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考閱卷現(xiàn)場,我們總能讀到一篇篇文質(zhì)兼美的佳作,有的大氣磅礴,有的細膩委婉,有的長于說理,有的精于記敘,有的如出水芙蓉清新自然,有的似洛陽牡丹典雅厚重……它們爭奇斗艷,盡顯風流,它們搖曳多姿,風格各異。下面,我們一同感受2011年高考滿分作文的馥郁芬芳,揭示它們奪魁的秘訣。
秘訣一 -- 針砭時弊,追根溯源
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好的文章,總能散發(fā)出濃郁的時代、生活氣息,給人以警醒與深思。寫議論文,如果能從社會現(xiàn)象入手,然后追根溯源,分析事物的本質(zhì)原因,那么,你的文章將綻放理性光芒。
【佳作借鑒】
拒 絕 平 庸
一考生
眾多的大智慧者,在物欲橫流的當今社會正走向平庸。拒絕平庸,對他們而言,是如此必要,卻又相當艱難。
還記得一年前的四月,在校禮堂聆聽周國平先生演講的情景。我懷著一顆極為敬重的心,去感受一位寫出澄明而深刻文字的哲學家的思想。可結(jié)果很是失望,我沒觸摸到他的深度思考,反而感受到了,會場中充斥著的惡俗的商業(yè)味道。
沒有人否認周國平先生是一位不平庸的哲學家,善從哲學的高度辨析人生和世態(tài)。不能說他已變得平庸,只是,毋庸置疑,在那個無法用哲學氣息掩蓋商業(yè)味道的上午,在某種程度上他正在走向平庸。他自己很清楚,他說:“成為一個職業(yè)作家本身就是一種墮落,一種平庸。”但他無力拒絕。
對于有“孔雀王”之稱的楊麗萍而言,現(xiàn)實同樣如此。
當她在自己的舞劇中加入類似“親愛的觀眾朋友們,你們好嗎”的吆喝吶喊時,一位著名的舞評家說,這是中國舞蹈界一根脊梁的坍塌!
但楊麗萍又能如何?當《云南映像》這樣的精品都帶動不了票房,“拒絕平庸”四個大字顯得多么蒼白無力,走向平庸,乃是無奈之舉。
是什么,讓這些大智慧者拒絕平庸變得如此艱難?
答案很簡單,是當下文化環(huán)境與文化品位的日漸平庸化和商業(yè)化。
在這樣的文化境遇中,留給大智慧者的生存空間十分狹窄。而就在這樣狹窄的空間中,還擠占著商業(yè)利益等許多相斥之物!越來越狹小的生存空間,逼迫他們漸漸放棄自己的堅守。因為拒絕平庸,可能意味著放棄生存的機會。
但一個時代不能沒有不平庸的大智慧者,他們的精神與思考,引領(lǐng)大眾思考的航線。帕斯卡爾說過:“人是一棵能思想的葦草,人的全部尊嚴就在于他的思想!比绻鄙倭瞬黄接沟娜藗兊乃枷牒綐,那將會有一大批人找不到生存的意義與價值。只是太多的人并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他們覺得大智慧者的拒絕平庸與自己無關(guān),于是站在一旁冷眼相看,保持著集體的冷漠。
為大智慧者提供拒絕平庸的空間,是一個時代的任務(wù)、一個民族的任務(wù)。
拒絕平庸,更是每個人的任務(wù)。
【亮點賞析】
這篇滿分作文的亮點,大致有二。
