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在提出本次課程改革在課程實施方面的具體目標時,也強調通過課程實施和學習方式的變革,培養(yǎng)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可見培養(yǎng)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是基礎教育階段非常重要的任務之一。
在目前的語文課堂教學中,雖已開始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提倡學生查找資料,但課內外知識有機結合起來的時間還不長。因此在實際的教學中,很多教師往往忽視培養(yǎng)獲取、解讀信息的策略和方法方面的能力,忽視培養(yǎng)綜合運用信息解決問題的創(chuàng)新能力。導致有些學生無從下手,即使一些學生查到資料后,也不知道哪些對自己有用,哪些對自己沒有用;課堂回答問題時,常見學生拿出自己查到的資料照本宣科地機械宣讀,卻無力針對資料談自己的理解......這些都在提醒我們:系統(tǒng)全面地培養(yǎng)小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迫在眉睫。
下面,筆者結合自己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的點滴嘗試,談一談如何在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小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
一、激發(fā)興趣,培養(yǎng)學生信息意識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根據小學生的認知心理和年齡特征,我認為激發(fā)學生對信息資源的興趣,是培養(yǎng)學生信息素養(yǎng)的前提。對于小學生而言,信息意識的培養(yǎng),即是讓他們認識到信息是資源,及時有效地利用現代信息資源可以獲得許多有趣的知識,可以使問題得到全面、深入的解決,可以擴大眼界,提高文化素養(yǎng)......例如,在學習《信用卡》一課時,有學生提出第一張信用卡是什么時候發(fā)明的?這可是教案、教材中都無法查閱到的。于是,我暗示學生課后查資料解決這一問題。沒想到,第二天就有一女同學興奮地跑來告訴我,她在網上查到了問題的答案,我當即好好地表揚了她的探究精神與利用現代信息技術解決問題的能力,并引導全體學生認識利用信息資源的優(yōu)勢和重要性。又如學習《網上呼救》一課時,我先列出了蘇珊在疾病突發(fā)時遇到的種種困難,然后引導學生理解蘇珊被獲救之快,兩者對比,讓學生直觀地了解到信息技術給人類帶來的巨大影響,它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以此震撼學生的心靈,喚起學生學習的興趣,達到培養(yǎng)學生信息意識的目的。
二、在語文教學中滲透信息技能的培養(yǎng)
1、注重訓練,培養(yǎng)獲取信息的能力
信息的獲取能力是指:確定哪些問題需要查找信息資料、確定為完成任務所需要哪些信息、確定信息來源、選擇最佳信息來源等的能力。通常,一篇課文的知識點很多,到底哪些問題可以通過信息資源得到更圓滿的解決呢?在實際的教學中,我通常的做法是,在閱讀課文的基礎上,先引導學生提出問題。這些問題的提出,實際上就是確定信息任務的過程。然后引導學生思考哪些問題的解決可以借助查找信息資料,從而使學生下一步的活動明朗化。
比如《黃山奇松》一課,我們可以確定信息任務為:黃山松究竟有哪些奇特的姿態(tài)?除了文中介紹的幾種奇松外,還有哪些奇松呢?迎客松為什么會成為黃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個黃山的象征?問題明確了,我們可以引導學生明確:黃山松的奇特姿態(tài)可以查找相關圖片以及古今贊美黃山松的詩詞文章;迎客松為什么會成為黃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個黃山的象征,可以查找有關迎客松的生長位置、生長特點和相關圖片介紹,以及文人墨客、廣大人民對迎客松的態(tài)度等等。
信息來源有了,需要解決技術問題,怎樣查找?到哪里去查找?我便和學生一起討論查找方法,比如:電視、廣播、報刊雜志、圖片、圖書等等,尤其使學生明確,在信息社會的今天,網絡資源應成為我們重要的信息來源,我們要正確利用網絡、電視等信息工具、媒體來開展學習(包括網絡環(huán)境下的協(xié)作學習),通過實際的操作和對比,認識到現代信息技術比傳統(tǒng)獲取信息的方法更方便、更快捷。
2、引導積累,培養(yǎng)分析信息的能力
分析信息的能力指要求學習者對收集的信息進行鑒別、遴選、分析和判斷,自覺抵制和消除垃圾信息的干擾和侵蝕,并且完善合乎時代要求的信息倫理素養(yǎng)。我們需要訓練的是引導學生根據信息任務和信息來源判斷現有的信息資源是否有用,然后有條理地整理出來。這種能力的培養(yǎng)需要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細致深入地鍛煉學生。例如,我經常引導學生把自己認為有價值的資料摘抄下來,或者用筆勾畫出來;指導學生設立"采蜜本",一邊查閱,一邊有目的、有選擇、有重點地簡要摘錄閱讀中遇到的優(yōu)美詞句、學到的新知識、發(fā)現的新信息、新方法以及自己所需的有關信息;指導學生摘記文章的題目、作者、書刊名稱及網站地址等有關信息,以便今后進一步查閱。還注意指導學生對信息進行分類摘記,對獲得的大量信息進行排序、編碼、建立索引等存貯處理,使摘錄的信息資料系統(tǒng)化、簡明化,便于查閱。通過訓練,對于提高學生的信息處理能力有一定的效果。
