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生下來又瘦小,又贏弱。那些圍在產(chǎn)婦床邊的女鄰居們,看到母子這樣的虛弱,都搖起了頭。鐵匠老婆西摩諾娃,是個最聰明的女人,她便安慰起病人來。
“把蠟燭拿來,”她說,“我在你們床頭點起蠟燭,看來你們是毫無希望的了,我的大嫂,你們要到另一個世界去了。趕快去把神父找來,請他寬恕你的罪過!
“對!”另一個女人說,“該馬上給孩子受洗禮,看來他等不到神父來就會死去。不要讓孩子死了成野鬼,讓他安心走吧!”
她一邊說,一邊點著了蠟燭,隨后便抱起了孩子,把水灑在他的身上,使他瞇了瞇眼睛,然后她又說道:
“我以圣父、圣子和圣靈的名義給你洗禮,并賜名為‘楊’,F(xiàn)在你已經(jīng)是天主教徒的靈魂了。你可以從什么地方來就回到什么地方去啦!阿門:”
然而,這個天主教徒的靈魂一點也不想回到他來的地方去,也不想離開他那瘦弱的軀體。相反地,他兩只小腳拼命亂蹬,還啼哭起來,不過哭聲是那樣的微弱和悲哀,連在場的婦女們都說:“這真像是只小貓在叫哩!”
他們派人去請神父。神父到來后,干完了他那一套儀式,便馬上離開了。病人的情況慢慢好轉。過了一個星期,她便下地干活了,嬰兒雖然是奄奄一息,但還是活下來了,直到第四年的春天,當布谷鳥開始咕咕叫的時候,他的病情才有了好轉。時好時壞地活到了10歲。
他的身體一直都很瘦小,皮膚曬得黑黑的,肚子鼓得很大,兩頰凹了進去,一頭差不多全是淡白色,像亞麻那樣的頭發(fā),遮蓋著他那雙炯炯有神的大眼,這雙眼睛看起東西來,仿佛在眺望遙遠的地方。冬天,他時常坐在爐子的后邊哭泣,不是由于寒冷。便是因為肚子餓的時候母親沒有把吃的東西放在爐子上或者鍋里。夏天,他只穿著一件襯衣,腰上系著一根布條子,頭上戴著一頂草帽,他常常像小鳥那樣,從草帽的破邊下朝上仰望。他的母親是個貧窮的雇工,天天像寄居在別人屋據(jù)下的燕子那樣度日。雖然她按照自己的方式很愛她的孩子,可是她也經(jīng)常打他,還把他叫做“窩囊廢”。他才8歲的時候,便開始去放豬羊了,家里沒有什么東西可吃的時候,他便到樹林里去采菌子,樹林里的狼沒有把他吃掉,那只好說是上帝對他的憐憫。
他是一個非常遲鈍的孩子,像別的鄉(xiāng)下孩子一樣,和別人說話時,喜歡把一個手指放進嘴里。誰也不相信他能長大,更不信他將來會成為他母親的安慰,因為他很懶惰。他為什么會這個樣子,大家都摸不著頭腦。他只有一種愛好,那就是音樂,他到處都能聽到音樂。等他稍稍長大一些,除了音樂,他就什么也不想了。有時,他到樹林里去放牲口,或者拿著籃子去采野果子,就常?帐只貋恚嘟噥說:
“媽媽,樹林里在奏什么音樂?啊!!”
母親便回答他說:
“我給你奏音樂,我給你奏音樂,看你還怕不怕!”