其一,目光敏銳、針砭時弊。高考作文需要作者有一雙敏銳的眼睛,從現(xiàn)實中尋找寫作素材和靈感。作者從周國平與楊麗萍的身上,隱隱約約看到了什么叫平庸。一位是受人尊重的學者、作家,一位是技藝精湛的舞蹈藝術(shù)家,他們都難以拒絕平庸,這是一種令人深思的現(xiàn)象。作者以此切入,對這種現(xiàn)象進行了猛烈的抨擊。
其二,追根溯源、思想深刻。面對崇拜的對象,他不是頂禮膜拜,而是客觀認識,不是頭腦發(fā)熱,而是冷靜思考,難能可貴的是,在批判之余還能客觀分析,指出“一個時代不能沒有不平庸的大智慧者,他們的精神與思考,引領(lǐng)大眾思考的航線”,觸及事物的本質(zhì),足見其思維的深度與廣度。
秘訣二--領(lǐng)異標新,獨樹一幟
千古文章意為高,高考作文最忌諱人云亦云,沒有個性特色!皠h繁就簡三秋樹,領(lǐng)異標新二月花”,立意不落窠臼,想別人之所未想,發(fā)別人之所未發(fā),定能讓你的作文獨樹一幟,贏得高分。
【佳作借鑒】
世間再無真“狂”人
一考生
為何一位知名歌唱演員出場面對觀眾時說的第一句話由“大家好,我來了”變成“謝謝大家,你們來了”?這完全是功利的社會在作怪,這樣的社會磨去了所有人的棱角,使得人們都成為了沒有棱角的“圓”。
悲哀也就來了:世間再無真“狂”人。
有詩云:一切成熟了的,都必須低垂著頭嗎?從社會的角度看,是的,而且是不得不?纯茨切┟,有誰敢不低頭以示謙遜?有誰敢鋒芒畢露?大師是清一色的戴一副眼鏡,腋下夾著書,低著頭行色匆匆,顯出儒家風范;大官是清一色的西裝革履,笑容滿面,手里提著公文包,見人就笑;還有專家、成功人士等,這些“成熟商人”無不這樣,但他們以前完全不是這樣的,是功利的社會改變了他們。他們?yōu)榱巳藲猓瑸榱酥,為了粉絲而不敢鋒芒畢露。就以那知名歌唱演員來說,她因為一句“大家好,我來了”而在社會上栽了不少跟頭,她人氣低,紅不起來,于是她變了,變得圓滑了。
因此,當整個社會都變得圓滑的時候,世間也就再無真“狂”人了。為此,我要高呼:世間曾有真“狂”人,世間需要真“狂”人!
清代思想家、文學家龔自珍自述:“一簫一劍平生意,負盡狂名十五年!彼鸢耦}名談及恩師時竟狂言:“居然是無名小輩王植!”這自然是他“亦狂亦狹亦溫文”的個性的體現(xiàn)。當代學者錢鐘書更是對老師極不滿意,而戲言老師太笨、太懶、太俗。狷介之士劉文典更是狂得痛快,他狂言:“古今以來,真懂《莊子》者,兩個半人而已。第一個是我劉文典,第二個是莊周,另外半個嘛,還不曉得!”當人們提議把沈從文升為教授時,他大怒,并說:“陳寅恪才是真正的教授,他該拿四百塊錢,我該拿四十塊錢,朱自清該拿四塊錢,可我不給沈從文四毛錢!”當代學者李敖,也狂得灑脫。他在《傳統(tǒng)下的獨白》一書的封底寫道:“五十年來和五百年內(nèi),中國寫白話文的前三名是李敖、李敖、李敖。嘴上罵我吹牛皮的,心里都為我供了牌位。”
這些都是“狂”人!他們的狂,構(gòu)建了中華民族挺立的傲骨,這種真“狂”,是時代的脊梁,是真性情的流露!
可嘆,當代社會,這種“狂”被名利吞食了,這種“真性情的流露”也被風塵淹沒。于是,一切都變了。
當所有的人都將“大家好,我來了”改成“謝謝大家,你們來了”時,世上再無真“狂”人,這是時代的悲哀!
