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上不可預約的精彩對決
--關于《師說》的教學的思考
寧夏六盤山高級中學 路炳榮
文言文教學一直是中學語文教學的重點,在具體教學中,一般的教學模式是先串講內(nèi)容再總結文言知識或者是先講文言知識再串講文章 內(nèi)容,使大多數(shù)文言教學往往輪為枯燥的文言知識的解說,古文所承載的人文知識、文化內(nèi)涵、深邃的思想等則往往很遺憾地被忽略、被割舍。結果,學習文言文時,基礎好的學生經(jīng)常感到枯燥乏味,基礎差的學生經(jīng)常感到云里霧里。因此,在新課程教學中,我經(jīng)常思考:能否有一種課堂模式使文言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達到和諧統(tǒng)一,讓文言文教學多一些收獲,少一些遺憾,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得到發(fā)展。下面我就《師說》的教學所做的嘗試,談談自己的感想。
首先,預習中找難點,讓學生明確學習目標。
預習《師說》,找出自己無法單獨解決的三個疑難問題,寫在練習本上。內(nèi)容包括通假字、一詞多義、詞類活用、古今異義、特殊句式、難句翻譯、文章結構、思想內(nèi)容等。
這樣,在課堂上每一位學生有屬于自己明確的目標。
其次,課堂上析疑點,讓學生提高學習能力。
課堂上,把同桌、前后排同學的四人分為一個學習小組,全班分為若干個學習小組。上課時,讓學生拿出自己的練習本,小組內(nèi)部交流問題,探討答案。對于一些文言知識,學生結合注釋大多可自行解決,學生自己不能解決的問題,可在課堂上交流、討論解決。四人學習小組不能解決的問題,由該小組推選代表提交大組或全班討論解決。對于全班無法解決的問題,可由老師提供老師自己的理解或名家的解讀之后,學生自行思考解決。
在《師說》的課堂教學中,學生帶來了很多有價值的問題。許多問題在學生的四人小組、大組、全班的熱烈討論中輕而易舉的解決了。其中,有一個翻譯問題引起全班的爭論,那就是“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的翻譯。有一小組的同學認為:課本注釋為“句讀不明。下文‘惑之不解’結構同”。 “或師焉,或否焉”,課本注釋為“有的從師,有的不(從師)。意思是不知句讀的倒要從師,不能解惑的卻不從師”。這里,“或”指“有的人”還是指“有的疑惑”,沒有解釋清楚。對于這個問題,同學們各執(zhí)一端,爭執(zhí)不下。最后,他們希望老師做出裁定。我說:“當然證據(jù)越充足,答案就越正確。”我又補充一句:“原文中的證據(jù)最有說服力!
爭執(zhí)雙方展開了激烈的辯論,他們都在文中尋找“證據(jù)”。
生一:我認為應翻譯為“有的人跟隨老師學習,有的人不跟隨老師學習”。證據(jù):文章論述的就是從師的問題,并且,當時的大多數(shù)人以從師為恥。
生二:我認為應翻譯為“有的句讀跟隨老師學習,有的疑惑不跟隨老師學習”。證據(jù):本句屬此段三組對比的第二組對比:“愛其子擇師而教之;”和“于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蓖瞥觥靶W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皳駧煻獭焙汀皭u師”的“擇”、“恥”的施動者是“愛其子”、“于其身也”之“其”,具體指一個主體--人!盎颉颉睂Ρ鹊氖且粋主體的兩個方面。所以……(鼓掌!)
生三:我認為應翻譯為“有的人跟隨老師學習,有的人不跟隨老師學習”。證據(jù):“小學而大遺”中“學”和“遺”的主體一定是“人”吧。(熱烈鼓掌。┒@個人就是前文“愛其子”、“于其身也”之“其”。
生四:我認為應翻譯為 “有的疑惑跟隨老師學習,有的疑惑不跟隨老師學習”。證據(jù):“擇師而教”和“恥師”的“擇”、“恥”的施動者是“愛其子”、“于其身也”之“其”,具體指一個主體--人。“吾未見其明也”中“其”可代人,也可代事,但“明”的主體一定是人。故“其”具體代人。由此可見,第二組對比的內(nèi)容是一個主體的兩個方面。所以……
生五:那么,到底是哪兩個方面呢?(鼓掌。
生六:文章寫道:“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逼湟鉃椋呵拔乃f的“愛其子,擇師而教之”中“教”的內(nèi)容為 “授之書而習其句讀”,這些內(nèi)容“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故 “句讀之不知”則“擇師而教”,“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或師焉”!盎笾唤狻敝盎蟆敝浮皞髌涞澜馄浠蟆敝盎蟆。對于“惑”,則“恥師焉”,“或否焉”。綜上所述, “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可理解為“句讀之不知,或師焉,惑之不解,或不焉”。故“句讀之不知,或師焉,惑之不解,或不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可譯為:句讀的不知道,卻去從先生,疑惑的不能解釋,卻反不去從先生,小的方面倒要學習,大的方面反拋棄,我不知道他什么地方算是一個明白事道理的人呢。(熱烈鼓掌!)
……
我也用幻燈打出了一些專家對這一句的不同解釋,讓同學們理解、體悟。如:1、(一方面)不通曉句讀,(另一方面)不能解決疑惑,有的(句讀)向老師學習,有的(疑惑)卻不向老師學習(《教師教學用書》〈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12)。2、“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否焉”用的是交錯句法,又含倒裝成分,使長句化短,如此行文方有波瀾。(《語文實驗本教學指導書》〈必修2〉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12)
第三、課堂外做總結,讓學生鞏固所得。
快下課了,我用幻燈打出了課外作業(yè):1、在練習本上歸納總結學習所得,包括獲得的知識及獲得知識的方法,也可以寫成小論文總結好之后,相互交流、補充。2、熟讀并背誦全文。
在這一節(jié)《師說》的教學中,在激烈而又精彩辯論中,每一位學生都積極參與、勇躍發(fā)言,每一位同學都發(fā)揮自己的聰明才智,許多存在于同學們中間的疑難問題會迎刃而解,甚至有些問題探討得極其深刻。 學生也真正體會到自己在自主、合作、探究、整合中加深對文言知識的理解,發(fā)展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的妙處。
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教學藝術的本質(zhì),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在文言文教學中,老師可以引導學生的用課堂生成的問題喚醒、點燃他們學習的激情,讓學生相互激勵、喚醒和鼓舞,真正體會到學習的樂趣,讓青春之花在課堂上盡情綻放。
[課堂上不可預約的精彩對決(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