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教學之管見
張瓊
【摘要】文言文教學歷來是中學語文教學的重點。但由于大多數學生對文言文缺乏興趣,使文言文教學陷入僵局,那么如何打破這種僵局,提高教學效果,筆者認為可以運用以下幾種方式:知人論世法、誦讀法、質疑法、比較閱讀法、積累法,希望在實踐過程中能給予提示和幫助。
【關鍵詞】 知人論世法 誦讀法 質疑法 比較閱讀法 積累法
文言文教學歷來都是中學語文教學的重點。但目前的現狀是大多數學生對文言文缺乏興趣,甚至有懼怕的心理,這就直接導致了學習積極性不高,學習效果不夠理想。究其根本原因是文言文的內容脫離了學生所處的現實生活,學生自身又對中國歷史缺乏一定的理性思考,同時文言文中繁多的字、詞、句等基礎知識也增加了學習的難度。面對上述問題作為教師的我們就應思索探尋合適的教學方法,從而改善文言文教學的效果。但到底怎樣才能切合課文內容和學生的學習特點呢?隨著語文新課程教學的展開,各種新理念逐漸出現,也頗讓我們感到無所適從。下面我就文言文教學提供一點粗淺的看法。
一、知人論世法
“知人論世”是中國古代思想家孟子重要的文學思想。關于“知人論世”,孟子是這樣說的“一鄉(xiāng)之善士,斯友一鄉(xiāng)之善士;一國之善士,斯友一國之善士;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以友天下之善士為未是,又尚論古之人。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論其世也,是尚友也!保ā睹献尤f章下》)孟子認為,要比較正確地理解作品的內容,就必須對作者的生平思想及其所處的時代有一定的認識,結合這些方面來對作品進行考察,才比較周全。孟子的這種思想,到今天仍然是閱讀的重要原則與方法。
因此在文言文教學過程中,要想讓學生真正透徹地理解文本,就必須引導學生在閱讀作品時,要通過查閱有關資料,了解與作品相關的作家經歷、時代背景、創(chuàng)作動機以及作品的社會影響等,真正做到知人論世,以加深對作家作品和理解。如魏徵的《諫太宗十思疏》,如果了解了魏徵這位敢于犯顏直諫的“諍臣”的生平經歷,了解了唐太宗在天下太平后卻逐漸驕奢忘本,大修廟宇宮殿、廣求珍寶、四處巡游、勞民傷財的歷史背景,對魏徵奏折中所流露出的不卑不亢,就能更好的理解。又如張溥的《五人墓碑紀》,張溥自身便與郡中名士結為文社,評議時政,反對閹黨統治,所以對激于義而死的五人給予了很高的評價,文中通過運用對比、敘議結合的方法為讀者闡述了“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這一生要道理。再如文天祥的《指南錄后序》,學生對文天祥已有一定的認識,對他在《過零丁洋》中所表現出來的愛國之情早已銘記在心,但為何文天祥在出使元方被俘后卻不“引決”,并在逃亡途中寫出了詩集《指南錄》,這就需要進一步了解文天祥的經歷,了解詩集背后的故事。
二、誦讀法
誦讀法是文言文教學方法中的一種傳統的教學方法。但由于教學任務較重,教師往往重講解輕誦讀、重翻譯輕感悟。這種做法實際上是本末倒置的。古人云:“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彼稳酥祆湟舱f過:“大抵觀書須先熟讀,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繼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得爾!边@些都是古人的經驗之談。
讀是學習文言文的入門之徑。朗讀有助于理解文章內容。從語言文字入手,由字到詞,由詞到句,是理解文言文內容的第一步,亦是關鍵一步。讀可以體會作者思想感情,領悟字里行間中所蘊含的真諦,讀還可以不斷積累材料。“腹有詩書氣自華”,有了豐富的語言積累,能更容易培養(yǎng)和提高語言能力,讀還有助于形成語感,多讀能提高學生對文言文的感受領悟能力。
但在課堂教學中不能為讀而讀,使誦讀有流于膚淺之弊,如果這樣即使變換各種花式也很難達到預期效果。所以教師必須對學生有一定的指導。
那么,如何進行文言文朗讀教學呢?下面談幾點看法。
1、讀準字音
這是文言文教學的基礎,是學習文言文最起碼的要求,而正確的讀音也能幫助學生理解字義,朗讀文言文時,最應該重視通假字、古今異讀字詞和詞類活用。如:“失其所與,不知”中的“知”念zhì,通“智”,釋為“不明智”的意思。又如“先破秦入咸陽者王之”中的“王”念WANG,已由名詞轉為動詞的使動用法,譯為“使之王”。再如“旦日沛公從百余騎”中的“騎”念JI,用作名詞,譯為“一人一馬,騎馬的人”。
2、讀準句讀
古人把讀準句讀作為一門基礎課,說明讀準句讀對培養(yǎng)古文閱讀能力的重要性。選入中學語文課本的文言文都已經過專家“點讀”,所以我們這里說的“讀準句讀”是指句中“點讀”。
如何確定句中之停頓呢?有以下幾種方法。
(1)放在句首的發(fā)語詞、表敬副詞和句中的語氣詞、關聯詞后面應要停頓。如:“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其為時止十有一月爾!庇秩纾骸吧跷崆,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后,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
(2)有些詞在古文中是兩個詞,而在現代漢語中變成一個詞,要分開讀。如“吾社之行/為士先者”,又如“國事至此,予不得愛身,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動也!