【亮點賞析】
“謝謝大家,你們來了”,一般的考生看到作文題,只會想到感恩、謙卑等相關(guān)立意,而此考生能獨辟蹊徑,深入思考,認為“完全是功利的社會在作怪,這樣的社會磨去了所有人的棱角,使得人們都成為了沒有棱角的‘圓’”,從而批評這種處世態(tài)度,發(fā)出世間再無真“狂”人的喟嘆,立意不凡,給閱卷老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另外,文章材料豐富、新穎,極富說服力。文中龔自珍、錢鐘書、劉文典、李敖等人的事例,作者信手拈來,運用恰當。綜觀,本文立意高遠,不落俗套,文筆大氣,論證嚴謹,亮點頻出,不愧為滿分之作。
秘訣三--因事悟理,以小見大
寫作來源于生活,當我們空發(fā)感慨、胡編亂造故事時,不妨把筆伸向生活,從生活中尋找寫作的靈感,從親身經(jīng)歷的事情中悟出人生的道理,因為自己親身感受,知道其中細節(jié),所以容易寫得具體、細致、生動、感人。因事悟理,從小處感受精彩的世界,感悟非凡人生,讓我們的文思如清泉般汩汩流動。
【佳作借鑒】
拒絕平庸--風沙渡
一考生
不由得想起早上過來趕考時瞅見的一家小餐館,名為“風沙渡”。獨這三字,意境全出,那雜亂的店面也仿佛不嫌粗陋,而自有一種粗獷邈遠的豪情在胸中激蕩了。
只一個招牌,卻可以讓這家平凡的餐館從一干“某氏餐館”“某某小吃”中脫穎而出,這就是超越平庸的力量。
不由又想起一群人,他們也曾坐在高考考場,也曾為了理想而奮斗,而他們現(xiàn)在,叫做“蟻族”;他們的住所,叫“蝸居”。當社會的風雨吹涼了滿腔熱情、澆滅了心中理想,當學過的知識沒有用武之地而被丟棄在腦后,他們早忘卻了自己接受過高等教育,忘卻了父母的期望,于是一個個變得沉寂了,平庸了。最可悲的不是他們身居陋室,也不是食不果腹衣不蔽體,而是喪失了理想和追求,只剩下忍讓順從。沒有人生來就是任人踐踏的草芥螻蟻,但如果甘于平庸甘于卑賤,那唯一的歸宿就只是螻蟻。
要成為強者,必先有一顆強者之心;要俯瞰平庸的眾生,必先有一股“登臨意”。對,登臨,是辛棄疾“把吳鉤看了,欄桿拍遍,無人會,登臨意”的登臨,是杜甫“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登臨。
擁有一顆強者之心、一顆超脫平庸的心,是平庸者與出眾者的最大區(qū)別。人是一棵能思想的葦草,人的全部尊嚴就在于他的思想。所以人的高貴來自靈魂,來自思想層面的高貴。有了一顆拒絕平庸的心,終有人會從你堅定的眼神,從你不俗的談吐與緊握的雙拳看出你的不凡。即使結(jié)果不盡如人意,即使會有“心比天高,命比紙薄”的詆毀,即使“零落成泥碾作塵”,仍會“香如故”。
“蟻族”又如何?若心懷鴻鵠之志,一步一個腳印地走好腳下的路,我堅信:終有一天,“蟻族”也能“扶搖而上九萬里”。
相信“風沙渡”的主人一定不是一個平庸世俗的商人。如果不是一個來自黃土高原的漢子,也必是滿腹詩書但不得不囿于世俗的文人。否則,怎會有如此透著豪情與古韻氣息的招牌?
