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挺喜歡南唐 .李煜的《相見歡》,記得全詞是這樣的:
無言獨上西樓,
月如鉤,
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
理還亂,
是離愁,
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也許是語言太美了,總之就是第一次看見它,就有難以釋手的感覺。當時正是“少年不知愁滋味”的年齡,老師把這首詞推薦給我們的目的,只是作為李煜詩體的樣本,并且特別推薦了他的代表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前人吊李后主詩云:“作個才人真絕代,可憐薄命作君王!钡拇_,作為一個“好聲色,不恤政事”的亡國之君,沒有什么好說的,可是作為一代詞人,他給后代留下了許多驚天地泣鬼神的血淚文字,千古傳誦不衰。
看得出,老師對《虞美人》,是很青睞的。
但我卻特別喜歡的,還是李煜的這首《相見歡》。世上表愁、論愁的詩句是很多的。李清照的“人比黃花瘦”;老李的“白發(fā)三千丈”,一個是婉約派的佳麗,一個是豪放得驚人的詩仙,他們的愁思確實撩人。但怎比李后主失卻江山、故土難回、別家棄子、昔日千萬佳麗成為美麗回憶的國愁、鄉(xiāng)愁、家愁、情愁眾愁纏結的這種難剪、難理又難斷的別種滋味。
郜美榮
[我看李煜(選修教師隨筆)]相關文章:
2.美術教師隨筆
3.教師工作隨筆
4.歷史教師隨筆
5.音樂教師隨筆
7.教師研修隨筆感言
8.教師假期生活隨筆
9.幸福工作教師隨筆
10.有關路過教師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