(3)了解古代的地名、年號、國號、官職、爵位等,否則容易導致停頓錯誤。
3、多種形式朗讀
采取多種形式朗讀,調動起學生的朗讀興趣。故事性強又有人物對話,可以讓學生分角色朗讀,如《鴻門宴》、《廉頗藺相如列傳》。對于蘊意深刻的議論文,則應讓學生反復讀,如《諫太宗十思疏》。但在要求學生之前,教師應該先范讀,范讀一定要準確而富有感染力,這樣才能激發(fā)學生興趣。另外,教師也可播放朗讀錄音,同時學生在讀的過程中,教師應給予指導和點評,既活躍了課堂氣氛,也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能力。
綜上所述,學生在讀的過程中,糾正了錯誤的讀音,解決了句讀問題,體味了文章的句式特點,感悟了文章的情感基調。這就做到了講解一體化,發(fā)揮了朗讀的最大價值。
三、質疑法
對全文有了基本的了解之后,一部分學生很有可能對文章里面的個別翻譯存在一些疑問,教師則應鼓勵學生提出自己的方法和見解。在教學實踐中,我發(fā)現,文言文可以質疑的地方太多了,只要教師教給學生一些質疑的方法,只要教師能遵循民主化教學原則,學生就會積極思考,大膽質疑,并且在全班引發(fā)激烈討論。因為質疑符合高中生的心理特點,能激發(fā)他們的學習熱情,同時討論還可以活躍課堂氣氛,優(yōu)化教學效果。
學生如能向課本質疑,向參考資料質疑,更有甚者向老師質疑,那么說明學生已積極投入到課堂中,不再是一只等待填食的鴨子。一番討論后,達成共識,知識也掌握的更牢。如學習《廉頗藺相如列傳》時,有學生問:“得璧,傳之美人,以戲弄臣”這一句話中,“以戲弄臣”,有的資料翻譯為“來侮辱耍弄我”,有的資料翻譯成“把它給侍臣們玩!。哪一種更切合文意?通過學生們之間分組激烈討論,大家各抒己見,我也適時加以引導,終于使學生們更好地理解了這句話。又如在學習《諫太宗十思疏》時,學生提出“居安思危,戒奢以儉”可以有兩種解讀方式。一種是把“以”當成連詞,相當于“而”,譯成戒除奢侈來行節(jié)儉。另一種是把“以”當成介詞,也就是理解為狀語后置,語序恢復后為“以儉戒奢”譯為用行節(jié)儉來戒除奢侈。學生在討論的時候,可得“人者見仁,智者見智”,讓我在其中也學到了許多知識。
四、比較閱讀法
學生讀一篇課文,有時并不能體味它的精髓,比較閱讀可以解決一些問題。所謂比較閱讀,就是把有關聯的作品放到一起來讀,看異同,評優(yōu)劣,在對照閱讀中獲得較全面準確的認識,從而開拓知識視野,訓練思維能力,提高鑒賞水平。比較的原則可“一言以弊之”:在相同的基礎上找不同處,或在不同的基礎上找相同處。
1、同一題材文章的比較
如在學習蘇洵的《六國論》時,指導學生同時閱讀蘇轍的《六國論》。兩篇文章都取材于“六國破滅”的舊事,但兩者立意有很大不同。前文的論點是“弊在賂秦”,作者目的是借古諷今,飽含忠諫之情;后文則是就史論史,論述了加強團結以圖生存的見解。通過比較,兩文的特點已不說自明了。
2、同一作者文章的比較
屈原的《涉江》、《國殤》為同一作者,又都屬楚辭,用詞、結構等也有不少類似處。但二者所抒發(fā)的情感不同,風格也不同。從這比較中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屈原詩歌的全貌。
五、積累法
加強語言積累。葉圣陶說:“語文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憑這個例子要是學生能夠舉一反三。”學習文言文,例子就是詞語、句法、文化常識等。只有不斷積累文言詞語和古文化知識,掌握文言句式和詞類活用的特點等,才能“舉一反三”。當然,不能只死記硬背,要在積累中理解、掌握。
我在這一學期一開始,便要求學生準備一本積累本,用作文言文的積累。先指導學生給本子里的內容作一個目錄以方便查找。在學習第一篇文言文《勸學》時,教師可先做個積累示范,講清各種要求,以后便可放手讓學生去做。但教師要隨時抽查,讓學生逐步養(yǎng)成習慣。并鼓勵學生之間相互交流,互通有無,取長補短,我想通過長時間的積累,學生對于文言文的學習,一定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上是我對高中文言文課堂有效性教學的幾點粗淺的看法,我們相信,只要我們腳踏實地而又講求方法,引導學生堅持不懈地進行文言積累,指導學生正確誦讀,一定能提高學生的文言文閱讀能力,進而全面提高學生素質。
【參考文獻】
1、《高中文言文教學的兩種有效途徑》,黃光軍
2、《文言文教學的理性思考》,錢呂明,中學語文教學(京),2002,7
3、《激活文言文課堂教學淺談》,趙長河,中學語文教師版,2007,11
4、《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人民教育出版社
[文言文教學之管見(蘇教版高二必修)]相關文章:
1.文言文教學設計
4.文言文教案模板
5.三峽文言文教案
6.文言文教學設計模板
7.文言文教學教案模板
8.初中文言文教學反思
9.高中文言文教學反思
10.初中文言文教案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