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的連貫
提問:語言的連貫要從哪些方面入手呢?
明確:語言的連貫表現(xiàn)在事理的通達(dá)和文理的通暢,所以要使語言連貫,就得從事理和文理兩方面入手。
一、事理的通達(dá)
如何才能做到事理的通達(dá)呢?
明確:事理的通達(dá)首先就得從思想內(nèi)容上思考。
要做到事理的通達(dá),從內(nèi)容方面來看的話,如何做呢?
例一:“可惜正月過去了,閏土須回家里去,他也躲到廚房里,哭著不肯出門--”這后面銜接最好的一句是( D )
A、他還是被他父親帶走了。
B、但他父親終于把他帶走了。
C、但他終于隨著他父親走了。
D、但終于被他父親帶走了。
分析:這后面銜接最好的一句是D答案的句子。因為它保持了陳述對象的一致性,即“他”,也保持了語氣的連貫。如果用“但他父親終于把他帶走了”,就忽然換了主語;如果用“但他終于隨著他父親走了”,則失去了被動性,在連貫性上都有欠缺。
總結(jié):
1、保持話題的一致性。
明確方法:保持話題的一致性,一個句子或一個句群,表述的對象和敘述的角度保持一致,只有這樣才能保持句子的連貫性。
例二:盧梅坡的詩句“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常被人引用,借以說明--“這后面接哪一句最好呢?( D )
A、任何人和事物都有短長
B、任何人和任何事物都各有千秋
C、對任何人和任何事物都各有所愛。
D、任何人和任何事物都有缺憾
分析:
“A、任何人和事物都有短長 ”是以“兩面”對“一面”。
B、任何人和任何事物都各有千秋”,則是從說“短處”突轉(zhuǎn)到說“長處”。
C、“對任何人和任何事物都各有所愛”,則是轉(zhuǎn)換了說話的角度--原詩是說事物本身的優(yōu)劣短長,加“對”字后,變成說“人”的情感態(tài)度了。
D、 “任何人和任何事物都有缺憾”,詩中強(qiáng)調(diào)的是“遜”和“輸”,是從“不足”的方面說的,接以“缺憾”,在邏輯上就沒有問題了。
明確:前面說了兩面,后面承接一面,或者反過來,前面說了一面,后面突然變成兩面;前面從好處說,突然轉(zhuǎn)到從壞處說;或者反過來,前面從壞處說,突然轉(zhuǎn)到從好處說;沒有因果的說成因果,沒有遞進(jìn)的說成遞進(jìn)等,都會使句間失去連貫。說話要“合乎邏輯”才能保持連貫,事理不通,語言必然不通。
總結(jié):
2、保持事理的邏輯性。
例三:為畫線處選擇適當(dāng)?shù)木渥,使上下文銜接?--崖壁下有好幾處墳地,墳前立著的石碑許多已經(jīng)破碎,字跡模糊;枯水季節(jié),伏在江里的石頭有的已經(jīng)露出水面,周圍一片寂靜!( B
)
A、一列青黛斬削的石壁夾江高矗,被夕陽烘炙成一道五彩的屏障。
B、沒有太陽,天氣相當(dāng)冷,藤蘿葉子多已萎落,顯得這一帶崖壁十分瘦削。
C、在夕陽的照射下,枯草和落葉閃著不定的光,崖壁像一道巨大的屏,矗立在江對岸。
D、一行白帆閃著透明的羽翼,從下游上來,山門半掩,一道陽光射在對岸的峭壁上。
分析:B答案情境符合。語言帶有情感,有時描繪境界,這情感意境保持和諧一致,語句才能連貫。
這題除情調(diào)問題外。也有事理邏輯上的問題。A項說石壁“夾江高!、C項D項都說“對岸”,而原語境中交代的是墳前石碑“字跡模糊”,如果真在“對岸”,如何看得清“字跡模糊”?
3、保持情境的和諧性。
一、事理的通達(dá)
1、保持話題的一致性。
2、保持事理的邏輯性。
3、保持情境的和諧性。
我們理清了“事理”。但有時語句不連貫,毛病在措詞造句的形式方面,因此要做到語句的連貫還必須理清“文理”。
二、文理順暢。
例一:“朱自清筆下的江南的水,有的凌空飄逸,有汪汪一碧的,有晶瑩澄澈的
--,具有獨特的意境和韻味,引人無限遐思”( D
)
A、它們是瓊漿、瀑布、深潭。
B、它們是深潭、瀑布、瓊漿
C、他們是瀑布、深潭、瓊漿
D、它們是瀑布、深潭、瓊漿
分析:根據(jù)一一對應(yīng)的原則,先寫瀑布之形,再是深潭之色,最后是瓊漿之質(zhì),次序若與顛倒,自然不連貫了。
明確:先說什么,后說什么,總有個次序問題,次序亂了,不但不清晰,勢必也不連貫。特別是并說幾項事物,上下相承更要注意一一對應(yīng)。
1、保持清晰的條理。
例二:賈誼才學(xué)雖高,但不善于分析把握形勢,以致郁郁而死,沒有發(fā)揮自己的才能,蘇軾分析說:“賈誼志大量小,才有余而識不足也”。--蘇軾的意見未必正確,--導(dǎo)致這場悲劇主要是統(tǒng)治者的錯誤,--賈誼未盡其才,--是歷史事實。請你在橫線上填上恰當(dāng)?shù)年P(guān)聯(lián)詞語。
分析:盡管、因為、但是、卻
明確:該用關(guān)聯(lián)性詞語而不用,會使人有隔斷之感,所以,使用恰當(dāng)?shù)年P(guān)聯(lián)成分,是保持語句連貫的手段之一。
2、使用恰當(dāng)?shù)年P(guān)聯(lián)成分:
如:今天在此追悼李公樸、聞一多先生,時局極端險惡,--。但此時此地,有何話可說?我謹(jǐn)以最虔誠的信念,向殉難者默誓:心不死,--和平可期,--殺人者終必覆滅。
請你在橫線處填上適當(dāng)?shù)脑~語。根據(jù)對句的特點,應(yīng)填寫--;--;--。
A、人民異常悲痛;志不絕; 民主有望。
B、志不絕;人民異常悲痛; 民主有望。
分析:A
明確:語言中常有些排比、偶句,這要求結(jié)構(gòu)上的統(tǒng)一,破壞了這種統(tǒng)一,也就失去了連貫性。另外,用主動句還是用被動句,用陳述句還是用疑問句,合起來說還是分開來說等,也常常會涉及連貫問題。
3、選擇順適的結(jié)構(gòu)。
彭桂香
[語言的連貫 教學(xué)設(shè)計(人教版高三選修)]相關(guān)文章:
2.化學(xué)選修5試題及答案
8.英語選修7課件5
10.選修心理學(xué)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