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中山曾對日本友人說:“我一生除革命外,惟一的嗜好就是讀書,我一天不讀書,便不能生活。” “讀書不忘革命,革命不忘讀書” 是他的信條,自香港西醫(yī)書院完成學業(yè)以來,哪怕是在顛沛流離的流亡歲月,或者政務(wù)繁忙的從政時期,他也不忘讀書,讀書可以說相伴了他的一生。尤其是革命受挫之際,讀書更成了他的主要事情。他認為,一個人如果不讀書便會跟不上時代,變成一個落伍者。
從1895年第一次經(jīng)過日本以來,孫中山至少到過日本十五六次,總計在日本居留的時間可能有十來年。在日本志士宮崎滔天的夫人宮崎槌子印象中,孫中山是個沉默寡言的人,每天一有空暇,就是看書。有一次,他在宮崎家住了10天,幾乎把他們家的全部藏書都看了一遍,說:“這里的書我都喜歡看!迸R行還用柳條箱子裝了滿滿的一箱帶走。宮崎夫人回憶說,1905年夏天,孫中山在日本橫濱,常去東京和宮崎滔天見面,每次到他們家來,有空他也是從隨身帶的皮箱中拿出書來讀,讀的書當中最多的是英文書,內(nèi)容有政治、經(jīng)濟的,也有哲學的。他還因為讀書而得罪過人,一次,他正在他們家走廊上看書,宮崎的鄉(xiāng)親勝木夫婦聽說他是中國著名的革命領(lǐng)袖,主動和他攀談,當時他看書看得正入神,只是隨便答應了幾聲,眼睛沒有離開書。勝木誤以為他傲慢不理人,用當?shù)胤窖源舐曊f:“這像什么話!聽說孫文是個豪杰,怎么這樣簡慢人?”
1901年,美國《展望》雜志通訊員林奇在日本橫濱訪問了孫中山后,在3月23日發(fā)表一篇報道說,在他當時住的小木屋里擺滿了英文、法文的書籍和刊物,內(nèi)容涉及政治、經(jīng)濟、歷史、軍事等方面。林奇特別注意到其中有許多英文的軍事學著作。
在中華民國之前16年的流亡生涯中,孫中山曾多次到達南洋,足跡遍及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和越南等地,那里的華僑是他的重要支持力量,其中往來最多的是新加坡。據(jù)很早參加同盟會、擔任當?shù)胤謺睍L的華僑張永;貞,孫中山平時比較沉默寡言,凡事都抱著樂觀的態(tài)度,喜歡讀書,讀書時或用手捧,或放在桌上,讀后一定放回原處。孫中山喜歡買書,尤其是地理、歷史、經(jīng)濟、政治、哲學和中國古籍。孫中山對中國地圖爛熟于胸,隨時可以指出各省要塞的位置。對于各國陸軍組織法及有關(guān)書籍、海軍海艦圖等,價錢雖高,也一定要買下來,熟讀到差不多可以背誦。每次買了新書一定要用紙包上一層書皮,保護起來。他的書籍分類擺放,整整齊齊,毫不混亂。就是讀報他也有自己的習慣,先讀專電,然后順序讀下來,不亂翻紙張,讀完仍然折疊好,不隨手亂扔,如果同時有多份報紙,也是如此。
值得我們留意的還有,孫中山不喜歡小說雜著,張永福從沒看見他在讀無益的書,他也不嗜好美術(shù)圖畫,對于故事圖畫最多偶爾翻翻而已,對于絲竹音樂沒有嗜好,從沒聽見他唱過歌,也未見他吟誦中外的詩歌。旅途寂寞,他的行囊中帶的除了書,只有一副象棋。這些回憶,使我們可以知道孫中山讀書的偏好,他對純粹消閑式的閱讀沒有興趣,他的讀書也帶有強烈的現(xiàn)實關(guān)懷。早在1897年他與宮崎滔天筆談時就說自己不能為詩,“蓋無風流天性也”。
孫中山從來不懶散地躺臥著讀書,而是在椅子上坐得端端正正,而且看得很認真。對此他還有過這樣一番說法:“因為一般人讀書,或是為個人的前途,或是為了一家的生活,他讀書不認真,成敗得失,只他個人或其一家。革命黨人則不然,身負國家社會之重,如果自己讀書不認真,事情做錯了一點,就不但害了我們的黨,連整個國家社會也被害了!彼┯[群書,社會科學、自然科學的書無所不讀,甚至一些很偏門的書都有所涉及。邵元沖是他晚年的秘書,曾當面問過他:“先生平日治學非常廣博,于政治、經(jīng)濟、社會、工業(yè)、法律各種書籍,皆篤嗜無倦,可究竟以什么為專攻?”他回答說:“我無所謂專攻!鄙墼獩_問:“那么,先生所治究竟是何種學問呢?”他回答:“我所治者乃革命之學問。一切學術(shù)凡有助于提高我革命的知識及能力的,我都用來作為研究的原料,以組成我的革命學。”
三
在漫長的革命、流亡、從政生涯中,孫中山先生經(jīng)歷了無數(shù)次的失敗和挫折,但他始終沒有放棄對理想的追求,也沒有放棄讀書,而且往往是革命失敗的間隙,使他有了安靜的讀書機會。他一生中幾次相對集中的讀書時間都是如此。