于是她就拿起木勺來敲他,給他“奏”一頓音樂,孩子便哭喊起來,連連保證他以后不再犯了。但他心里還是想,樹林里確是有一種音樂在演唱……到底是什么在演唱呢?他搞不清楚,只知道松樹、山毛櫸、白樺、黃鶯,一切都在歌唱,整個樹林都在歌唱。
回聲在歌唱……田野上艾草也在歌唱,麻雀在房邊的果園里瞅瞅叫,連櫻桃樹也在搖動奏出音樂。傍晚,他聽到村里發(fā)出的那聲音,就認為整個村莊在演唱。有一次人家派他去干活,讓他揚糞。風吹著木杈,他也認為是在奏樂。
有一次,監(jiān)工看見他頭發(fā)散亂,呆呆地站在地里聽那風吹木權的聲音……監(jiān)工一看到達樣,就解下皮帶,給了他一頓教訓?墒沁@對他有什么用呢!大家就叫他“音樂迷楊科”……春天,他從屋子里跑出,到河邊去吹牧笛。夜里,當青蛙咯咯的叫鳴,秧雞在草原上歌唱,蒼鷹迎著露水在呀呀高叫,公雞在籬笆后面引頸啼叫的時候,他便睡不著覺,一心一意地聽著,他到底聽到了什么音樂,那只有上帝才能知道。他母親不敢?guī)浇烫萌,因為風琴一響或甜蜜的歌聲一起,這孩子的眼睛就仿佛蒙上了一層濃霧,真不像是這個世界的人了……
晚上巡夜的人在村里轉來轉去,為了不打磕睡,就數(shù)起天上的星星或者對狗低聲說著話。他常?吹綏羁拼┲患咨酪拢诿CR股信艿骄频昴抢,他不進酒店,而是到酒店旁邊便停住了,藏在墻下聽著。酒店里面的人在跳“奧貝列格舞”,有時一位跳舞的青年會高叫一聲“烏哈!”還可以聽到皮靴的踢踏聲,或者聽到姑娘們的“想要干什么”的聲音。小提琴輕快地唱著:“我們吃,我們吃,我們多快活:”大提琴用低沉莊嚴的聲音伴和著:“上帝賞賜!上帝賞賜!”窗戶被燈光照得通亮,酒店的每一根柱子好像都在顫動、在歌唱、在演奏,而楊科在傾聽……
若是他有這樣一把能輕快地奏出“我們吃,我們喝,我們多快活”的小提琴,他會多么高興啊!就是要這樣一些會歌唱的薄木板,唉!他能從什么地方找到它呢?什么地方會做這樣的提琴?只要讓他拿一拿,他就會心滿意足的:……可是他只能聽,直聽到巡夜人在他背后的黑暗中叫了起來:
“還不快回家去,你這個夜游神!”
于是,他只好赤著腳,盡快地跑回家去,在他身后的黑暗中正傳來小提琴的聲音:“我們吃,我們喝,我們多快活!”還有大提琴的莊嚴的低音“上帝賞賜!上帝賞賜!上帝賞賜!”
只要在收獲節(jié)上或者在別人的婚禮上能聽到小提琴的演奏,那對他說來,就像過“盛大的節(jié)日”一樣了。過后他便坐在爐子后面,整天都不說一句話,一雙炯炯發(fā)亮的眼睛,像貓一樣在黑暗中望著。后來,他自己用薄木板和馬尾做了一把小提琴,雖然不能拉出像酒店小提琴那樣優(yōu)美動聽的音樂來,但還是能發(fā)出輕得像蒼蠅和蚊子叫那樣的聲音。就是這樣的提琴,他也從早到晚地拉著。為了這事他挨過不少的拳打腳踢,甚至被打得像一只傷痕累累的不成熟的蘋果,他就是這樣的天性。這孩子越來越瘦,可肚子還是那樣的脹大,頭發(fā)越來越濃密,經(jīng)常流淚的眼睛鼓得越來越大,而他的面頰和胸膛凹得越來越深,越來越深……
他完全不像別的孩子,倒像他那把剛剛能發(fā)出一點聲音的用薄木板做的小提琴,在青黃不接的日子里,他差點餓死了。因為他常常只能靠吃生胡蘿卜和占有一把小提琴的愿望來過活。
但是這種愿望并沒有給他帶來好處。
莊院里的仆人有一把小提琴,他有時在暮色蒼茫的時候拉起來,以博得女仆的歡心,楊科常匍匐在牛旁叢中,盡量接近飯廳那敞開的大門,以便很好地看看小提琴,它正好掛在門對面的墻上。這當兒,孩子通過眼神把自己的整個靈魂都奉獻給了小提琴,因為在他看來,那是他最最珍愛的東西,也是他無法得到的一件圣物,甚至連模一摸都不配?墒撬址浅?释玫剿,哪怕在手中摸一摸,或者在近邊飽看一頓也好……這顆可憐的小小的農(nóng)家孩子的心,被這種欲望激動得顫抖起來。
不知道自己在什么地方,也不知道這些人要對他干什么。為什么要審訊這樣一個只有10歲剛能站立起來的可憐孩子呢?難道要把他關進監(jiān)牢還是怎么的?對于孩子應該有點側隱之心啊!讓巡夜人把他帶到一邊,打他幾棍子,叫他第二次不敢再偷就行了。
那是當然的!
他們把巡夜人斯塔赫叫來:
“你把他帶走,給他一頓教訓!
