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創(chuàng)作概況:
從“五四”后便已開始的歷史題材的創(chuàng)作,這時尤在短篇小說領域有了進一步的發(fā)展。最重要的成果當是魯迅的《故事新編》。這部集子出版于一九三六年一月。它的性屬新歷史小說,是“神話、傳說及史實的演義”。其中《補天》原名《不周山》,寫于一九二二年,這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第一篇歷史小說!侗荚隆贰ⅰ惰T劍》兩篇是一九二六、二七年所作。其余《非攻》、《理水》、《采薇》、《出關》、《起死》均作于三十年代。
二、思想內容:
魯迅寫《補天》“不過取了旨羅特說,來解釋創(chuàng)造--人和文學的--的緣起!睂崉t通過女媧捏土為人和煉石補天,描繪了艱辛勞動的雄奇瑰麗的情景,歌頌了創(chuàng)造的偉大。他在女媧兩腿間增添了一個小丈夫的形象,諷刺封建衛(wèi)道者,自認為這是“油滑”,但也增加了作品針砭時弊的特色。到《奔月》,諷刺的色彩更重了,它借勾劃逢蒙的丑惡嘴臉,鞭撻那些忘恩負義、趁火打劫之徒。同時也寫出了羿落寞孤寂的難堪處境!惰T劍》熱烈地歌頌對殘暴統治者的反抗和復仇精神,塑造了一個冷峻到極點卻又有極熱烈的心腸,富于同情心和正義感,舍得自我犧牲的晏之敖的形象。這個形象明顯地寄托著作家的理想!侗荚隆贰ⅰ惰T劍》的正面主人公都有堅韌頑強的精神,卻同時又是孤獨的。到了三十年代,在《非攻》、《理水》中的墨翟和大禹,便不再是孤軍奮戰(zhàn)的了,他們自身具有勞動人民的思想氣質,也與群眾保持著密切聯系。這兩個人物都是胼手胝足,為人民的利益磨頂放踵,埋頭苦干。大禹為了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魯迅把他們作為支撐中國歷史的脊梁,在這日本帝國主義占領東北后,不斷向關內進逼的嚴重時刻,對提高中國人民的民族自信心有重要意義。
因此三十年代的這幾篇歷史小說,與現實的聯系更為密切!斗枪ァ吩谥型鈹橙巳肭謺r只知空嚷的曹公子募捐救國隊,《理水》中“文化山”上的各色文人等,都是活動著的現實的影子,因而有很強的諷刺批判力量。而最后的三篇主要在于歷史故事進行社會批判!恫赊薄酚貌皇持芩陴I死首陽山的伯夷、叔齊的故事,批判當時不滿現實又不能正視現實,采取消極避世態(tài)度的知識分子!冻鲫P》寫老聃,《起死》寫莊周,是批判老莊思想的,這顯然也是對當時有人提倡讀《莊子》和《文選》,宣揚“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的。《出關》諷刺“清靜無為”的老子,還得出去做自己不愿做的事,否則便出不了關《起死》中主張“通融”、“圓滑”,無是非的莊子,一到涉及與自己利害相關的事,竟吹起警笛,請求統治者的保護,當場出丑。
三、《故事新編》的藝術特色:
(一)、有鮮明的浪漫主義創(chuàng)作傾向。如果說魯迅前面兩部小說集《吶喊》、《彷徨》基本上是現實主義的杰作,那么《故事新編》則是表現為浪漫主義創(chuàng)作傾向。這不僅因為這些小說取材于神話傳說,有著瑰麗的想象,宏大的結構,非現實性情節(jié),而且因為作品突出地閃爍著理想主義的光輝:前期的《補天》、《奔月》《鑄劍》在古代英雄的頌歌里,寄托著作家對理想熱烈而執(zhí)著的追求,后期的《理水》與《非攻》更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寫出了中華民族的脊梁--大禹和墨子這樣充滿堅定信念與頑強毅力的正面英雄人物,這確實是《吶喊》與《彷徨》所未曾有過的。
(二)魯迅創(chuàng)造了“古今雜揉”的手法。小說主要人物(如女媧、羿、墨子、老子、莊子)的言行,性格大致都有典籍記載上的根據,其中某些虛構也是可能發(fā)生的情節(jié),完全遵循歷史真實性的原則;小說中次要的喜劇性的穿插人物大都出于虛構,插入大量現代語言,情節(jié)與細節(jié),如《補天》里穿著古衣冠的“丈夫”高叫“人心不古”,就直接取之于“五四”時復古派的語言及形象,《理水》中文化山上的許多學者,開口“Ok”,閉口“莎士比亞”,這些形象的素材都取之于三十年代上海灘上形形色色的資產階級文人。這種“古今雜揉”的手法,魯迅稱之為“油滑”的手法,是直接從中國傳統戲劇里借用來的。我國傳統戲劇里出現的“丑角”就是這類慣于插科打諢的穿插性的喜劇人物。因而這種寫法,必然在讀者的欣賞心理產生兩方面效果:既為作品真實地展現的古代人物、環(huán)境、生活所吸引,又因現代語言情節(jié)、細節(jié)不斷插入,提醒而冷靜思索作品的現實意義,以批判的眼光審視作品所描寫的一切。從而使小說獲得更為深廣的社會意義。
(三)、魯迅還把《故事新編》稱作“速寫”,以《吶喊》、《彷徨》里小說有所區(qū)別;這主要是在人物塑造上,不追求人物形象的多面性與豐富性,而僅僅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征,進行夸張的勾勒,加以漫畫化。如《補天》中寫的一個古衣冠的小丈夫“在女媧兩腿之間”出現,《非攻》中寫“募捐救國隊”,《出關》寫老子“毫無動靜的坐著,好像一段木頭”,《起死》吹警笛的莊子形象,都是在絕妙的漫畫中完成了人物形象的塑造。從這種漫畫式勾勒人物形象的方法,以及具有雜文味的諷刺語言的運用,都可以看出,魯迅在《故事新編》的寫作中,努力把雜文手法滲入小說創(chuàng)作,這就進一步地豐富了小說的藝術表現力。
作業(yè):
1、簡析《狂人日記》的思想主題。
2、小說集《吶喊》《彷徨》對中國傳統小說敘事方式的革新體現在哪些方面?
3、《故事新編》中收入了哪些小說篇目?
4、簡析《故事新編》“借古喻今”的創(chuàng)作特色。
5、結合作品,論析阿Q形象的典型意義。
6、試析魯迅批判“精神勝利法”的重大社會意義。
[論魯迅《故事新編》的思想內容和藝術特色]相關文章:
1.郭沫若《女神》等詩歌的思想內容和藝術特征
2.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