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呂
論壇精華帖:/vbb/showthread.php?threadid=395
個體的表達欲在今天這個時代空前高漲,比如說置身新浪的體育論壇,你感受到的將是洶涌的人群以及排山倒海的氣勢:在同一秒鐘內,會有幾十人上傳自己的帖子,然后,你會發(fā)現,眾多的帖子的點擊數由于受到人群的擠壓,永久性地停留在了“零”的記錄上--每個人都急著傾訴,每個人都急著表達,于是觀點倒成了次要的事情,傾聽則更是一種奢侈了。
文壇不是論壇,但文壇與論壇一樣充斥的是表達而缺少的是傾聽。今年的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奈保爾,在英語世界早已是大名鼎鼎,2001年第一期《外國文學動態(tài)》曾經介紹過奈保爾,文章指出,假如他角逐諾貝爾獎失利的話,那無非是因為他名聲實在太大--就是這樣一位如此顯赫的作家,中國作家讀過其作品或者是聽說過其人的人卻實在是寥寥。10月19日的《環(huán)球時報》曾經走訪了一批中國作家,這些作家包括莫言、余華、殘雪、周大新等人,除了余華表示曾經從他的外國朋友那里聽說過奈保爾其名外,竟無人知曉奈保爾到底是何許人更不用說是閱讀其作品了。
我們可以理解中國作家對諾貝爾獎的“冷漠”,雖然有消息說年初的時候巴金成了該獎項的提名人,但這樣的傳聞一而再再而三地被證明為終究都僅僅是傳聞的時候,已經吊不起人們的胃口,更何況去年該獎頒給了華語寫作的高行健,那么今年的華語作家就更沒戲了--在很多的時候我們所用的都是一種憤憤不平的心態(tài)在解釋著為什么中國文學這張熱臉貼到的永遠都只是諾貝爾文學獎這冷屁股,但今天我想說的是,就憑著中國作家的孤陋寡聞以及妄自稱大的做派,我們到目前為止,要想丈量中國與諾貝爾獎的距離,那只能是癡心妄想。
當然,中國作家同志們不知奈保爾的原因應該是多樣的,除了稱大思想外,學識的淺薄不能忽略。試問,當今中國文壇,又有幾人能讀懂英文原著?要將所有希望寄托于翻譯家那無異于拿著望遠鏡對著窗口眺望,空間有限,視線更有限。再退一萬步講,即使有翻譯,可文學注重的是一種感覺,于是繞了幾個彎后,你還能讀到原汁原味的東西嗎?作文先做人,文學首先是人學,中國現代作家如周樹人、周作人、聞一多首先是一個學者其次才是一個作家,而像林語堂能用英文書寫巨著《京華煙云》在今天的作家看來,那就更像是一個童話了。
開放的世界需要的是開放的心態(tài)開放的胸懷以及走向開放的工具。僅僅停留在論壇里發(fā)帖子而不讀帖子,僅僅局限于中國文壇辛勤的創(chuàng)作而不留意外面的風景都不是提高自己的正確態(tài)度。申奧成功了,中國足球隊出線了,中國入世了中國人的夢想正一個又一個地實現,于是,諾貝爾獎也不應該是中國人永遠的夢想!
/vbb/showthread.php?threadid=395
[誰是奈保爾(論壇精華帖)]相關文章:
2.誰是農夫,誰是蛇
6.論壇會議邀請函
7.論壇演講稿范文
8.論壇嘉賓邀請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