斯塔赫點了點他那愚蠢而粗笨的頭,把楊科朝腋下一挾,像挾住一只小貓那樣,把他帶到谷倉里,這孩子不知是不懂事,還是嚇壞了,一句話也沒有說,只是像小鳥那樣望著。難道他會知道他們要怎樣對付他嗎?直到斯塔赫把他帶進了谷倉,按倒在地上,掀起了他的襯衣,狠狠地打他的時候,楊科才喊叫起來:
“媽媽!”巡夜人每打他一下,他就“媽媽。媽媽”地叫了起來,可是他的叫聲越來越低,越來越弱,直到最后孩子沉默下來,再也不能叫“媽媽”了……
可憐的被人摔破的小提琴啊!……“.
唉呀!這個愚蠢的壞家伙斯塔赫,哪有這樣打孩子的?!況且這孩子又瘦又小,身體一直不好。
母親趕來了,要帶走兒子,可是她只好把他抱回家去了……第二天,楊科沒有起來,第三天傍晚,他已經(jīng)奄奄一息地躺在床上,蓋著一條棉布毯。
燕子在籬笆外的櫻桃樹上歌唱。太陽透過窗玻璃照了進來,把金色的陽光灑在孩子的亂發(fā)的頭上和毫無血色的臉上。這陽光好像一條大道,這孩子的靈魂便沿著這大道漸漸地離去。至少在他死的一瞬間讓他走在這條金光大道上,那也是件好事,因為他生前走的是一條荊棘小 路。這時候,干癟的胸中還有呼吸,臉上的表情像是在傾聽窗外傳來的村子里的聲音。因為是傍晚,割草回來的姑娘們唱起了《啊,在綠色草地上》這支歌,從溪水那邊也傳來了陣陣笛聲。這是楊科最后一次在聽村里的音樂丁。在他身旁的棉布毯上放著腳把薄木板做的提琴。
垂死的楊科臉上忽然發(fā)光了,從他蒼白的嘴唇里發(fā)出了輕微的聲音:
“媽媽!”
“什么呀,我的兒子?”母親噙著淚水回答。
“媽媽,在天堂那里,上帝會給我二把真正的小提琴嗎?”
“會給你的!孩子,會給的!”母親回答說;她再也不能說下去了,因為從她那結實的胸中突然進發(fā)出郁積的悲痛,她只能呻吟地哼著:“啊,耶穌!耶穌!”她伏倒在箱子上像發(fā)了瘋似地號陶大哭起來,就像一個人眼看自己心愛的人被死神抓起而又無法救援。
她并沒有救出他來,當她抬起頭來再看看她的兒子時,這位小提琴手的眼睛雖然仍舊睜著,但已經(jīng)呆滯了。臉色肅穆、憂郁而僵硬,陽光也消失不見了。
安息吧,楊科!
第三天,地主夫婦從意大利回來了,同來的還有地主小姐和一個追求她的男青年。那青年說:
“意大利,多美的國家呀!”
“那是一個藝術家薈聚的民族。在那里,有才能的人能夠得到發(fā)現(xiàn)和保護,那真是幸運!”小姐補充道。
白楊樹在楊科的墳上蔌簌地響著……
【作者簡介】
亨利克顯克微支1864-1916牐波蘭現(xiàn)實主義作家。他出生于貴族家庭,當過記者。代表作有《火與劍》、《洪流》、《伏沃迪約夫斯基先生》三部曲以及《熌閫何處去》、《十字軍騎士》等長篇歷史小說,其中《你往何處去》獲1905年諾貝爾文學獎。
【課文分析】
!兑魳访詶羁啤肥瞧涠唐≌f中的經(jīng)典之作。這篇小說通過楊科這個具有音樂天賦的少年被迫害致死的悲慘遭遇,揭示了社會的不平等現(xiàn)象。楊科是一個貧窮雇工的兒子,先天的不足使他一生下來就又瘦小又羸弱,身體的虛弱加上長期營養(yǎng)不良,10歲的楊科在別人眼里成了“非常遲鈍的孩子”,但是小楊科對音樂卻是十分的癡迷和敏感,在他耳朵里所有的聲響都是迷人的音樂:“他搞不清楚,只知道松樹、山毛櫸、白樺、黃鶯,一切都在唱歌,整個樹林都在唱歌……連櫻桃樹也在搖動奏出音樂!鄙踔翐P糞時“風吹著木杈,他也認為是在奏樂!倍舸舻貎A聽。為此,他被母親的木勺敲過,被監(jiān)工的皮帶教訓過,但這一切都沒有改變他對音樂的癡迷。