第一次是從1896年10月到1897年7月,孫中山在倫敦流亡期間讀了10個月的書。1895年重陽節(jié)廣州起義計劃流產(chǎn),陸?zhàn)〇|殉難后,他先是流亡到了日本,再到了倫敦,結(jié)果被清廷駐英使館拘禁,幸得香港西醫(yī)書院求學時的老師康德黎奔走,才得以獲釋,這就是轟動一時的“倫敦被難事件”,成為他革命生涯的新起點。此后,他在倫敦居留期間,把時間主要用在了讀書上面,康德黎回憶,他讀書的范圍很廣泛,從政治、外交、法律、經(jīng)濟、軍事到造船、采礦、農(nóng)業(yè)、工程甚至畜牧飼養(yǎng),無所不讀,不光借閱康德黎家的藏書,而且自己也買了很多書,有人統(tǒng)計過孫中山上海故居藏書目錄,其中1897年前出版的有106種,也許就有他那個時期保存下來的書。
這段日子,孫中山去得最多的還是倫敦大英博物館的圖書館,他在那里辦過一張為期半年的讀者卡。清廷駐英使館雇用的司賴特偵探社提供的偵探報告表明,他在使館獲釋后許多時間都是在大英博物館的閱覽室里度過的(也許就是馬克思長期讀書寫作的那個閱覽室),從1896年12月3日到1897年6月24日,他至少去了68次。偵探報告留下了孫中山清晰的足跡,1896年12月5日上午11點,孫中山去郵局發(fā)了兩封掛號信,接著去附近書店選書,再乘車到大英博物館,在那里讀書1小時20分鐘。1897年4月9月上午10點半,孫中山到大英博物館,下午2點去附近午餐,然后再回到圖書館,到下午7點才離開。4月18日的偵探報告寫得很詳細:“截至我們現(xiàn)在寫信時為止,他的行動很有規(guī)律,幾乎每天到大英博物館圖書館、覃文省街四十六號、霍爾龐郵局。……在大英博物館圖書館,他不時地總是進閱覽室,并停留幾小時,偶然地要吃些點心,就離開到布萊街金谷面包公司,之后,有時仍回大英博物館圖書館。”
這個階段,孫中山很可能就讀過馬克思的書,對社會主義學說、對馬克思的政治經(jīng)濟學都有一定的了解,特別是對他產(chǎn)生了較大影響的亨利喬治的學說,其代表作《進步與貧困》出版于1879年,主要觀點是反對私人壟斷土地,主張土地國有,把地租變?yōu)樯侠U國家的賦稅。孫中山對這種單一稅論產(chǎn)生了強烈興趣,他后來提出的“平均地權(quán)”、民生主義都有亨利喬治的影子。在孫中山保存的藏書中有一本亨利喬治的著作《保護貿(mào)易或自由貿(mào)易》,是1890年倫敦出版的。
1913年8月到1916年4月,也就是孫中山反對袁世凱的“二次革命”失敗后再度亡命日本時期,這不到三年的流亡時光,是他第二次相對集中的讀書時期。他從臺灣到達日本神戶,上岸時就帶了6只大皮箱,日本警探向上司報告說他帶了大量金錢。過了很久,等到這些皮箱打開晾曬東西時,他們才發(fā)現(xiàn)原來里面裝的全都是書。他抵達東京的第一天,行李一放下就拿起了書本,所以,便衣警探留下的報告中就有了這樣的記載:“孫終日閱讀書籍,無其他異常情況。”此后,“終日讀書”成為秘報中頻率很高的詞匯。
東京有家外文書店丸善株式會社是孫中山經(jīng)常購書的地方。1914年這一年,他就從這家書店買了70多種書,有許多政治類書籍,包括威爾遜的《新自由》、馬愷的《民主政治的危險》、羅賓遜的《聯(lián)盟的精神》等。當時正是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前夕,他對德國和歐洲政治的書尤為關(guān)注,2月28日一天就買了7種有關(guān)的書。當然,他的閱讀不限于政治,他買的書中還有許多哲學書,包括尼采、柏格森、倭鏗的著作,還有羅素介紹柏格森哲學的書。在他故居藏書中還有叔本華的名著《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1915年5月他收到一封催交上月書款的英文信,還附了一份有150種圖書的發(fā)貨清單。從書店的清單上可知,1915年買的書比上一年還要多,從1月到8月就買了76種書,政治、經(jīng)濟、自然科學的都有,其中有不少關(guān)于礦產(chǎn)的書,還有建筑裝飾方面的書,甚至還有養(yǎng)蜂的書。日本便衣警探的秘報說,到1915年11月、12月,丸善書店都有郵包寄給孫中山。
邵元沖回憶,日本當時出版了一套大部頭的《漢文大系》,類似中國的《四部備要》,包羅很廣,孫中山雖然經(jīng)濟不寬裕,但還是買了一套,堅持每天閱讀幾卷。日本便衣警探的秘報證實,1914年6月18日,神田區(qū)神保町富山房派人給孫中山送來《漢文大系》18冊。
世界各國有許多政治家在政治上沉寂的時期,都有過類似埋頭讀書的階段。在和宋慶齡結(jié)婚后,他們買的書中還有許多和家庭、婦女、健康、優(yōu)生有關(guān)的書,有可能是宋慶齡讀的書。
1918年6月到1920年11月,孫中山在上海“閉戶著書”的幾年是他第三次集中讀書的時期。4位加拿大華僑送給他的上海故居,樓上有他的讀書室和藏書室,曾在這里見過他的一位蘇聯(lián)人馬特維耶夫博德雷回憶:“在幾乎頂?shù)教旎ò宓牟A鴻焕铮瑪[著許多書。書背上的字使主人知道全部書籍的名字。大概,他閉著眼睛也可以找到這里的任何一本書!
