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故鄉(xiāng)》的研究已經(jīng)經(jīng)歷了兩個階段,上世紀八十年代之前,研究者一般將《故鄉(xiāng)》作為當年農(nóng)村生活的一面鏡子,將關注點集中在閏土身上,通過少年閏土與中年閏土的對比,魯迅縱向地展示了社會的歷史性,對于農(nóng)民命運的過去、現(xiàn)在和將來作了深刻的展現(xiàn)和探索。
在傳統(tǒng)評論中的基本問題首先存在于對于少年閏土的敘述的評論解釋:
“深藍的天空中掛著一輪金黃的圓月,下面是海邊的沙地,都種著一望無際的碧綠的西瓜,其間有一個十一二歲的少年,項帶銀圈,手摸一把鋼叉,向一匹猹盡力的刺去,那猹卻將身一扭,反從他的胯下逃走了!
對于這一段描寫的解釋,典型地有如下引文:“小說追想過去,不是引導人們沉緬過去,而是引導人們正視現(xiàn)實。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近代中國現(xiàn)實,是殘酷地毀掉一切詩和美,制造慘絕人寰的悲劇的。在苦難生活中煎熬了二十年的閏土,已經(jīng)失去了少年時候的勇敢、聰明、純樸、真摯的性格,已經(jīng)埋葬了西瓜地上手捏鋼叉的小英雄形象。當他再度出現(xiàn)的時候,已經(jīng)仿佛石像一般,臉上刻滿皺紋,連最深的愁苦也不能使這些皺紋動一動。他用增長了一倍的身材去承擔生活的重擔,他已經(jīng)向尊尊卑卑的封建等級制度低下了頭。他向準備搬家進京的老朋友所要的雜物,暗示了他的人生,也暗示了他的信仰:長桌、椅子、抬評、草灰,說明他默默負起愈益沉重的家累,把行將榨干的血汗繼續(xù)榨到土地上去;香爐、燭臺,說明他在血汗人士的同時,希望靈魂升天,人世幸福求之不得轉(zhuǎn)而向神鬼世界尋求靈魂的安慰。小說采取類似電影蒙太奇的手法,把少年閏土和飽嘗艱辛的中年閏土這兩組鏡頭有機地組接起來,產(chǎn)生了一種連貫、呼應、對比、暗示的綜合效果,深刻地顯示了這位勤苦農(nóng)民的悲劇命運和他靈魂中令人震栗的變化,使人驚心動魄地體味到:多子,饑荒,苛捐,兵,匪,官紳,把閏土磨難成一個木偶人了。閏土的形象是苦難深重的中國農(nóng)民的出色畫像,茹苦含辛,質(zhì)實勤懇,如大地一般厚重,如大地一般生產(chǎn)食糧,如大地一般任人踐踏。他是用來作為作者生于斯、長于斯的故鄉(xiāng)的表象的。作者追思往昔、諦視當今,是為了探索未來。他希望下一代‘應有新的生活,為我們所未經(jīng)生活過的’生活。他對此憂心如焚,疑慮重重,但是作為先驅(qū)者,他深刻地揭示人生哲理,教導人們腳踏實地地開拓未來:‘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盵11]盡管評論者已經(jīng)注意到了對于少年閏土的描寫是詩化的,“戀鄉(xiāng)之情,往往令人把故鄉(xiāng)詩化,而故鄉(xiāng)的一切詩、一切美,都收在這幅人與自然交融的神異的畫面上了!币策是將這段描寫當作與中年閏土的對比來研究,并從中概括出對農(nóng)民命運的過去、現(xiàn)在、未來的題旨。
其實,我們應該回到文本,小說在開頭,人物“我”已經(jīng)說得很明白:
我冒了嚴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別了二十余年的故鄉(xiāng)去。
時候既然是深冬;漸近故鄉(xiāng)時,天氣又陰晦了,冷風吹進船艙中,嗚嗚的響,從蓬隙向外一望,蒼黃的天底下,遠近橫著幾個蕭索的荒村,沒有一些活氣。 我的心禁不住悲涼起來了。
阿!這不是我二十年來時時記得的故鄉(xiāng)?
