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文橋
王維字摩詰。"摩詰"本為佛教經(jīng)典,王維以佛教經(jīng)典為名、字可知其人為佛教徒。
王維生長在一個佛教氣氛很濃的家庭里,他的母親崔氏是一個虔誠的佛教徒,信仰禪宗北宗。拜大照禪師為師,三十余年"褐衣蔬食,持戒安禪",這對王維的影響很大。加之盛唐時期佛教風靡朝野,王維在早期積極向上,有很強的功利心理,學習佛法也是一種與時俱進的表現(xiàn)。
早期的王維挫折不多,沒有多少大起大落。開元九年中進士,一年以后因"黃獅子"事被貶官濟州,任司倉參軍。在古代官員的升遷謫貶是司空見慣的事情,但是王維本人的感情十分細膩而敏感,時不時地還在嵩山隱居一些時間,與道教產(chǎn)生了興趣,常常親臨道場與煉師切磋。(濟州嵩山,在唐朝為道家的思想中心。)還有王維妻子的去世對王的打擊也應該不小,他也沒有繼續(xù)娶妻納妾只是一味地實習或修煉行葛洪所倡導行 之法,整天坐在深山老林里靜坐、長嘯、彈琴。有詩為證:"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竹里館》。還有開元25年當一手提拔王維為右拾遺的張九齡被貶后,王維也受了很大的刺激,對官場生活產(chǎn)生了強烈的厭倦。通常從張九齡貶職把王維的創(chuàng)作分為前后兩個時期。此后王維也遭了一些挫折,因為當時朝政已經(jīng)為李林甫等奸黨所把持。
總之這些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對王維以后的人生態(tài)度,生活情趣詩歌創(chuàng)作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
天寶十四載(755)冬,生兼三鎮(zhèn)節(jié)度使的安祿山假托奉密詔討伐楊國忠為名,在范陽起兵叛亂,率平盧,范陽,河東三鎮(zhèn)兵十五萬人南下攻唐。《舊唐書》傳載:"祿山陷兩都,玄宗出幸,維扈不及,為賊人所得。維服藥取痢,偽稱窨病。"《新唐書》傳載"安祿山反,玄宗西狩,維為賊得,以藥下痢,陽窨。"根據(jù)這兩條資料講,我們可以知道王維在這個動亂時期是被怎樣被俘虜,后又嗑了些藥,裝瘋賣傻,蠱惑敵人,以逃避現(xiàn)實。"服藥取痢,偽稱窨病",即是用一種特效藥,是人身體出現(xiàn)某種嚴重的病癥,比如將嗓子變啞,說不出話來等。究竟是不是這樣一回事情,這個無關(guān)宏旨,關(guān)鍵的一點可以肯定,即是王維曾經(jīng)設(shè)法要逃跑過,只是未能成功出次下策而已。這與那些主動投降迎接叛軍,或者望風而降者相比不是有天壤之別嗎?同時我們也可以看到王維本人的忠君愛國之情。平時雖然王維整天燒香拜佛,思想超脫,消極出世,一會隱居一會為官,可是患難之際終于體現(xiàn)了他的本色。
雖然王維也做了抵抗,但是"祿山素憐之,譴人迎至洛陽,拘于普施寺,迫以偽職"。一日,好友裴迪探望。告知"祿山宴其群臣于凝碧池,盛奏眾樂;梨園弟子往往噓唏泣下,賊皆露刃睨之。樂工曹海清不勝悲憤,擲樂器于地,向西慟哭。祿山怒,縛于試馬殿前,支解之。"王維聽以后,義憤填膺寫下《菩提寺禁裴迪來相看說逆賊等凝碧池上作音樂供奉人等舉聲便一時淚下私成口號誦示裴迪》:"萬戶傷心生野煙,百官何日再朝天。秋槐落葉空宮里,凝碧池上奏管弦。"抒發(fā)對唐王朝的懷念之情,同時也抒發(fā)自己對叛軍的憎恨。后來又寫了一首《口號又示裴迪》"安得舍塵網(wǎng),佛衣辭世喧。悠然策藜杖,歸向桃花源"表達自己渴望脫離羅網(wǎng),向往自由的心情。
一般說來,王維的一生大部分時間過著安閑舒適的田園隱逸生活,逃避現(xiàn)實消極出世,所以他的詩歌不如李白杜甫那樣廣泛深刻地揭露社會矛盾,反映現(xiàn)實生活?墒峭踉诎彩分畞y時候所作的兩首詩其思想性、深刻性卻絲毫不在李杜之下!