這個階段,他一心撰寫《孫文學說》《實業(yè)計劃》等著作,需要閱讀大量參考書,廣泛收集資料。在他買的書中既有線裝古書(比如一些中國古代發(fā)明創(chuàng)造方面的書),也有舊版的外文書,還有新出的書,以英文書居多。在1918年7月寫給兒子孫科的信中曾提及,在上海的日本洋書店訂購了上百種新書,還沒運到。
《孫文學說》提及的中外學說、書籍至少有幾十種。為了寫《實業(yè)計劃》,他參考的英文書籍光是經(jīng)濟方面的就有240多種,有西方經(jīng)濟學家的許多著作,如馬歇爾《經(jīng)濟學原理》、凱恩斯《政治經(jīng)濟學的范圍與方法》等,有工業(yè)、財政、銀行、貨幣、信貸方面的,有城市規(guī)劃、水陸交通方面的,也有關(guān)于中國河流航道、港口等方面的專門資料。
1923年秋天的一個夜晚,在戎馬倥傯的間隙,廣東博羅縣的一艘船上,月白風清,孫中山和身邊的工作人員賞月談天,黃昌谷問他:“像先生這樣愛讀書,又愛讀新書,從前讀過的書籍自然是多,但是讀過了的書籍,是不是都還保存到現(xiàn)在呢?究竟一共讀過了多少種?讀過了多少本呢?”孫中山回答:“我?guī)资暌詠恚驗楦锩氖虑,居無定所,每年所買書籍,讀完之后便送給朋友們?nèi)チ。至于讀過了的書籍種類和數(shù)目,也記不清楚了。從買書的費用說,大概在我革命失敗的時候,每年所花的書籍費至少有四五千元,若是在革命很忙的時候,所花的書籍費便不大多,大概只有兩三千元!彼麑陌V迷,這件事可以說明:1908年,他到達倫敦時,旅費告罄,吃住都發(fā)生了困難,湖北籍留學生曹亞伯在同學中募集了三四十英鎊給他救急。過了幾天,當曹再去看他時,卻發(fā)現(xiàn)他將這些錢全部買了書。
孫中山愛讀人物傳記,從培根、達爾文、富蘭克林、穆罕默德等科學家、宗教先知的傳記,到毛奇、拿破侖、克倫威爾、華盛頓、林肯、西奧多羅斯福、俾斯麥、威爾遜、納爾遜等政治家、軍事家的傳記,他對毛奇、拿破侖、俾斯麥的作為都有很高的評價,他收藏的拿破侖傳至少有五個不同版本,在屢次遭遇失敗的困頓中,拿破侖起起落落的經(jīng)歷也許給了他不少的安慰。
孫中山是個政治家,他愛書、讀書,卻不是那種盡信書的人。他反對好讀書不求甚解,也反對死讀書,或者將古人的解釋再解釋一次,“你一解釋過去,我一解釋過來,好像炒陳飯一樣,怎么能夠有進步呢?”崇拜他的戴季陶有過這樣一番評價:“我們讀書是彎著腰去接近書,中山先生則挺著胸膛在讀書,合于他的需要的便吸取之,不合于他需要的便等閑視之。我們是役于書,而他則是役使著書!彼簧I過、讀過的書籍,大半都散失了,在他上海故居保存下來的大多是他生命最后十年的書,也就是和宋慶齡結(jié)婚以后買的書為主,共計1932種,5230冊,涉及古今中外哲學、政治、軍事、法律、經(jīng)濟、歷史、科技、醫(yī)學、體育、天文、地理、人物傳記等,還有百科全書、年鑒數(shù)十種。他求學時代的書基本上沒有,辛亥革命時代的書也很少有保存下來的。直到1925年在北京,他已病倒在床上,仍在閱讀有關(guān)居住方面的書(當時他仍想修訂“民生主義”的講稿,涉及衣食住行)。3月11日,他臨終之際,在家事遺囑中將書籍列為自己留下的首要財產(chǎn):“余盡粹國事,不治家產(chǎn),其所遺之書籍、衣物、住宅等,一切均付吾妻宋慶齡,以為紀念!
[不讀書就落伍:孫中山的革命不忘讀書]相關(guān)文章:
4.
6.讀書啊讀書閱讀答案參考
7.老舍《讀書》課件
9.讀書好句子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