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讀書、閱盡滄桑,讀盡世事人生哲理
人生如讀書、閱盡滄桑,讀盡世事;人生的每個學(xué)期,都有不同的必修課。
十來歲,我們閱讀的是童話和傳說,關(guān)注的問題是“善”與“惡”。
那時候的鏡像里,世界就像日月的運轉(zhuǎn)一樣,晝夜分明,F(xiàn)在回想起來,對人物印象的第一個判斷常常是:“好人還是壞人,好事還是壞事?”對周圍的人物如是觀,對影視文學(xué)中的人物如是觀,對自己亦如是觀。黑白分明的世界里,天人合一,尚未起釁。如果哪一天,我們發(fā)現(xiàn)了善惡中間出現(xiàn)了灰色地帶,并且能給予自己眼中的壞人以笑臉的話,那么這門功課也就結(jié)業(yè)了。善惡問題的核心是要成為一個“好”人:做好人、做好事、得好評!
二十來歲,是詩歌與散文的閱讀期,我們關(guān)注“美”與“丑”的問題。
“美”成了我們的第一價值,“中看”或者“不上眼”,條件反射一樣撩動著我們的情緒。這時的.世界充滿了激情、理想與冷酷、毀滅,我們眼中只容得下理想型、完美與唯美,而我們的腳下卻更多的是破碎、丑陋與苦惱。
我們的人生軌跡就是詩歌。正是這種嫉惡如仇與不羈的至真至純的激情,才讓我們不斷地消費青春,卻又無病呻吟;不斷地行俠仗義,卻又背信棄義;不斷地吶喊“自由”,卻又急著往下一個圍城里爬。追求美的軌跡,愛美、耽美、臭美!
三十來歲,是人物傳記和勵志小說的閱讀期,我們關(guān)注的是“成”與“敗”的問題。
每個人都有一種英雄情結(jié),都想出人頭地,不甘平庸。成王敗寇,我們變得無比務(wù)實卻又虛偽,高大卻又卑微。有人為了成功而成了狷者,有人為了成功而成了狂者,也有人為了成功而成了忍者。
成與敗的問題,其核心是怎樣才能成功。只要目的,而沒有目標(biāo)。不計方式,不計后果的成功,最后會發(fā)現(xiàn),卻只是在“做功”。
四十來歲,是史書的閱讀期,我們關(guān)注的是“真”與“假”的問題。
對事物真相的探求占據(jù)了我們的心靈,而歷史往往交給我們的是負(fù)面的東西:事會很假,人會很奸。于是,我們對好人的第一反應(yīng)是“騙子”,對好事的第一反應(yīng)是“騙局”。
這個年齡,正是最有資格瞞上欺下,也是最喜歡以“真”的名義來造假的時期。人人看起來、說起來、做起來都很真實、真正、真誠,但人人又都堅信,很多人、很多事、很多話,加上或強調(diào)了這個“真”字,反而顯得很假,或者其實很假。真假問題,其核心是怎么求真務(wù)實的問題。
五十來歲,是哲學(xué)的閱讀期,我們開始對人生、事物和世界進(jìn)行一些形而上的思考和追問。
“有”與“無”是這個時期所關(guān)注的問題。時間有限,有無意義和價值,是我們首要考慮的問題。許三多說:“有意義就是活著,活著就是有意義。”可是到了這個年齡,很多人會發(fā)現(xiàn),人生很多有意義的事情已經(jīng)沒了意義,只剩下為數(shù)不多的幾件事才有意義。
所以,孔子才愿意五十學(xué)《易》,就是簡單入世之理?赐噶诉@一點,有人成仙了,有人入魔了,更多的人變得深刻了。
六十來歲,是宗教學(xué)的閱讀期。大限的迫近,使得我們開始關(guān)注“生”與“死”的問題,直到徹底解脫。
這時候的思考已不僅僅限于此岸,還包含了對彼岸和冥界的思索。生與死的問題,其核心是以什么樣的態(tài)度來面對死亡的問題。有的人戀戀不舍,卻往往早死早超生;有的人初衷不改,每每大器晚成;更多的人是“六十不栽樹,七十不制衣”,渾渾噩噩地等死。
善、惡、美、丑,是一個“是什么”的問題,是認(rèn)識世界的問題;成、敗、真、假是一個“怎么辦”的問題,是改造世界的問題;有、無、生、死問題,是一個“為什么”的問題,是一個否定之否定的問題?上,我們往往等不及,“是什么”就“怎么辦”,不問“為什么”,一輩子稀里嘩啦地就過去了。
【人生如讀書、閱盡滄桑,讀盡世事人生哲理】相關(guān)文章:
閱盡人間滄桑寫景散文06-08
盡閱人生作文09-08
盡閱人生高中作文07-08
寫盡滄桑是宋詞散文07-07
《蝶戀花·閱盡天涯離別苦》賞析09-13
蝶戀花·閱盡天涯離別苦賞析09-09
蝶戀花·閱盡天涯離別原文及賞析10-15
落盡繁華獨愛滄桑的美文04-13
渡盡滄桑完善心靈隨筆06-20