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學習目標
1、能準確、流暢的朗讀課文,能背誦課文。
2、翻譯課文,記住詞句意思;能理清文章的論證思路及結(jié)構(gòu)。
二.預習提綱
1.閱讀助讀資料。了解孟子及《孟子》
2.讀課文導讀提示(即標題下方框內(nèi)的文字),歸納出要點標注在課本上。3.初讀課文,要求:
(1)用藍筆劃出不認識的字和不理解的詞,通過課下注釋和查工具書將這些字及其讀音、詞義寫在該字附近處。
(2)默讀課文至少5遍。
4.結(jié)合注釋及資料翻譯課文,將重點實詞、虛詞的意思寫在該字上面。
5、注意以下字的讀音:
“夫”,fú,發(fā)語詞,放在句首,以引起議論!八凇,sù,谷子,與“栗”區(qū)別。寡 guǎ 親戚 qī 畔 pàn
6、你認為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又是怎樣論證的?
三.自我檢測題(請自主完成此題,不要參考任何資料)
1. 給加點的字注音
失道寡助( ) 親戚畔之( ) 夫環(huán)而攻之而不勝( )
2. 解釋下列劃線的詞。
天下順之( ) 七里之郭( )
環(huán)( )而攻之而不勝 夫( )環(huán)而攻之
池( )非不深也 兵革( )非不堅利也
粟( )非不多也 委( )而去( )之 域( )民不以封疆之界 威( )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 )者多助,失道者寡( )助。
寡助之至( ),親戚( )畔之
四、寫出預習收獲和問題。
五、多元評價
自我評價 小組評價 教師評價
六、助讀資料
1、作家作品簡介:
孟子(公元前372~公元前289),鄒人,名軻,思想家、教育家,是繼孔子以后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與孔子合稱“孔孟”,有“亞圣”之稱。
孟子的思想事跡大都見于《孟子》一書!睹献印肥侨寮覍W派的經(jīng)典著作之一,記述了孟子的言行、政治主張、哲學主張及個人修養(yǎng)。孟子的政治主張主要是主張和平,反對戰(zhàn)爭。
2. 掌握重點文言詞語:
(1)實詞
天時:有利于作戰(zhàn)的天氣、時令。 地利:有利于作戰(zhàn)的地理形勢。
人和:作戰(zhàn)中的人心所向、內(nèi)部團結(jié)。 堅利:堅固鋒利
米粟:泛指糧食。 寡:少。
(2)古今異義:
郭:古義指外城。今義指姓氏。
親戚:古義指父母兄弟,統(tǒng)指自家里的人。今義指直系親屬。
(3)一詞多義
城:三里之城(內(nèi)城) 兵:兵革非不堅利也(兵器)
城非不高也(城墻) 兵甲已足(兵員)
國: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國防) 君子:故君子有不戰(zhàn)(施行仁政的君主)
去國懷鄉(xiāng)(國都) 花之君子者也(品德高尚的人)
國恒亡(國家)
池:池非不深也(護城河) 道:得道者多助 (仁政)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池塘) 中道崩殂 (途)
不足為外人道也(說)
(4)詞類活用
域民:界限,這里的意思是限制。(名詞作動詞)
(5)通假字:
畔:同“叛”,背叛。
九年語文問題訓練單
課題 17、《孟子》二章1 主備人
班級 姓名 日期 3月 日
一、基礎(chǔ)訓練題
1. 解釋下列劃線的詞。
環(huán)( )而攻之而不勝 池( )非不深也
兵革( )非不堅利也 委( )而去之
域( )民不以封疆之界 親戚畔( )之
2、譯句:
(1)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二、拓展練習題
3、填空。
(1)孟子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來概括有利于作戰(zhàn)的各種客觀條件和主觀條件。
(2)文章的中心論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從全文看,得“人和”的實質(zhì)是 ,得“人和”的最佳局面是“___________”。
4、寫出你積累的與“人和”有關(guān)的名言警句:
李桂芬
[《孟子二章》導學案 (人教版九年級下冊)]相關(guān)文章:
1.《談中國詩》導學案
9.人教版九年級下冊《我愛這土地》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