我必去“風沙渡”,酒菜已不重要。小酌后,與老板相視一笑出門而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拒絕平庸,世界因你而精彩。
【亮點賞析】
作者因趕考時看見一家名為“風沙渡”的小餐館,由此生發(fā),情思飛揚,聯(lián)想到人的高貴來自靈魂,來自思想層面的高貴,發(fā)出“有了一顆拒絕平庸的心,終有人會從你堅定的眼神,從你不俗的談吐與緊握的雙拳看出你的不凡”的感嘆,事由雖小,但闡釋的卻是人生的大道理。生活中處處有文章,看我們是否有心而已,作者從細微處著筆,由此生發(fā)出不凡的人生哲思,讓人折服。
另外,本文視野開闊,旁征博引,才氣逼人。即便化用詩句,也饒有情趣,你看“與老板相視一笑出門而去,我輩豈是蓬蒿人”一句,瀟灑之態(tài)躍然紙上。
秘訣四--融情于物,意切情真
記敘文寫作如果借助某一物體來反襯所描寫的主體,融情于物,會給人耳目一新之感。行文時,若借某一物體點明中心,既可以渲染氣氛又可以卒章顯志。
【佳作借鑒】
向日葵沒有眼淚
一考生
從我記事起,家中院子里便有大片的向日葵,金黃向陽,是重瓣的那種,花期很長,在盛夏的陽光里常常開成一片海洋,讓人分辨不清是哪一瓣在反射著陽光,只覺得耀眼眩暈。
這是爸爸給我的禮物,在我出生時種下的,每年留種,每年播種。
模糊的記憶里留存著那個露水沾濕衣襟的清晨。起了大早,我忽然發(fā)現(xiàn)花叢中蹲著再熟悉不過的身影,正在悉心清除雜草,扶正微微傾斜的花株。
“爸爸,向日葵哭了嗎,這上面怎么沾滿了淚珠呢?”彼時的自己總是愛強調(diào)自己的見解,以為一切都是這樣。
“沒有,傻姑娘,向日葵是沒有眼淚的。只要太陽一照射,它們馬上就堅強樂觀了。”年輕的爸爸少有的耐心模樣在那一刻深深地刻在了我心中,好看的眉眼,高挺的鼻子,說話時微微張合的嘴唇,還有那淺淺的微笑。
于是,在我那有日記情懷的年紀,我便在日記本的扉頁寫下了這句話--向日葵沒有眼淚。
陽光普照大地,向日葵盛開又凋謝,我也漸漸長大了,但心中的倔犟與固執(zhí)沒有改變,一如兒時記下的那句話,心中還惦記著向日葵的眼淚。
終于走到高三,以為自己已足夠完美、心靈強大,以為一切都將按著自己心中的軌跡發(fā)展,就像向日葵的生命旅程。
“爸爸,你到了嗎?我們下課了!彪y得的休息日,我和爸爸約定吃飯談心,在這人生的轉(zhuǎn)折點我似乎與爸爸也變得親密起來,至少沒有了年少時的沖突。
“爸爸還有些事,你在校門口等一等吧!”他似乎真的很忙,電話就這樣被草草掛斷。
天氣還有些冷,下午天一直陰沉沉的,有風吹過,讓人心煩意亂。街道上甚是喧囂,車輛、人流、塵土等攪在一起,沒一會兒,雨便大滴大滴地砸了下來;艁y中我躲進了校門口的值班室,濕濕的外套貼著后背,心里禁不住開始抱怨起來。
當那個熟悉的身影終于出現(xiàn)在街對面時,我竟沒有叫出口,只看見雨滴拍打著他的身體。他穿過馬路走過來,彎著腰,好像在護著一包紅色的物品,可能是給我買的,可我心中依然不滿,沒有期待和驚喜。他的褲腳早已濕透,甚至還沾滿了泥水;蛟S是我長高了,總覺得此時的他不再高大威武,也沒有了兒時痛斥我時的挺拔模樣。
我慢慢走出值班室,朝著他的方向走去。時光賦予我懷念和遺忘的力量,過去我覺得不能理解他,現(xiàn)在覺得爸爸就像一枚翠綠色的葉子,背面紋路錯雜,將它翻轉(zhuǎn)過來,葉脈就清晰地呈現(xiàn)在眼前,F(xiàn)在與過去重疊,記起若干年前的那個清晨,他告訴我說向日葵沒有眼淚,此時的我,淚流滿面地站在原地,等待著他潮濕而溫暖的擁抱。