同時,我們應看到先進的信息技術教育使教育、教學系統(tǒng)有了更強的開放性,出現了黑客現象、網絡信息共享與版權等問題;帶來了偽科學、不健康甚至有害的信息垃圾。面對這一問題,實際教學中,我一方面對學生進行"網絡社會"教育,引導他們對媒體信息進行判斷和選擇,自覺抵制不健康的內容,尊重他人在網上發(fā)表的各種成果;另一方面注意把一些有利用價值的教育資源下載到學校的網絡服務器上供學生學習,以防學生受到不良影響,切實提高學生的信息免疫能力。
3、適當示范,培養(yǎng)學生集成信息(加工和表達)的能力
信息的集成是指把來自多種信息來源的信息組織起來、把組織好的信息展示和表達出來。這是檢驗學生信息處理能力的最佳體現。教學中我淺顯地告訴學生:讀懂你的信息資料,試著用你自己的話說出來,還可以談談你的想法。同時,我充分利用論壇和BBS留言版的表達功能,引導學生將生成的信息在網上發(fā)表,這樣,不僅可以增進學生的交流、協(xié)作能力,還有利于展現自己的學習成果,惟有如此,才能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造性,將虛擬時空與實體社會相連接。
這個環(huán)節(jié)比較難,教師在教學中可以適當地引導和示范。比如《黃山奇松》一課,黃山在哪里?它是個什么樣的地方?是座什么樣的山脈?這個不是教學重點,但卻是大多數學生希望了解的問題。學生提出來了,就需要學生的信息資料來解答。有個學生通過網絡找到了有關資料,可資料上對這個問題的描述用了幾千個字,用了一些專業(yè)詞匯,念起來特別拗口,如果課堂上學生念出一大堆自己都不明白的專業(yè)詞匯來,其他學生就會更困惑了。我就這樣引導學生:能用你自己的話說說嗎?學生就會找出關鍵的情況介紹,我再作精練的描述。常此以往,學生就會慢慢有意識地學會加工和表達自己的信息資料了。
三、適時切入,及時評價,不斷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
學生信息技術的入門靠信息技術課程,但要不斷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則必須將信息技術與各學科教學相整合,創(chuàng)設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讓學生學了就有機會用,得到適時、適量的實踐,從而養(yǎng)成良好的信息素養(yǎng)。例如在學習《動物的互惠互助》、《特殊的葬禮》、《天火之謎》等課文時,我充分利用校園網的優(yōu)勢,讓學生適時地借助于網絡進行學習、交流,取得了明顯的效果。
及時評價對不斷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它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學生之間討論交流并評價這節(jié)課上哪些信息資料用得好,從而加深學生對處理信息過程的認識;二是教師對這節(jié)課運用信息資料的過程做一個引導性的評價。說說哪些同學在哪些方面做的好,哪些方面是大家需要努力的方向。因為有具體的事例,學生理解起來就容易多了。通過帶領學生不斷重新回顧信息運用的過程,通過具體的分析查找,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提高很快。
實踐證明,讓學生主動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收集信息,能充分地將課本內容、課外知識、現代信息有機融合,擴充個體信息容量,優(yōu)化課堂教學內容,促進主體充分參與,真正實現學生成為學習主人的教學目標。但如何進一步優(yōu)化整合現代教育媒體資源,開發(fā)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探索出新的教學模式,以適應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使學生在主動探索、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提高和發(fā)展學生的信息獲取、再加工的能力,如何全面系統(tǒng)地培養(yǎng)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還有待我們不斷研究、不斷探索。
劉珍
[淺談在語文教學中學生信息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相關文章:
2.淺談科研人員的信息素質與信息創(chuàng)新論文
3.孔子人生道德修養(yǎng)的培養(yǎng)及意義論文
5.語文教學中創(chuàng)新思維的培養(yǎng)論文
6.初中淺談語文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的幾個方法論文
10.贍養(yǎng)的近反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