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無憂無慮的少女時代 主題為惜春 閑愁
少女時代的李清照是在無憂無慮中度過的。她天資聰慧,才力華瞻,文化的汁液不僅滋養(yǎng)著她綽約的風姿,而且將她澆灌得內(nèi)秀如竹。她飽覽了父親的所有藏書,詩詞書畫無所不能。更為難能可貴的是,在那個禮教森嚴的時代,她還有著相當寬松的生活空間。京城的富麗繁華自不必說,京城四周百里之內(nèi)也到處都是綠池荷塘、園林美景。她可以在花園里蕩秋千、做游戲,可以到街頭賞花燈、觀街景,還可以出城郊游,盡興泛舟。
“湖上風來波浩渺,秋已暮,紅稀香少。水光山色與人親,說不盡,無窮好。 蓮子已成荷葉老,青露洗,蘋花汀草。眠沙鷗鷺不回頭,似也恨,人歸早!边@首《怨王孫》寫的是她到湖上游玩時的情景,熱情洋溢,朝氣蓬勃,躍動著青春的活力。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边@首《如夢令》寫的是她日暮歸舟時的情景,生氣盎然,妙趣橫生,快樂彌漫在字里行間。
《如夢令》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這首小令,有人物,有場景,還有對白,充分顯示了宋詞的語言表現(xiàn)力和詞人的才華。詞人為花而喜,為花而悲、為花而醉、為花而嗔,實則是傷春惜春,以花自喻,慨嘆自己的青春易逝。
點絳唇
蹴罷秋千,起來慵整纖纖手。 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
見客入來,襪刬金釵溜,和羞走。 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
【簡析】春日,清晨,花園內(nèi)。綠楊掩映著秋千架,架上繩縈還在悠悠地晃動。年輕的女詞人剛剛蕩完秋千,兩手有氣無力,懶懶地下垂。在她身旁,瘦瘦的花枝上掛著晶瑩的露珠;在她身上,涔涔香汗?jié)B透著薄薄的羅衣;ㄅc人相襯,顯得格外的嬌美。驀然間,進來一位客人。她猝不及防,抽身便走,連金釵也滑落下來?腿耸钦l?詞中未作正面描寫,但從詞人的反應中可以知道,他定是位風度翩翩的少年。詞人走到門口,又強按心頭的激動,回眸偷覷那位客人的豐姿。為了掩飾自己的失態(tài),她嗅著青梅,邊嗅邊看,嬌羞怯怯,昵人無那。
浣溪沙
繡幕芙蓉一笑開,斜偎寶鴨親香腮,眼波才動被人猜。
一面風情深有韻,半箋嬌恨寄幽懷,月移花影約重來。
2 喜憂參半的少婦時代 多寫閨愁相思
宋徽宗建中靖國元年(公元1101年),18歲的李清照與酷愛金石學的趙明誠結(jié)了婚,生活較少女時代多了許多漣漪。從新婚少婦到34歲,李清照一直生活在閨閣中,吟詩填詞,幫助丈夫搜集整理和研究金石文物,其間的生活經(jīng)歷和詞作的審美風格也頗不同。新婚燕爾時無疑如魚得水,十分幸福,但也有短暫的分別而常遭離別之苦。
減字木蘭花
賣花擔上,買得一枝春欲放。淚染輕勻,猶帶彤霞曉露痕。
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鬢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
此詞當寫于李清照新婚燕爾之時。它既有少時詞作中所流露的天真風韻,又平添一份少婦的嬌艷情懷。
李清照與丈夫婚后除1108--1118年約十年屏居青州鄉(xiāng)里外,趙明誠常出仕宦游,少則小別數(shù)月,多則一年半載。離別的時間即使短暫,也常常牽動李清照的離情別緒!蹲砘幈§F濃云愁永晝》是寫給在外宦游的丈夫的,表達了李清照對丈夫的癡情依戀之情,再如:
《一剪梅》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 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譯文】 紅藕香殘,鮮艷的荷花凋謝了,從竹席上感到深深的涼意,輕輕脫換下薄紗羅裙,獨自泛一葉蘭舟。天空中燕群排成隊形飛回來,(有沒有)傳回誰的家書?鴻雁飛回的時候,(轉(zhuǎn)眼間)已是夜晚,如洗的月光傾瀉在西樓,(我這在這盼望著)。
鳳凰臺上憶吹簫
香冷金猊,被翻紅浪,起來慵自梳頭。任寶奩塵滿,日上簾鉤。
生怕離懷別苦,多少事、欲說還休。新來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休休!這回去也,千萬遍陽關,也則難留。念武陵人遠,煙鎖秦樓。