爸爸,請原諒我的自我與固執(zhí),成長中的我不能沒有你,我需要你的寬容與教導(dǎo),是你教會我不再自我,不再驕傲,用心感受周圍的支持與愛意。
真的,向日葵沒有眼淚,因為太陽會灼干它的眼淚,而我的太陽就是父親。
【亮點賞析】
“向日葵沒有眼淚”,好一個奪人眼球的標題,詩情畫意,引發(fā)讀者的遐想,為文章營造了詩意的氛圍。作者以“向日葵”為載體,敘寫“父親與我”的故事,以“向日葵沒有眼淚”反襯自己的自我、脆弱,烘托父親的高大形象。以“向日葵”貫穿全文,卒章顯志,是本文最大的亮點。
“爸爸就像一枚翠綠色的葉子,背面紋路錯雜,將它翻轉(zhuǎn)過來,葉脈就清晰地呈現(xiàn)在眼前”,融情于物,情真意切,感人至深。另外,文中對“向日葵”的描寫詳略得當,記敘、議論、描寫相得益彰。
秘訣五-- 一字立骨,主旨凝聚
議論性散文中,若能巧妙地運用一字或一詞貫穿全文,便可以把零散的材料組織成一個有機整體,把紛繁復(fù)雜的內(nèi)容集中到焦點上,從而使文章線索明晰、結(jié)構(gòu)縝密、主旨凝聚。
【佳作借鑒】
回 到 原 點
一考生
電影《讓子彈飛》讓人捧腹之余更留下了一個耐人尋味的結(jié)尾,張麻子歷經(jīng)腥風血雨又重上馬鞍,馳入山林,也許英雄的歸宿終是草莽!電影的結(jié)局確實出人意料,但我確信,英雄不是走回頭路,他只不過是回到原點,因為那里才有刀光劍影,那里才有豪邁與灑脫。
回到原點,重返本真,重拾你的真性情。
額頭上沒有一絲皺紋的美人,怕血管里流動的都是水。的確,生活在現(xiàn)代社會里的人們是不是已經(jīng)忘記了自己不施粉黛的容顏,是不是已經(jīng)忘卻了真性的原點?我們習慣了擠出虛偽的笑容,習慣了對化妝品和面具的依賴。殊不知,當我們暗自高興,以為能將歲月的痕跡和世故的表情統(tǒng)統(tǒng)遮去,卻令自己最珍貴的一面、生命最澎湃的熱度一同抹去。
生命的原點在于個性的張揚,在于情感的表露,在于性格的突圍。回到原點不是褪下成熟的外衣,而是撕掉不必要的包裝;回到原點不是原地踏步,而是以淡定而真實的姿態(tài)上路,輕輕抬頭,已屈指行程二萬,翻越無數(shù)的高山……
每次坐飛機時,空乘人員都會為乘客演示應(yīng)急用品的使用方法。面對乘客,本是空姐綻放最美麗一面的時候,但我卻每每看見一張張木然而冰冷的臉,動作很規(guī)范,態(tài)度卻很敷衍。
我想,再動人的臉龐也經(jīng)不起隨意的解讀和虛偽的擺弄;氐皆c,雖不完美但讓人感到親切;遠離原點,盡管精致但讓人生厭;氐缴脑c,是展現(xiàn)自己自然而感性的一面,是在生命的樂章中彈奏最和諧的音符,是在自己和他人的心中演繹真善美。
想起著名的人口學家馬寅初。在那個人云亦云的年代,多少學者為茍且偷生已放下知識分子的尊嚴,但馬老依然保持著不屈的姿態(tài),“寧鳴而死,不默而生”。造反者說他已丟掉立場的原點,我卻謂馬老回到了一個學者的原點。“決不向以力服人不以理服人的人低頭!边@個原點如此厚重而神圣,承載了人性的光輝和一個知識分子的尊嚴。
原點不是起點,堅守原點者業(yè)已登上一個高臺;原點又是起點,堅守原點,回到原點者從這里再出發(fā),再揚帆起航,最淋漓也最真實,最平平淡淡也最轟轟烈烈。