通常而言,音樂給人帶來的總是愉悅和陶醉的審美享受,象征著浪漫和幸福,但它給楊科帶來的卻是一個悲劇的命運--就因為他在一天晚上趁著無人,忍不住摸了一下那把掛在地主莊園飯廳墻上的,令他魂牽夢繞“通過眼神把整個靈魂都奉獻給了”的小提琴,被人當小偷捉住,然后被一個“愚蠢的壞家伙”毒打一頓,最終奄奄而死。
藝術本來不分貴賤,但在作品中,音樂卻成了有錢人享受的專利:人們在酒店里跳著舞,“小提琴輕快地唱著;‘我們吃、我們喝,我們多快活!’大提琴用低沉莊嚴的聲音拌和著:‘上帝賞賜犐系凵痛汀牎”而貧窮的楊科就連蹲在墻下聽的資格也沒有,屬于他的只有一把用薄木板和馬尾做的小提琴,“能發(fā)出輕得像蒼蠅和蚊子叫那樣的聲音!本褪沁@樣的提琴,他也從早到晚拉著。盡管這常招來別人的拳打腳踢,甚至“被打得像一只傷痕累累的不成熟的蘋果!--美對于楊科來說,那仿佛是一件極遙遠的事。本來追求美好事物的人是無罪的,但楊科卻因追求美而最終被剝奪了生存的權利。作者通過作品表達了對生活在最下層的勞動者的悲憫和同情,對現(xiàn)實社會對人思想和追求美好愿望的扼殺和摧殘的行徑,進行了深刻的揭露和鞭撻。這篇小說不僅思想深刻,其藝術的表現(xiàn)形式也是很值得回味的。小說情節(jié)單純明凈,筆法卻有詩式的抒情。為了加強氣氛,作者有時不惜往復詠嘆,如楊科在月夜不斷接近地主家廳上那把小提琴的過程中,在越來越緊張的氣氛里,夜鶯和貓頭鷹的交互歌唱,大大增強了小說的緊張程度和哲理韻味。
另外,作者對作品中的小提琴、夜鶯和牛蒡,貓頭鷹等都巧妙地賦予了象征的寓意:如小提琴在酒店里的歌唱,以及在那個皓月當空的夜晚對它的描寫:“這小提琴好像發(fā)出了一種銀光,特別是它那凸出的琴腹被照亮得如此強烈……琴鈕亮得就像圣約翰節(jié)的螢火蟲那樣,旁邊掛著的琴弦就像一根銀條!辈浑y看出這里面的小提琴其實就是衣著華麗、生活優(yōu)裕的剝削者的象征。夜鶯和牛蒡則是引發(fā)悲劇的幫兇,正是在它們的蠱惑下,使得楊科終于抑制不住心底摸一下小提琴的欲望,直接導致了悲劇的結果。這里的夜鶯和牛蒡其實和打死楊科的巡夜人--愚蠢而粗笨的斯塔赫是相同的角色。而通常被寓為邪惡象征的貓頭鷹在這里卻成了誠實的化身。作者在小說里將美麗的夜鶯和丑陋的貓頭鷹作了與通常概念相反的象征化處理,從而揭示了現(xiàn)實社會中人物現(xiàn)象的復雜性。
楊科出生的時候,作者借床頭的一支蠟燭,喻示其生命之光微弱搖曳。而在死的時候,作者是這樣寫的:“這陽光好像一條大道,這孩子的靈魂沿著這大道漸漸地離去。至少在他死的一瞬讓他走在這條金光大道上,那也是一件好事,因為他生前走的是一條荊棘小路!--對一個才10歲的生命來講,死成了一種解脫--作者用平靜的語言卻給人以強烈的震撼,充分顯示了這位“波蘭語言大師”深厚的功力。
貧窮、低下的社會地位,剝奪了楊科追求美的權利,也是造成他悲劇命運的主要原因。然而即便是在今天,我們難道敢說這世上就沒有楊科式的悲劇了嗎?如果說像楊科這些具有天賦的生命的誕生是上蒼對人類饋贈的話,那他們在人類自己的扼殺和摧殘下的消亡無疑就成了天地間一曲最為悲涼的挽歌--從這個層面來講,作品對現(xiàn)實的批判意義今天依舊存在。(繆文宗)
[《音樂迷楊科》課文分析]相關文章:
9.前鼻音、后鼻音、平舌音、翹舌音的區(qū)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