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作文教學中最大的難題就是學生視角狹小,因生活單調而體驗膚淺、積累匱乏。由于開展研究性學習,要求學生通過廣泛參與各種實踐活動,從自然、社會和生活中去選擇和確定專題進行研究,這就為豐富其社會閱歷、開闊視野、體驗人生、認識生活與獲得生活積累提供了一條廣闊途徑。本學期來,我們在作文教學中,引導學生應用研究性學習方式,通過“巧設情境、引出問題--自主設疑、提出課題--主動探索、開展研究--撰寫文章、體驗收獲”進行了一次有價值的創(chuàng)新作文教學的嘗試。
一、巧設情境、確定課題
引導學生開展研究性學習,往往可以從敏銳捕捉學生提出的疑問開始。本學期來,為了引導學生關心自然、關心社會、走進生活,以從中自主發(fā)現(xiàn)有探究的價值的問題,而開展研究性學習,教師在本班安排的語文課前2分鐘演講中,提出了一項要求:即要圍繞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以及人與自身等方面內容,每個學生可主動向全班同學講述自己近期所見、所聞和所思中自認為最重大的事情,同時提出自己亟需解答的疑問。
國慶前夕,有一次,班上某學生在講述了國慶期間,中央民族樂團,“同一首歌”劇組,長江沿岸城市優(yōu)秀歌手和一些文藝界的名流將會集荊州,參加盛況空前的“鳳凰音樂節(jié)”這一重大新聞后,提出了荊州為什么要舉辦“鳳凰音樂節(jié)”的疑問。教師立即敏銳覺察到這是極富有潛質的問題。
次日,教師用了一節(jié)語文課的時間對學生進行啟發(fā)引導。開始,同學紛紛回答昨天探究思考的問題:“龍和鳳是我們遠古祖先的圖騰”“龍與鳳并立表示龍鳳呈祥” “舉辦‘鳳凰音樂節(jié)’就是為了弘揚中華文化”……在學生發(fā)表各自見解后,教師充分肯定了“鳳凰象征著中華文化”這一看法,接著問:“有誰還能說說中華文化以及它與鳳凰的關系?”大家面面相覷,無言相答。一位同學見狀,大膽提出:“現(xiàn)在外地人來都想了解中華文化,我們作為一個本地人更應該先于別人了解自己的祖先,了解本地文化,我提議,我們一起來研究本地文化吧!”同學們對這一提議報以了熱烈掌聲。這種效果也是教師所期望的。思路被打開,方向也明確了,最后經過討論,確認以“本地古文化探尋”為本班開展研究性學習的主導性課題。
二、自主選題、開題論證
同學們經過一次次熱烈討論,分別從歷史、哲學、科學、文學、藝術、歷史人物、民俗風情、歷史文物等多個角度,多個方面提出了若干研究方向。經過歸納、提煉,確定了如下相關的子課題:“本地歷史文化研究”“荊楚歷史文物研究”“本地歷史人物研究”“荊楚文學藝術研究”“本地的民俗文化研究”“本地的名山大川與名篇”“本地民間故事研究”等。7個子課題分別由7個值周長任組長并采用自主選擇的方法領取課題,然后帶領本組成員參與研究。
學生進行課題研究,必須引導好他們學會自行擬定研究方案,方案中主要由課題、組織機構與成員,指導教師,以及目的、目標、內容、程序、方法、成果形式等條目構成其框架。教師在詳細講解方案中每一條目撰寫的格式、內容與要求后,便提供一個完整樣例供學生摹仿、借鑒,然后各子課題組全體成員出謀獻策、集思廣益,擬定子課題方案。
在教師和專家的指導下,各子課題方案經過反復討論、修定與完善,再由7個子課題組長共同研究,最后擬出一份總課題開題報告。
當這一切準備就緒后,利用一節(jié)班會課時間,總課題組請來了由專家、教師組成的評審組召開論證會對本課題進行開題論證:①由總課題負責人劉應璞同學介紹本課題的由來,同學們已開展的各種活動的經過,本課題研究的總體思路,以及子課題組的分工情況。②由各子課題組組長宣讀講解本組子課題方案。③評委和學生們針對各子課題方案提出問題、意見和建議。④由總課題負責人宣讀開題報告,開題報告略。
三、主動參與、深入探究
課題論證會的召開在同學們心里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這是一種從未有過的經歷。國慶節(jié)的一周長假正好為同學們激情的釋放提供了充裕的時間與廣闊的空間。全班每個同學帶著興奮,懷著好奇開始了各子課題資料收集的工作。如荊楚“歷史文化”課題組對組員作了分工,家里有電腦的同學進行網上查詢、下載資料,三位同學通過向歷史教師咨詢查閱相關書籍、另外三位同學查閱報紙雜志搜尋相關的研究性文章。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們重新按子課題研究目的和內容,對資料進行了整理和分類。
趙國昌
[作文教學研究性學習活動課例 教學案例(人教版九年級)]相關文章:
2.中班學習活動教案
3.研究性馬哲小論文
5.九年級人教版《 雨說》教案
10.教師讀書學習活動個人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