在一個浮躁的社會里,我們滿足于聲色犬馬、亦真亦幻,但一個人人標榜“金錢為原點”“權(quán)力為原點”的社會又何嘗不是一個迷失了原點的貧血社會?唯有每個人都自覺地尋找原點的坐標,重獲人性的本真,才有“民德歸厚”的一天。
【亮點賞析】
文章通過聯(lián)想電影《讓子彈飛》耐人尋味的結(jié)尾,提出自己的觀點--回到原點,重返本真,重拾你的真性情。
文章最大的亮點,就是一個“回”字貫穿全文,在提出中心論點后,以“一字立骨”,將畢淑敏、空乘人員、馬寅初等人“回到原點”的事例連綴成篇,氣勢沛然,一氣呵成。文章縱橫捭闔、開合自如,很好地論述了觀點,且結(jié)構(gòu)嚴謹,論證有力。當然,文章過渡自然,語言雋永,整散結(jié)合,也是其贏得滿分的重要原因。
秘訣六--結(jié)構(gòu)嚴謹,敘議結(jié)合
記敘文寫作獲得高分的必要條件,一是結(jié)構(gòu)嚴謹,這也是其他體裁的作文獲得高分的重要條件;二是記敘、議論相結(jié)合的表達方式,它可以增加文章靈動的色彩,如果還能綜合運用多種修辭手法,這樣的文章必定贏得閱卷老師的青睞。
【佳作借鑒】
總有一種期待
一考生
我是個山里娃。
山里娃和城里娃不一樣。城里娃只管埋頭讀書,吃喝有家長伺候。山里娃沒那福氣,除了讀書還得幫家長干農(nóng)活。
山里娃和城里娃也有一樣的地方,那就是不管是山里娃還是城里娃,大家都總有一種期待。
城里娃的期待很單純--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學。
山里娃的期待也很單純--走出大山,變成個城里娃。
為了實現(xiàn)自己美好的期待,城里娃孜孜不倦地努力讀書,讀書,除了讀書還是讀書。
較之城里娃,為了實現(xiàn)自己美好的期待,山里娃要付出兩倍的努力,因為要走出大山,要變成個城里娃,先要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學。
很小的時候,這個期待就在我心里醞釀、發(fā)酵。
往事越“十”年,“牧童”揮鞭。那時一放學,我總是“外甥打燈籠--照舊”,揮著鞭兒,牽著繩兒,吆著牛兒,上山去了。
放牛的時候,牛和我都很忙。牛忙著吃草,我忙著讀書。牛吃草,一副躊躇滿志的樣子;我讀書,一副志在必得的架勢。牛吃著草,不時東張西望,“哞哞”地叫幾聲,像在告訴它的小主人:別管我,你只管安心讀書,我不會走遠,我就在你身邊。善解人意的牛,解除了我的后顧之憂。我忘情地讀書,讀語文,讀英語,讀那些拗口的定義、定理……瑯瑯的讀書聲,和著滿耳的天籟之音--風聲、流泉、鳥鳴,在綠意盎然的山坡上回蕩。
就在這平淡的牧童生活中,我幼小的心靈一天天地騷動起來:這樣的生活,我是多么不甘心。∥也桓市木瓦@樣在大山里放一輩子牛,更不甘心重走父輩的路。我要走出大山,到山外的世界闖蕩,使自己變成個城里娃!
可是,山外的世界,是說去就能去的嗎?當年,白居易初到長安,把詩作呈給著名詩人顧況,顧況卻戲之:“長安米貴,居大不易!钡,白居易憑著出類拔萃的才華,很快在繁華的長安站穩(wěn)了腳跟,一時間名噪京城。是啊,走出大山,得有真本事才行。
于是,懷著這種期待,面對堆積如山的學習資料,我不再犯愁了,書海沖浪,不也是一種富有情趣的生活嗎?聽到老師嚴厲的批評,我不再抱怨了,逆耳忠言,不是校正航向的羅盤嗎?面對考試的失利,我不再沮喪了,一次挫折,不是通往成功的一塊基石嗎?