我所記得的故鄉(xiāng)全不如此。我的故鄉(xiāng)好得多了。但要我記起他的美麗,說出他的佳處來,卻又沒有影像,沒有言辭了。仿佛也就如此。于是我自己解釋說: 故鄉(xiāng)本也如此,--雖然沒有進步,也未必有如我所感的悲涼,這只是我自己心情的改變罷了,因為我這次回鄉(xiāng),本沒有什么好心緒。
故鄉(xiāng)只是“我”心目中的故鄉(xiāng),也就是我記憶中回憶的故鄉(xiāng)。記憶的東西,尤其是在回憶中出現(xiàn)的東西能否當作“真”的東西,我們說不能。從敘事學上講,有個底本與述本的關系,底本的東西被敘述時,總是被敘述主體加工的,“我”的童年事情進入述本的微乎其微;從心理學講,被我們記憶住的東西也總是與情感態(tài)度聯(lián)系在一起的,而回憶更是受到當前的語境的影響,當前語境中主體的處境產(chǎn)生出對于記憶進行篩選的動機與指令,因此,對于一個主體的回憶,重要的不是他講了什么,而是他為什么要講,是他所講的東西對于他的意義,這就是說,回顧性的追述,主要的不是事實的,而是意義的價值的。小說中的“我”已經(jīng)體認到這一方面的原因。從后面的敘述可知,“我”的回故鄉(xiāng)是專為別它而來:
我這次是專為了別他而來的。我們多年聚族而居的老屋,已經(jīng)公同賣給別姓了,交屋的期限,只在本年,所以必須趕在正月初一以前,永別了熟識的老屋,而且遠離了熟識的故鄉(xiāng),搬家到我在謀食的異地去。 ……。瓦楞上許多枯草的斷莖當風抖著,正在說明這老屋難免易主的原因。幾房的本家大約已經(jīng)搬走了,所以很寂靜。……
……
但我們終于談到搬家的事。我說外間的寓所已經(jīng)租定了,又買了幾件家具,此外須將家里所有的木器賣去,再去增添。母親也說好,而且行李也略已齊集,木器不便搬運的,也小半賣去了,只是收不起錢來。 “聚族而居的老屋”在當年也是當?shù)氐拇蠹易,曾?jīng)風光過,享過自己的尊榮的吧。祖上的事情“我”沒有說,但是父親時的景況是約略提到:
那時我的父親還在世,家景也好,我正是一個少爺。那一年,我家是一件大祭祀的值年。這祭祀,說是三十多年才能輪到一回,所以很鄭重;正月里供祖像,供品很多,祭器很講究,拜的人也很多,祭器也很要防偷去。
“三十多年才能輪到一回”,那就是說在他父親時代,同輩的各派各支能承辦祭祀的有三十家之多,那確是當?shù)匾淮蠹易宓牧?墒牵健拔摇边@一輩,家族敗落,以致他這一支連聚族而聚的老屋也保不住,不得不易姓了,甚至要等賣了老屋的錢去添置家具,所以“我”的別故鄉(xiāng)就是要從故鄉(xiāng)連根拔去,從此故鄉(xiāng)沒有這一家了。中國人作后輩的要有出息,有出息的要光宗耀祖,要衣錦還鄉(xiāng),要重修祖墳,因此小說中的“我”的實在是愧對先人的不肖子孫,他的回故鄉(xiāng)心緒能夠好嗎?正因此楊二嫂是那么令他討厭:
“……迅哥兒,你闊了,搬動又笨重,你還要什么這些破爛木器,讓我拿去罷。我們小戶人家,用得著!
“我并沒有闊哩。我須賣了這些,再去……”
“阿呀呀,你放了道臺了,還說不闊?你現(xiàn)在有三房姨太太;出門便是八抬的 大轎,還說不闊?嚇,什么都瞞不過我!
我知道無話可說了,便閉了口,默默的站著。
“阿呀阿呀,真是愈有錢,便愈是一毫不肯放松,愈是一毫不肯放松,便愈有錢……”
楊二嫂卻不知趣,偏偏那壺不開提那壺,難怪引得我討厭而得到一個兩腳圓規(guī)的雅號。
在上世紀九十年代的研究中,研究者運用敘述學進行解讀,注意到小說中“我”的存在與小說的內(nèi)在情感,這是一個進步,下面的敘述概括了第二個階段對于《故鄉(xiāng)》的最新研究水平:
“離去一歸來一再離去”的模式,也稱為“歸鄉(xiāng)”模式。在這一模式的小說中,…《故鄉(xiāng)》…敘述者在講述他人的故事(…閏土的故事,…)的同時,也在講述自己的故事,兩者互相滲透、影響,構(gòu)成了一個復調(diào)!豆枢l(xiāng)》的敘事是從“我”“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別了二十余年的故鄉(xiāng)”說起的,(A)作者顯然采取了橫截面的寫法,將完整的人生歷程的第一階段“離去”推到了后景。小說虛寫了這樣一個“我過去的故事”:當年被“聚族而居”的封建宗法制度的農(nóng)村社會所擠壓,“我”不得不離本鄉(xiāng)、“逃異地”,到現(xiàn)代都市“尋求別樣”的出路。二十年過去,依然在為生活而“辛苦輾轉(zhuǎn)”,卻失去了精神的家園。(B)此番歸來,正是為了尋夢:那“時時記得的故鄉(xiāng)”不過是心象世界里的幻影。因此,整篇小說所寫的其實是“我”的一個心理過程:“蒼黃的天底下,遠近橫著幾個蕭索的荒村,沒有一些活氣”的現(xiàn)實圖畫逐漸取代那想象中理想化了的“神奇的圖畫”,“西瓜地上的銀項圈的小英雄的影像”由“十分清楚”而變得“模糊”。而現(xiàn)實閏土的故事(還包括現(xiàn)實楊二嫂的故事)無疑起了驚醒的作用,幫助我完成了幻景與現(xiàn)實的剝離!拔摇庇上M^望,再度遠走,從而完成了“離去一歸來一再離去”的人生循環(huán)(在小說的外在形式上則表現(xiàn)為“始于篷船,終于篷船”的圓圈)。[12]
這段論述中有(A、)、(B)兩點尚有討論余地。
(A)講“我”是受到擠壓而逃異地尋求別樣的出路的。這一對于小說文本的概括顯然脫離了文本自身的描寫,評論者顯然引用了《〈吶喊〉自序》中的語言和其它魯迅的自傳材料,但是敘述人“我”并不就是魯迅,這是敘述學的一個基本原則,如果我們不劃清這個界限,將使評論變成兒戲:哪些小說中的“我”是魯迅,哪些不是呢?
