與音樂互相騎驛通郵,而且能同時提高學生對文字語言的審美鑒賞能力和對音樂語言的審美鑒賞能力,培養(yǎng)學生廣泛、健康而高尚的審美情趣,喚起他們的學習熱情,激發(fā)起強烈的求知欲和創(chuàng)造欲。
⑶、引進影視資料,教學靜動互補,激活審美體驗。
在語文教材中,有的課文節(jié)選自經典著作(如九年級上冊第五單元四篇小說),而這些名著早已被拍成影視搬上熒屏;有的課文本身就節(jié)選自影視劇本或戲劇劇本(如九年級下冊第四單元四篇戲。,是劇情沖突的重要組成部分;還有的課文雖然沒有直接編拍成影視作品,但從有關的影視中也能獲取許多對理解鑒賞課文有益的信息。教學這類課文,運用電教媒體播放課文節(jié)選部分的影視錄像片斷,或提供與課文有關的景觀片、資料片,將課文的靜態(tài)文學與影視作品的動態(tài)畫面結合起來,對學生理解課文能起到拓寬與加深的作用。教學九年級小說單元和戲劇單元時,我運用網絡搜尋積累了大量資料,篩選整合,精心設計,制作出單元教學的CAI課件,運用多媒體向學生提供豐富的動態(tài)信息,讓學生在影視的動態(tài)畫面中揣摩靜態(tài)的語言藝術,并借機引導學生對文學原著與改編拍成的影視作品進行比較,體會靜態(tài)文學與動態(tài)藝術各自的特點及優(yōu)劣所在。這樣,學生在獲取獨特的視聽審美享受中,既豐富了內心的審美體驗,也提高了審美鑒賞及全面評價的能力。
3、巧用電教媒體,啟思激辨,突破教學重難點。
電教媒體能方便快捷地進行直觀展示,并能突破時間限制,提供對比材料。在語文課堂教學中運用電教媒體解決疑難問題,啟發(fā)思考,激發(fā)辨析,能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突破教學的重難點。
語文教材單元編排是一個整體,這些按同一主題編排的課本在文章語言表達和讀者閱讀感受的差異性,既是單元教學的重點,也是課堂教學的難點。如八級上冊第三單元《中國石拱橋》和《橋之美》兩課編排在一起,前者是規(guī)范的說明文,后者是帶有說明性質的美學小品文,兩文的比較教學是單元教學的重難點。為解決這個問題,我先展示一幅關于說明文和小品文寫作特色的文字投影片,再分別展示《中國石拱橋》所舉趙州橋、盧溝橋兩個例子的畫面,以及《橋之美》所舉六個具體例子的靜態(tài)畫面,最后針對兩文的異同出示一組思考題。這樣在材料對比中引導學生思考辨析,從而領會兩文因作者寫作目的不同,而在文章語言風格、文學表達及讀者閱讀感受上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性。
新課標下的語文與歷史、地理、生物、自然等學科有著不可分割的聯(lián)系。語文教材中有許多學生無法準確感知的遙遠環(huán)境,這給學生理解課文,完成教學三維目標,帶來很大難度。如七年級下冊第五單元四篇關于探險的課文,既有冰雪覆蓋的南極(《偉大的悲劇》),又有死亡之域的沙漠(《在沙漠中心》);既涉及記載攀援地球之巔珠峰的過程(《登上地球之巔》),又涉及人類探索太空奧秘之旅(《真正的英雄》)。教學這類課文,利用多媒體突破時空限制,展示有關動人心魄的音像資料,讓學生通過音、形、像、聲的真實畫面,聯(lián)系相關學科知識,直接理解感知探險過程中的艱難險阻,激起探索自然奧秘的壯志豪情,從而能有效地完成預設的教學目標。像這樣恰當巧妙借用電教媒體這陣東風,通過視聽感知引導學生啟思激辨,突出學習重點、破解學習難點、冰釋學習疑點,既擴大了學生的知識接觸面,又激發(fā)了學生廣泛獵取知識的興趣,使課堂教學達到最優(yōu)化,從而取得事半功倍之效。
三、電教媒體在語文課堂教學中也應慎用。
電教媒體的運用,使語文課堂教學更形象直觀、更豐富生動。不管是創(chuàng)設情境、導讀示范,還是提供對比、解難釋疑,只要運用恰如其分,就可以激發(fā)學生興趣、豐富教學信息、加強審美教育、突破教學重難點,優(yōu)化語文課堂教學。不過,電教媒體只是一個輔助教學手段,在語文課堂上過多泛用,甚至亂用,也會帶來一些負面影響。
受各種因素制約,目前農村中學多媒體課堂教學剛剛起步,教師制作課件大多不夠純熟,語文教學過多的花費時間和精力編排課件,勢必擠占有限的教學資源,也影響自身的教學進度。另外,在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教學中,教師流暢美觀的板書設計、聲情并茂的生動講解、潤物無聲的人格魅力,是幻燈投影、課件演示所不可能替代的。如果讓直觀形象充塞著語文課堂中思維的空間,在語文世界的天地中沒有了“猶抱琵琶半遮面”的含蓄,缺失了“此時無聲勝有聲”的沉思,也是不足取的。
我在自己的教學實踐以及與同行的交流觀摩中,深切感受到在語文課堂教學中,電教媒體用得巧,哪怕是一段手機錄音、一張幻燈投影,都能起到畫龍點睛、東風化雨的作用;用得不慎,即使是一堂多媒體教學課,也只能是光有熱鬧而無門道的教具演示表演。所以,只有根據語文學科的特點、知識的特性、學生的實際,適時、適度的巧妙運用電教媒體,才能從本質上優(yōu)化語文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參考書目:
1、《教師教學基本功》(李敏主編 中國人事出版社)
2、《新世紀教師素養(yǎng)》(張行濤、郭東歧主編 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
3、《初中課堂電化教學設計》(潘克明編著 中國華僑出版社)
4、我縣語文教科書采用的是人教版,文中所提及的課文及單元序列,均指人教版七至九年級語文教材編排序列。
[巧借東風化春雨--淺談電教媒體在語文課堂教學中的運用(人教版)]相關文章:
1.多媒體教學課件在語文教學中的運用論文
2.
4.淺談教學中的課件
9.安全用電教案大班
10.摩擦起電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