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解讀:
《荔枝圖序》是一篇介紹荔枝特點的說明文,是白居易為他身邊畫工所繪的荔枝圖寫的一篇序。圖和序的目的,正如白居易所說“為不識者與識而不及一二三日者”而作。文章運用簡潔的語言將荔枝的形、色、香、味等特點描繪得栩栩如生,為我們展示了荔枝獨特的風采。
課前準備:
1.搜集、整理與白居易相關(guān)的信息,了解本文的寫作背景。
2.朗讀課文,預習本文生字詞,掃除朗讀障礙。
3.借助工具書及課下注釋,試疏通文意,初步感知文章內(nèi)容。
相關(guān)課程標準:
“能夠閱讀淺顯文言文,并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nèi)容”及“通過誦讀,有意識地提高自己的欣賞品味和審美情趣”, “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能對課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
學習目標:
1.正確熟練的朗讀課文,積累文言詞語。
2.疏通文意,理清作者寫作思路。
3.學習條理清晰的說明順序及簡潔而富有表現(xiàn)力的說明語言。
評價任務:
1.通過自學,能夠掌握課文相關(guān)的文學常識。
2.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培養(yǎng)學生的文言語感。
3.小組合作交流,體會本文層次清晰的說明順序。
4.課下寫作,借鑒文章寫法,培養(yǎng)學以致用的能力。
學習過程:
一、拋磚引玉,導入新課
1.出示荔枝的圖片及蘇東坡的《惠州一絕》,導入新課。
學生活動:
⑴學生欣賞圖片。
⑵齊讀《惠州一絕》。
2.明確學習目標:
學生齊讀,明確學習任務。
3.認識一位作家:
(指名簡介作者,其余學生補充,教師出示課件歸納。)
學生1:白居易:字樂天,晚年自號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詩人。
學生2:他是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提出了“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的觀點。
學生3:他一生作詩很多,以諷喻詩最為有名,語言通俗易懂,被稱“老嫗能解”。代表作品有長篇敘事詩《長恨歌》、《琵琶行》等。著有《白氏長慶集》。
4.了解一種文體:
序:是古代的一種文體。
一般寫在著作正文之前的文章。有作者自己寫的,多說明寫書宗旨和經(jīng)過,也有別人寫的,多介紹或評論本文內(nèi)容。
《荔枝圖序》是作者為他身邊畫工所繪的荔枝圖寫的一篇序。
二、初讀美文,疏通文意
過渡語:古人云: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學習古文要學會斷句,準確掌握句子中的停頓。
一讀:讀準字音,把握節(jié)奏。
學生活動設(shè)計:
1.多媒體播放課文錄音,學生聽讀,注意字音、節(jié)奏、聲音的高低等。
2.學生模仿錄音自由朗讀課文,把課文讀準、讀通。
3.指名讀:指名學生朗讀,師生及時指導評議。
(課件出示部分字音及句子停頓,教師強調(diào)。)
4.學生齊讀課文第二段。
二讀:積累詞語,疏通文意。
學生活動設(shè)計:
1.學生自讀課文,對照注釋,理解文句,同時畫出疑難詞句,然后以小組為單位解決疑難,將組內(nèi)不能解決的字詞或句作標記,準備全班交流時提出。
2.教師巡視或參與指導,積極進行師生互動。
3.質(zhì)疑釋疑。
4.教師總結(jié)歸納本課文言現(xiàn)象。(課件出示)
三、深入探究,感知內(nèi)容
過渡語:《荔枝圖序》受歷代文人推崇,明代狀元楊慎稱此文“可歌可詠,可圖可畫”。下面讓我們深入文本,整體感知文章內(nèi)容。
1.學生齊讀課文第二段,思考:作者寫序的目的是什么?(用文中的句子回答)
明確:蓋為不識者與識而不及一、二、三者云。
2. 學生速讀課文第一段,交流:作者在介紹荔枝的時候,是從哪些方面介紹荔枝的?請根據(jù)屏幕上的提示,從文中找出相應的詞語或句子回答。
(請同學動手設(shè)計內(nèi)容板書,并板演)。
學生展示1:
產(chǎn)地--巴峽間 整體
形狀--樹形團團如帷蓋
樹葉--葉如桂,冬青
花 --花如橘,春榮
果實-- 實如丹,夏熟 局部
