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承德市興隆縣第一中學 楊建國
“硬譯”一詞最早出現(xiàn)在魯迅先生的雜文,《且介亭雜文二集非有復譯不可》“后來是譯了一點文學理論到中國來,但‘批評家’幽默家之流又出現(xiàn)了,說是‘硬譯’,‘死譯’,‘好像看地圖’。”魯迅隨之寫了名文《“硬譯”與“文學的階級性”》,予以駁斥與爭辯。先生從學術角度闡述了對“硬譯”的看法,其中最主要的思想就是:“硬譯”(主要指翻譯科學的文藝論及其他革命理論著作)自有需要的讀者對象,它在他們之間生存;“硬譯”不僅是為了“不失原來精悍的語氣”,同時也可以‘逐漸添加了新句法’,經(jīng)過一段時間,可能“同化”而“成為己有”。然而,我們這里要強調(diào)的“硬譯”全然不是這個意思,而是“不借助任何參考資料,尤其是工具書,按照原文逐字逐句地直譯”。
從人類任何一種技能形成的角度看,所有技藝(技能)都是在反復的實踐中逐漸摸索、歷練的結果,文言文的翻譯能力自然也不應該例外。也就是說,具有一定的文言文閱讀基礎的人,是完全可以自主學習、自行控制、自主提高其文言文翻譯能力的。高中階段的學生已經(jīng)具有了閱讀淺近文言文的能力,尤其是初高中階段,他們已經(jīng)閱讀了大量的比較淺顯又非常規(guī)范的文言文,對于古人遣詞造句、構思行文的習慣已經(jīng)有著自己的感悟與思考。因此,我們完全可以引領并訓練高中生運用硬譯的方法學習文言文,以提高其文言文的閱讀水平與能力,特別是真正提高其“理解并翻譯文中句子”的能力。
一.示范引領,激發(fā)興趣。對于初學者來說,不借助于任何參考資料、工具書進行文言文翻譯,應該是比較困難的,特別是缺乏背景資料和必要的語境時。所以,我們教師可以通過示范引領來激發(fā)學習者的學習興趣。比如我們可以讓學生尋找并確定將要翻譯的文言語段或者句子,然后當場交給老師來翻譯。老師翻譯時,叫學生現(xiàn)場“監(jiān)考”,翻譯結束后由學生評價量分。需要指出的是:在具體操作時,必須認真培訓學生,如到哪里去尋找翻譯語段,選擇什么樣的語段來翻譯,怎樣制定評分標準,如何科學評價老師的答案等。這樣的示范引領,其實是建立在我們教師充滿自信、文言文閱讀基本功非常扎實的基礎上的,所以我們教師要盡可能地拓展文言閱讀的知識面,尤其是努力增強文言語法、詞匯、古代文化常識方面的積淀,同時還樂觀自信。當然,我們教師也不是“萬事通”,也難免會出現(xiàn)失誤;但是,失誤或者根本不會翻譯時,我們要勇于承認并及時改正,至少給學生樹立一個勇于擔當?shù)陌駱印?/p>
二.授之以漁。教給學生選擇有價值的文言語段來進行硬譯,比如盡可能地選擇含有常見文言實詞、相關文化常識較少的文言語段。所謂常見文言實詞,一般來講是指與所學文言文相關的、《考試大綱》規(guī)定的120個常見文言實詞。所選擇的文言語段應該盡可能回避那些比較特殊的官職名詞或者冷僻的地名、特殊的專有名詞。在具體操作上,應首先手把手地交給學生翻譯的方法--“字字落實,一一對應,單音節(jié)詞變成復音節(jié)詞;專有名詞保留不譯;特殊語序要調(diào)整,此類活用要譯出,省略成分要補出;直譯實在不同時方意譯”。例如:
閱讀下面一段文言文并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艾子行水涂,見一廟矮小,而裝飾甚嚴。前有一小溝,有人行至水,不可涉。顧廟中,輒取大王像橫于溝上,履之而去。復有一人至,見之,再三嘆之,曰:“神像直有如此褻慢!”乃自扶起,以衣指飾,捧至坐上,再拜而去。
須臾艾子聞廟中小鬼曰:“大王居此為神,享里人祭祀,反為愚民所辱。何不施禍患以譴之”王曰:“然則禍當行于后來者!毙」碛衷唬骸扒叭艘月拇笸,辱莫甚焉,而不行禍。后來之人,敬大王者,反禍之,何也?”王曰:“前人已不信矣,又安敢禍之?”
【參考答案】(1)那人看看廟里,就把大王神像取過來,橫在水溝上,踩著神像走過去了。
(2)先來的人用腳踩大王,再沒有比這個侮辱更大的了,你對他卻不施加禍患。后來的人,是尊敬大王的,你反而要對他施加禍患。這是為什么呢?
【分析】選段中的“涂”“涉”“顧”“輒”“履”“褻”“拜”“須臾”“聞”“享”“然則”“安”“信”“禍”等詞語在學過的文言文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基本上屬于文言高頻詞語,學生對此有著比較厚重的積淀,因而利于學生“硬譯”。
三.堅持循序漸進的原則。這就是說,在落實“硬譯”時,我們教師不可操之過急,而是要尊重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即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地漸進落實。在剛剛開始的時候,我們教師可以幫助學生精心選擇比較典范的人物傳記語段,特別是那些故事性強的選段,比如正史中的人物傳記選段。隨著學生翻譯水平的提高,我們可以引領學生自行選擇一些優(yōu)秀的游記散文來進行“硬譯”。
四.堅持探究性原則。有步驟有計劃地引領學生落實“硬譯”固然有助于提高學生翻譯文言文的能力,尤其是倒逼學生理解并把握文意能力,但是這畢竟是學生的獨學能力。要想使更多的人獲得更大的進步,我們僅僅依靠個體的“硬譯”是遠遠不夠的,還要開動腦筋,想方設法促進更多的人更快地提高“硬譯”能力。比如利用學習小組進行合作交流、質(zhì)疑、探究。具體的操作過程中,我們可以大膽搭建借鑒交流的平臺,如定期組織“硬譯”經(jīng)驗交流會,讓小組成員一起交流、探討、磨合,彼此借鑒,互相促進。
五.運用激勵性的評價原則來促進學生“硬譯”水平的提高。所謂激勵性原則,就是我們不僅通過測試的手段來評價學生,還要運用鼓勵的手段來促進學生,而且尤其強調(diào)后者的運用。必要的驗收性考試固然重要,對于規(guī)范學生的學習行為以及提高其“硬譯”能力來講一定不可或缺;但是適時地激勵,尤其是著眼于學生學習能力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激勵一定會給學生成就感,也一定能夠使學生在不斷品嘗成就感的同時不斷提高自己。
楊建國
[硬譯法在文言文翻譯中的作用]相關文章:
4.左傳文言文翻譯
5.陳仲子文言文翻譯
6.梓人傳文言文翻譯
7.成衣的文言文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