惟有樓前流水,應念我、終日凝眸。凝眸處,從今又添,一段新愁。
【簡析】這首詞概作于詞人婚后不久,趙明誠離家遠游之際,寫出了她對丈夫的深情思念。
一般寫離情,總是著重寫別時如何難舍難分,此詞則截取別前別后的兩個橫斷面。別前詞人神情慵怠,懶于梳妝,表達了害怕離別的心態(tài)。中間進行大幅度跳躍,過渡到別后。此時丈夫趙明誠遠去,詞人被重重煙霧所封鎖,天天倚樓凝望樓前流水,覺得流水也對她的離別表示同情和憐憫。
3南渡之后孤苦無依的晚年生活
南渡以后,清照詞風,從清新俊逸,變?yōu)樯n涼沉郁。國破家亡,奸人當?shù),個中愁苦,只能用曲筆婉達。少女時代的清純,中年時代的憂郁,一化而為老年時期的沉隱悲愴。
孤雁兒
藤床紙帳朝眠起,說不盡、無佳思。沈香煙斷玉爐寒,伴我情懷如水。笛聲三弄,
梅心驚破,多少春情意。
小風疏雨蕭蕭地,又催下、千行淚。吹簫人去玉樓空,腸斷與誰同倚?一枝折得,
人間天上,沒個人堪寄。
【賞析】:此詞為詠梅詞。應作于趙明誠病歿之后。表現(xiàn)了女主人對亡夫的緬懷悼念及對亡靈的慰藉之情。
此詞既沒有直接描繪梅的色、香、姿,也沒有去歌頌梅的品性,而是把梅作為作者個人悲歡的見證。她是為抒孤懷才借梅花以表對亡夫的悼念之情。起筆于景,落墨于情。開筆入題,但含而不露,筆無虛設。層層布景,如層巒疊嶂,景景呈新,借景抒情,情隨景遷,景景生悲。此詞巧妙靈活地運用多種藝術(shù)手法,實屬詞林佳品。
《武陵春》
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這首詞是宋高宗紹興五年(1135)作者避難浙江金華時所作。當年她是五十三歲。那時,她已處于國破家亡之中,親愛的丈夫死了,珍藏的文物大半散失了,自己也流離異鄉(xiāng),無依無靠,作者孑然一身,在連天烽火中飄泊流寓,歷盡世路崎嶇和人生坎坷,因而詞情極為悲苦
添字采桑子
窗前誰種芭蕉樹?陰滿中庭;陰滿中庭,葉葉心心、舒卷有馀情。
傷心枕上三更雨,點滴霖霪;點滴霖霪,愁損北人、不慣起來聽!
【賞析】:此詞是詠芭蕉的,當為李清照南渡后流寓江浙,投宿某館舍所作。寫她日見庭院中的芭蕉樹,三更兼聽雨打芭蕉的凄厲聲響,表現(xiàn)了她深沉濃重,痛苦難耐的思國懷鄉(xiāng)之情,通過環(huán)境描寫突出詞旨,語言淡而雋永。
永遇樂
落日熔金,暮云合壁,人在何處?染柳煙濃,吹梅笛怨,春意知幾許?元宵佳節(jié),融和天氣,次第豈無風雨?來相召,香車寶馬,謝他酒朋詩侶。
中州盛日,閨門多暇,記得偏重三五。鋪翠冠兒,捻金雪柳,簇帶爭濟楚。如今憔悴,風鬟霜鬢,怕見夜間出去。不知向、簾兒底下,聽人笑語。
【簡析】李清照的這首《永遇樂》當是作者流寓臨安時所作。這首詞雖寫元夕,卻一反常調(diào),以今昔元宵的不同情景作對比,抒發(fā)了深沉的盛衰之感和身世之悲。
譯文:金色的太陽緩緩西下,灰色的云層漸漸合攏。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詞人又想起已故的丈夫趙明誠。縱然街頭煙柳,笛里梅花捎來點點春意,也逗不起絲毫游興。上門邀她觀燈的酒朋詩侶,都被婉言謝絕。最難忘,北宋的汴京。那時她還是閨閣千金,對一年一的元宵佳節(jié)特別重視。女伴們相偕觀燈,一個個打扮得整整齊齊,花枝招展。如今呢,形容憔悴,兩鬢染霜,最怕在燈火闌珊的夜里拋頭露面。唉,不如閉門深坐,聽那些呆兒癡女說說笑笑。
漁家傲
天接云濤連曉霧,星河欲轉(zhuǎn)千帆舞。
仿佛夢魂歸帝所,聞天語,殷勤問我歸何處?
我報路長嗟日暮,學詩謾有驚人句。
九萬里風鵬正舉。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簡析】這首詞在黃升《花庵詞選》中題作“記夢”。從詞的內(nèi)容、情調(diào)及風格上看,可能是南渡以后的作品。這首詞給人印象最深的是大膽而又豐富的想象。作者創(chuàng)造出虛無縹緲的夢境,把天上的銀河與人間的河流聯(lián)系起來,把閃爍的星群想象成為掛滿篷帆的航船。作者正是乘坐這艘“飛船”駛?cè)胩焐系纳裣墒澜,受到“天帝”的接待。這的確是“穿天心,出地腑”的神來之筆。這樣的詞筆出自李清照,確實是“驚人”的。
肖黎蓉
[李清照不同時期代表詞作 備課資料(人教版高一)]相關文章:
10.有關備課總結(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