(B)尋故鄉(xiāng)與別故鄉(xiāng)的模式問題。這個模式在魯迅小說中是存在的,在這篇小說中也有故鄉(xiāng)問題,但是這里的故鄉(xiāng)是具體的,不能離開具體的情節(jié)而作任意的哲學的、思想的概括!豆枢l(xiāng)》里的故鄉(xiāng)其實有三個層次:一個是自然的故鄉(xiāng),一個是我的故鄉(xiāng)--它具體為一個大家族的過去與現(xiàn)在,第三是社會的故鄉(xiāng),具體為楊二嫂與閏土。
在二十世紀的作家的小說中表現(xiàn)出濃厚傳統(tǒng)情感的作品并不少,而這些作品往往也正是最能撥動當代中國讀者的心弦的。比如巴金的《憩園》中“我”關于“園”的敘事。小說中敘述了三個家庭的園的故事:“我”的已經(jīng)失掉的園,楊家小孩對于失掉的園的敘述,正在上演的姚國棟家的園的故事。
自然的故鄉(xiāng)構(gòu)成了“我”敘述的背景與基調(diào),在這個背景上,“我”的家族的過去與現(xiàn)在及“我”因此而生的感觸(“我的辛苦展轉(zhuǎn)而生活”)構(gòu)成“我”的敘述的一個傷感的調(diào)子,在這個傷感的調(diào)子下,閏土的今昔之變(閏土的昔日的小英雄與今天的“辛苦麻木而生活”)、楊二嫂的今昔之變(昔日的豆腐西施與今天的兩腳圓規(guī),“辛苦恣睢”的生活)與“我”的家族故事構(gòu)成復調(diào),而最后歸結(jié)到對于故鄉(xiāng)的別離的感傷(“老屋離我愈遠了;故鄉(xiāng)的山水也都漸漸遠離了我”,這里的“老屋”不是時間久遠之屋,而是祖上遺留之老屋),不過,敘述人并沒有沉緬在對于往昔的傷感中,而是在最后有所升華,由對于自己家族興衰的傷感升華到對于童年朋友人生的感慨,升華到對人與人關系的感慨,升華到對于所有人生的感慨與對于未來的美好的希望、祝福、勉勵:但我卻并不感到怎樣的留戀。我只覺得我四面有看不見的高墻,將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氣悶;那西瓜地上的銀項圈的小英雄的影像,我本來十分清楚,現(xiàn)在卻忽地模糊了,又使我非常的悲哀。
……
……我想:我竟與閏土隔絕到這地步了,但我們的后輩還是一氣,宏兒不是正在想念水生么。我希望他們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膜起來……然而我又不愿意他們因為要一氣,都如我的辛苦展轉(zhuǎn)而生活,也不愿意他們都如閏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別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他們應該有新的生活,為我們所未經(jīng)生活過的。
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來了。閏土要香爐和燭臺的時候,我還暗地里笑他,以為他總是崇拜偶像,什么時候都不忘卻,F(xiàn)在我所謂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制的偶像么?只是他的愿望切近,我的愿望茫遠罷了。
我在朦朧中,眼前展開一片海邊碧綠的沙地來,上面深藍的天空中掛著一輪金黃的圓月。我想:希望本是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沒有這樣一個結(jié)尾,小說的品格將會低得多吧。傳統(tǒng)的決裂?接續(xù)?
[魯迅《故鄉(xiāng)》讀后感]相關文章:
5.魯迅故鄉(xiāng)教案課堂實錄
7.
8.魯迅與吶喊讀后感
10.魯迅700字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