學生展示2:
朵--如葡萄
核--如枇杷
殼-- 如紅繒 由外到內(nèi)
膜--如紫綃
瓤肉-瑩白如冰雪
漿液 -甘酸如醴酪
保鮮 -一日而色變,二日而香變,三日而味變,四五日外,色香味盡去矣。 (時間順序)
四、提升能力,借鑒寫法
過渡語:文章運用簡潔生動的語言,將荔枝的形、色、香、味等特點描繪的栩栩如生,為我們展示了荔枝獨特的風采。請思考:
1.本文的說明順序是怎樣的?是怎樣將荔枝描繪的栩栩如生的?本文說明的重點是什么?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交流后展示,教師引導歸納)
明確:
學生1:文章先從大處落筆,介紹荔枝的產(chǎn)地。接著描繪樹形,給人一個總體印象。然后分別介紹它的葉色、開花和結(jié)果季節(jié)、果的形狀,顏色,外殼及果肉,味道特點和它離開樹枝后不易保鮮的特性,最后交代寫此序的緣由及目的。文章在介紹荔枝時采用從大到小、從整體到局部、外觀到內(nèi)部的順序,一一寫來,層次清晰,形象具體。
學生2:作者采用打比方的說明方法,生動形象。他采用日常生活中常見的10種物體作比,由樹形到樹葉、花朵、果實;再具體詳盡地重點介紹果實的內(nèi)核、外殼,果實殼內(nèi)的薄膜,果熟的肉質(zhì),果實的漿液等。讀者完全可以借助帷蓋、桂、橘、丹、葡萄、楷杷、紅繒、紫綃、冰雪、醴酪這10種熟悉可感的東西,對荔枝獲得具體而形象的感受。比喻貼切形象,對比鮮明生動,使人如睹其害、如見其形、如觀其色、如聞其香、如品其味,可觸可感。
學生3:本文著墨較多的是荔枝開花及果熟季節(jié),果核的形狀,殼膜的顏色,果肉的顏色及味道等,這是文章的主體部分。因為這既是人們關(guān)注的東西,又是畫上傳達不出來的。而對作畫的時間、作者、及作序的目的次寫之,簡單交代就收筆。
五、牛刀小試,學以致用
過渡語:白居易為荔枝寫的序文,使人如見其形、如觀其色、如聞其香、如品其味,生動形象。
請同學們課下仿照本文的寫法,寫一種你喜歡的水果,200字以內(nèi)。
注意:
1、抓住特征進行說明。
2、層次清晰、語言生動。
課文小結(jié):
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荔枝圖序》,這篇文章說明了荔枝的知識,著重描述了荔枝的形態(tài),用了很多比喻,說明語言簡潔而又生動形象,讓我們?nèi)缗R其境,如見其物。
六、達標檢測,鞏固提高
《荔枝圖序》閱讀訓練
荔枝生于巴、峽間,樹形團團如帷蓋。葉如桂,冬青;華如橘,春榮;實如丹,夏熟。朵如葡萄,核如枇杷,殼如紅繒,膜如紫綃,瓤肉瑩白如冰雪,漿液甘酸如醴酪。大略如彼,其實過之。若離本枝,一日而色變,二日而香變,三日而味變,四五日外,色香味盡去矣。
元和十五年夏,南賓守樂天命工吏圖而書之,蓋為不識者與識而不及一二三日者云。
1、 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4分)
① 樹形團團如帷蓋。 ( )
② 華如橘,春榮。 ( ) ( )
③ 命工吏圖而書之。 ( )
2、“大略如彼,其實過之”是什么意思?在結(jié)構(gòu)上有何作用?(2分)
3、下列各句都是對上文的表述,有誤的一項是( ) (2分)
A.本文是一篇序文,序是一種文體,一般以介紹書畫的內(nèi)容、寫作意圖和有關(guān)事項為主。
B.在文中,作者以其對荔枝的習性及其特點的細致觀察,運用比喻手法,形象地描摹了荔枝的形態(tài)等。
C.本文以“荔枝”二字領(lǐng)起,統(tǒng)攝全篇,可謂主旨集中,語句精練。
D.本文是一篇序,可作為詠物小品,但不能算作說明文。
4、第一自然段可以分為兩層,請概括每層的意思。(2分)
板書設(shè)計:
外形
介紹荔枝特點 顏色
香味
保鮮 邏輯順序
詳略得當
荔枝圖序
白居易
作序時間、目的
教學反思:
亮點:
1. 能緊扣學情,合理預設(shè)教學目標和問題,在充分誦讀的基礎(chǔ)上,積極指導學生積累文言詞語,快速度理解文意。
2.以圖表的形式梳理文章結(jié)構(gòu),便于學生整體把握文章內(nèi)容,易于理解性背誦。
不足及建議:各環(huán)節(jié)的處理及銜接還不是多流暢,應留足夠時間讓學生通過合作交流的方式疏通文意,對學生有價值的質(zhì)疑要適時點撥。
孫濤
[《荔枝圖序》教學設(shè)計 (北師大八年級下冊)]相關(guān)文章:
10.八年級下冊英語教學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