在當時杜甫也為叛軍所俘虜,在長安呆了八個月左右。后來才逃跑出來。杜甫當時遠沒王維的名氣大,也沒人注意他。所以他在長安的時候還能到處溜達觀看,才寫出《春望》、《哀江頭》等詩作。而王維若不是好友裴迪來探望,身陷囹圄的他也作不出《凝碧池》詩來。所以說是因為當時的情形所迫,王維才沒有大量描寫安史之亂的詩篇留下來。
王維陷城前任給事中一職,安祿山迫使同職。這期間王維除留下以上兩首詩外,集中再找不到其他,其言行表現(xiàn),因史書中語焉不詳無法考證。
至德二載(757)九月,唐軍收復長安,十月收復洛陽。凡是作為偽官者皆以六等定罪,而王維也因為《凝碧池》一詩得到肅宗的嘉賞,又加上其弟王縉平亂有功,成為朝廷的重臣,請求削官以贖兄罪,故得到肅宗的寬赦,僅僅讓王維降職為太子允。后不久又遷為太子中庶子,中書舍人。乾元元年(758)秋,恢復為給事中。乾元二年轉(zhuǎn)為尚書右丞。
王維受到從輕處分,主要是因為作這首《凝碧池》詩而得救。唐朝政府和他計較不多,王維也對此感恩戴德不盡。有詩為證《既蒙宥罪旋復拜官伏感圣恩竊書鄙意兼奉簡新除使君等諸公》;"忽蒙漢詔還冠冕,始覺殷王解羅網(wǎng)... ...花迎喜氣皆知笑,鳥識歡心亦解歌。"表面看來王維的喜悅的心情洋于顏表,但事實不是這樣的。在封建社會,傳統(tǒng)的名節(jié)是往往看作比生命還要重要。王維在安史之亂中的波折隨是為現(xiàn)實所迫,但是起碼也是一個政治污點。盡管時人、后人都很同情他,王維始終扔不掉這個思想包袱,不能從中解脫出來。杜甫在《奉贈王中允維》一詩中寫到:"中允聲名久,如今契闊深。共傳收庾信,不比得陳琳。一病緣明主,三年獨此心。窮愁應有作,試誦白頭吟。"贊賞王維的氣節(jié)。錢起也在詩〈故王維右丞堂前芍藥花開凄然感懷〉中借贊芍藥來頌揚王維,"更勝青松守歲寒"。王維自己卻再也沒有寬恕自己了。他在《謝除太子中允表》中說:""臣聞食君之祿,死君之難,當逆胡干紀,上皇出宮,臣進不得從行,退不能自殺,情雖可察,罪不容誅... ... 仰廁群臣,亦復何施其面。距天內(nèi)省,無地自容... ...臣得奉佛報恩,自寬不死之痛。"這封謝表表達了王維悔痛之心及出家修道的愿望。
王維出家獲準以后,王獻出自己心愛的輞川別業(yè),作為清源寺。在離開輞川時作《別輞川別業(yè)》一詩,表達自己對輞川山水,一草一木的留戀之情。詩云:"依遲動車馬,惆悵出松蘿。忍別青山去,其如綠水何?"。在經(jīng)受安史之亂的挫折以后,王維對現(xiàn)實生活的期望可以說是完全破滅了,更加努力地在佛教經(jīng)典里尋找精神寄托和安慰。王維的思想更加消極、悲觀、頹唐,"退朝后,焚香獨坐,以禪誦為事。"雖然經(jīng)歷安史之亂只有短短的六年時間,乾元二年七月,王維就離開了人間,葬于輞川,其間作品也不多。在王維臨終時候還規(guī)勸親戚朋友信奉佛教。
參考文獻:《中國歷代詩詞精品鑒賞》青海人民出版社,褚斌杰主編。
《隋唐五代文學史》廣西人民出版社,毛水清主編。
《唐五代文學編年史》(初、盛唐卷),傅旋琮主編。
[從《凝碧池》詩試分析王維在安史之亂中的創(chuàng)作狀態(tài)]相關(guān)文章:
1.王維詩歌中的色
3.古詩送別王維
4.王維的箸名古詩
6.王維的詩歌鑒賞大全
8.王維帶月亮的詩句
10.古詩王維的送別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