就這樣,我腳踏實地往前走,我心中的期待不僅越來越清晰,而且離我越來越近了。
城里娃,你們等著吧,總有一天,我會和你們一樣,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城里娃。
山外的世界,你等著吧,總有一天,我會向你走來,走進你的懷抱,融入你的血脈。
因為,總有一種期待,會賦予你無限的生活激情;總有一種期待,會讓你在坎坷泥濘的路上義無反顧;總有一種期待,會讓你穿越重重迷霧,找到屬于自己的人生坐標。
【亮點賞析】
本文最大的亮點,就是行文極美。本文行文之美,首先美在結(jié)構(gòu)嚴謹。開篇通過山里娃和城里娃的對比,引出題旨;中間部分緊密圍繞題旨展開敘事、議論;篇末與開頭照應(yīng)自然,有水到渠成之妙,而且使題旨得以強化和升華。
其次,行文之美,還美在表達方式的綜合運用。
秘訣七--巧設(shè)懸念,引人入勝
文似看山不喜平,好的記敘文往往有波瀾有起伏,如果作文能巧設(shè)懸念,埋下伏筆,定能吸引讀者的注意力,從而引人入勝,高考考場作文不妨一用。
【佳作借鑒】
最后一座土坯房
一考生
周末,我回到了“闊別”三月的家。本來天下高三一般忙,周六不休息,周日休半天,所以春節(jié)后,我再沒回過家。我家在百里之外的深山中,回家一趟不容易。再過幾天就要高考了,學校放了兩天假,讓學生放松一下,以待最后一搏。同學們歸心似箭,周末一放學,頓“作鳥獸散”。
我坐在長途班車上,恨不得汽車飛起來。一下車,便步履匆匆地踏上一條羊腸小路,走五六分鐘,就可以看見半山腰上的土坯房了。
那土坯房,就是我的家。我家五口人一直住在那間老屋里。三十多年的風霜雨雪,把它剝蝕得滿目瘡痍。這些年,富起來的農(nóng)民越來越多,漂亮的“小洋樓”鱗次櫛比,把山村點綴得如同別墅區(qū)一般富麗堂皇。漸漸的,我家的老屋竟成了村里最后一座土坯房,丑陋無比,有礙觀瞻。我家又位于山村的最高點,這樣看起來就有點滑稽,成了“雞立鶴群”。奇怪的是,父親是掙錢的好把式,干活不惜力氣,又有技術(shù),但父親就是遲遲不蓋新房。鄉(xiāng)親們說父親是個守財奴,舍不得花錢。聽到這些善意的挖苦,手巧口拙的父親總是付之一笑,啥話也不說。我也不理解,早幾年負擔重,風燭殘年的爺爺奶奶?床。依锝(jīng)濟拮據(jù),現(xiàn)在日子好過了,父親還是按兵不動,真不知他葫蘆里裝的什么藥。
轉(zhuǎn)過一道彎,奇跡出現(xiàn)了--土坯房竟然消失了,代之而起的是一座“小洋樓”,雪白的墻體,藍色的屋頂,在夕陽下熠熠生輝……
我先是目瞪口呆,繼而驚喜地往家跑,已顧不得“窈窕淑女”的形象,像個野小子。
三月不見,家人親熱得不行,父母姐弟圍上來,這個說我胖了,那個說我瘦了,這個說我白了,那個說我黑了。我應(yīng)付了幾句,趕緊屋里屋外看新房。
這是一座兩層小樓。外墻貼著潔白的瓷磚,白得耀眼;室內(nèi)裝修簡潔而美觀,地板光可鑒人,天花板上懸掛著華美的燈飾,雍容典雅……母親一邊陪我參觀一邊說:“你爸早就想蓋房了,可蓋房子動靜大,怕影響你學習,咱上高中圖啥呢?不就是圖考上大學嗎!你三個月不回家,你爸就趁這個機會動工了,他不讓對你說,怕你讀書不安心,老想著回家?guī)兔!?/p>
是啊,家里大興土木,誰都不得安寧。父親口齒木訥卻心細如發(fā)。我心頭涌起一股暖流,彌漫全身,不由得往父親懷里鉆,腦袋在那寬厚的胸口上貼了好久,像在聆聽父親的心跳。
夜晚,我躺在舒適的席夢思床上,浮想聯(lián)翩。隨著我家新樓的竣工,村里最后一座土坯房已不存在。一滴水可以反射太陽的光輝,我家是中國億萬農(nóng)民家庭的縮影。試看今日之中國,像我家這樣的農(nóng)民家庭不知有多少,他們的生活發(fā)生了巨變,與以前的農(nóng)民不可同日而語……
想著,想著,我的眼前出現(xiàn)了幻覺--
在學校舉行的才藝選拔大賽上,我聲情并茂地唱了兩支歌后,主持人考了我一個問題:“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富強了,請你用一句話概括中國經(jīng)濟發(fā)展的特點!
我不假思索地回答:“億萬農(nóng)民過上了小康生活,這就是中國經(jīng)濟發(fā)展的特點!”
頓時,臺下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
訣竅八--展開聯(lián)想,放飛想象
梁實秋先生曾指出,聯(lián)想不快是造成文思不暢的重要原因之一,高考考場,如何才能“文如春華,思若泉涌”呢?這就要求我們學會聯(lián)想,要“精騖八極,心游萬仞”,不妨從自然萬物、歷史名人、現(xiàn)實生活等處展開你聯(lián)想的翅膀,“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有了聯(lián)想的源頭,就不必為作文材料犯愁了。
【佳作借鑒】
時間在流逝
一考生
高山幽谷中蜷縮的最后一撮雪終于繃不住身子,融化于草叢中,化成了一絲水,匯成了一股泉,流成了一條溪。時間與它結(jié)伴而行,也流逝到光陰深處……
是啊,還有什么能像河水那樣連綿不斷地詮釋著時間,又有什么能像河水一樣在宇宙間“三態(tài)”切換得那么自如?不可捉摸的時間,人們無法直接描述,只好借助神奇的河水來形容了。于是就有了“逝者如斯夫”的感嘆。
北雁南飛時,我們知道了季節(jié)的更替;從青絲到白發(fā),我們看到了時間的流逝!吧倌瓴蛔R愁滋味”,大多因為對時間的認識還處于一種混沌狀態(tài),等弱冠不再,自然有了衣帶日已緩,歲月忽已晚的悔恨。所以有許多憾事與時間有關(guān),如在某個時間段,愛沒說出口,他(她)卻成了他人所愛;在流逝的時間中,孝未盡,親人卻已不在。
時間給予每個人都是一天二十四小時?擅總人對待時間的態(tài)度卻迥然不同。有的人說自己的時間太多,多得整把拋撒也無所謂,于是在燈紅酒綠里泡著,在紙醉金迷中躺著,在“桌上長城”邊坐著,就這樣時間在酒杯中流走了,在奢靡里消逝了,在賭桌邊輸盡了。這些人信奉“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憂”,可他們哪里知道,“春去春回來,花謝花會再開”,只是季節(jié)的輪回,春已不是昨日春,花已不是先前花了。
智者們明白時間是無限的,人的生命長度是有限的,但生命的寬度可以伸展。錢學森,這位科學界泰斗,一生不題字,不參加宴請,不出席鑒定會。他說,我時間不多了,我還有許多事情需要做。是啊,人的差別在于是否珍惜時間,若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去做更多有益的事情,也就在生命體里注入了內(nèi)核。等到生命終結(jié)的那一天,人們會說,他的一生是充實而有意義的。
想當年辛棄疾報國無門,嘆時間流逝,盡管將“欄桿拍遍”,也無人知曉其“登臨意”。于是他吟出了“可惜流年,憂愁風雨,樹猶如此”的詩句。真是英雄淚灑吳鉤,歲月不堪回首。
時間在流逝。雖然雪年年有,春年年在,但這些只不過是飛逝的時間列車沿途丟下的旅客而已。因為水是去年的雪,春是昨天的冬。
時間在流逝,我們必須將愛說出口,將孝盡到位,將事做到好……抓住機遇,只爭朝夕。雖然我們不能阻止時間的流逝,但我們可以激起時間長河中的浪花,哪怕只一朵。
漢唐書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